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 新北腦中風醫療網守護市民健康

新北市腦中風緊急醫療照護網2年有成

令人聞之色變的中風,新北市衛生局為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105年起建置「腦中風緊急醫療照護網」暨2.0版,讓病人腦細胞及時重新得到血液供應。統計發現,新北市中風病人在3個小時內到醫院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從104年的4.4%提升到106年7.6%,遠高於全國平均值的3.8%。市長朱立倫特地頒發感謝獎座致謝專業醫護團隊的辛勞,並呼籲民眾一發現有中風的前兆要趕快打119叫救護車,以爭取時效。

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朱立倫市長表示,國內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每年奪走約一萬一千人命,不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同時代表著癱臥在床須他人照料,占高齡失能者高達51.2%的比例。

因此,新北市105年起結合消防局及10家醫院組織腦中風緊急處置照護網,讓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能及時被送到醫院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106年再接再厲,除了亞東、淡水馬偕、雙和及臺北慈濟以外,並結合臺大、榮總、三總及林口長庚等,引進新的微創腦導管「動脈取栓術」而推出照護網2.0版。使整個緊急醫療網橫跨淡水河共15家大醫院,由消防局以「就近」、「適當」原則,依發病的時間將病人送到合適的醫院施行靜脈溶栓或動脈取栓。今年輔大醫院也加入網絡,一同守護市民健康。

把握黃金治療3小時

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105年9月至106年12月,新北市中風病人到醫院超過3小時的比例從104年80.0%降到67.3%,3個小時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從104年的4.4%到105年成長到6.7%以及106年達7.6%,遠高於健保署104年全國平均值的3.8%。

FAST口訣辨別腦中風

腦中風常會讓人誤以為是身體一時不適,等到癱倒在地,重則死亡,更多的是各種後遺症,對病人及家屬造成重大打擊。新北市衛生局提醒,突然嘴歪眼斜(Face),單側手臂無法舉起(Arm),口齒不清(Speech)等都是疑似中風的症狀,務必立即(Time,合稱FAST)打119。

有中風家族史更要預防

至於預防中風之道,其實是最簡單但也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就是規律的生活、有恆的運動、清淡的飲食、愉悅的心情、不抽菸不過度飲酒等,尤其是有中風家族史的更不能輕忽。

健檢發現胃黏膜下腫瘤 內視鏡剝離術順利切除

一名40歲女性,赴健康檢查時,發現胃小彎有1顆約1公分的黏膜下腫瘤,進一步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確診,經醫師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順利切除腫瘤,且術後未發生穿孔等併發症,患者也開始進食,術後三天順利出院。

黏膜下腫瘤變大 內視鏡檢查易發現病症

臨床上,常見的胃癌及大腸癌,主要是由腸胃道最內的黏膜層長出的病灶,若往外的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及肌肉層所長出的腫瘤,就稱為黏膜下腫瘤;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康瑞文指出,黏膜下腫瘤上面覆蓋有正常黏膜層組織,當腫瘤體積大到覆蓋上面黏膜層頂起來時,在鏡檢時,就會被發現病症。

腫瘤變大要小心 恐出現腸胃道出血

若懷疑患者可能為黏膜下腫瘤,這時就會安排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大小,並透過超音波特徵及從腸胃道的哪一分層出來,推測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康瑞文醫師表示,過去文獻指出,鏡檢發現的黏膜下腫瘤通常小於兩公分,患者多無徵兆,但腫瘤逐漸變大時,就會出現腹痛、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症狀,若仍無法判斷,就需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做組織取樣,再決定是否切除腫瘤。

內視鏡切除治療 患者術後即可進食

治療上,若為小於兩公分的黏膜下腫瘤,則建議可先使用內視鏡切除,再根據腫瘤位置和大小,選擇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或內視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治療;康瑞文醫師表示,透過內視鏡治療,因具有保留器官、縮短住院時間及術後即可進食等優點,提供給患者較佳的選擇,目前院內也引進此技術,順利幫助不少病患恢復健康。

