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內地醫療隊抵港 助治療新冠患者

協助治療新冠患者的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今日到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朱文、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及醫院管理局人員在深圳灣口岸迎接。

徐德義表示,這支75人的援港醫療隊經驗豐富,定能與醫管局協作,給予病人更好的照顧。

醫療隊將先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幫助醫管局治理新冠病人。政府指出,該隊伍由不同專業的醫護人員組成,有助增大社區治療設施的服務規模,從而加快病人流轉,讓醫管局集中人手處理公營醫院病情較嚴重的患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衷心感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短時間內徵集醫療隊來港協助抗疫,為本港應對第五波疫情打下強心針。

她又說,集中醫療資源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是特區政府應對第五波疫情的當前要務。因應確診個案不斷增加,且醫管局病床與人手有限,內地援港醫療隊可令更多有需要病人盡快獲得適切治療。

內地援港醫療隊其他成員稍後陸續抵港。

私院陸續騰出病床接收公院病人

因應政府早前的呼籲,私家醫院陸續騰出更多病床接收由醫院管理局轉介的非新冠病人和康復中的新冠病人,從而讓醫管局集中人手和資源應對當前疫情。

政府表示,昨日有149名醫管局病人透過低收費病床和公私營協作計劃使用私家醫院病床。過去一星期,每日有94至157名醫管局病人使用私家醫院病床。醫管局會繼續與私家醫院緊密聯絡,以期轉介更多合適病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

此外,多家私營醫護機構積極參與營運社區隔離設施。政府欣悉多家私家醫院有意派出醫護團隊參與營運暫託中心。社會福利署和醫管局會與私家醫院通力合作,務求讓有關暫託中心盡快投入服務。

多家私家醫院也為新冠病人提供門診或遙距診症服務。

政府感謝醫療衞生界協助抗疫工作,攜手並肩為大眾服務,共同應對第五波疫情。

確診增近二萬七 明增六指定診所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6,90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04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4,868宗,全屬本地個案。另外,醫院管理局明日起新增六間指定診所,服務新冠輕症患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和七間安老院均錄得感染個案,共涉46名院友、兩名員工。第五波疫情至今,270間殘疾人士院舍和752間安老院受影響,分別佔同類院舍80%和90%。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在簡報會上宣布,局方明日啟動額外六間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指定診所,治療因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較輕微而需要求診的新冠病人,特別是較高風險患者。計及早前設立的17間診所,指定診所將增至23間

六間新設指定診所為柴灣環翠普通科門診診所、黃大仙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藍田分科診所普通科門診診所、石硤尾普通科門診診所、青衣市區普通科門診診所、元朗容鳳書健康中心,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5時。

此外,除現時的預約電話,23間指定診所明日起會另設關愛預約專線,供較高風險患者,即70歲或以上長者、五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孕婦、免疫力受抑制者等預約就診。護訊鈴護士團隊也會按高風險病人的情況和需要,轉介他們到指定診所就醫。

有關指定診所明日起暫停普通科門診服務;部分其他普通科門診診所明日起同樣暫停服務。經電話或預約普通科門診手機程式預約的偶發性疾病病人可到區內其他普通科門診或向私家醫生求診。至於已預約到上述診所覆診的長期病患者,可按原定覆診日期帶同預約便條和身份證到區內指定藥物補充診所取藥。

衞生署公布,元朗長者健康中心、石硤尾胸肺科診所、橫頭磡紅絲帶中心明日起暫時關閉或暫停公眾服務。署方會聯絡受影響的服務使用者另作安排。

鑑於屯門蝴蝶邨蝶舞樓、觀塘順天邨天琴樓天池樓、順利邨利富樓、黃大仙竹園南邨榮園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良樓、蘇屋邨劍蘭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另外,葵青區石排街公園的流動採樣站明日重開。

政府並宣布,因應深水埗、黃大仙和元朗區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反應,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七受限區錄940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黃大仙、何文田、觀塘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940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翠寧花園第1座、屯門友愛邨愛義樓和愛樂樓、黃大仙東頭(二)邨偉東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雅園樓、何文田愛民邨信民樓、觀塘安達邨賢達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727、1,390、1,480、400、730、1,100、1,85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41、215、223、34、101、138、188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92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確診增三萬 疫苗接種建議更新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2,43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13,335宗和19,095宗。聯合科學委員會更新兒童和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接種新冠疫苗的暫擬共識建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昨日與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開會討論疫苗接種安排。

經考慮本地情況、海外經驗、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以及參考早前有關接種隨後劑次間距的建議後,聯合科學委員會和專家顧問團就所需接種的疫苗劑數和間距作出建議。

歐家榮表示,若感染前未接種任何疫苗,確診者康復後可接種一至兩劑,視乎不同年齡組別;感染前曾接種兩劑疫苗者,康復後無須接種第三劑。

兒童方面,年滿三歲者若接種科興疫苗,須接種三劑;若接種復必泰疫苗,接種兩劑可視為完成基本疫苗接種。

鑑於屯門友愛邨愛信樓愛禮樓、屯門翠寧花園第3座、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和順安邨安群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九龍城、東區、北區、觀塘、沙田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在車公廟體育館重開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冀推高至九成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本港年滿12歲人士第一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超過九成,當局希望進一步推高第二劑的接種率,由目前的八成提高至九成。

聶德權今日出席電視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現時本港已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的人數達223萬,他希望陸續有更多市民接種,帶動第三劑接種率上升一倍,增加保護力。

他指出,社區內獨居的長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和殘疾人士均為政府疫苗接種計劃關心的對象。

他欣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連同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將推出家居接種計劃,為不良於行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上門疫苗接種安排。當局全力支持和配合,並會根據他們的經驗,協助推廣這類接種安排。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