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聖保祿醫院將接收公院非新冠病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聖保祿醫院同意撥出20張病床,接收醫管局港島東聯網非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為私家醫院協助接收公立醫院病人立下良好示範。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很高興這次與聖保祿醫院合作,對方會盡快在一、兩日內開始接收病人。

他又說,20張病床數目看似不多,但有令病人流轉的重要作用,當送到私家醫院的病人康復出院,醫管局可再將其他病人送往私家醫院。

劉家獻指,正與不同私家醫院商討,希望有越來越多病床幫助不同病人,主要目標是康復中或療養中的病人,醫管局也正與私家醫院商討,由私家醫院為公院病人提供洗腎、放射診斷、手術等服務,期望能陸續與其他私家醫院達成相關安排。

此外,劉家獻匯報,再多32名新冠病人離世,涉及17男15女,年齡介乎45至103歲,大部分為長者,有長期病患。45歲離世病人居於院舍,有長期病患,長期臥床。

昌逸樓昌謙樓檢135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深水埗南昌邨昌逸樓和昌謙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分別發現72宗和63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向昌逸樓和昌謙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兩座樓宇共約1,100人接受檢測。

政府並派員到訪兩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兩受限區檢211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沙田博康邨博達樓、東涌逸東(一)邨迎逸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分別發現116宗和95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四宗和八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延長博達樓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執行日期至今日,居民須接受兩次檢測,行動中約3,620人次受檢。

當局昨晚也向迎逸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約1,210人接受檢測。

政府並派員到訪兩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逾七千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53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三宗由外地輸入,其餘為本地感染;累計個案超過六萬宗。此外,再多13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11個月大女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至今約250間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患者涉及職員和院友。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說,離世患者七男六女,年齡介乎11個月至97歲。其中,11個月大女嬰前日發燒和持續抽搐,送往將軍澳醫院急症室。院方為她急救和抽取樣本化驗,證實對新冠病毒呈陽性,Ct值17,即病毒量高。

該女嬰其後轉送伊利沙伯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救治,惟情況持續惡化,心肺功能一度停頓,搶救後仍然危殆,延至昨日黃昏離世。

劉家獻指,女嬰死因有待調查,個案已交由死因裁判法庭跟進。至於女嬰的父母、八歲兄長、孿生姊妹等家人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均呈陽性。

另外,醫管局正與私家醫院商討,將部分正接受療養、康復治療,以及接受放射診斷、洗腎等日間服務的病人轉介至私家醫院,以騰出更多病床照顧確診者和其他急症病人。

劉家獻表示,私家醫院反應非常正面,雙方仍須討論和落實細節,期望兩、三日內成事。

鑑於沙田頌安邨頌和樓、深水埗南昌邨昌謙樓昌逸樓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三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受檢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內地專家組了解治療感染者工作

協助香港應對第五波疫情的廣東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今日展開第二日考察行程 ,了解香港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的工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政府總部主持交流會議,雙方在會上交流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最新情況和病人臨床管理。

專家組下午到訪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了解香港診斷、治療、護理確診病人的工作。

陳肇始表示,香港和廣東省的醫療合作一直密切,疫情聯防聯控方面尤甚。特區政府歡迎專家組到港就抗疫醫療救治方面實地考察和交流。

她希望藉着這次訪港行程,專家組可更深入了解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並通過雙方專家會面交流,協助香港更有效為確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

新增個案逾六千宗 上升趨勢持續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06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大部分屬本地感染,另有14 名患者離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呈報個案每日上升,社交距離措施有必要繼續。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12宗為輸入個案,其餘6,055宗為本地個案。觀乎過去五天的個案數字,整體趨勢向上,首三天每日呈報約四千多宗,上周五升至七千多宗,昨日更錄逾萬宗。

安老和殘疾人士院舍方面,新增本地個案涉及至少197名職員和672名院友,累計逾240間院舍錄得確診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每日確診個案持續上升,社交距離措施有必要繼續,市民應盡量減少外出,避免不必要的聚會,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快接種。

他又提到,在隔離設施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將床位和單位預留給風險最高的病人。醫院管理局已盡力、盡快安排較高風險的病人入住醫院或隔離設施。

至於要留在家中等候而沒有病徵或病徵輕微的陽性和初步陽性患者,徐樂堅建議他們做好感染控制安排,盡量與家人分隔,並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定時量度體溫。

政府明日會陸續向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者派發電子手環和抗疫物資包,並向他們提供健康監測、感染控制指引、生活安排、棄置垃圾等具體建議。相關資訊和各醫學專業團體就感染人士所作的健康建議也可在政府設立的專題網頁瀏覽。

徐樂堅又說,為加快流程,當局會向收到陽性檢測報告的市民發出手機短信,要求他們填寫電子表格提供家庭成員資料,以便安排流行病學調查和家居檢疫工作。

目前,在社區隔離設施的人士若家居情況許可,在核酸檢測陽性後第七天的檢測結果如為陰性,便可離開社區隔離設施返家,及後要在家逗留至第14日再檢測,獲得陰性結果方可自由離開。

根據最新公布的完成隔離條件,檢測要求可採用快速抗原測試完成。

此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明白感染者會因等候醫生應診時間長而感到不滿,但她希望大家理解,醫護人員已盡最大努力應對目前情況,只是求診人數實在太多,難以即時滿足候診者要求。她希望病人不要將情緒發泄在醫護人員身上,雙方互諒互讓。

社會福利署今日在觀塘彩榮路體育館設立暫託中心,專門接收由醫院管理局轉介、正等候入院的長者。

何婉霞又提到,連日來不斷將醫院外等候的病人轉移到室內,包括物理治療室和員工休息室。醫管局又正與私家醫院商討將康復中和療養病人轉到私家醫院留醫,以騰出更多病床。

此外,沙田博康邨博達樓近日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當局在昨日的圍封檢測行動中發現94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和七宗檢測結果不確定的個案。鑑於該座大廈具極高感染風險,政府將該幢大廈的限制與檢測宣告行動延長至明日。

東涌逸東(一)邨迎逸樓出現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加上大廈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迎逸樓列為受限區域,受檢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初步陽性檢測和陽性檢測個案,21個指明地方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起會於東涌道足球場和東薈城露天廣場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