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三部門人員染新型肺炎

房屋署一名園藝參事和水務署一名工程化驗室技術員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二人的工作地點會全面清潔和消毒。

該名房屋署園藝參事在何文田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第一座六樓工作,該樓層並非公眾樓層,不對外開放。她近日沒有外遊紀錄,工作時有佩戴口罩,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本月20日。

至於該名水務署北港濾水廠化驗室的工程化驗室技術員,其工作不涉及食水處理,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本月17日。工作上與她有密切接觸的職員已接受病毒檢測,所有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事件對食水安全沒有影響。

房屋署和水務署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並已提醒所有人員須注意個人衞生。

曾到指明場所人士須強制受檢

政府首次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要求本月1至21日曾到14間指明跳舞場所人士,須於本月24日或之前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有關強制檢測公告今日刊憲。

受檢人士可選擇以下途徑接受核酸檢測:

(一)在本月24日或之前,到四間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服務,相關檢測費用可獲豁免;

(二)於醫院管理局47間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索取深喉唾液測試樣本收集包,本月24日或之前把樣本交回指定樣本收集點;

(三)在本月24日或之前,於醫院管理局任何醫療設施包括普通科門診或急症室,按照該局醫護人員指示接受檢測;或

(四)自行安排接受衞生署認可私營化驗所提供的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受檢人士須於本月27日或之前致電6275 6901、傳真至2530 5872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向政府報告檢測結果或提交檢測報告。為減低傳播風險,受檢人士等候檢測結果期間應盡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

該局指,本地疫情急速惡化,近日與跳舞活動及場所相關的群組確診個案數目不斷颷升,確診個案分布全港各區,部分人士並無病徵,顯示社區存在眾多隱形傳播鏈,政府必須果斷行動,衞生防護中心正全力追蹤到過有關跳舞場所並可能受感染人士。

對強制檢測有疑問者可致電熱線6275 6901查詢,熱線今日起每日上午9時至傍晚6時運作。政府會嚴肅跟進到過有關跳舞場所並可能受感染人士有否遵從檢測公告,未有遵從者可處定額罰款2,000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要求於指明期間接受檢測,不遵從者可處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至於該14間指明跳舞場所以派對房間模式運作,根據食衞局局長早前按《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所作指示,有關場所本月22至26日必須關閉,其間在餐飲處所包括酒吧或酒館以及夜店或夜總會內不得進行現場表演和跳舞活動。

考慮到部分市民擔心接受檢測確診會影響生計,政府將會為本地感染確診者提供一次過5,000元津貼,詳情稍後由勞工及福利局公布。

違強制檢測令者會被檢控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新型肺炎疫情惡化,社區出現病毒傳播鏈,繼今日發出指示要求曾到指明跳舞場所人士接受病毒檢測外,政府或會就更多群組發出強制檢測令。

政府在憲報刋登公告,要求本月1日起日曾到14間指明跳舞場所人士於周二或之前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陳肇始早上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重申,相關人士須在限期前接受檢測,否則當局會因應罰則作出檢控。

她說,現時疫情惡化,政府預計有大量檢測工作,會安排更多地點供市民檢測,她呼籲市民尤其是長者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因應部分市民擔心檢測後確診不能上班影響生計,政府會為本地確診者提供一次過5,000元津貼。陳肇始表示,津貼旨在協助有需要的市民,鼓勵他們接受檢測,津貼詳情會由勞工及福利局敲定後公布。

68人確診 跳舞群組個案46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8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61宗屬本地個案,跳舞群組佔46宗,該群組累計約80人確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群組確診者中有非跳舞者,顯示有關處所或受病毒污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跳舞群組個案包括跳舞場所一名清潔工,前後共兩名跳舞場所清潔工確診。

患者中也有該群組的家人或朋友,其中一人在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長沙灣分校教授毅進課程,有關班別須暫停面授課堂。

