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星期日前往澳門,出席第31屆澳門國際音樂節,與澳門官員會面;翌日轉赴珠海市和廣州市,考察當地表演場地,並與官員會面交流。
劉江華下周一晚上返港;他離港期間,副局長陳積志署任局長。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明年上半年陸續推出首批青年共享空間計劃,涉及樓面由施政報告提出約六萬平方呎增至近九萬平方呎。
張建宗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計劃以民商官三方協作模式推行,由政府邀請持有已活化工廈或商廈的業主,撥出樓面供青年作為工作空間或藝術創作室;施政報告公布後不足兩星期,已獲得眾多業主支援和嚮應,涉及樓面增至近九萬平方呎。
首批參與計劃的業主共十個,提供十個物業,分布觀塘、荃灣、黃竹坑、荔枝角、灣仔;部分交由數碼港、保良局、創新教育基金、藝術發展局、香港工業總會等非政府機構營運,部分由業主自行營運。
張建宗強調,除提供硬件外,計劃也提供多元化租務方案、培訓支援、交流活動等軟件配套,協助青年建立人際網絡,物色投資者,並通過相互交流啟發創新。
計劃要求業主承諾出租物業至少六年,出租對象不設年齡限制,但以青年為主,受惠行業主要為創科、創意產業、文化藝術等。
計劃規定,業主不可向營運機構收取多於市值三分之一租金;營運機構則不可收取青年租戶多於市值一半租金。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表示,業主和營運機構每半年需向政府提交租金水平、共享空間使用率等營運狀況,以作監察。
計劃明年上半年接受申請,預料逾千名青年受惠;2018至19年度推出第二期計劃。
馮程淑儀表示,當局正研究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在補地價安排方面提供誘因,鼓勵業主重建,以釋出更多工作空間,初步構思會要求參與業主在地契契約年期內,提供指定樓面予文化、藝術、創意產業。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明日前往深圳,探訪青年創業基地,同行有青年發展基金下創業配對基金資助的非政府機構代表。
劉江華將到訪南山智園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觀瀾湖藝工場,與在當地創業的香港青年見面。
創業配對基金以資金配對形式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支持青年人到內地城市創業,首輪資助已批予九間非政府機構。
劉江華離港期間,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署任局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主持分享會,聽取40多名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醫學生對培訓和本港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並鼓勵他們畢業後本着專業精神,盡心盡力服務社群。
陳肇始在會上向學生介紹本屆政府的醫療衞生政策方針,包括推動基層醫療健康、完善公共衞生規管、推動醫療科技發展和支持中醫藥發展。
她說,醫院管理局會聘用所有合資格本地醫科畢業生,並提供相關專科培訓,衞生署也會提供就業機會。政府和醫管局會繼續加強醫療專業人手,以有效和可持續的方法應對人口增長和老化衍生的服務需求。
陳肇始指,醫學生是香港醫療體系未來的基石,她相信他們憑着堅毅精神和努力,定能克服學習過程中的挑戰,日後在服務市民的工作中獲得認同和滿足感。
香港旅遊發展局推出「香港美酒佳餚巡禮」,10月26至29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活動之一。
活動設約400個美酒和美食攤位,呈獻多國美酒,匯聚環球美食和本地菜式,為旅客和市民帶來豐富時尚的美食體驗。
未來數日,環保博覽、藝術展覽、敲擊樂表演等多項慶回歸活動也陸續登場。
其中,第12屆國際環保博覽10月26至29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提供商貿平台助亞洲的環保業界拓展市場,展示創新環保技術和產品,10月29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供公眾參觀。
沙田鼓樂文化節「敲擊樂薈萃」活動10月29日下午2時至5時在沙田公園結客場舉行,多個本地鼓樂團、地區組織、學校的敲擊樂團參演,現場設敲擊樂、鼓樂體驗工作坊。
沙田文藝協會陶藝展覽10月24至29日在沙田大會堂展覽廳舉行,展出過百件陶瓷藝術品,免費入場。
「意象---少數族裔人士社區藝術展覽」10月25至31日於元朗劇院大堂展覽場地舉行,展出少數族裔群體及華裔義工製作的藝術品。
欲知活動詳情,可瀏覽慶祝活動專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食物安全中心會加強檢驗市面上的大閘蟹,並與海關採取聯合行動,偵查來歷不明的大閘蟹。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向傳媒說,進口大閘蟹必須有衞生證明書,並提供樣本供食安中心檢驗。
她指,目前進口來源只有台灣和日本;本港與內地質檢當局保持密切溝通,內地亦已公布供港大閘蟹註冊養殖場更新名單,但本港暫未收到內地入口文件。
對於市面懷疑有來歷不明的大閘蟹,食安中心會加強抽查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