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增二萬七個案 隔離護理系統啟用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7,76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956宗,其中四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15,809宗。另外,醫院管理局推出隔離護理觀察系統,支援在社區隔離的確診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再多五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30名院友和13名員工。

第五波疫情至今,本港錄得近75萬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死亡個案累計4,355宗,死亡率升至0.58%。過去一日,新呈報死亡個案289宗。

現時政府會對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的大廈採取圍封強制檢測行動,歐家榮指,當局每日圍封多幢大廈,從中發現大量陽性個案;本月10日起計,約28,000人在圍封強檢行動中受檢,錄得約3,400宗陽性個案,佔受檢人數約12%。

由此可見,圍封強檢行動有效找出社區隱形患者,以便政府盡快安排患者入住社區隔離設施,避免病毒進一步在社區傳播。

另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公布,隔離護理觀察系統今日傍晚6時啟用,為留在社區和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的確診者提供額外支援途徑。有關病人會收到附有連結的電話短信,他們可經該連結於網上登記個人資料、檢測結果、健康狀況等,從而獲得健康建議和相關資訊。

若病人申報身體不適,例如服用退燒藥兩日仍然高燒、體溫低於攝氏35度、抽搐、胸部或腹部不適等較嚴重的警告症狀,系統會發出提示,通知病人到急症室求醫或聯絡社區隔離設施職員。

病人如屬高風險群組並出現輕微症狀,一經申報,系統會提示他們預約到指定診所求醫;醫管局支援專線護訊鈴也會跟進高風險人士的情況。

劉家獻強調,新系統只供上述特定病人使用,其他市民切勿隨意登入,以免阻礙有需要人士使用服務。

鑑於青衣長亨邨亨俊樓、屯門蝴蝶邨蝶翎樓、沙田隆亨邨善心樓、深水埗麗閣邨麗菊樓、黃大仙竹園南邨富園樓、觀塘順天邨天柱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另因應荃灣、中西區、西貢和葵青區部分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也會在葵涌新區公園、東涌道足球場增設或重開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六受限區錄621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觀塘、黃大仙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621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友愛邨愛信樓和愛禮樓、翠寧花園第3座、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和順安邨安群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410、1,438、704、740、370、76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188、180、41、67、76、69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99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擠迫情況改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伊利沙伯醫院轉為2019冠狀病毒病定點救治醫院的安排已見效益,該院急症室擠迫情況明顯改善。當局會繼續改裝和調配病房,接收更多新冠病人,以紓緩急症室輪候情況。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日在記者會上指,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救治醫院所涉工作,包括病人轉院、急症室安排和救護車調配等,上周六已基本完成。目前,區內新冠病人召喚救護車服務會送該院治理,非新冠病人則會送往廣華醫院。

他說,過去兩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的人數維持每日約360至370人,與以往水平相若。雖然急症室仍屬非常繁忙,病人仍要輪候服務,但整體情況有所改善。

高拔陞表示,藉着定點救治醫院安排,醫管局有能力加強病房調配,例如把有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人集中在伊利沙伯醫院病房照顧,並安排其他聯網醫院專家到該院支援和會診,相信可達致更佳治療效果。

此外,現時公立醫院約2.2萬張普通科病床中,半數已改為接收新冠病人,約一萬名新冠病人正留院接受治療。

高拔陞指,病房轉型可望減少市民在急症室長時間輪候的情況,有關安排初見成效,昨日到急症室求診人數已由高峰期約1,800人回落至約800人。

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周三運作

設於灣仔港灣道體育館的隔離及暫託中心星期三開始運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到場視察。他感謝華潤慈善基金會捐贈1,000張醫療床予社會福利署,協助政府在不同體育館設立隔離及暫託中心。

羅致光視察後會見傳媒時表示,設立隔離及暫託中心旨在騰出醫院病床,以便醫治和照顧更有需要的人士。隔離及暫託中心會照顧經醫院管理局轉介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體弱長者,這些長者有輕微症狀,又或在康復中而病情穩定,未能即時返回院舍或家中。

