台灣健康

毒巧拼含甲醯胺恐畸胎 專家教你判斷

五顏六色的巧拼,具有鮮豔的色彩和柔軟的材質,是陪伴許多孩子度過童年時光的教具,但是如此親密的接觸,卻有可能不知不覺地曝露在毒害中。消基會抽驗市售15件樣品,赫然發現其中一件產品,其中所含的甲醯胺含量超標三倍,恐影響中樞神經及生殖系統。

產品包裝上頭大大註明安全地墊4個字,格外諷刺,甲醯胺是在巧拼製造過程中,發泡產生的,已被環保署列為毒性物質,禁止使用於14歲以下兒童的玩具中。

廠商表示,該產品為舊製程產品,已全面回收中,標準檢驗局組長倪士瑋也呼籲,購買巧拼時除了注意標示外,一旦打開有明顯的魚腥味,就可能是殘留過多的甲醯胺,家長應避免使用。

 

搖晃嬰兒可能讓寶寶致死 是兒虐

6個月大的女童小真日前送醫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插管急救後仍回天乏術,宣告去世。頭部電腦斷層顯示,硬腦膜下出血;眼底檢查發現,雙側視網膜出血。父親坦承平日女嬰易哭鬧,所以經常大力搖晃女嬰,讓她停止哭鬧,醫師診斷女嬰罹患「搖晃嬰兒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

搖晃嬰兒症屬兒虐 劇烈搖晃恐致死

台灣兒科醫學會已經認定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一種兒少虐待引起的病症,兒童頭部承受急遽加速與減速的巨大外力,造成的腦部損傷,有時也會傷及脊髓等其他部位。國外資料顯示,搖晃嬰兒症候群佔所有兒虐案件10%,死亡率可達25%,所以,美國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以受虐性腦傷(abusive head trauma)取代搖晃嬰兒症候群一詞,是最嚴重的兒虐形式之一。 衛生福利部指導的兒少保護醫療示範中心,1年內通報381個疑似因為遭受虐待或疏於看顧的個案,平均一天超過一例,近9成的個案發生地點是在家中。在將近15%的身體虐待案例中,搖晃嬰兒症候群就有20例,更有2個個案因而死亡,其餘幾乎都留下嚴重神經後遺症(例如:成為植物人、智障、身障)。

抱寶寶切護後腦 頸部安撫以輕拍為主

消息一出,很多民眾都擔心該如何拿捏搖晃寶寶的力道,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重症加護科夏紹軒主任表示,正常安撫小孩的方法(輕微的搖晃)、電動搖床不會導致罹患搖晃嬰兒症。而對於許多家長喜歡將小孩捧起來「飛高高」的行為,夏紹軒醫師強調,如果小朋友很不能自己控制「頸部直立」時,六個月前建議不要有這類的動作,以免發生意外。 夏紹軒醫師也呼籲,若小孩不停哭鬧,應抱起寶寶,以輕拍的方式安撫,後腦和頸部務必護住。萬一寶寶出現昏迷、抽筋,可能就是罹患搖晃嬰兒症,必須立刻送醫。

 

不知自己懷孕! 37歲婦6分鐘生下第6胎

台中一名37歲的陳太太,日前因肚子痛大量出血送醫,護理師發現她疼痛哀號的情況和產婦一樣,懷疑即將臨盆。但是,患者堅持她是「胖」而非懷孕。

直到護理師將患者推到診療區門簾內檢查,發現羊膜囊已經露出,甚至醫師還沒趕到急診時,孩子就已經生出來了!婦人仍相當震驚自己原來有孕,幸運的陳太太,到院6分鐘,順利產下第六胎寶寶。

不正常出血以為月經 忽略懷孕

對於第六位寶寶的來臨,夫妻兩人都非常驚訝。陳太太表示,自己體型比較胖,加上小腹本來就微凸,這段期間儘管經期只有兩天,經血量不多,但是,每個月也都有月經。而且,她很確定九月中經期剛過,才不敢相信自己懷孕。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許炤松表示,孕婦懷孕期間可能因為低位胎盤問題,會有不正常的出血,這名孕婦可能因此讓她誤以為是月經,加上生活忙碌沒有注意自己的身體,才會忽略肚子裡有寶寶一天一天長大。

