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社交距離措施周五起放寬

因應疫情發展,政府宣布周五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其中群組聚集放寬至禁止多於八人,戲院、健身中心、美容院、酒吧等可重新營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兩條規例周四午夜到期,分別為規管飲食業業務和其他處所的香港法例第599F章,以及禁止群組聚集的香港法例第599G章,兩者延長14天,至5月21日。

她表示,由周五起,餐飲處所放寬至禁止多於八人聚集,其他規定則不變,包括處所內所有人除吃喝外須佩戴口罩、處所須提供搓手液、桌子之間須維持1.5米距離或設置適當間隔、處所安排量度體溫等。

由周五起,遊戲機中心、健身中心、遊樂場所、戲院在內的公眾娛樂場所、美容院、按摩院、麻將及天九耍樂處所等七類早前關閉的商業處所可重新營業。

有關處所恢復營業期間,均須遵守佩戴口罩、量體溫、提供搓手液等規定。其中,戲院重新營業時不得滿座,美容師進行療程時須採取額外保護措施。

此外,酒吧和酒館周五起可恢復營業,但須遵守更嚴格規定,限制酒吧內人數,現場不可舉行音樂表演或跳舞。

鑑於卡拉OK、浴室、派對房間、夜店和夜總會涉及風險較高活動,這類處所須繼續關閉14天。

至於禁止群組聚集規例,今日經行政會議通過修訂群組聚集定義,由原本禁止多於四人放寬至禁止多於八人聚集,周五零時零分生效。

可重用口罩計劃明起接受登記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介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創新及科技局宣布,政府會向全港市民免費派發可重用的銅芯抗疫口罩,明日至下月6日接受網上登記。

可重用口罩以人體工學設計,由六層物料構造而成,在顆粒過濾效率(PFE)、細菌過濾效率(BFE)、合成血液穿透阻力、阻燃性及壓力差方面,符合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F2100一級標準,可清洗60次。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日在簡介會上表示,可重用口罩計劃具有三個特點,其一為實踐本地研發、本地應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在2017年開發,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翌年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政府與研發中心合作,利用防疫抗疫基金的資源,改良技術和進行量產,供全港市民使用,過程中體現官產學研四方面合作。

其二,該款口罩人人有份,所有持有效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均可索取一個,不論是否香港永久居民。

其三,索取口罩手續簡單,市民由明日早上7時起至6月6日期間可登入網站登記,每次最多可登記六人。成功登記後,香港郵政一般會在兩星期內上門派遞口罩。系統會於5月13日起開放予身處香港以外地方的巿民登記,但市民必須提供在港地址。

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方面,每人會獲發兩個口罩。政府稍後會將中童及幼童尺碼口罩直接送往學校,家長無須為小學及幼稚園的學童上網登記。

此外,政府會將超過14萬個可重用口罩送往住宿院舍和社福機構,由它們分發予長者和露宿者等。

薛永恒強調,政府有足夠口罩派發全港每位市民,市民無需急於登記。如計劃大受市民歡迎,首兩日登記的等候時間或會較長。

抗疫百日 曙光漸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連續16日沒有2019冠狀病毒病本地感染個案,專家意見認為現時是適當時候稍為放寬社區隔離措施,她希望措施放寬後能為全港守住疫情三個多月的企業和市民帶來曙光。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特區政府自1月25日大年初一把三級制的疫情應變計劃由嚴重提升至最高的緊急應變級別,至今剛過了100日。香港多次在疫情中化險為夷,安然渡過,有賴政府、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各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努力,特別是香港市民積極配合和支持。

她指,過去16日中有十日沒有新增本地個案,其他日子也只錄得零星輸入個案,感染比率為每100萬人有139宗個案,連同疫情重症比率、死亡比率在全球均屬較低水平。她特別感謝參與抗疫的前線人員、幕後英雄、香港市民、政府和醫管局人員、抗疫工作專家顧問團四位專家。

林鄭月娥說,政府抗疫工作並非盡善盡美,但從不敢鬆懈,不斷學習、改進,並在抗疫期間兼顧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企業,為他們提供支援。