邊境查驗中國大閘蟹 3批戴奧辛違法超標

食藥署公布中國大閘蟹邊境查驗情形,截至107年10月23日為止,完成查驗程序為24批,淨重107,667公斤,其中21批經查驗合格放行,3批檢驗結果超出衛生福利部公告之「食品含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處理規範」限量標準,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3款,評定不合格。

中國大閘蟹產品 須經查核和檢驗

食藥署查獲業者違反具結先行放行規定,在尚未取得產品輸入許可前,擅自移動、啟用或販賣,全案目前已由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偵辦中,食藥署將配合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及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調查。

食藥署表示,中國大閘蟹產品之輸入採逐批查驗,除書面審查外,尚須經臨場查核及檢驗等步驟。自中國進口大閘蟹,必須來自其認可之31家合格中國大閘蟹養殖場,並檢附其出具之「動物衛生證書」。目前我國邊境查驗中國大閘蟹之檢驗項目包含65項動物用藥及重金屬等項目,另增加「戴奧辛與戴奧辛類多氯聯苯」檢驗項目。

驗出超標戴奧辛 依法罰緩甚至停業

食藥署指出,入境食品檢出戴奧辛不符限量標準者,係違反食安法第15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同法第44條規定可處6萬至2億元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另依同法第49條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輕微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800萬元以下罰金。

確保國人飲食安全 嚴查違法輸入食品

食藥署重申,為確保食品安全及維護國人健康,對於違規或不法之業者,將嚴懲重罰。產品未取得輸入許可前,不得移動、啟用或販賣,若經查獲違反規定將依法暫停受理食品業者具結保管之申請,倘有擅自販售者,併將處販賣價格1至20倍之罰鍰。

器捐鬆綁 衛福部預告活體腎臟移植新管理辦法

為了提升我國腎臟病病人配對移植機會,衛福部預告活體腎臟配對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八條第五項,腎臟帶移植者於覓得合適捐贈者時,得進行二組以上之器官互相配對、交換及捐贈,並施行移植手術的授權規定,經相關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將研擬活體腎臟配對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並辦理預告程序,可望能幫助更多等待腎臟捐贈移植的病患。

非親屬間配對活體腎臟 可增加換腎病人移植機會

根據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七月,洗腎人口數高達8.3萬人,但目前器官移植登錄系統內,仍等待腎臟移植人數共7,436人;以國內去年移植統計來看,除了大體腎臟捐贈移植為217例,親屬間活體腎臟捐贈移植為112例,合計為359例;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非親屬間配對活體腎臟可增加需換腎病人成功接受移植的機會,且能改善患者術後生活品質。

移植配對不成功 可至器捐中心登錄

這次衛福部預告的活體腎臟配對交換移植手術管理辦法,包括醫院施行活腎配對交換移植手術前,應各自提報待移植醫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進行第一次審查,並登錄完成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一旦配對成功,經雙方或多家醫院進行交叉評估後,符合捐贈及待移植者就能進行第二次審查。

活體腎臟捐贈不限5等親 最快明年1月上路

衛生福利部表示,相關管理辦法草案將於10月19日起,60天在行政院公報資訊網進行預告,若對法規有任何意見,可洽詢衛福部醫事司,提供相關資料。此次放寬活體腎臟捐贈移植標準,開放不限五親等、讓有意願捐贈的親屬,進行器官互相配對,預計最快明年元旦正式實施。

遠離失智 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團活動

台灣逐漸邁向老齡化社會,如何讓銀髮族獲得完善的照護,是未來的一大挑戰。為了幫助銀髮族延緩失智及失能的發生,童綜合醫院日前舉辦同享高齡服務讚活動,讓長者動手做鮮花植栽小提籃與衛生紙大理花等美麗的花卉植栽,除了鼓勵長者參與社群活動,也幫助提升生心理以及歸屬感。