感染源頭不明個案方面,一名70歲女患者在葵涌華員邨居住,本月19日開始感覺不適,她曾於本月17日到禮頓山社區會堂表演粵曲,當時有另一人同場演唱,兩人都沒有佩戴口罩,但彼此保持距離;20多名觀眾則距離兩人較遠,並有戴上口罩。

同為感染源頭不明個案,另一患者在觀塘居住,本月16日曾到美孚君好宴會廳用膳和跳舞,現場人數較多,屬較高危活動。

此外,一名在大埔靈糧堂劉梅軒中學就讀的17歲學生確診,最近一次上學日期為本月20日,其就讀中學須暫時停課。

外地輸入個案有七宗,患者分別由印度、墨西哥、土耳其、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抵港。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在簡報會上表示,社區新增不少源頭不明個案,市民如有不適,應盡快向普通科門診診所或私家醫生求醫,情況較嚴重者可到急症室。

至於屬輕微不適、自覺屬高風險的人士或屬強制檢測群組,則可到47間普通科門診診所領取樣本收集包。

由即日起,在上述普通科門診診所領取樣本收集包的人士,其樣本檢測結果如呈陰性,也同樣會有手機短信通知結果。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限制跳舞活動措施明生效

食物及衞生局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餐飲處所(包括酒吧或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內不得進行現場表演及跳舞活動,而所有派對房間必須關閉。新措施11月22日生效,至11月26日。

食衞局表示,近日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數字有上升趨勢,顯示社區有持續的隱形傳播鏈。

因應最新的公共衞生風險評估,特別是近期個案顯示涉及不佩戴口罩的活動和不同社交活動所帶來較高的風險,該局認為現時需要再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餐飲業務負責人及表列處所管理人如違反規定,即屬犯罪,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食衞局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或外出用膳,並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包括私人聚會,特別是涉及不佩戴口罩或室內多人聚集的活動。

該局強調,現時疫情正處於急速惡化的關鍵時刻,市民大眾務須同心抗疫,不要鬆懈,應採取一切可行措施防止病毒繼續在社區傳播。

該局指,11月14日宣布的措施,包括群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要求,仍然生效至11月26日。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檢討和調節措施。

政府收緊機組人員檢測隔離安排

政府公布,由明日起,獲豁免到港檢疫的機組人員及其他豁免人士的檢測及隔離安排進一步收緊。根據《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和《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這些人士如經機場抵港,須遵守若干條件。

其中,所有在過去14天曾到訪《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刊憲指明為極高風險地區名單上的地區的機組人員,必須於出發來港前48小時內在擁有ISO15189認證或獲當地政府認可檢測機構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

這些人員從機場到港後須到衞生臨時樣本採集中心進行病毒檢測,於指定地點或採集中心等候檢測結果,而所有非本地機組人員包括貨機機組人員,在港需於檢測完成後於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自我隔離至得出檢測結果,方可登上下一航班執勤。

至於過去14天未曾到訪極高風險地區的機組人員,非本地機組人員如擁有出發來港前48小時內於ISO15189認證或獲當地政府認可檢測機構接受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也須到衞生署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收集深喉唾液樣本進行檢測,並於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自我隔離直至得出檢測結果,否則須在指定地點或採集中心等候檢測結果。

同屬過去14天未曾到訪極高風險地區的機組人員,本地機組人員須到衞生署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收集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檢測,並於家居自我隔離直至得出檢測結果。

不論過去14天是否曾到訪極高風險地區的機組人員,航空公司須為他們在港提供點對點交通安排,禁止他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來往機場及其下榻地方。他們如留港超過12天,須依照指示於來港後第12天自行收集及交回深喉唾液樣本,以再次進行病毒檢測。

政府表示,一直根據衞生防護中心風險評估,在張弛有度策略下調整防疫抗疫措施。鑑於疫可能會急速反彈,當局會保持警覺,維持適當的外防輸入機制,控制疫情傳播,並盡量確保社會正常運作。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