她指,任何管制措施均需付出龐大經濟、就業代價,需要因應每日疫情發展,在可能、安全範圍下放寬,否則香港經濟會出現寒冬。至於口岸管制措施,由於公眾仍然擔心輸入個案,目前並非合適時候放寬。

她提醒市民,疫情可能反覆出現,並持續較長時間,絶不能鬆懈,仍需提高警覺。

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口罩

政府宣布,全港市民會獲免費派發可重用口罩和一次性口罩。對於有需要的學生、安老和殘疾人士院舍員工、政府合約外判清潔工、私營界別醫護人員,政府會額外提供口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可重用口罩項目由創新及科技局牽頭,首輪防疫抗疫基金已就此預留約八億元。該款口罩以銅為物料,取名「銅芯抗疫口罩」,英文名稱為CuMask,每名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均可獲發。

該款口罩屬本地研發,本地應用,全港市民人人有份。派發採用簡單和以人為本方式,市民登記後即可在家等候。

此外,市民會免費獲發一次性口罩,有關工作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首輪防疫抗疫基金早前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共20條生產線資助名額已全數批出。

林鄭月娥指,隨着計劃落實,政府會與市民共享有關口罩,首批3,000萬口罩會分贈所有香港市民。預計下月底開始,政府會經由香港郵政向每戶派發一包十個口罩,市民無需登記或排隊。

鑑於部分基層家庭學童可能缺乏足夠口罩供上學時使用,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通過學校,為有需要學生提供一次性口罩。

此外,政府會向安老和殘疾人士院舍員工、政府合約外判清潔工增發口罩,由現時每人一日一個增至一日兩個。

為感謝在私營機構服務的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緊守崗位,政府決定撥出50萬個口罩,供中醫師、醫生、牙醫、護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不同醫護專業人員使用。

長者和弱勢社群方面,林鄭月娥表示,政府自2月起將熱心團體和人士捐贈的口罩派給他們,至今已轉贈逾330萬個口罩,新一輪300萬個獲捐贈口罩亦快將分發。

5月27日起分階段復課

政府公布,學校由5月27日起分階段復課,中三至中五學生先行。小四至中二學生繼於6月8日復課,幼稚園K3至小三學生再於6月15日復課,幼稚園K1和K2則不在本學年復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考慮到疫情發展、學校所作準備,以及防疫物資供應,政府將首個復課日定於5月27日,即香港中學文憑試結束後第二天。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學校復課會採取一系列特別防護措施,家長、學生等應積極配合,使大家可在安全情況下重返校園。

根據有關措施,所有學生、教職員和訪客在校園內必須戴上口罩;學生乘搭校巴、保姆車和公共交通工具時也要戴上口罩。

此外,學校可靈活調動時間表,盡可能安排學生分批回校上課和下課,避免大量學生同時在學校出入口聚集。學校原則上實行半日上課,以免學生脫下口罩、沒有足夠距離而一起用膳,增加感染風險。

楊潤雄說,若有學生或學校職員復課後確診,衞生防護中心會追蹤其密切接觸者,有關人士需要接受檢疫,一般接觸者則接受醫學監察。

在該情況下,防護中心會就校舍設施和物品的消毒提供意見。有關學校停課與否則視乎情況,由防護中心提供意見。

楊潤雄指,未來一周內,教育局會向學校發出有關防護措施詳細指引,學校必須遵守。

保持潔手習慣 預防傳染病

明日為手部衞生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保持潔手的良好習慣,指時刻保持雙手清潔是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和其他傳染病的重要一環。

今年手部衞生日的宣傳口號為「互相提醒要潔手 惡菌至會無路走」。防護中心在新宣傳片中鼓勵市民不但要保持良好個人手部衞生,也可在家中、學校、診所或醫院病房,提醒其他人潔手。

防護中心指出,良好的手部衞生能有效預防醫療機構相關的感染,並有效對抗抗菌素耐藥性的問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