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完成隔離和家居檢疫時間縮短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的感染人士和家居檢疫的密切接觸者若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可於第六和第七天進行快速測試,倘結果均為陰性,便可提前離開社區隔離設施或家居。

陳肇始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一波疫情規模前所未見,預計仍未達頂峰,社會各界必須正視疫情的威脅。

她指,最新數字顯示,20,087人接受家居檢疫,5,897人完成檢疫。按過往要求,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的感染人士、尚待入院人士,以及接受家居檢疫的密切接觸者須接受14天醫學監察。

經最新風險評估,政府決定,若這些人士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可於第六和第七天進行快速測試,倘連續兩天取得陰性結果,顯示傳播風險減至相當低水平,可提前離開社區隔離設施或家居。

陳肇始說,為加快病床流轉,讓醫療資源用於迫切個案,醫院管理局會就入院人士的具體出院條件作專業判斷,若病人臨床情況穩定而家居或院舍情況許可,或可由其他社區隔離設施接收,便會容許病人盡早出院,在家居、院舍或其他合適設施逗留和休養,直至取得陰性結果,便可安全離開。

此外,當局在社福機構協助下,已在觀塘彩榮路體育館設立暫託中心,接收由醫管局轉介的長者,為他們提供暫時照顧服務,另一所設於石硤尾公園體育館的長者暫託中心3月1日投入服務。

陳肇始表示,此舉可讓正等候入院長者獲得更適切照顧,以免再次出現求診長者因公立醫院急症室爆滿而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帳篷等候的情況。

改裝公屋 提供逾三千隔離單位

醫護、檢測與相關支援人員在抗疫前線,與第五波疫情奮戰,政府各部門同事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傾力以赴,盡力緩減醫療系統壓力。房屋署在維持公共屋邨正常服務及建築工程如常進行的同時,亦動員一切力量,在短短十多天內,將三座新建公屋大樓改裝為社區隔離設施,務求盡快讓設施投入營運,提供3,000多個單位,協助切斷社區傳播鏈。

改裝工程的每一天

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樓)、第7座(皇澄樓)及荔景邨恒景樓共約50多人的建築團隊,在2月14日得知三座大樓需要用作改裝成社區隔離設施,旋即擬備工作方案。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改裝工程及安裝所需設施。

一般家居裝修工程都需以月計的時間,當中包括設計、訂購物料、進行工程。但為壓縮時間,房屋署的團隊在首天即連同政府相關部門,包括政府物流服務署、機電工程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保安局、食物及衞生局等確定改裝設計方案,並同步開始改裝工程及訂購相關物資。

團隊其中一個最大挑戰,是社區隔離設施必須配備指揮部、醫療站、保安及清潔運作區和工作室,因此需要將皇后山邨地下約12,000平方呎、恒景樓約3,600平方呎的公用地方改裝,由零開始建立各部門的聯絡人名單,設計空間分配表、技術規格要求及與各部門協調用家的要求。房屋署同事借鏡了火炭駿洋邨於2020年初改裝為臨時檢疫中心的經驗,將整個落實設計的過程壓縮至三日。承建商亦盡量配合,由接到任務的首天已起動進行基本改裝,與房屋署的建築團隊互相配合,邊做邊修訂,同事們甚至形容,改裝工程的複雜性與密集程度前所未見。

逾十萬個物流項目

3,000多個隔離單位的基本配備包括燈泡16,000多個;床架、床褥、被鋪及被套、床單、枕頭及枕頭袋、摺椅各10,000多件;熱水爐、電視、熱水壺、風筒、風扇、拖板各3,000多個;還有衣櫃、衣架、摺枱、電視枱、擺放門口接收食物的膠椅、窗簾、浴簾、地拖、掃把等等清潔及日常用品,總共超過十萬件物品。政府物流服務署連日火速訂購了大量物資,但更具挑戰的是如何將這些物資有序地運抵各座公屋大樓,再送上各樓層,分配至各單位進行安裝,並將包裝垃圾運走。

