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孩子有這6大現象 當心網路成癮

漫長的暑假即將來臨,也是學生使用網路的高峰時期。根據台灣網路成癮調查,國、高中生網路成癮的比例超過20%,越來越多學生因沉迷網路遊戲而影響學業、家庭和人際關係。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吳孟寰建議,家長宜多關心與溝通,與孩子一起規畫生活與上網時間,規範每日使用網路的時間,設定休息時間等。

6大現象 可能是網路成癮

吳孟寰醫師指出,當孩子出現一回家或一有空時就守在電腦前上網;在無法上網時會出現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發脾氣情形;上網時間越來越長,上床時間越來越晚;越來越不想和同學出去或從事其它休閒活動;白天精神越來越差,做事無法專心、頻打瞌睡;開學後功課變差,寫作業變得草率,上學拖拖拉拉。上述都是網路成癮徵兆。

家長當面指責 不是好溝通

網路成癮或過度使用的個案,通常會否認網路帶來的問題。家長當面指責或說教,可能造成親子關係更加緊張,更無法開展良性的溝通。吳孟寰醫師建議家長,先試著瞭解孩子是否已經達到網路沉迷的程度,更需要注意網路成癮背後的問題,例如長期陷於人際關係困難、學業成就低下、或家庭關係衝突等,也是造成很多人會選擇網路遊戲或社群網站來逃避壓力、尋求成就感或是彌補社交的需求的原因。

網路成癮的個案也有很高的比例合併憂鬱症及焦慮症,這類的個案常有對社交情境畏懼、對批評過度敏感、對自我負面的評價、對事物提不起興趣等情況,嚴重者也會出現無價值感、對未來沒有希望和自殺的意念。

醫師建議這麼做 嚴重需接受評估與治療

在漫長暑假中,吳孟寰醫師建議,家長可採取的策略,包括與孩子一起規畫生活與上網時間;規範每日使用網路的時間,設定休息時間;協議將重要事情做完後才可上網;共同從事的戶外休閒活動等。

另外,家長也可與學校老師聯繫,了解孩子在校人際相處情況,是否有被霸凌、遭同儕排擠,或是學習困難等狀況。如果孩子因限制網路使用而有明顯焦慮、憂鬱症狀、自殺意念,或是與家人嚴重衝突,應至醫院身心科門診接受評估與治療。

消除肉肉臉 免動刀方法報你知

凱西在網路做網拍、代購,肉肉臉的她,常希望自己的臉可以從O型臉變V型臉,拍照可走網美風,原本擔心透過醫美療程改善肉肉臉需要開刀,但經多方打聽,諮詢專業建議,她才了解運用臉頰吸脂方式,可以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改善肉肉臉困擾,接受治療後,她的臉部輪廓更細緻,亮麗外型也吸引更多粉絲加入她的粉絲團。

醫美醫師曾文杰表示,門診中,許多女性像凱西一樣,都有肉肉臉困擾。而肉肉臉多半是脂肪堆積造成,隨年齡老化,脂肪下垂,臉部外觀就會顯得更蒼老,目前改善肉肉臉的方法很多樣化,需根據原因不同,擬定適合治療策略,若是脂肪造成的肉肉臉,民眾想以不開刀、有效率方式改善臉部外觀,臉頰吸脂提供另一種選擇。

臉頰吸脂+埋線拉提 V型臉更緊緻

相較於傳統臉部抽脂手術,新一代臉頰吸脂療程傷口小如針孔、出血少、恢復期極短,過程僅需局部麻醉,術後不影響生活作息,更可立即上妝美美出門。

臉頰吸脂的改善效果不僅明顯,術後也較不會引起瘀青、腫脹。曾文杰醫師分析,臉頰吸脂療程目的在去除法令紋、嘴角周圍淺層脂肪,運用圓頭針將淺層脂肪乳糜化,再將脂肪吸出,塑造V型臉效果,療程搭配微量麻藥,治療過程並不會疼痛,若在其他區域筋膜層進行埋線拉提,整體效果就會更提升,V型臉也會更為緊緻。

圖片

▲圖為曾文杰醫師評估肉肉臉改善方式,透過臉頰吸脂,免動刀也能有小V臉。

沒傷口較不會出血、瘀青 兩個月後效果向上提升

曾文杰醫師透過臨床觀察也發現,多數接受臉頰吸脂療程的患者,因為沒有傷口,自然較不會出血、瘀青,也幾乎不會腫脹,許多人治療後馬上恢復正常生活,兩個月後,身體將殘餘乳糜化脂肪自然代謝,若加上埋線拉提刺激膠原蛋白增生,V型臉效果更能向上提升。

曾文杰醫師也提醒,接受臉頰吸脂療程後,盡量不要按摩或用力搓揉臉部,如平常一般生活即可,這段時間也不要做臉,不要接受其他深度保養療程,建議等兩星期左右,沒有任何不舒服現象,再做規劃。另外,臉部皮膚若正在發炎,或臉部脂肪纖維化的患者,不宜接受這類療程。也建議慎選有經驗醫師,才能真正打造出自然、線條柔順的V型臉。

從白髮位置就能知疾病 沒想到長在這竟是身體在求救!

