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類風濕性關節炎 無妥善治療恐造成殘疾!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灣約有18萬至2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男女比例約1:3。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無妥善治療,恐造成關節的嚴重破壞,嚴重時更會釀成殘疾的悲劇發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 無妥善治療恐造成殘疾!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細胞的發炎機制會破壞相關軟骨及關節旁附屬組織,導致關節結構性遭到破壞,若沒有獲得適當治療,破壞的關節數會越來越多,最後導致患者行動受到限制,造成身體殘疾。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病情可獲良好控制

洪偉哲醫師指出,過往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多半使用止痛藥及類固醇等藥物,對於疾病的控制效果有限,而現今醫療技術發達,目前有精準的生物製劑讓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近十年來有多種免疫調節藥物誕生,還包括生物製劑以及小分子藥物,不但可以更精確去阻斷發炎途徑,治療效果也更好,同時還可以減少止痛藥及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

部份生物製劑 助達控制疾病及成功懷孕雙贏目標

對於有生育計畫或需要哺乳的女性患者,目前也有適合懷孕哺乳使用的生物製劑,患者可與醫師充分溝通,達到幫助控制疾病以及成功懷孕的兩個目標。洪偉哲醫師分享,臨床上一位32歲年輕女性,跟先生結婚五年,因為關節反覆腫痛及生活限制,又擔心藥物副作用,因此一直不敢懷孕。後來輾轉來到免疫風濕科後,建議使用懷孕孕期可以使用的生物製劑,經過積極治療後,不但成功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寶寶,目前關節及生活控制相當穩定,讓她維持相當不錯的生活品質。

洪偉哲醫師提醒,若關節出現嚴重紅腫熱痛,就應該盡快就醫檢查,應避免使用錯誤動作導致病情惡化。另外對於正在治療中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唯有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及定期追蹤,才是避免病情惡化的最好良方。

輕熟女「女聲」變「男聲」 竟是肢端肥大症惹禍!

一名現年約三十歲的輕熟女,近期發現聲音逐漸低沉,且手指似乎愈發腫大,已 訂製好的婚戒也戴不下,甚至出現複視情況,該患者意識到不對勁,於是到新陳 代謝科求診,才發現是罕見的肢端肥大症。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怡文醫師指出,該病患初診時, 血壓值很高,每天須靠三種藥物才能控制,經進一步診斷後發現,該病患不僅因腦下垂體腫瘤壓迫到視神經,確診罹患肢端肥大症,且甲狀腺也發現有乳突癌, 經多種治療後目前使用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仍持續追蹤控制中。陳怡文醫師說道,「過去治療都只單純認為是高血壓的問題,而忽略上述症狀也可能是肢端肥大症引起的共病。」

外觀面容改變要當心! 肢端肥大症共病多

陳怡文醫師表示,肢端肥大症起因於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多,男女比約 1:1, 發病年齡以 40~50 歲最多,會令患者的外觀產生改變,如額頭變寬變高、顴骨 變高、鼻子變大、嘴唇增厚、舌頭變大、戽斗;也有人因肢端肥大症導致聲音低沉、經常性頭痛、呼吸困難、視野變窄、陽痿、過早停經等現象。「臨床上常見 病患抱怨婚戒戴不下、鞋子越穿越大、甚至連安全帽都戴不了。」但由於疾病進 程緩慢,平均需 5 至 7 年才可察覺,除非身邊親友提醒,否則不太容易發現自己 外貌出現變化。

陳怡文醫師分析,由於確診通常都已經是罹病後數年,許多病患也同時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疾病,也有些人是因其他共病症就醫,不見 得會立刻發現是肢端肥大症引起。患者若延誤就醫,又未經適當治療,通常預後 較差,據統計平均壽命比常人約減少 10 年左右,「研究發現,由於生長激素會刺 激體內器官細胞的生長,如大腸癌、甲狀腺癌等的發生機率也較一般人高。」

獲健保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 高便利性低疼痛感助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陳怡文醫師解釋,肢端肥大症的治療原則為:若允許開刀者,會建議以開刀治療。 若手術後仍無法緩解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則以施打體抑素類似物藥物並視情況輔以放射線治療,「藥物治療通常是以長效型為主,目前已有獲健保之新 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可使用,對於無法經常往返醫院的病患,無疑是一大福音。」

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不僅使用便利性高且疼痛感較低,經專業醫療人員指導後, 病患甚至可在家由親友或自行完成注射,大幅提升日常生活品質,陳怡文醫師分享,「臨床有護理師回饋,該針劑的設計相當人性化,好推針、也容易施打。」

陳怡文醫師補充,該病患因腫瘤過大,開刀後仍無法完全緩解,後續接受放射線治療與藥物治療,近年新冠疫情爆發,該病患不希望頻繁進出醫院,在醫師建議下目前使用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病況目前在持續觀察中。

陳怡文醫師建議,疫情期間若病患不希望頻繁進出醫院,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則提供另一種新的治療選擇。陳怡文醫師提醒,若家中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家族史,生活飲食也正常,卻出現面部或四肢的改變、手腳肥厚或異常難控制的高血壓時, 應主動前往新陳代謝科就醫檢查,及早揪出肢端肥大症!