植栽製作活動 讓長者感受成就感

這次活動共吸引25名社區長者報名參加,其中像是鮮花小提籃的植栽製作,就是利用波斯菊和小雛菊等所組成,希望象徵希望和活力,另外,也教導長者利用衛生紙製作美麗的大理花,享受DIY手作樂趣;園藝治療師卓小聯指出,透過製作花草作品,讓長者的肢體能達到維持生理機能的功效,藉此感受到成就感以及心理放鬆,有助延緩失智發生。

樂齡便利站 提供長者多元服務

除了手作活動,這次也找來社區副護理長林玟秀,帶領老人們一起跳花博健康操,幫助提升長者的肌力與肌耐力;童綜合醫院院長李三剛院長表示,目前童醫院樂齡便利站,可提供長者在宅老化、無縫銜接社區等服務,且也提供包括社區民眾相關的健康教育、長照資源諮詢等,並定期安排講座宣導活動、團體遊戲等,可望讓長者們能夠共襄盛舉。

長照資源媒合服務 幫助長者找回健康 

透過長照2.0A級據點樂齡便利站的成立,不僅藉由職能治療師力量,帶領長者玩遊戲多動腦,也提供個案評估及長照資源媒合的服務,希望結合各式資源管道,整合資源環境,提供給長者健康的老年生活,遠離失智及失能找上門。

實施居家醫療整合照護 服務復興區後山民眾

健保署自84年起,陸續推動多項居家醫療照護,每年照顧人數超過10萬人,但病人的照護需求會隨著病程發展轉變,而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僅能供給片段式的服務。為落實全人照護之精神,並且與長期照顧服務2.0計畫無縫接軌,健保署今(107)年起攜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加強推動復興區後山「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

居家醫療服務 全人照顧三階段

健保署今年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服務特色包括擴大照護對象、強化個案管理機制,且透過照護團隊之合作,包括各類醫事人員間之水平整合,及上、下游醫療院所之垂直整合,依患者病況提供到宅之醫療服務,讓行動不便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安寧療護」三階段之全人及連續性的醫療照護。

現今社會高齡化,對於平地醫療及物資充沛的我們,或許無法明顯感受到健保醫療的珍貴,但對於居住偏鄉的住民,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卻是格外的珍惜。「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是個將愛、將溫暖、將健康送到家裡的生命故事,不僅僅只是從事醫療行為,更是能實際切身的支持著個案與家屬,讓這個暖度永遠存在每一個角落。

身體不適長期臥床 居家醫療更全面

有位41歲正值盛年的胡先生,7年前因為身體不適、呼吸短促而就醫,經急性醫療處置後,直到現在仍然長期臥床中。胡媽媽告訴醫療團隊:「從他生病以後,都是由我在照顧他,之前要回診,我跟我女兒都要請別人幫忙一起載到山下醫院回診,真的很麻煩,而且每次一趟就要2000元,來回就要4000元了。」感覺得出正於花甲之年的媽媽,有著體力上的限制。

葉維中醫師得知胡先生有經常性便秘的問題,經評估後發覺目前已使用軟便劑中,故提供預防便秘個別性照護,建議水份補充、腹部按摩、規則服藥及通便飲食衛教指導,胡先生亦有明顯改善。同時照護團隊也與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密切聯係,定期會有生活居家服務員至家中協助日常生活上的服務,亦有申請喘息服務,使個案與家屬不僅在健康上得到照顧,在生活上也能獲得照護。

生產事故救濟處理方針 台灣備受各國讚賞

今年世界婦產科聯盟於日前在南美里約熱內盧,舉辦世界婦產科聯盟(FIGO)大會,會中針對無過失產科救濟制度辦理專題探討,該講座由來自臺灣的蘇聰賢教授與韓國的金永鐸教授主持。台灣在生產事故中經費來源,及改善醫療糾紛、住院醫師招聘情形,受到近60名各國與會人士十分讚賞。