現今的職場人工作、生活壓力都不小,不少人年紀輕輕就長出了白頭髮。事實上,根據白髮的位置,就能判斷出健康狀況。有不少疾病都有可能導致少年白,如腦垂體功能下降、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紊亂疾病;另外,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症,均是導致少年白的因素。

白髮位置顯健康狀況

若是在前額長白髮,因前額對應的反射區是脾胃,調理好脾胃對防治前額白髮大有幫助。脾胃不好者常常腹脹、腹痛,有的人則經常伴有口臭、畏寒喜暖,建議可每隔三、五日煲一鍋薑絲粥。

若是兩鬢斑白,兩鬢對應的臟腑反射區是肝膽,肝火偏盛的人脾氣暴躁,或者愛生悶氣,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此時建議在吃飯時要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一點八寶粥、蓮子粥;若口苦、口乾嚴重,可多吃蓮子心和苦瓜。此外,按摩頭皮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部營養的供應,防止白髮。

頭髮稀疏、脫落 警示內分泌紊亂

烏黑亮澤的頭髮離不開細心呵護和滋養。對頭髮來說,如果水分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皮脂腺分泌減少,也會出現乾枯脫落。頭髮變稀疏存在多種原因,如體內激素失衡、纖維瘤和壓力等;若是莫名大量掉髮,則說明身體承受巨大壓力或腎虛過度。

掉髮人群盡量不要用脫脂性強或鹼性洗髮劑,以免頭髮乾枯、頭皮壞死。建議最好選用對頭皮無刺激的天然洗髮劑;同時,燙染頭髮不要過於頻繁,否則極易損傷頭皮毛囊,造成頭髮大片脫落,引起掉髮。

頭油難言之隱  溼毒、激素高

頭髮油膩發光,像抹了油,頭油看似問題不大,但多少有些傷顏面。頭油其實就是身體的皮脂腺分泌出來的油脂,這些油脂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皮膚水分的蒸發,但分泌過多就有問題。此現象容易出現在脾肺不和,脾氣太差、肺氣又虛者身上;而溼熱過盛,頭髮和臉非常愛出油、舌苔特別厚膩、前額和頭頂掉髮。

溼熱過盛者建議可多攝入綠茶和黃豆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並經常進行瑜伽和打坐等紓壓活動;或在沖去洗髮乳後,以檸檬數滴、1杯水用混合液沖頭,將有助於減少頭皮油脂分泌,促進頭髮吸收營養。

溼熱嚴重的人,可用薏仁、綠豆、荷葉一起煮粥,經常服用能起到清熱利溼的作用,不僅可以防止掉髮,還可以減肥。

圖片

資料來源:《小信號防大病》 出版社:大是文化

多針電燒微創手術 肝腫瘤病友新選擇!

65歲黃先生為B型肝炎患者,年輕時拚事業,常需加班至半夜,還得跟客戶應酬拚酒,曾有兩次急性肝炎紀錄,每年健檢更顯示肝指數過高,長期追蹤發現肝臟出現單一顆2公分腫瘤且有逐漸變大跡象。接受萬芳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肝腫瘤多針電燒微創手術」治療,至今兩年無復發。

多針包圍是灼燒 克服熱沉效應腫瘤不擴散

吳立偉醫師指出,黃先生的肝腫瘤小於4公分,位於橫隔膜下方,貼近下腔靜脈並被兩條肝靜脈包圍,若使用傳統的穿刺腫瘤中心燒灼法,有極大的風險讓腫瘤擴散出去,也會因為鄰近血管容易有「熱沉效應」造成殘餘腫瘤,因此建議採取多針「不接觸腫瘤的包圍式燒灼」方法。吳醫師使用三隻雙電極電燒針,成功克服「熱沉效應」,也成功避免腫瘤沿著血管擴散。 吳醫師回國之後,已完成800次肝腫瘤燒灼。當中150位初次發現且腫瘤小於4公分,腫瘤總數不大於3顆的病患,採用多針不接觸腫瘤的包圍式燒灼法,在長達8年的追蹤,局部復發率只有4%,大幅降低病患重複接受治療的辛苦。另外對於多發性腫瘤,有45位病患接受根除性多針電燒治療,5年存活率約55%,經院內資料比對分析,也較傳統的姑息性栓塞治療提供較長的存活機會。