孩子過胖怎麼辦? 生活9招戰勝體重

11歲的小智身材圓滾滾,像個米其林寶寶,每天至少1-2杯的手搖飲料,讓166公分的他,體重突破99公斤。近期家人因小智脖子及腋下的皮膚變得粗黑,懷疑可能生病了,特別到醫院檢查,沒想到除確診「黑色棘皮症」之外,胰島素阻抗值、尿酸、肝指數都高於正常值,更診斷出中度脂肪肝。

小時後胖 長大還是胖

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林裕誠指出,雖然近年來台灣兒童過重與肥胖比例攀升情形有些許趨緩,但整體兒童肥胖率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

醫學研究報告顯示,肥胖的小學生在長大成人後有六到七成依然肥胖;至於肥胖的中學生更高達七到八成發展為成人肥胖。

兒童肥胖多屬單純型肥胖 常見5因素所致

林裕誠醫師指出,大部分兒童肥胖都屬「單純型肥胖」,雖然遺傳疾病或荷爾蒙失調也會造成肥胖,但佔比不高。常見兒童肥胖可大致歸因如下:

1.飲食因素:不吃早餐、常吃外食或高熱量零食、含糖飲料攝取過多、乳製品(或鈣)攝取不足、蔬菜水果攝取不足。

2.活動因素:生活較少動態活動,多以靜態活動為主,如看電視、打電腦等。

3.睡眠因素:相關研究指出,在2歲半至6歲間的兒童,每天睡眠不足者比睡眠充足者,肥胖機率高出2.9倍。

4.情緒因素:孩童本身的壓力或是家庭給予的壓力太大時,容易造成肥胖。

5.胎兒時期:若母體孕前肥胖或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孕期營養不良、妊娠糖尿病、孕婦抽菸等,也會提高兒童肥胖機率。

打擊兒童肥胖 9大撇步跟著做

兒童時期的肥胖不僅會影響成長,甚至會增加成年後的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林裕誠醫師呼籲,父母應以身作則,建立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生活習慣,並且持之以恆,建議以下九招可以和孩子一同執行:

1.吃早餐。

2.每日五份蔬菜與水果。

3.不喝含糖飲料。

4.減少高熱量飲食,例如飽和脂肪食品、洋芋片、糖果等。

5.減少外食。

6.減少靜態活動,每日看電視、上網與打電玩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

7.依據孩子的年齡與喜好安排適合的身體活動及運動。

8.每日的身體活動時間累積超過1小時。

9.充足睡眠(3-5歲:10小時;6-12歲:9小時;13-18歲:8小時以上)。

女生為什麼出軌? 諮商師探究11種心理原因

很多人問我:「男生、女生感情出軌的比例大概多少?」男生、女生都可能情感出軌,不同的性取向也都有可能會面臨情感背叛的衝擊。根據我的諮商經驗,女性情感出軌來做諮商的比例較高,女性較常會為自己的外遇所苦,身心飽受罪惡感以及自責煎熬,而且工作和生活也會受到較大的干擾。而男性情感出軌來做伴侶諮商的比例較高,因為他們想要努力挽回感情。

女生「感情不專一」的原因

經常有人問我:「究竟什麼樣的情人會用情不專?」說真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過度類化」的陷阱中,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不過如果換個角度問:「用情不專的人多半抱持什麼心態?」

據我多年的研究心得,女生「感情不專一」的原因,有下面幾種可能性:

*1證明自己「很有魅力」

我認識不少條件很好的女性朋友,會以「追求者的多寡」來衡量「自己魅力的高低」,為了證明自己「很有魅力」,她們會大量收集追求者,享受「眾星拱月」的感覺。常會聽到:追求我的人都排隊排到到哪裡,或是追求我的人號碼牌已經拿到多少號。

令人好奇的是,到底一個人需要多少個追求者,才能肯定自己的魅力呢?

