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士福祉

葉恩明醫生(扶康會會長)、郭鍵勳主席(扶康會董事局主席)、林禮勝主席(扶康家長會主席)、Father Bonzi(扶康會創會會員方叔華神父)、李百灝先生(扶康會創會會員)和王淦基醫生(扶康會創會會員)、陳樞機(天主教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和林主教(天主教香港教區林祖明副主教),各位貴賓、各位扶康會的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扶康會2018社區日。今日可稱得上為傷健共融日,除了參與在香港仔這裏的創新服務和共融藝術展派對外,晚上我亦會出席共融舞台劇《天虹戰隊》的首演禮,為一眾落力表演的傷健朋友打打氣!

​扶康會秉承達碑立神父關懷弱小的精神,並於1977年開始提供康復服務。時至今日,扶康會有逾40個服務單位,每年為約3,600名殘疾人士和他們的照顧者提供服務,其中包括智障人士、自閉症人士、精神康復者和肢體殘障人士,成績有目共睹。在推動康復服務發展的路上,扶康會是政府緊密的合作夥伴。我曾經擔任勞福局局長九年多,與扶康會可說是唇齒相依,沒有扶康會向政府申請撥款資助,政府就無法提供服務,你們利用這些資助做了許多事,造福弱勢社群。我們希望在這基礎層面上加深協作,做好工作。

​政府的長遠目標是倡導傷健共融生活環境,協助殘疾人士發揮所能,讓殘疾人士在社交生活和個人成長方面,都能達致全面參與,並享有平等參與和發揮的機會。十年前(2007至08年度),政府投入復康服務的整筆撥款是166億元,十年後的今天(2017至18年度)已達325億元,升幅約有一倍,反映我們高度重視殘疾人士的福祉。

​今天社區日「實踐共融之旅」中有兩個展館相當注目:發揮藝術潛能和發展職業技能展館。政府同樣重視這兩方面對殘疾人士的支援服務。行政長官於2017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新基金,促進殘疾人士的藝術發展。就此,我們建議預留2.5億元作為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的資本用作投資,並以投資回報作為該年度的撥款,資助非牟利並具備相關經驗的非政府機構或團體,向殘疾人士提供普及學習和進階藝術項目,以及為培育擁有優厚藝術潛質的殘疾人士追求卓越或發展個人事業的訓練項目。我們預計在今年第四季推出該項基金,鼓勵殘疾人士發展才華。

​同時,政府亦關注殘疾人士就業,並為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康復和培訓服務,以及在公開市場提供就業配對服務、向僱主提供津貼、推動各行各業的僱主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一份工」對殘疾朋友除了是生活的保障,更是社會對他們的一份接納、一種肯定。要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單靠政府的力量並不足夠,更需要結合康復業界、商界和社區合力推動,Father Bonzi便是一個好例子。

​方神父早於1967年隻身來港傳教,並與志同道合的熱心人士於1977年開始創辦扶康會,一直盡心竭誠為香港的殘疾人士服務,貢獻良多。我亦衷心感謝扶康會董事局的領導、全體團隊的群策群力,多年來為殘疾人士提供各種適切的支援。我期望扶康會在未來努力不懈,繼續扶助殘疾朋友,令他們達致身心健康。多謝各位。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9月7日出席扶康2018社區日致辭全文)

撞傷貓狗須停車建議諮詢公眾

政府擬修訂《道路交通條例》,規定司機駕車撞傷狗貓必須停車,並向警方提供個人資料。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就有關建議諮詢公眾,諮詢期本月30日結束。

根據條例,若發生車禍傷及馬、牛、驢、騾、綿羊、豬或山羊,司機必須停車,並向警方或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士提供個人資料。

漁護署表示,近年市民飼養貓狗的數目越來越多,貓狗遇到交通意外受傷的風險隨之增加,但貓狗不受條例保障,公眾關注有司機在車禍後不顧而去,令貓狗得不到救助。有見及此,署方建議將條例對動物的定義擴至狗隻和貓隻。

對於有建議認為野生動物如猴子和野豬也應受條例保障,政府持開放態度,會參考諮詢期間收集的意見,再作修訂。

公眾意見可郵寄至香港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五樓、圖文傳真至2728 3182,或發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至漁護署。