肝癌為十大癌症第三名 民眾應定期健檢

「肝腫瘤多針電燒微創手術」都在手術室中全身麻醉下進行,全程有專業麻醉科醫師監控,因此治療過程中病人無疼痛感,大幅增加治療的完成度以及病患的治療意願。 「肝病」一直被稱為台灣的國病,根據國健署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是十大癌症好發第三名,每年約新增1萬1千多名病人,發生原因多與慢性B、C型肝炎以及酒精肝硬化有關。由於肝臟內部少有神經分布,因此當小顆腫瘤發生時,幾乎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建議民眾仍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用噴的「粉厲害」! 護理傷口新選擇

外傷不能碰水? 教授破除迷思

外出活動,不小心受了輕微外傷,傷口到底能不能碰水?許多人認為,選擇生理食鹽水肯定沒問題。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蔡仁雨副教授指出,其實普通的家裡用水,加上一點肥皂(或者沐浴乳)就是一個清潔用水,可能比食鹽水更好,而且沖洗可能更乾淨。

氣候潮濕怕感染 徹底清潔用「這個」

傷口需要時間癒合,做好照護能加速痊癒,特別是開放式傷口,最好以優碘、藥膏等消毒處理。尤其台灣氣候潮濕,要避免傷口感染,每天的消毒換藥更重要。

蔡仁雨教授表示,許多患者在家裡自己用優碘換藥,或以食鹽水處理,但因為怕痛,有時候有換等於沒換一樣,都是輕輕刷過,清潔度可能不足。現在有一些新的含碘噴霧噴霧劑、消毒劑,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省掉棉棒、棉支、買紗布這些問題。

蔡教授進一步指出,噴霧劑也有一些好處:噴了以後很快就會乾,多噴幾次也無所謂,而且很方便使用,不過洗澡時還是要做好清潔、清洗乾淨。有些傷口如果滲出液真的很多,或是細菌感染得厲害,噴完後還要加上一點抗生素藥膏,可能要進一步處理,因人而異。

他還說,有時背部的傷口,不便用棉棒充分接觸換藥,用噴的也比較方便,尤其像年紀大的獨居老人,一些難觸及的部位,不太容易換藥,這時也能考慮使用噴霧的方式照護傷口。

傷口感染期要注意!別等發炎才就醫

傷口感染大約歷時3至5天會出現,不過最好別等到發炎才就醫,能儘早處理,保持清潔乾燥,免得小傷成大患。

手麻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戴副木六成可痊癒

一位50歲陳女士,從早到晚需洗鍋盤,又迷上手機追劇,某日騎機車回家,發覺催油門時右手手指麻木,睡覺時也會因手麻而醒來,拿東西時又常抓不住而掉落,至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尋求李信賢醫師協助,李信賢醫師表示,多數病人經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時,視病況不一定需要手術,只要正確配戴副木,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經常甩手應注意 恐為腕隧道症候群

有許多民眾經常手麻,懷疑是否為腕隧道症候群,李信賢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可運用法倫氏檢查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通常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而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

李信賢醫師解釋許多患者經常用甩手來緩解症狀,甩手是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共同特徵,而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女士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而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類壓迫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

夜間配戴副木效果佳 六成病人三個月內痊癒

李信賢醫師依陳女士手腕結構,訂製一雙手腕副木在夜間配戴。兩周後回診,陳女士驚訝表示,手不會麻了,且不須吃藥、手術,手麻就會痊癒,李信賢醫師說明,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李信賢醫師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應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呼籲民眾腕隧道治療應趁早,若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

腦部造影技術 與植物人對話是有可能的!

高先生哽咽表示,兩年前父親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一直很想知道這些日子以來,躺在床上的父親的反應及感覺,而這也是許多植物人親友在心頭縈繞不去的想法,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在與植物人對話並非不可能。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院長表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PET與fMRI,可看到植物人腦中特定區塊的活躍程度,並進一步判別患者想表達的感受。

腦部造影技術 尋求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性

藍亭院長表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可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進一步判斷與其對話過程的意識狀態及反應,不僅提升照顧品質,未來甚至可能將「病人自主權」還給患者。研究顯示,植物人誤診率高達40%,過去國內外經驗,更有2成以上患者的意識程度與常人差異不大,可以清楚聽到及看到周遭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感知,卻常因為誤診,被當成沒有知覺的患者對待。

