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年紀輕血壓高 恐「腎上腺瘤」惹禍

服用降血壓藥沒效

王小偉29歲,今年博士班畢業後,順利錄取了科學園區內薪水不錯的工作,家人都很替他高興。不過就職前的員工體檢,卻發現他有高血壓的情形,收縮壓高達160mHg,回家量測甚至偶爾會超過180mmHg。公司希望他趕快就醫以免身體狀況無法負荷,但在吃了一陣子血壓藥後,他的血壓仍然居高不下。

腎上腺分泌醛固酮過高

小偉的家人非常緊張,趕快帶他到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他的腎上腺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過高,電腦斷層也發現左側腎上腺有一顆1.2公分的腺瘤,於是被轉診到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進一步治療。

新陳代謝科陳擇穎醫師表示,這類案例其實並不罕見,在門診也常遇到年紀輕輕就已經被診斷高血壓,未做進一步檢查卻服用了多年的高血壓藥物,血壓也一直控制不好。

高血壓的類型~是原發性?還是續發性?

陳擇穎醫師強調,雖然90%以上的高血壓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即多重因素造成,包含遺傳、體重過重、鹽分攝取、壓力、酒精、缺乏運動引起,這時主要治療還是以降壓藥為主。

但若是高血壓的情形比較特殊,譬如:1.年紀低於30歲即被診斷;2.使用三種以上藥物仍難以控制;3.原本血壓正常突然在短期內升高;4.惡性高血壓(極高血壓引起器官受損)等,這類情形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續發型高血壓」。常見原因包含本案例的內分泌異常,或是腎動脈狹窄等問題,若是有懷疑就需要到大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而非不斷地吃降血壓藥物。

圖片

三高年輕化 仗著年輕易忽略

陳擇穎醫師說,這位年輕人經評估過後,腫瘤暫時不需手術切除,而是服用針對內分泌的藥物治療。目前不須使用高血壓藥物,血壓也已經回到正常值,也可以正常的上班。

陳擇穎醫師提到,由於工作壓力大、外食不夠健康、缺乏時間運動等因素,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問題越來越年輕化,但年輕族群對自己身體的照顧觀念卻往往比中老年人不好,反而會延誤治療。正確的預防觀念必須從日常生活中養成,一旦發現問題一定要趕快配合醫師指示處理,才能確保健康的身體。

心臟復健APP 全方位調理身體

門診大部分的病人沒聽過「心臟復健」,其實,心臟復健是一個整合性的治療計畫,由心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治療師、營養師、護理師及健康個管師所組成的醫療團隊,和病患一起努力,透過健康行為的改善,以確保患者恢復到最佳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態,並且延緩或反轉疾病的進行。

完整心臟復健計畫 等於身體全方位調理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何宇淳醫師表示,心臟復健患者於門診接受醫師評估身體狀態後,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檢查,包含運動肺功能、運動心電圖檢查及血壓變化,評估一個人在極度運動狀態下的心肺耐力,是否出現缺氧或心律不整等不良反應。

因此,一套完整的心臟復健計畫包含運動訓練、飲食調整、藥物諮詢、危險因子的控制和心理壓力的調整。同時依據測試所得到的客觀數據,用來設定個人專屬的運動處方及計畫。

心臟復健好 梗塞不再來

心臟復健的好處在於透過規則的心臟復健運動改善血糖、血壓、血脂,並且有效的減輕體重和改善焦慮與憂鬱的心情。適當強度的復健運動甚至可以讓心臟的功能更好,減少許多心臟的問題以及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

何宇淳醫師建議有問題的病友們,先在醫院上一週的心臟復健課程,學習安全的運動和營養知識後,再持之以恆地做居家心臟復健運動,三個月後再回門診評估成效。

台大首創心肺APP服務 兼具專業和效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首度提供「運動心肺功能檢查」服務,以嘉惠竹苗地區的患者,健保給付心臟病患36次運動復健課程訓練。若患者參加一週3次運動復健課程,就必須再做兩天居家復健運動。

何宇淳醫師指出,近年來心肌梗塞的年齡群有下降的趨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與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柯立偉教授目前正在合作開發攜帶式的運動心電圖結合智慧型手機的心臟復健APP。由醫師依照檢查的結果在APP上設定好運動處方,爾後病人只需依智慧型手機的提醒,做居家心臟復健,不過這款APP有專業性,須經由醫師評估後提供下載。

皮膚過敏癢又痛 免疫失衡怎麼辦?

