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慈雲山九龍城76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慈雲山慈愛苑愛寧閣和九龍城龍譽1A、1B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共739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其中76人違反強檢公告,當局已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九龍城民政事務處今早分別到愛寧閣和龍譽1A、1B座展開行動,警方和衞生署也有參與。他們派員到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行動先後於上午10時30分和11時結束。

當局檢查愛寧閣399人、龍譽1A、1B座340人的檢測結果證明,分別發現24人和52人違反強制檢測公告,當局向其中13人和38人發放定額罰款一萬元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本港續錄逾萬宗新冠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0,91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醫院管理局公布,位於九龍城的中九龍診所明日轉為確診個案指定診所,以應付持續上升的服務需求。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82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8,085宗;另有181宗輸入個案。再多12名患者死亡。

學校方面,777間學校呈報1,356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1,163名學生和193名教職員。24間學校個別班別須暫停面授課堂。三間安老院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新增感染個案,涉及13名院友和兩名員工,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歐家榮重申,接種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確診後的死亡率。他指出,未有接種新冠疫苗的60歲以上人士死亡率高達7.76%,已接種一劑、兩劑、三劑疫苗者的死亡率分別降至2.52%、0.67%和0.15%,接種三劑疫苗的死亡率與未接種者相差約52倍,而已接種四劑疫苗人士的死亡率更進一步跌至0.04%,與未有接種疫苗者相差約194倍。

中九龍診所明日起暫停普通科門診服務,屆時指定診所增至八間。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 李立業表示,為集中人手和資源以進一步加強指定診所和遙距診症服務,當局轄下普通科門診診所明日起會進一步調整服務,包括減少部分診所的診症時段。

當局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特別是開學和長假期後,按需要調整服務。本月12日即中秋節翌日假期,八間指定診所連同八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會提供公眾假期服務。

鑑於九龍城、黃大仙、觀塘、沙田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盧寵茂與醫專成員會面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成員會面,就本港醫療體系相關課題交流。

盧寵茂在會上向醫專成員簡介建議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的最新進展,包括探討修改法例容許市民在免轉介下選擇直接接受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醫療專業服務,以及賦權中醫師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和化驗檢查的建議,他也聽取醫專成員的意見。

此外,會議討論去年10月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的跟進工作,包括提高非本地頒授專科資格認可機制的透明度、檢視本地及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專科培訓學額等。醫專表示樂意配合相關跟進工作。

就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盧寵茂向醫專提出在其培訓課程或活動中加強基層醫療健康的元素,讓醫生更有效支援基層醫療,從而進一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提升全民健康。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醫療服務發展,醫專2019年於深圳與深圳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合作成立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旨在發揮香港國際化醫學人才培訓的優勢,為內地建立專科醫生培訓制度,提升內地醫療人員的水平和醫療服務質素。盧寵茂在會面中表示,政府支持醫專繼續這方面的培訓工作。

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降至五歲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9月30日起降低至涵蓋5至11歲兒童。12歲或以上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也調整,接種第二劑和第三劑新冠疫苗之間的寬限期由六個月縮短至五個月。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近日疫情非常嚴峻,第五波疫情至今有38名3至11歲兒童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現嚴重或危殆情況,其中31人從未接種新冠疫苗,四人只接種一劑疫苗。

此外,第五波疫情期間,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3至11歲兒童共有六人,全部均未有接種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

她指,有足夠證據顯示,已接種三劑新冠疫苗的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遠低於未完成接種三劑疫苗的人士。香港大學最新研究也顯示,不論復必泰或科興疫苗,接種三劑疫苗保護力達90%以上,可預防死亡和重症,政府因此調整「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

9月30日起,5至11歲兒童至少須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而未滿三個月,才可進入指明處所。如他們是在三個月或以前接種第一劑疫苗,則須接種第二劑疫苗,方可符合接種要求,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11月30日起,5至11歲兒童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統一為須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至於曾感染新冠病毒的5至11歲康復兒童,如在感染前未曾接種任何新冠疫苗,須在康復六個月後接種第一劑疫苗。若在感染前已接種第二劑疫苗,或仍在康復後六個月內,「疫苗通行證」下並無額外接種要求。

康復滿六個月者如同時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滿六個月,則須接種第二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接種第二劑的要求並不適用於已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的5至17歲康復者。

考慮到兒童或未擁有智能手提電話而無法出示「疫苗通行證」,兒童或家人可出示印有二維碼的紙本紀錄或以儲存於手提電話的相片展示二維碼作「疫苗通行證」之用。

家長也可在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內將子女添加為「我的家庭成員」,以同時查閱及出示自身及子女的「疫苗通行證」。當局稍後也會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加入新功能,讓家長同時儲存自身及其子女的「疫苗通行證」。

12歲或以上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方面,9月30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須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五個月內接種第三劑疫苗,方能在其後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11月30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須已接種第三劑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12歲或以上康復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維持不變。

另外,政府明日起增加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名額,現時已可網上預約

香港兒童醫院、林士德體育館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接種間數目已即時增加。星期日起,香港大學駐港怡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會擴展至逢星期二、四、五、六及日。

科興疫苗方面,政府過去兩個月已擴大免費接種科興疫苗的接種網絡,應付兒童以至不同年齡組別的接種需求。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接種情況,適當調節服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預計,更新「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後會有較多市民接種疫苗,她呼籲家長盡早安排子女接種,以免子女因所選的疫苗接種點滿額而未能在生效日期前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

荃灣樂悠居70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荃灣樂悠居採取執法行動,檢查634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70人違反強檢公告。

機電工程署連同警方、衞生署今早約8時30分展開行動,約11時30分結束。

當局已向違反公告人士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31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香港2021年報開售

最新一期年報《香港2021》今日起發售,內容回顧去年香港實況,廣泛載錄政府政策及活動、香港生活面貌和各方面發展,網上版同步推出,供免費閱覽。

年報封面是在東京2020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贏得獎牌的香港運動員,書中一輯圖片集也以運動精英為主題,記錄年內香港運動員的卓越表現。

年報分22章,涵蓋政制、法律制度、經濟、衞生、創新和科技、運輸、環境、體育、文化及藝術等範疇,並收錄逾90幀彩色照片,展現本港獨特風貌,

每冊售價340元,市民可於於網上政府書店和北角渣華道333號政府新聞處刊物銷售小組購買,也可經政府新聞處網站或致電2537 1910訂購。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