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應對登革熱會議跟進防蚊工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主持應對登革熱統籌會議,檢視登革熱最新情況和評估風險,並跟進政府防控蚊患工作。她表示,政府會檢視颱風「山竹」襲港後對防蚊滅蚊措施的影響,保持高度警覺。

陳肇始表示,香港自9月4日以來再沒出現本地確診個案,相信情況已受控制,政府會保持高度警覺,防範登革熱個案再出現。

她提醒市民,在家居採取有效防蚊措施,尤其颱風帶來大量雨水,應盡快清理積水、垃圾和雜物,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

因颱風關係,政府會再評估獅子山公園蚊患情況和跟進工作,然後決定重新開放時間。

食物環境衞生署除繼續公布每月全港分區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本月起會額外公布兩個階段的分區指數,提升預警功能。但由於指數調查受颱風影響,9月只能提供一個階段的數據。

8月15日至9月17日期間,食環署在全港4,752個地點進行霧化處理,清除39,558個現有和潛在蚊子滋生地。

幼童飲食及體能活動狀況改善

衞生署今日公布幼童健康生活調查結果,全日制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平均每日為低班幼童提供1.2份水果、兩份蔬菜和3.1杯清水,並安排約120分鐘體能活動時間,情況理想。

調查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進行,訪問380間學校和3,639名低班幼童的家長,以了解幼童校內和校外的飲食及體能活動情況。

衞生署助理署長馮宇琪在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時表示,與該署2013年同類調查比較,幼稚園、幼兒中心提供奶粉以外的即沖飲品,並以食物作為獎賞的情況已經改善。

然而,仍有過半數受訪幼稚園和幼兒中心為幼童提供全脂或加糖的奶品類,51%提供奶粉以外的即沖飲品,45%教職員仍使用餅乾、曲奇、糖果、朱古力等食物作為獎賞。

為減少幼童攝取過量糖分,衞生署宣布於本學年推出「健康飲品在校園」約章,加強校園健康飲食文化,逾300間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已經參加。

馮宇琪建議家長多留意子女每天進食水果和蔬菜的情況,留意他們體能活動是否足夠,並以食物以外方法獎賞,例如口頭鼓勵或讚賞、增加親子活動時間、贈送小文具等。

山竹破壞廣泛 部門加緊善後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超強颱風「山竹」對香港造成廣泛破壞,當局接獲塌樹、水浸、窗戶損毀報告均較去年颱風「天鴿」襲港時更多。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食物環境衞生署動員約8,000人清除路面垃圾和塌樹,令交通盡快恢復暢順。

李家超、陳肇始今早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起會見傳媒。李家超表示,當局收到1,500宗塌樹報告,較「天鴿」襲港或過往十號風球期間多兩倍;嚴重水浸報告九宗,較「天鴿」襲港時多一倍。

此外,窗戶損毀報告400至500宗,是「天鴿」襲港時的三倍;394人受傷,是「天鴿」襲港時的3.5倍。

陳肇始說,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由十號轉為八號時,數百名食環署和其他部門人員即開始清理路面垃圾和塌樹,務求交通盡快恢復暢順。

她說,善後工作非常重要,食環署今日動員約8,000人加緊清理,以期盡快恢復主幹道等交通。

颱風破壞廣泛 部門加緊善後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超強颱風「山竹」對香港造成廣泛破壞,當局接獲塌樹、水浸、窗戶損毀等報告均較去年颱風「天鴿」襲港時倍增。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食物環境衞生署動員約8,000人清除路面垃圾和塌樹,令交通盡快恢復暢順。

李家超、陳肇始今早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起會見傳媒。李家超表示,當局收到1,500宗塌樹報告,較「天鴿」襲港期間多兩倍;嚴重水浸報告九宗,較「天鴿」襲港時多一倍。

此外,窗戶損毀報告400至500宗,是「天鴿」襲港時的三倍;394人受傷,是「天鴿」襲港時的3.5倍。

陳肇始說,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由十號轉為八號時,數百名食環署和其他部門人員即開始清理路面垃圾和塌樹,務求交通盡快恢復暢順。

她說,善後工作非常重要,食環署今日動員約8,000人加緊清理,以期盡快恢復主幹道等交通。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即將啟用

香港首個以「水」和「沙」為設計主題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即將啟用,小朋友又多一個盡情「放電」的好地方!有別於一般傳統遊樂場,設計團隊希望建造一個無障礙、優質的遊樂空間,讓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一同玩樂,體驗不同樂趣,學習不同技能。近日,我在建築署同事陪同下前往參觀,了解全港首個共融遊樂場的設計概念和特色,尤其是設計團隊和相關持份者背後所花的心思。