亞運香港代表團凱旋返港

政府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行歡迎儀式,迎接第18屆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凱旋返港。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代表團團長胡曉明出席歡迎儀式。

劉江華致辭時恭賀香港運動員載譽歸來,奪得八金、18銀、20銅共46面獎牌,成績令人振奮。他說,運動員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令全港市民感動和自豪。

劉江華表示,政府全力推動體育發展,支持運動員。未來幾年,政府將投放600億元發展體育項目,包括興建啟德體育園、26個地區康體設施,並繼續投放資源支援精英運動員,以及支持體育總會在香港舉辦更多高水平的大型體育活動。

今屆亞運會8月18日至9月2日在印尼雅加達和巨港舉行。香港代表團派出約580名運動員出戰36個比賽項目,參加人數為歷年之冠。

亞運佳績盡展香港拼搏精神

2018亞洲運動會於8月18日至9月2日在印尼舉行。香港代表隊連日來在多個項目喜訊頻傳,在國際體壇上奪得令人振奮的輝煌成績,全港市民引以為榮,我在此致衷心祝賀。

特區政府全力支持港隊出戰亞運,包括資助港隊備戰和參與賽事。

政府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於2018至19年度向香港體育學院撥款約6億元,為精英運動員提供全面的訓練計劃與支援,當中包括資助17個精英運動項目約230名精英運動員備戰亞運。同時,透過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撥款共約2,900萬元資助19個運動項目約350名運動員備戰亞運,以及資助整個香港代表團前往印尼參加亞運。

港隊的「突破」佳績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尤其令人鼓舞,寫下香港體壇歷史新的一頁。

香港壁球隊在男子個人賽締造歷來佳績,兩名港隊歐鎮銘和李浩賢一同打入壁球男子單打決賽,港隊包辦金牌和銀牌,這是港隊實力表現。香港男、女子壁球隊續顯強勁實力,女子隊為香港奪得第七面金牌,而男子隊亦獲得一面團體銀牌。

馬術項目亦創佳績,蕭頴瑩和拍檔「馬會縱橫」在盛裝舞步賽首奪冠軍,亦是港隊馬術隊歷史上首個亞運金牌。她參與四屆亞運會,兩次得第四名,這次一舉奪金,展現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石偉雄成功衛冕跳馬金牌,在連續兩屆亞運摘金而回。他奪標和衛冕的路並不平坦,同時面對傷患和壓力,但仍繼續堅持和努力,終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李慧詩在單車(場地)項目盡展大將風範,分別於凱琳賽及爭先賽勇奪金牌,成為香港史上首位連續兩屆亞運「雙料冠軍」。以三屆亞運五面金牌的紀錄,成為香港的亞運金牌王。而單車隊張敬樂和梁峻榮亦於麥迪遜賽勇奪金牌。

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在決賽14比0擊敗日本,奪取金牌。而呂麗瑤改寫香港的田徑歷史,在田徑女子100米跨欄奮奪銅牌。

此外,港隊在新增項目橋牌有兩面銀牌及兩面銅牌進帳。羽毛球隊鄧俊文和謝影雪亦歷史性在混雙項目取得銀牌。劍擊隊以2銀6銅完成賽事,寫下歷屆最佳成績,空手道項目代表劉慕裳及蔡韻瑜分別出戰女子個人形及自由組手61公斤以下而首度取得銅牌。

在獎牌以外,港隊亦有不少「突破」成績,例如男子棒球隊挫印尼是參戰三屆亞運以來的第一場勝利,以及男子手球隊和女子足球隊歷史性躋身八強。

然而,每一位出戰本屆亞運的港隊代表,背後都有一個勵志故事,他們各有所長,擁有面對成功、挫敗與挑戰的經歷。他們的體育精神,仍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本屆亞運即將完結,港隊隨即凱旋返港,580名運動員為港爭光,成績亮麗,令人欣喜。港協暨奧委會稍後舉行祝捷會,讓大家一同為港隊歡呼,並讚揚出戰亞運的港隊創造香港傳奇一刻。