鑑於短時間大量物流對周邊道路及空間造成的壓力,為盡量減低對皇后山邨及荔景邨現有住戶的影響,房屋署亦盡量減少佔用公共空間及車道。房屋署與政府物流服務署連日協調,盡量理順貨運的時序編排,讓物資有序運送到各座大樓地下,並細分上落大樓的人流安排及電梯管制。每個環節稍有阻滯,必然導致衝突和延誤隔離中心的改裝工作。幸而地盤人員、承建商、供應商、送貨及安裝人員互相緊密配合,並不畏風雨,連續多天通宵達旦工作,無間斷安裝各項設備,務求盡早改裝好隔離設施交予有關部門運作。

跨出專業界線各單位風雨同路

用不足兩周時間將社區隔離設施準備就緒,日以繼夜在十多個社交平台群組游走、協調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更重要是互相補位合作,才可以眾志成城。房屋署的建築團隊,在這段時間亦跨出專業界線,協助處理物流、補給等管理工作,同時有賴駿洋邨的同事分享經驗、屋邨管理的同事分擔工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獨立審查組支援處理入伙紙的流程,團隊才能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關鍵日程。

前線協助改裝及運送物資的同事亦真正風雨同路。在趕工的關鍵一星期,天氣突然轉冷,位於粉嶺的皇后山邨的溫度較市區更低幾度,連續多天的氣溫徘徊在六、七度左右,每天都幾乎寒風有雨,而為趕工序,他們也不知錯過了多少次午餐、晚餐。

雖然地盤出入人數眾多,有感染風險,工作團隊仍全力趕工。而為保障同事健康,我們亦安排了快速測試包給予同事及承建商每天檢測,盡力阻截病毒散播。

隔離設施下周投入服務

由2月14日至今只有12日,房屋署與各政府部門及承建商陸續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樓)已於2月24日交予保安局作日後營運,而第7座(皇澄樓)及荔景邨恒景樓亦預計於日內交收。團隊各兄弟姊妹在艱難任務的重擔下仍士氣高揚,我只能感謝再感謝。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五波疫情,我呼籲大家共同抗疫,齊心協力,盡量留家、減少社交接觸、接種疫苗,以期一起克服疫情,走出「疫」境。

(以上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逾萬七人感染 輕症者勿召救護車

本港新增17,06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六宗由外地輸入,其餘17,057宗為本地感染。由於前線救護人手緊絀,當局呼籲輕傷、輕症、確診而無病徵或病徵輕微的市民勿召喚救護車或前往急症室。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院舍感染情況仍令人憂慮,昨日收到50宗涉及院舍的個案,部分有爆發情況。第五波疫情至今已有470間院舍錄得感染個案,涉及1,943名院友和逾600名員工。

一起出席簡報會的消防處處長梁偉雄表示,現時救護服務面對嚴峻壓力。截至今早,消防處共268名救護人員確診、410名救護人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而不可執勤,前線救護人手極為緊絀,平日下午5時應有約260輛救護車提供服務,現時只有182輛,減少三成。

此外,處理新冠患者求助個案所需時間較一般傷病個案多兩至三倍,減慢救護車流轉,今日下午4時便有650宗個案正等候救護車,最長一宗等候逾26小時。嚴重傷病者有機會得不到及時的救護服務,後果不堪設想。

梁偉雄再次呼籲,輕傷、輕症,以及確診而無病徵或只有輕微病徵的市民,切勿召喚救護車或到急症室。即使他們到達急症室,目前均不會獲安排入住醫院。

鑑於觀塘秀茂坪邨秀明樓、葵涌石籬(一)邨石俊樓、長沙灣幸俊苑俊禮閣、俊賢閣、沙田禾輋邨富和樓新田圍邨富圍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其中數幢樓宇近日更出現涉變異病毒株的初步陽性個案,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擬准快速測試呈陽性者免核酸覆檢