台灣制度完善 保障生產與醫療環境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黃閔照秘書長在會中針對過去二年期間生產事故救濟的執行狀況及成果向各國報告,在報告中,台灣的生產事故中救濟範圍涵蓋最大,為國家政策補助,加上原本健保就有針對各種疾病提供治療,較其他國家救濟內容覆蓋性高,同時政策制度良善,結合台灣健保制度,能讓生產風險下降,也確實有效減少醫療糾紛濫訟情形,改善產科執業環境,讓醫學生願意選擇婦產科。

各國專家雲集 互相分享交流

而在專題講座中還有來自紐西蘭的Dean Maharaj 醫師報告該國自 1972 年開始啟動的無過失醫療補償制度、日本的岩下光利醫師報告日本產科新生兒腦性麻痺醫療補償制度施行近 10 年期間的成果,以及韓國的朴寅洋醫師分享韓國於 2012 年開始辦理的醫療糾紛調解與仲裁制度。

在生產事故救濟會場,日本針對發生新生兒腦性麻痺時,有長期保險補助,同時也針對醫療處置上做出建議改善方針;韓國目前雖採調解仲裁方式處理產科醫療糾紛,但是醫院要負擔30%比例救濟金,醫界合作度不高;此外,紐西蘭之意外保險制度,有補助到新生兒腦部神經傷害,但是一些孕產婦死亡等,不在補助範圍。

下降不必要訴訟 期盼實施世界性婦產科保險制度

產科不預期意外所引發的醫療糾紛的確造成醫療上的衝擊,間接造成婦產科醫師人力凋零及新手卻步,此次大會主席C N Purandare 教授有意進行世界性婦產科保險制度,期盼有效下降不必要訴訟。

你了解妥瑞症嗎? 這部電影挑戰刻板印象

妥瑞症在印度並不少見,但大多數家庭為了保護孩子,而選擇逃避社會接觸!印度一直以來都善於開發教育電影,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特殊教育,從早期的《三個傻瓜》到最近的《人生起跑線》,都相當膾炙人口;而此次則是開拍了一部有關妥瑞症的電影,片中講述自小患有妥瑞症的女主角奈娜,不以自己的障礙為限,反以不放棄的精神堅持到底,最後實現夢想,並成為足以帶領來自不同階層學生進步起飛的神力女老師,讓人刮目相看。

從改變自己開始 印度電影讓更多人認識妥瑞症

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奈娜為妥瑞症患者,擔綱飾演的印度天后—拉妮穆科吉(Rani Mukerji)表示,妥瑞者患者在印度並非少數,但多數家庭為了保護孩子,而選擇逃避社會接觸;此外,電影還提及貧富差距導致的教育資源落差,期待透過這部電影的上映,能讓更多人擁有平等的受教機會。

打破常規 人生不因疾病而受限

本身拍過多次教育主題,如《三個傻瓜》、《心中的小星星》等電影的3K天王阿米爾汗,就被電影中傳達的「不偏差」、「無歧視」教育理念深受感動,尤其是這回負責春風化雨的,更是一位本身就患有外顯特殊疾病的女老師,因為自己歷經類似的際遇,更能體會這群從中下階級出身的小朋友,因身份地位而遭到排擠,無法妥善獲得資源的求學困境,僅管他們擁有不亞於上流社會小孩的智慧與夢想,卻因現實面的阻礙無法實現成就,但嗝嗝老師靠著一股不服輸的韌性與勇氣,一路過關斬將、化險為夷,最終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不放棄的勇氣 妥瑞症也能大膽追夢

這部將於11月2日正式上映的《我的嗝嗝老師》電影,被譽為今年絕不能錯過的又一優質鉅獻。片中從玩實驗、唱嘻哈到打籃球,各種因材施教的非傳統教學方式,把教室拉到戶外,讓課本不只是書頁紙張,展現嗝嗝老師的十八般武藝,且適時餵大家心靈雞湯,引導學生從自暴自棄的偏差思想,也能在徬徨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明燈與方向;同時她所展現的韌性與不服輸的勇氣,不僅成為戲裡學生指導人生方針的北極星,也在現實生活裡激勵許多女性觀眾,正視自己的缺憾,化逆境為轉機,絕對是今年最具「女力」的電影。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