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特首出席抗戰勝利紀念儀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政府高層官員今日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出席官方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紀念儀式包括奏唱國歌、升旗、警察步槍儀仗隊鳴槍、全體出席者默哀和鞠躬致敬。

其他出席儀式人士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駐港機構代表、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前任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退伍軍人團體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地區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代表、鄉議局代表、制服團隊代表等。

衞生署牙科診所實施初步登記安排

衞生署宣布,為進一步便利市民接受非預約緊急牙科服務,轄下六間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的診所將推行初步登記安排,盡量避免求診人士通宵排隊。

9月5日起,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牙科診所、荃灣牙科診所、仁愛牙科診所、元朗政府合署牙科診所於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當天凌晨零時開始,為輪候人士初步登記個人資料並核對身分證明文件,每人只可登記一次。登記人數達街症服務派籌名額上限便停止初步登記。

完成初步登記人士不需繼續輪候,可即時離開診所,並於當天上午原定派籌時間返回相關診所正式取籌及登記。

至於其餘兩間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的診所,即觀塘牙科診所和九龍城牙科診所,將分別於本月14日和15日起實施初步登記安排。

衞生署在有關診所當眼處張貼通告說明新安排。查詢相關牙科街症服務診所地址和服務時間,可參考該署網站。部門會積極檢視如何進一步改善牙科街症服務運作,因應人手安排及診所運作情況,將初步登記擴展至餘下三間位於市區的牙科診所。

陽性個案逾萬宗 接種疫苗莫遲疑

本港新增10,22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地個案未來可能維持在高水平,市民切勿猶豫,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05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7,171宗;另有204宗輸入個案。再多七名患者死亡,包括一宗由法醫科呈報的家中死亡個案。

九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新增感染個案,涉及11名院友和兩名員工,共69人須接受檢疫。另外,三間學校個別班別出現確診個案而須暫停面授課堂。

Omicron變異病毒株方面,BA.4或BA.5亞系個案所佔比例增至63.1%,BA.2.12.1比例則為5.6%,BA.2.2則佔31.3%。

歐家榮表示,本地個案未來或會維持高水平甚至增加,仍未接種新冠疫苗或到期接種下一劑疫苗的市民應盡快完成接種,無須等待新一代疫苗面世才接種。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將馬鞍山錦豐苑錦蘭閣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沙田、黃大仙、觀塘、南區、屯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冀首批猴痘疫苗月內供港

政府今日表示,已為應對猴痘輸入個案和可能出現的本地爆發做好準備,並正與猴痘疫苗藥廠作最後商討,以期首批疫苗本月內運至香港。政府已預留設施供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接受檢疫,預防猴痘在本地傳播。

政府指,香港至今未發現人類感染猴痘病毒確診個案,世界衞生組織最近表示有跡象表明歐洲等部分地區的猴痘疫情減緩,但政府不會掉以輕心。

世衞表示,現階段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猴痘疫苗,但建議為男男性接觸者等高暴露風險人士作第一級預防疫苗接種。

參考世衞就接種疫苗預防猴痘的暫擬指引、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以及本地情況,防護中心計劃在錄得猴痘傳播情況時,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安排自願性質的猴痘疫苗接種,以防止病發,並為高暴露風險人士,包括照顧猴痘病人的醫護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照顧動物人員等安排暴露前預防性接種。

政府早前已公布猴痘準備及應變計劃

歡度中秋須保持地方整潔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呼籲市民,歡度中秋佳節須保持地方整潔,切勿煲蠟或放孔明燈。

該署會在中秋前夕至中秋翌日,即本月9日至11日在轄下公園、公眾泳灘等加強巡邏,對亂拋垃圾、煲蠟、把物件拋到樹上、放孔明燈等行為執法。市民可致電熱線2414 5555舉報違例事項。

該署提醒,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現時在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人數限制為四人;任何人進入或身處公眾地方時須佩戴口罩。

張國鈞確診 正按指引隔離

律政司表示,副司長張國鈞的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結果,正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引接受隔離。

張國鈞最近一次上班為昨日,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並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最近沒有外遊紀錄。

當局會為相關辦公室徹底清潔和消毒,其他相關職員也會繼續接受檢測。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