推動共融遊樂 採納得獎設計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的設計概念源自「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的優勝作品。該項比賽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及香港園境師學會,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築署和屯門區議會的支持下於2015年舉辦。建築署同事採納了得獎作品的概念,再深化其設計。

整個遊樂場分南北兩部分,共七個遊玩主題區。北面的設計主題為「荷花的寓意」,以水中荷花為創作主題,帶出平等意念。場內三個主題區分別為「光影荷花」、「山丘地帶」和「音樂感官」,為傷健兒童提供不同的康樂設施,包括玩水區、高高低低的小山丘區、彈床、音樂小玩意如敲擊樂器和鼓等。

南面園區的設計主題為「爬上爬樂」,靈感源自屯門公園內的爬蟲館,以爬蟲動物為主題,鼓勵小朋友與大自然互動。此場地設有四個主題區:「爬蟲樂園」、「獵蛋樂園」、「旋轉地帶」和「感官地帶」。傷健兒童可按自己能力,攀越不同高度和類別的攀爬架、瀡滑梯;在沙池「掘蛋」;「玩轉」各類搖擺旋轉設施、觸感活動組件等。

深化設計 延續社區參與

小朋友心目中的遊樂場是甚麼模樣?在設計過程中,建築署團隊加入了社區參與的部分,邀請來自社福界的志願及慈善機構、專業團體、大專學院、康文署、比賽優勝者等30個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參與兩次深化設計工作坊,進一步完善遊樂場的布局和遊戲部件的設計,務求更切合小朋友的需要。

其中,設計團隊曾到訪屯門區的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和匡智晨輝學校,與20多位參加了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小小遊樂場專員培育計劃」的小專員見面,吸納小朋友的建議。這種社區參與設計的模式,絕對值得日後其他遊樂場項目作參考。

度身­訂做遊樂設施

參觀當日,建築署園境師介紹說,過往遊樂場設計中,一般全使用罐頭式遊樂設施,但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的康樂設施,是他們按場地實際環境度身訂做。園境師亦花了許多心思為遊樂場配置特別的植物,例如散發香味的含笑、落葉的楓香、會動的含羞草等,增強感官刺激及拉近小朋友與大自然的距離。

同事還特別向我介紹傷健人士的遊樂設施,原來背後花了不少心思。舉例說,有家長表達佩戴人工耳蝸的聽障兒童,在滑下塑膠滑梯時會感到不適,故設計團隊特別安裝一組不鏽鋼滑梯,以照顧聽障兒童的需要。較低的滾筒式滑梯則讓行動不便的小朋友,也可體驗瀡滑梯的樂趣。另外遊樂場亦具備特別的設計,設置了小隧道、矮牆和屏障,讓自閉症兒童可先遠離外界刺激,緩和不安感,再逐步熟習環境。

引入特色鞦韆

另外,建築署同事採納了屯門區議會地區設施委員會的意見,新增一個鞦韆區。除設置傳統鞦韆,亦引入三款特色鞦韆,包括:搖籃型、親子型及座椅型鞦韆。有別於傳統鞦韆,搖籃式鞦韆鼓勵小朋友跟父母或朋友一同盪鞦韆,促進家長與孩子,或小朋友間的交流。座椅型鞦韆則備有安全帶,適合行動不便的小朋友使用。

政府非常重視兒童權利,認同遊戲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我期望未來的遊樂場能注入更多共融遊樂的元素,令園內設施變得更好玩、更創新、更刺激,打造小朋友喜愛的遊樂空間。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9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觀看短片。

官方旅遊着陸網站推出

旅遊事務署今日推出首個官方旅遊着陸網站遊@香港,方便剛抵港旅客以流動裝置瀏覽實用旅遊資料,規劃行程。

網站提供口岸設施、香港景點和盛事、往來旅遊熱點交通、購物和美食推介、酒店設施、優惠資訊等一站式實用資訊。剛抵港旅客更可通過香港國際機場免費Wi-Fi服務提供的連結,直接前往網站取得資訊。

旅遊事務署表示,網站設計簡單清晰,設有社交媒體分享功能,方便旅客分享網站內容;並採用適應性網頁設計技術,適當調整顯示頁面大小和內容,令旅客使用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瀏覽網頁時更為順暢。

署方表示,着陸網站會陸續推廣至其他口岸,包括即將開通的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