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傳說背後的心思

古埃及人相信死亡並非生命終結,而是通往永生的第一道門,因此製作木乃伊保存遺體,預備迎接永生。香港科學館舉辨「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覽,展出大英博物館珍藏的木乃伊和文物,並介紹研究木乃伊的嶄新電腦掃描技術,讓市民認識古埃及人的生活和喪葬習俗。

展覽6月開始至今吸引逾76萬人次入場,平均每日參觀人數逾8,000,打破科學館專題展覽每日平均入場人次紀錄,更直逼2014年舉辦「巨龍傳奇」創下的77萬人次最高紀錄。館長陳淑文認為展覽大受歡迎,除了歸功於木乃伊的魅力,也有賴各組同事同心協力,克服各種挑戰,以創新手法展示文物。

「我們與大英博物館聯合籌劃是次展覽,對方對展場環境、展區設計、展品展示方式等要求嚴格,我們多番研究、反覆測試才符合,更運用新科技增添趣味。」

修復展櫃無隙縫

陳淑文說,科學館團隊花一年時間籌備展覽,首先面對的挑戰是尋找合適展櫃。

「木乃伊體積較大,且棺木底部和上蓋也需一併展示,我們需要從外地訂製大型展櫃。」

展覽共展出六具木乃伊和超過200件文物,數量眾多,科學館還需向其他博物館外借展櫃。

科學館機械工程技術主任陳劍峰負責在文物運抵本港前檢查所有展櫃,發現借來的木製玻璃櫃,經過長時間冷縮熱脹,大部分已變形,需逐一修復。

「大英博物館對展櫃內的溫度和濕度要求很高,若展櫃有隙縫便無法維持指定濕度。」

陳劍峰遂拜託技師修復60個展櫃,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才完工。

「完工後,館長親自測試,證實無法從展櫃玻璃邊緣放入紙張,證明修復成功。文物修復組的同事也在展櫃內設置感應器,經過一星期測試,展櫃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得當,我才鬆一口氣。」

嚴格監控溫濕度

展櫃以外,展廳整體的溫度和濕度也不容忽視。科學館落成逾20年,空調系統需要改良,陳劍峰反覆研究和測試,成功更新系統。他笑言過程好比改裝一輛老爺車成為一級方程式賽車。

展覽開始後,陳劍峰面對另一項挑戰:對抗自然定律。

「越多人參觀,展廳的溫度和濕度越高,我的工作就是在人多的時候阻止溫度上升。若發現空氣不流通,便會在天花位置加裝吹風機。」

陳劍峰每天上班都會先檢查所有數據,確保溫度和濕度達標,氣溫必須保持於攝氏20度,以妥善保存展品。

科學館以往的展覽均以科學為主,注重互動體驗,這次展覽以靜態的古代文物為題,陳淑文表示,籌展團隊花了不少心思設計展廳和互動展品,期望增加參觀者的興趣,但又不致喧賓奪主。

科學館特別製作多媒體節目,以動畫和大型立體光雕投影細說古埃及人的生活和宗教習俗,也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帶領觀眾探索古埃及陵墓。

創新手法添趣味

館方更特意利用新科技介紹展品,從外地訂購透明電視置於展櫃旁,播放彩色插圖和文字簡介,加深參觀者對展品的印象。

科學館電腦及電子工程技術主任梁逸暉表示,使用透明電視是新嘗試,香港其他博物館不曾試過,裝嵌時需考慮周詳。

「擺放位置既要讓觀眾易於觀看,又不會遮擋展品,也要隱藏電線。我們還試用不同方法穩固電視,使它不易被參觀者碰跌或損毀。」

為了增加投入感,展廳入口特別設計成一條幽暗長廊,營造神秘氣氛,勾起入場人士的好奇心。科學館高級設計師蔡麗華表示,團隊悉心設計展廳環境、燈光和展版文字,期望市民享受整個參觀過程。

 「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是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大型展覽之一,展期至10月18日。 

多項創科活動慶回歸

一系列推廣創新及科技的活動、結合時裝和音樂的表演和地區嘉年華陸續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

創新科技月2017」上月底展開,旗艦活動為本月21日至29日在科學園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17」,設展覽、工作坊、導賞團,介紹本地大學、研發中心、專業團體、科技機構的創意發明和科研成果,麥嘜將繼續擔任活動大使。

此外,流動展覽車「創科號」正走訪港九新界各區,提供虛擬實境、互動遊戲等活動,加深市民認識機械人技術、智慧生活、健康老齡化,活動周五結束。

80位香港時裝設計師周六晚上8時15分在添馬公園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參與「JUXTAPOSED 時尚x音樂2017」匯演,門票已派發完畢,未有門票的市民可在場外公眾區大屏幕欣賞表演。

葵青區議會和區內義工團主辦的嘉年華會,本月15日下午2時至晚上7時在青衣西南體育館舉行,設有競技、遊戲、照相區、表演、戶外攀石體驗,並在當日派發紀念品和遊戲券,查詢請致電2494 4545或3956 3781。

各活動詳情可瀏覽專題網站

紅會篩查程序確保血液安全

全球首宗因輸血感染日本腦炎的病人日前離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回應指,紅十字會有篩查程序,確保輸血人士所獲血液安全;而且查看世界各地做法,也跟香港差不多。

陳肇始今日出發前往澳洲,出席世界衞生組織地區委員會年會前在機場向傳媒說,為確保血液安全,紅十字人員會在捐血站詳細查詢捐血人士的健康狀況,包括曾否接受疫苗注射和旅遊紀錄;捐血人士四星期內若有不適,該會也會跟進。

她又說,香港近年確診的日本腦炎個案均維持在單位數字,衞生防護中心一直密切監察情況,強調最重要是做好滅蚊工作,一旦發現感染個案,中心職員會立刻到患者住所附近調查和派發滅蚊單張,食物環境衞生署也會派員滅蚊,適時跟進。

陳肇始赴澳洲出席世衞地區年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明晚率領代表團前往澳洲,出席在布里斯班舉行的第68屆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委員會年會,下周二返港。

代表團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衞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陳志偉。

中年婦染退伍軍人病

49歲婦人感染退伍軍人病,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感染源頭,不排除屬醫院感染。

患者8月12日至9月10日入住養和醫院,防護中心與機電工程署派員到醫院採集水樣本和環境採樣樣本。

病房飲水器和病人入住房間洗手間水龍頭、花灑的部分樣本驗出與病人呼吸道樣本相同基因序列型的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血清1型,不排除個案屬醫院感染。署方建議醫院更換有關出水口。

防護中心今年暫接獲62宗個案,去年75宗,2015年66宗。

舞龍綵燈慶中秋

中秋佳節夜,港九各處舉辦慶祝活動,其中,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大坑舞火龍乃香港獨有的傳統風俗,吸引不少市民,甚至中外旅客慕名而來。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晚上出席大坑舞火龍盛會致辭時說,政府致力保存和推廣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鼓勵民間參與。

政府已批出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位於大坑書館街12號的前孔聖義學學堂,活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預計2019年營運。林鄭月娥相信屆時可進一步把舞火龍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另一賞月熱點維多利亞公園則有綵燈會,園內綵燈裝置閃爍璀璨,吸引市民爭相拍照,熱鬧非常。 

會場還有中樂和步操管樂演奏、舞蹈表演、燈謎競猜等活動,深受市民歡迎。綵燈會隨後兩日分別移師沙田公園和青衣公園舉行。 

同時,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正舉行「花隨月影舞霓裳」專題綵燈展,展期至10月15日。 PTH_PVT
《政府新聞網》祝各位市民中秋節快樂!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