最近氣候不穩定,在這季節轉換時,很容易誘發過敏疾病,尤其是皮膚過敏,會在臉上或身上出現一塊一塊如花朵般的紅腫、搔癢、掉皮屑、疼痛、發熱等症狀,讓人非常困擾。專家指出,過敏是因為體內免疫系統失衡導致,過敏性疾病包括花粉症、鼻炎、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氣喘等,不論是發生在眼、鼻、氣管或是皮膚,都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造成發炎,透過飲食、運動及生活作息調整,可獲得改善。

淋巴球作用造成發炎現象 進而導致過敏

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一般常見的過敏,是透過免疫系統中淋巴球作用,而造成的發炎現象,當過敏物質出現,淋巴球中的T細胞會命令B細胞產生很多IgE免疫抗體。皮膚及黏膜的部位存在許多肥胖細胞(mast cell),IgE會結合肥胖細胞,讓肥胖細胞釋放出組織胺,並導致微血管壁通透性改變,使水份漏到組織中局部充水,造成浮腫;微血管也會擴張使得血流量增加,所以皮膚表面會看起來紅通通,神經末梢會變得非常敏銳,使得皮膚既癢又痛。

從淋巴球數量、比例 了解免疫系統平衡與否

在健康檢查時,會檢測白血球種類的比例,其中與「抗原-抗體反應」有關的「淋巴球」數量及比例,可反映出免疫系統是否平衡。劉婷婷博士指出,淋巴球一般約占白血球總數的35%,若是淋巴球的比例過高,顯示T細胞跟B細胞的作用強勢,很容易引發「抗原-抗體」的過敏反應;一旦誘發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空前的組織胺大爆發,造成嚴重的發炎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控制。

你具有容易過敏體質嗎?

容易過敏的人有哪些特性?劉婷婷博士進一步指出,父母(特別是母親)有過敏體質、皮膚的保濕功能低下,乾燥性皮膚,常抓癢導致破皮、氣管/鼻咽/呼吸道脆弱、曾經發生過食物過敏或眼鼻過敏、體內氧化物很多(愛吃油炸物)、腸胃功能不佳(腸道好菌少)、自律神經失調、壓力大、免疫力低下、體內IgE抗體多以及過度清潔都容易有過敏體質。

導正免疫系統 「不痛不癢」小秘笈報你知

劉婷婷博士強調,「過敏/發炎」以及「免疫機能」其實是同一件事情的兩面,雖說過敏是因為「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但並不因此就代表「免疫力很高」,反而是因為免疫力低下導致了「免疫力異常」或說「免疫失衡」。除了急性發作期藉由藥物緩解症狀外,有耐心地導正免疫系統的「啟動-煞車」功能,才能真正得到改善。

以下是劉婷婷博士提供改善過敏的的「不痛不癢」小秘笈!

減:

1.食量(或偶爾斷食)

2.過度清潔、彩妝

3.植物油及油炸物

4.麵粉、乳製品、蛋、菸

5.接觸溫度急遽變化的空氣

6.接觸異物抗原

增:

1.確實保濕

2.抗氧化食物、維生素

3.益生菌健全腸道

4.優質油脂

5.提昇體溫、盆浴

6.運動、紓壓

(本文諮詢/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 劉婷婷博士)

染上這種壞習慣 每年奪走700萬條生命

你是癮君子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有700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包括癌症、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在台灣,每年有2萬7000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死亡。

世界無菸日 遏止菸品威脅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世界無菸日主題宣導訂為「菸害對於國家永續發展的威脅」,強調菸品對於世界各國永續發展的危害,包括民眾健康及經濟福祉造成的威脅,呼籲各國應優先且加速菸害防制工作。

菸害每年奪走700萬條生命 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菸品每年奪走全球700萬條生命,平均每2位吸菸者中,就有1位死於吸菸相關疾病,預估2030年死於菸害的人數,將會超過800萬人。

半數吸菸者死於癌症 羅素英組長說明,吸菸是導致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卻也是最能夠預防的死因,國內每年約有2萬7000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死亡,其中癌症高居首位占50%。

吸菸危害國家經濟發展 羅素英組長強調,菸品更會使家庭陷入貧窮,使國家的經濟受到危害,以台灣為例,35歲以上可歸因於吸菸疾病經濟成本,總計約1441億元,占全國GDP1.06%,顯見對國家個人的影響甚鉅。

向菸說不 全民拒菸 羅素英組長表示,目前國內積極推動菸害防制,包括校園周邊人行道禁菸、跨部會共同防制電子煙、嚴禁菸品廣告、菸害防制宣導教育、0800-636-363免付費電話戒菸專線,以及戒菸治療等多元戒菸服務,呼籲民眾一起向菸說不。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