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投入更多資源 推動體育發展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轉眼來到尾聲,我和各位球迷一樣,十分期待今天晚上法國對克羅地亞的決賽。過去一個多月,世界盃再度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由傳統勁旅「爆冷」出局、小國球隊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各地球迷的興奮和失落,甚至是視像助理裁判的每一個判決,一幕幕令人難忘的畫面……在在說明了體育和運動令人着迷和投入之處。

在個人層面,運動令人強身健體,也能夠從小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在社區層面,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可以推動市民保持運動習慣,促進身心健康,而大型體育比賽更可成為國際盛事,凝聚人心,以至為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在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多項措施,針對體育發展投入更多資源,推動本港體育朝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方向發展。

事實上,近年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事表現出色。在羽毛球、乒乓球、單車及桌球等運動項目上,香港運動員進佔世界前十名位置。滑浪風帆、保齡球項目也常常取得佳績。另外,在劍擊、滑浪風帆及武術等運動項目上,我們亦有青少年運動員在世界錦標賽中贏取了獎牌。

運動員要持續有高水準的表現,除了需要本身努力不懈外,亦需要社會為他們提供全面和長期的支援,包括投入全職訓練的機會。近年在香港體育學院接受全職培訓的運動員人數顯著增加,由2012 年少於200人增至現時約460人。面對國際體壇日益激烈的競爭,體院的目標是把全職運動員人數進一步增加至500人,希望為本港建立更充足的精英運動員人才庫。

為此,我們宣布了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合共注資60億元,讓體院有更充裕的資源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強支援,包括為精英運動員提供財政資助(例如獎學金、比賽獎勵、退役獎金和學習津貼)、全面的運動科學和醫學支援、完善的訓練場地設施,以至為運動員提供教育和全人發展等支援。我們亦由去年底開始,為殘疾運動精英項目增撥資源,以及支持殘疾運動員全職訓練。

此外,目前許多隊際球類運動,雖然未列為本港的精英運動項目,但一直都深受我們青少年和學生的喜愛。為推動隊際球類運動發展,我們已於今年1月起開展五年發展計劃,向亞運會中八項隊際球類項目(即棒球、籃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壘球、排球和水球)的相關體育總會,提供合共1億3,000萬元的額外撥款,以制定和推行代表隊訓練計劃,並為每名香港代表隊隊員提供每月4,000元津貼,目標是協助隊際項目逐步提升成績,以至日後有機會晉身精英項目。此外,政府每年為香港足球總會提供2,000多萬元,以推行其五年策略計劃,進一步推動足球運動發展。

在普及化方面,我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體育部分)注資十億元,資助體育團體訓練運動員和舉辦賽事。我亦撥款一億元,開展為期五年的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鼓勵18區的地區體育會舉辦更多地區體育活動,與現有由康文署和相關體育總會舉辦的社區體育活動互相補足,讓市民有更多不同的選擇。

在改善設施方面,我們正積極推展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涉及26個地區康體設施項目,造價合共約200億元。在本立法年度,我們已有十個項目的撥款申請獲立法會批准,包括啓德車站廣場(包括單車場及草地滾球場)、天水圍第107區泳池、改建黃大仙摩士公園游泳池、以及重建元朗大球場的施工前期工序等。我們亦正積極推展啟德體育園項目,期望在2018年年底啟動工程,於2022至2023年完成,以提供世界級設施推動體育全面發展,吸引更多國際級體育賽事及活動來港。

在盛事化方面,我撥款五億元推行全新的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鼓勵商界贊助大型體育盛事,讓香港運動員有更多機會在主場作賽,以及讓市民可以親身觀賞更高水平賽事。

推動體育發展、培育精英運動員、普及體育文化,都是「百年樹人」的工作,需要細水長流的資源投入,更需要我們所有市民持續、耐心、不離不棄的支持。2018亞洲運動會和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將分別於8月和10月在印尼舉行,香港將會派出歷來最多的運動員參賽,讓我們一同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再創佳績。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齊享健康資訊比賽結果公布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今日頒發「2017健康手機/平板電腦應用程式選舉」和「2017優秀網站選舉」獎項, 十個健康應用程式和十個優秀網站獲獎。

應用程式選舉共收到283個提名,超過5,600人投票。評審委員會按促進健康心智發展、教育性、實用性和創意等準則,選出香港太空館的星夜行、英漢字典、Yahoo新聞等十個應用程式。

優秀網站選舉以「醒目上網,善用時間」為題,今年收到183個網站提名,超過11,000人投票,選出衞生署健康飲食專題網站、家庭議會的開心家庭網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辦的香港記憶、無國界醫生、惜食堂等網站。

電影報刊辦同時公布「第九屆健康網上短片創作大賽」得獎名單,在131份參賽作品中,《虛擬實境》奪冠、《網紅背後》和《地平線》分別獲亞軍和季軍。今年增設最積極參與學校獎,由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奪得。

活動旨在推廣「齊享健康資訊」文化,提醒青少年遠離不良資訊。

督委會檢視防治蟲鼠工作

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舉行首次會議,多個政府決策局和部門代表出席,檢討政府防治蟲鼠工作的成效,並預早制訂防治蟲鼠策略。

為加強跨部門協調,防蚊患督導委員會改名為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除蚊患外,也討論其他防治害蟲工作,如鼠患、蠓患等。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說,委員會為決策局、部門和相關組織提供更迅速掌握最新情況的平台,以便及早展開預防和控制蟲鼠的措施。

食物環境衞生署在會上匯報本地蚊患情況,指今年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指數趨勢與過去數年相若。該署本月起在中西區、觀塘、沙田、荃灣和屯門額外增加五個登革熱病媒監察點,並於年底檢討現有57個監察點。

今年上半年,食環署就有關處所發現蚊子滋生作出78宗檢控,其中76宗涉及建築地盤。該署會繼續加強巡查地盤,針對蚊子滋生採取執法行動。

食環署又會為相關部門人員舉辦培訓課程,協助他們有效進行防治蟲鼠工作和監察服務承辦商表現。

女子遊大馬後染霍亂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外地傳入霍亂確診個案,25歲女患者正於瑪嘉烈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患者6月30日至7月3日到過馬來西亞,7月3日起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和嘔吐,7月8日入住仁安醫院,兩日後出院。

化驗結果顯示,其糞便樣本含霍亂弧菌O1小川型。

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在本港或外遊時必須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

法國瓦勒德瓦茲省禽肉停進口

法國瓦勒德瓦茲省爆發低致病性H7N7禽流感,食物安全中心指示業界暫停從該省進口禽肉和禽類產品,保障公眾健康。

中心接獲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已聯絡法國當局,並密切留意該組織發出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本港今年首三個月從法國進口約2,00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以及42萬隻禽蛋。

回收血壓藥沒即時風險

衞生署指令回收五款原料含有雜質的高血壓和心臟衰竭藥物,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服用人士不應自行停藥,如有需要,醫院管理局可提供替代藥物。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被問及替代藥物供應事宜。她說,治療高血壓有多種藥物,醫管局會與藥廠聯絡,確保有足夠供應。

她又說,被回收的藥物沒有即時風險,暫無市民服食後出現問題。

至於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希望政府更嚴厲規管電子煙,陳肇始表示,局方會留意最新證據,不排除把規管升級。

此外,當局會繼續推展控煙工作,以進一步降低本港吸煙率。

地區康健中心方面,陳肇始表示,下周會在立法會報告籌劃進度,位於葵青的首間地區康健中心預計明年第三季啟用,未來會有更多諮詢。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