高齡產婦幸運誕下「老六」

許炤松醫師強調,孕婦若有不正常出血,可能會造成感染的問題,或者因為胎盤剝離危及母體與胎兒的生命安全。此外,多胎次的經產婦也容易有妊娠毒血症的併發症。所以,陳姓婦人孕期有出血又無產檢,能夠順利生產母子平安真的很幸運。不過,這名「意外」出生的小男嬰一開始因早產,體重只有1200公克,有肺部不成熟、呼吸窘迫、黃疸等問題,需要正壓呼吸器及照光治療,目前身體健康,爸爸表示,「老六」雖然是意外,但是,孩子跟自己有緣,就會好好珍惜。醫師也建議,出院後仍需要返院追蹤生長發育,以及注射新生兒疫苗。

 

血壓多少才安全? 醫師這麼說

千萬別小看自己的血壓;你知道自己的血壓是多少嗎?血壓多少才需要用藥治療呢?由於高血壓不加以控制,會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醫師特別呼籲高血壓患者要非常小心!

每4個成人就有1人高血壓

根據國健署調查資料顯示,國內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3.7%;也就是說,全台大約有457萬名高血壓病人,平均每4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對於健康的危害,則更是嚴重到會致命。

每5人死亡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根據國健署統計,在102年,因為高血壓、心臟病及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3萬4040人,大約每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高血壓而導致死亡的病人有增加趨勢。

血壓應維持在140/90以下

壢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德和表示,血壓應維持在140/90毫米水銀柱(mmHg)以下,也就是收縮壓140,舒張壓90,若是超過就應該要服用藥物控制;尤其是寒冷的冬天,由於血管遇冷會收縮,更是應該要量測血壓,若是有高血壓,就應服用降血壓藥物控制血壓。

高風險族群血壓應控制在120/80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曾經中風、心肌梗塞以及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即使在血壓正常的情況下,服用降血壓藥物,則可以大幅降低死亡風險;對此,王德和醫師表示,一般正常人的血壓大約是120/80毫米水銀柱,而此項研究則是發現,高風險族群若是能將血壓控制在120/80毫米水銀柱,則可以使死亡風險降低3、4成,而這只需要再多加一顆降血壓藥,這確實是很符合經濟效益。

 

台北國際健康促進暨養生照護產業展 健康起跑

近年來樂活風氣盛行,健康議題也已經愈來愈年輕化,運動、瑜珈、保養品等都成為2015的熱門關鍵字之一;加上生醫、生技等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勢必掀起新一波樂活風潮。2016年第三屆台北健康促進‧養生照護產業展將於明(2016)年1月8日-11日於【南港展覽館】正式登場,展出規模再升級,將帶給大家最多元最完整的樂活新觀念!

參觀券免費下載 消費滿千抽萬元好禮

為服務參觀來賓,主辦單位還準備了各式好康活動,期待民眾能夠踴躍參與,了解養生照護產業的最新發展。

1.【參觀券免費下載】主辦單位為回饋各位參觀來賓熱情響應,即日起至1月7日(四)下午六時,於官網www.kje.com.tw/ 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下載貴賓參觀券,一券暢遊健康‧素食‧佛教‧名茶四大主題展!

2.【早鳥禮天天有】每日上午前200名參觀來賓,憑參觀券或展覽購票憑證至大會兌獎區可兌換HeartFelt用心有機餅乾或薌園生技健康糙米粥片等好康小禮一份,贈品隨機贈送,一券限換一次,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3.【滿千抽萬元獎】主辦單位祭出滿額抽獎活動,憑展場當日消費累計滿1,000元(含)之購物單、發票或收據,即可至兌獎區兌換摸彩券乙張,每人限換一張,有機會將優熱樂桑拿屋、TANITA體脂計、CORONA沒油電暖爐等多項好禮幸運抽回家!

展期間現場規劃了數十場講座與活動,與來賓進行互動,內容包含【愛i健康: 肺與腸的腫瘤基因RNA檢測&及時養護主】、【治百病就靠體溫】、【健康樂活表演】、【腸道保健 遠離癌症】、【茶藝表演】、【創意健康料理】等精彩內容,邀請各位來賓一起來享受樂活健康新生活!