國外已有研究透過訓練患者,想像特定情境,表達喜歡與不喜歡,並透過腦部造影技術觀察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藍亭院長表示,這項研究主要透過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與旁海馬回的活化反應,來判斷病患的反應,而大腦的這兩個區分別與運動及空間記憶相關。研究透過嘗試請病患想像特定的情境,共持續30秒,例如「打網球」代表喜歡,想像「在家中來回走動」則代表不喜歡,當患者腦中想著打網球時,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了YES,反之,想像爬樓梯時,另一區塊旁海馬回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患者不喜歡,也就是NO的情緒,親友就能透過這些變化了解病患的需求、對照顧舒適度的反應。

腦部造影技術昂貴 號召更多捐助加入計畫

藍亭院長解釋,雖然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相關臨床試驗,不過由於PET與fMRI的費用昂貴,並非大部分的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植物人甦醒計劃面臨相當大的困難,需要號召更多捐助加入,才能讓計劃能順利進行。

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近三年評估了臺灣近150名患者,其中約有60人接受北醫大團隊檢查,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藍亭院長指出,目前發現有11名被診斷為植物人的患者很可能都有意識,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變化,包括透過眨眼等反應來回應問話,這些患者都有很大的機會能透過腦部檢測與家屬溝通,並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研究證實了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未來當然也能透過這樣的方法與植物人溝通,把自主權交還給他們。

亞洲達文西手術訓練營 台灣醫師當導師

「台灣不能只取別人果實,勇於嘗試,醫療才會進步!」亞洲婦科機器人手術學會(Asian Society for Gynecologic Robotic Surgery, ASGRS)於6/28-6/29在南韓舉行,針對婦科進階達文西手術,建立有公信力的訓練和考核標準,並審核臨床療效。身為導師之一的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鼓勵下一代醫師嘗試新科技,透過嚴謹的訓練和審核,讓民眾安心接受治療。

亞洲婦科機器人手術學會 提升達文西手術品質

ASGRS是由一群達文西手術醫師於2015年創立,成員來自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和中國等國,冀望推廣並提升機器人手術的醫療品質。今年ASGRS在韓國舉辦「GYN Rising Star Program」,由兩位韓國導師,兩位台灣導師(雙和賴鴻政副院長、三總王毓淇主任)帶領4位韓國學員、4位台灣學員,進行婦科進階達文西手術訓練,並舉辦研討會。

兩台灣醫師當導師 活體豬訓練緊急情況

即將接任ASGRS理事長的賴鴻政教授舉例,此次針對活體豬操作骨盆淋巴結清除和血管縫合,是較進階的手術訓練,因為淋巴結很靠近大血管,稍有不慎,都有大出血風險,血管縫合的訓練,是好的外科醫師必備的技能,對於腸道、膀胱、輸尿管的保護與併發症處置也是本次訓練的重點。雖然這些情況罕見,但若沒有實際訓練,臨床遇上仍易驚慌。學習緊急狀況排除之實務經驗,手術會更安全。

圖片

韓國醫師更積極 鼓勵台灣醫師勇於嘗試

深具國際交流經驗的賴鴻政教授指出,台灣婦科達文西手術是做得很好的,但韓國對於達文西手術更積極,「韓國醫師更勇於嘗試新科技,開創新術式,日本較保守,台灣則居中。」他說「台灣應該勇於參與創新醫療技術的發展」。

日本近來也開始接受達文西手術的價值,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達文西手術原本僅健保給付前列腺癌、腎臟癌兩項,從 2018 年 4 月起,把胃癌、食道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 12 項機器人手術納入健保。

「與國際合作,建立共識,是對患者較好的方向。」賴鴻政教授提到,由於各界對達文西手術療效遲疑,此次會議中,也將聯合亞洲各國專家針對達文西手術對於子宮肌瘤等疾病,進行嚴謹的臨床評估,釐清達文西手術與傳統手術之差異,供醫界與病患參考。

他解釋,有些醫師認為子宮肌瘤不需要達文西手術,責備「用昂貴的達文西手術治小病」;然而,子宮肌瘤的情況複雜,並不是每個人長的肌瘤都一個樣、多顆大顆、位置刁鑽及合併嚴重沾黏等複雜狀況,越是困難的手術,達文西手術越能發揮非常好的微創手術優勢,,希望透過學會集結亞洲臨床研究,分析傳統腹腔鏡和達文西手術的適用狀況,造福病人。

台灣整體照護佳 驚嘆各國觀摩團

賴鴻政副院長還說,很多國家來台灣觀摩達文西手術,對醫師問診仔細、選擇手術方式的審慎討論、手術技術的精湛和術後照顧的完善印象深刻。透過影像,家屬還可以於術中參與討論,這種精緻醫療讓許多國家醫師都嘆為觀止。

他強調,台灣應大膽嘗試,擅用而非濫用新科技,透過嚴謹訓練和審核,讓民眾放心接受治療。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