他說,醫療床可便利護理人員照顧長者,可讓長者在床上安全而舒適地服藥。他感謝華潤集團迅速回應,短短十天內籌措1,000張醫療床運抵香港。

港灣道體育館是首間應用醫療床的隔離及暫託中心,醫療床已安裝完畢,該中心未來兩三天開始運作,羅致光特別感謝聖䘵醫院等提供協助。

照顧員人手方面,他指本港需要約1,000至1,200名照顧員在隔離及暫託中心工作,約120名內地照顧員已來港投入服務或正在受訓,本星期另約240名人員抵港。

羅致光表示,當局會繼續聘用內地照顧員,並同步在港招聘,為期三個月,他有信心未來一、兩星期可完成招聘和培訓工作。

本港購入足夠抗新冠口服藥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購入足夠數量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其中一款已全數抵港並正在應用,另一款分批抵港。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說,經政府協助,醫院管理局購入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和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前者已悉數運抵,並已在應用;後者首批次今日稍後運抵,其他批次未來兩三個月陸續抵港。

換句話說,過去數天,在藥廠全力配合和支持下,特區政府和醫管局成功爭取有關藥物早日運抵本港。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當局會向確診新冠病毒病的住院病人、安老院舍確診者和前往指定診所求診的市民處方這些藥物。對於高風險群組包括沒有接種疫苗而有病徵的長者,局方建議他們預約到指定診所接受治療。

他說,指定診所數目會相應增加,明天起由17間增至23間,發籌量由原來約3,000個增至最多4,300個。局方並正與考慮為病情輕微的新冠病人特設門診服務的私營醫療機構和私家醫院協商,讓有關病人使用口服藥。

藥物具體使用方面,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許樹昌表示,該兩款口服藥均可牽制病毒繁殖,主要用於輕症患者。發病在五天內、未有明顯呼吸衰竭情況,經夾手指量度血氧含量94%或以上者,均宜盡早服用。

此外, 70歲以上長者、有糖尿病等長期病患人士、體重指標超標人士、免疫系統失調和患癌人士、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人士,也適合服用這些藥物。

更多場館可用作確診長者暫託中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除現有兩個設於室內體育館的暫託中心,啟德郵輪碼頭和另外七個運動場館也可用作設立同類設施,讓症狀輕微的確診長者入住,目前至少有兩間私家醫院願意承接服務。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暫託中心在分流和分層治療架構中擔當重要角色,一些輕症確診長者離開醫院後可入住暫託中心,由醫護人員觀察他們的病情,以防再次惡化。

她指,現時設於觀塘彩榮路體育館、石硤尾公園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使用率相當好,政府正不斷增加有關設施,目前可使用設有1,200張病床的啟德郵輪碼頭社區隔離設施,以及港灣道、小西灣等七個室內運動場館,作為新的暫託中心。

由於暫託中心會為長者提供治療和醫學觀察,必須有醫護人員在場,林鄭月娥早前與私家醫院代表舉行視像會議,希望對方考慮承接部分暫託中心。她說,私家醫院對此反應良好,至少兩間表示願意承接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補充,兩間私家醫院已密鑼緊鼓籌備,以期在本周開展兩個暫託中心;其他私家醫院也正了解情況,決定是否協助營運部分暫託中心。

政府並會研究另外三、四間體育館是否適合改建為暫託中心,日後有關設施更會提供中醫服務。

人手方面,除醫護人員外,暫託中心須有足夠照顧員為長者提供日常照顧、餵食以至清潔身體等服務。林鄭月娥表示,現時招聘所得人手不足以同時啟用多個新增暫託中心,當局正從本地和內地招聘人手,待醫療設備和人手俱全,暫託中心便可發揮應有效能。

此外,林鄭月娥提到,現時政策重點為減少死亡和重症個案、加強治療和使用有效藥物、增加病床,以及更積極推動新冠疫苗接種。她強調,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為兩年多以來最嚴格,政府沒有計劃再收緊措施,惟市民不應鬆懈。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