政府宣布即日起更新檢測服務優次和方式,除向高風險地點增派快速測試套裝、以快速測試取代圍封行動後的強制檢測,也計劃容許快速測試呈陽性者透過網上系統直接登記陽性結果,無須核酸檢測覆檢便視為陽性個案處理。

政府表示,本港近日疫情非常嚴峻,新增個案持續高企,縱使檢測資源已逐步加強,但需求與日俱增,以致化驗核酸檢測樣本的工作承受極沉重壓力,大量樣本有待檢測。部分市民可能提交樣本多日後仍未取得檢驗結果,因而感到焦慮,情況顯然不理想。

當局指,快速測試套裝靈敏度雖稍遜於核酸檢測,但仍能快速和相對準確地檢測出病毒量較高的患者,而且方便易用,可供大規模應用;市民在過去數周也非常適應自行作快速測試。

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政府已購入大量快速測試套裝,因此決定以風險為本為原則,即日起修訂強制檢測策略,直至另行通告。

政府將持續對風險更高的大廈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行動,並計劃涵蓋更多樓宇,而後續的強制檢測規定會改為容許居民進行快速測試。

傳染風險較高的地點,例如出現多個案例的樓宇和食肆等,相關員工、居民等會獲派快速測試套裝自行檢測,取代以往發出強制檢測公告的安排。他們無須再前往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原已發出的強制檢測公告也會取消。

至於高暴露風險特定群組的從業員,其強制檢測將由現時每兩日或三日一次,修訂為每七日一次。政府並會透過業界向相關從業員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在檢測周期中進行更頻密測試。

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仍會維持服務,但後者數目會因應已更新的檢測優次作適度下調。

另外,為免資源重疊和耽誤時間,政府計劃容許快速測試呈陽性人士透過網上系統直接登記陽性結果,無須經核酸檢測確認便可視作陽性個案跟進,以加快支援陽性個案患者。相關安排和系統正處於準備階段,詳情容後公布。

政府即日起也會減省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覆檢程序。現時已由檢測營辦商驗出的初步陽性個案會獲即時跟進,日後檢測營辦商驗出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將直接視為確診。

本港增逾萬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0,01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四宗由外地輸入,其餘為本地感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過去一日接獲21,979宗新增呈報個案。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截至昨日,逾420間院舍錄得感染個案,涉及超過510名職員和1,500名院友,其中約50間院舍染疫人數多於十人。

醫院管理局公布,再多47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9至100歲,其中只有五人曾接種新冠疫苗,而死者中以65歲或以上長者居多。

局方並補充滯後數據,本月21至23日期間增添12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314名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另外,五間私家醫院將接收由公立醫院轉介的非新冠病人,分別為養和醫院、港怡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聖德肋撒醫院和寶血醫院(明愛)。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計劃首階段涵蓋接受心血管檢查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病人,預計逾200名病人受惠;下階段會擴展至接受指定類別手術的癌症病人。

就公眾關注確診兒童在公立醫院的隔離安排,劉家獻指,有醫療需要的確診兒童會獲安排入住兒科隔離設施。若家長或照顧者都確診,並有能力照顧病童,醫院在可行情況下會盡量安排他們入住同一病房。然而,如非上述情況,院方不建議病童家人於隔離設施逗留。

他說,對於未能陪同病童留院的個案,醫護人員每日會向家長或照顧者定時報告治療進展,並按情況安排電話或視像探訪服務。

鑑於觀塘秀茂坪邨秀華樓秀義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將軍澳安寧花園第5座近日出現涉變異病毒株的初步陽性個案,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三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深水埗、觀塘、西貢、葵青和屯門部分區域的污水樣本也對新冠病毒呈陽性,民政事務總署明日起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全港74個地點明日設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包括上水屠房。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三受限區檢461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長沙灣麗翠苑麗柏閣、觀塘安泰邨明泰樓、將軍澳天晉II皇鑽天的強制檢測行動分別發現228、216和17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29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向麗柏閣、明泰樓、皇鑽天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957、2,080和50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兩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