政府重視體育,預計耗資319億元興建的啟德體育園是政府在體育基建方面最重大的投資。體育園將提供高質素和多元化體育設施,有助吸引更多體育盛事在香港舉辦,給我們的運動員更多機會在主場比賽,讓更多市民可以觀賞高水平賽事,進一步促進香港的體育發展。

啟德體育園的「設計、興建及營運」合約已於8月10日截標,政府共收到兩份標書。我們預計於2018年下半年完成評審和批出合約,並期望在2022至2023年間完成工程,推動香港未來的體育發展。

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曾說「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時至今日,我仍記憶猶新。本港運動員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無懼艱辛的堅毅,為目標和夢想奮發向前,衝破自己極限。

香港隊的努力及佳績,標誌着香港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應視他們為學習榜樣。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9月2日在網誌撰寫的文章

全力推動安老工作

林正財醫生(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吳仕福博士(鳳翔鴻劇團榮譽顧問)、陳偉文董事總經理(邵氏影城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各位粵劇界的翹楚包括仙姐、寶珠姐,當然還有鳳翔鴻的汪阿姐(鳳翔鴻劇團榮譽顧問汪明荃博士)、各位善長仁翁、各位嘉賓:

大家好。正如剛才林醫生說,我和靈實是很好的朋友,我非常感謝基督教靈實協會的邀請,與各位善長仁翁聚首一堂,欣賞這場慈善粵劇演出。

我可以說是見證着靈實「築動生命全方位關顧計劃」的發展!早在2016年,當我還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時就為計劃揭開序幕。去年,我以政務司司長的身分支持為靈實醫院擴建工程籌款的慈善粵劇晚會。我很高興見到靈實今晚再下一城,今晚邀請了香港粵劇界的頂級人馬為大家演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籌款,為計劃其中兩大項目,即兩間安老院的擴建工程籌款。

面對香港人口急速高齡化,我們現在每六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是長者。25年後,每三人便有一人是長者,所以這個速度是相當快的。靈實洞悉先機,推出為期十年的基建發展項目,為市民提供嶄新而優質的醫療及社會服務。就以靈實胡平頤養院為例,在擴建後除了增加103個床位外,將引入全新復康概念,更會添置先進復康儀器,提高長者自理能力,目標是讓身體安康的院友離開院舍,居家安老。而靈實司務道寧養院的新大樓則可容納120至150個床位,為更多晚期病人提供住宿寧養服務,並加強日間服務及家居紓緩治療服務,讓選擇留在家中的晚期病人得到充分支援。我期待兩項工程能盡快落成,為更多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整合醫療護理、復康及靈性關懷的全人照顧。

政府非常關心我們香港長者的福祉,會繼續全力推動安老工作,照顧他們多方面的需要,其中包括成立新的十億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購置或租借科技產品,提升服務質素並減低人手的壓力。另外,我們會加強安老院的外展醫生到診服務,亦會引入新的言語治療服務,協助有吞嚥困難或言語障礙的長者。我相信靈實兩間安老院完成擴建工程後,配合政府各項嶄新的服務和計劃,「老友記」可得到更貼心到位的照顧。

靈實是政府長期堅實合作夥伴,65年來積極配合社會需要,與時並進。由提籃施藥、石上診療,大家最初開始時真是艱辛的歲月,到今日發展到一間有規模的、復康及非牟利的優質醫院,為長者服務的綜合機構,這點是難能可貴,所以今晚大家捐款是非常值得的。

我相信大家都很期待稍後的粵劇演出,所以我亦不耽誤大家太多時間。最後,我祝願靈實的十年發展計劃推展順利,今晚的表演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福有攸歸!多謝各位。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9月1日出席「荃情‧觸動生命」粵劇慈善演出2018致辭全文)

港隊亞運壁球勇奪金銀

香港壁球運動員在第18屆亞洲運動會再報喜訊,歐詠芝、陳浩鈴、何子樂、李嘉兒取得女子團體金牌,李浩賢、歐鎮銘、葉梓豐、梁子軒取得男子團體銀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致賀。

劉江華表示,香港壁球代表隊不屈不撓、越戰愈勇,取得一面金牌和一面銀牌,為港爭光,全港市民引以為傲。

港隊至今已在印尼舉行的亞運會取得7金18銀19銅,共44面獎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