*2無法忍受寂寞

寂寞往往會變換成各種不同的情緒來干擾人們的生活,沮喪的、孤獨的、空虛的、焦急的、不安的、無力的、悲傷的,令人毫無招架之力。

有個朋友A有段時間因為感情受挫的緣故,幾乎每天晚上下班之後,都會藉著酒精的力量,來逃避現實的不順。

酒精非但麻痺了她的感覺,更壯大了她的膽子,她經常會在喝酒後,打電話邀約認識的男性朋友或男同事:「我現在身體很不舒服,你可不可以過來陪我?」

沒過多久,她便陷入難以控制的循環中,一覺得寂寞,就拼命打電話找人陪伴,然後莫名其妙地和對方發生親密關係。生活變得像一座裝有定時設備的旋轉木馬,時間一到,就自動開啟電源,沒有目標的旋轉再旋轉,直到精疲力竭為止。

*3渴望被寵愛的感覺

當女生渴望被人寵愛的時候,任何可以讓自己產生「被寵愛的感覺」的人事物,都可能會緊抓著不放。

而在所有的人際互動中,肌膚的碰觸,如擁抱、拍撫、依偎等,以及言語的溫暖,如讚美、關懷、問候等,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受寵感覺,有些人為了得到被人寵愛的感覺,不惜付出很大的代價。

*4找不到一個完美無缺的情人只好找不同的情人來滿足不同的需求

有個朋友B在感情的路上,一直尋找能夠滿足她所有幸福需求的情人,但尋尋覓覓的結果,始終找不到一個完美無缺的情人,只好找不同的情人,來滿足不同的需求。想要大肆購物時,就找經濟不虞匱乏的情人,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渴望有人陪伴時,就找二十四小時陪她聊天的情人,來驅走她的寂寞感。

*5互相交換利益

很多人以為,會用性愛來交換利益的女性,是很沒主見、沒內涵的弱女子,其實不然。我看過不少生活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出色,觀察能力敏銳的女生,也會用性愛和男人做利益的交換。

朋友C即是個操作高手,白天她和客戶暢談未來趨勢,討論投資計劃,到了晚上則搖身一變,傾聽客戶的心事,撫慰彼此的身心需求。

最令人佩服的是她的鎮定與沉穩,無論雙方曾經發生過多麼驚天動地的事情,等事過境遷之後,她都可以把情緒控制到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的樣子。

*6被情人忽略冷落

有些長期在婚姻中受到冷落的女性,會感覺自己像沾滿灰塵缺乏照顧的枯萎植物,外遇時會有被愛情灌溉,有種重新活過來感覺。

*7婚姻議題

婚姻中存在各種不同的議題,愛情的感覺遞減,雙方心理的距離越來越遠。對婚姻感到不滿,可能尋求其他的親密關係。

*8與舊情人感情復燃

婚姻生活不如預期,無意間或是參加活動時與舊情人相遇,之前的愛情很容易復燃。

*9感性浪漫型

很重視感性、浪漫、直覺、美感、藝術,一旦愛情降臨,就會不顧一切追尋愛情。

*10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以為自己把持得住,常常談心聊天,一個不小心,就會跨越感情界線。別小看談心聊天,會產生強烈的親密感,彼此相知相惜。

*11跟父母的親密關係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跟父母的親密關係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較容易沉迷於曖昧關係裡,特別是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的人,這是因為她們總是擔心情人會對自己厭煩,害怕情人拋棄自己,所以需要多一點的情人來降低內心不斷湧現的分離焦慮感。

然而,不管基於何種原因,過度頻繁地更換親密對象,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失落感。當對方一走了之後,多少會從自己身上帶走一些東西,譬如信心、自尊、情緒、安全或回憶,結果反而讓心靈更加空虛。

想想看:什麼時候你會覺得寂寞難耐?或者無聊沮喪呢?

很想找人說說話,身邊卻連個談心的對象都沒有。

很想找人散散步,週遭卻沒人有這種閒情逸致。

很想打入某個圈子,卻始終被人排除在外。

很想有人疼愛自己,這個人卻常常不再身邊。

看別人都恩恩愛愛的,只有自己形單影孤的。

感覺人生太悲慘了,連個了解自己的人都沒有。

假如果你的心裡也有相同的聲音,就表示缺乏足夠的情感支持系統,需要一個能夠給自己溫暖,給自己關愛的真實情人,而不是一個會帶給自己失落感的假像情人。

(文章授權提供/林萃芬專業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召集人、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

專長:感情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好眠放鬆的各種巧及方法、企業及生涯商、身心減壓、產後憂鬱媽媽的情緒壓力解、青少年情緒及自我探索商、人際溝通模式及互動技巧、夢的解析及隱喻治療、帶父母做孩子的情緒教練、HRV情緒儀、睡眠儀器。

【林萃芬心理師的洞察人心時‪間】‬Apple Podcasts 收聽:https://reurl.cc/7yL9kl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