「台北國際健康促進暨養生照護產業展」展覽資訊

主辦單位:揆眾展覽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展出日期:2016年1月8日(五)-1月11日(一) 上午10:00-下午6:00

展出地點:南港展覽館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官方網站:www.kje.com.tw/

洽詢專線:02-2797-9559

早產徵兆有哪些? 準媽媽要知道

大腹便便的準媽媽們,妳知道早產徵兆有哪些嗎?根據一項調查發現,有八成孕婦不知道早產徵兆有哪些,只有一成三孕婦知道懷孕未滿37週生產,就是早產。

出現早產徵兆要及早就醫

準媽媽們都不會願意早產;但是,當出現早產徵兆時,一定得要有所警覺,應及早就醫。至於可能出現的早產徵兆,早產兒基金會提醒,包括子宮收縮、悶悶的經痛感、陰道出血、早期破水、下腹變硬,一陣陣腰痠感,有下墜感或陰道有壓迫感,排尿時不舒服,腸絞動或不停腹瀉,胎動變多或變少等,都是早產徵兆。

孕婦手冊完讀率只有一成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醫師表示,台灣孕婦雖然對於懷孕都非常小心,但確實是有很多孕婦對於早產徵兆都不甚了解;之前也曾有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孕婦對於孕婦手冊都不仔細閱讀,只把孕婦手冊當做是產檢手冊,完讀率只有一成。

早產佔新生兒死亡原因八成

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統計,早產發生率約佔所有懷孕的5-10%,但卻佔所有新生兒死亡原因80%,也因此導致很多醫療糾紛。衛福部在2012年10月起試辦「生育事故救濟條例計畫」,至今共補助260個家庭;而且立法院日前已三讀通過「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就是希望藉此減少醫病糾紛。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半年後全面實施

黃閔照秘書長表示,「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三讀通過後,預計半年後全面實施,屆時孕婦生產事故救濟不只是在醫院,即使是發生在廁所或是公車上,都能獲得政府救濟。

 

聯醫忠孝院區走出醫院走入社區 建構醫療心關係

親切的一句問候「爺爺您好阿!我們是忠孝院區的藥師,來做居家訪視」,拉近彼此的距離,但場景不是醫院,而是在社區居民的家中。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自104年5月份起,開始推動「社區整合式長照藥事服務計畫」。

藥師不再侷限於醫院內服務,而是走進社區內的市民家中,進行藥物評估及用藥安全的把關。 透過藥師居家訪視 藥師照護新價值 傳統的藥師照護,場景多在醫院藥局或是社區藥局中,可提供民眾藥品調劑及藥物諮詢的服務。但是實際在居家中的藥品保存、效期,以及評估不同醫療院所開立的藥品,甚至使用中藥或保健食品,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或是重覆用藥的問題,卻很難被完全照護到。因此在思考如何幫助社區居民克服居家用藥的難處中,藥師居家訪視也應運而生,期待透過提供個人化的藥事照護,讓病患及照護者的用藥安全得到保障。 同理心化為行動力 為用藥安全把關。

忠孝院區自104年5月起開始推動「社區整合式長照藥事服務計畫」,截至104年10月止,忠孝的藥師群,已累積241人次的到府服務量,地點遍布南港區各里,服務族群包含弱勢、獨居老人、接受居家護理的個案及忠孝院區的忠誠病患。結合雲端藥歷的讀取,居家藥師提供藥事照護服務,以及進行居家用藥環境檢查,除了可以確保用藥安全外,亦可協助廢棄藥品檢收。忠孝院區的藥師化同理心為行動力,群策群力共同為市民用藥安全把關。

出院照護服務 減輕患者在家照護壓力

1名65歲越南女性來台探親時,突然感到右側肢體麻木,就醫診斷確診為腦中風,必須不定時抽痰和使用氧氣,但因屬於無健保身份,且平時在家負責照護的女兒,使用鼻胃管灌食技巧又過於生疏,加上龐大的醫療費用,讓家屬喘不過氣。

出院準備服務 評估患者需要協助

為了協助家屬面臨患者的照護困境,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在患者住院48小時內訪視,深入會談了解家中情況,且進一步協助照護困境;衛福部桃園醫院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張素娟指出,透過會談方式,評估患者需要的照護協助,包括經濟上、復健以及返家用物準備等需求,協調醫療團隊,和患者家人共擬定照護計畫。

擬定照護計畫 加強家人照護技巧

護理師張素娟進一步說明,擬定照護計畫,會經由主治醫生說明患者病況和預後情況後,接著主要照護的護理師就會加強指導患者家人照護技巧,像是抽痰、翻身等方法,一方面復健師也會協助指導相關復健運動,至於必須使用的抽痰機和氧氣製造機等器具,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也會協助募集,提供免費使用,

並轉介「居家護理所」,提供日後更換鼻胃管的服務。

患者即使出院後,24小時都能諮詢照護電話,醫院也會持續給予電話關懷和協助;張素娟提醒,為了讓更多患者和家屬都能平安出院,其實目前各地須的醫學中心等醫療院所,都設有出院準備服務組,透過醫療人員的協助下,提供不同的照護資源,可望能幫助減輕家屬和患者的負擔壓力。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