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內地到港鮮活食品供應逐步回升

政府表示,昨日由內地進口本港的鮮活食品供應量逐步回升,當局會繼續與內地相關單位緊密聯繫,保障本港鮮活食物供應穩定。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和蔬菜統營處各批發市場的最新資料,昨日內地供港蔬菜約有714萬公斤,供應量回復至平日約七成,整體蔬菜批發價稍為回落,預期整體供應量會繼續回穩。

昨日內地進口本港的冰鮮家禽和肉類整體貨量為平日六成左右,相信口岸運作暢順後,供應會逐步增加。至於活豬供應,則一切如常。

深圳有關當局昨日通報,有香港跨境貨車司機於文錦渡口岸進行的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以致文錦渡口岸需進行防控消毒工作,鮮活食品運輸短暫受阻。深圳市政府和特區政府延長口岸通關至零晨,讓鮮活食品貨車順利回港。

互認婚姻家事安排便民惠民

尊敬的楊副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法官)、夏會長(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會長夏吟蘭)、各位嘉賓:

大家好!今天是元宵佳節,是傳統的中國情人節,大家習慣與家人一起吃元宵,寓意一家團團圓圓,和睦相處。但在現實中,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融洽共處,當有一些跨境婚姻無可避免走向破裂時,就需要一個有效的機制保障各方權利,令他們適時獲得司法濟助。我在此歡迎司法界、法律界人士,以及各位線上朋友,參加今天的研討會,了解內地與香港婚姻家庭案件相互認可和強制執行的新機制。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與內地在「一國兩制」下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民商事司法協助制度。今天,我們共同見證《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決的安排》的生效。婚姻家事安排在兩地民商事司法協助方面立下新的里程碑,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的又一創新實踐。

在這個新機制之前,兩地跨境婚姻訴訟的當事人取得一地法院的判決後,如果判決的另一方不履行又身處另一地的話,往往只能在內地或香港重新提出相關訴訟,無可避免拖慢了獲得司法濟助的時間。

新機制落實後,當事人不再需要就同一爭議在內地和香港的法院分別提出訴訟,為他們節省時間和費用,尤其是可以減輕跨境家庭和子女的精神壓力,讓他們適時獲得有效的司法濟助。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本着便民惠民的原則,簽訂並落實了被譽為兩地司法協助領域最聚焦民意、最貼近民生、最合乎民心的婚姻家事安排,獲得了兩地司法界、法律界和市民大眾的高度認可。

婚姻家事安排於2017年6月簽訂後,律政司隨即開展本地立法工作,在香港實施該安排。律政司於2018年3月就立法建議擬稿的重點徵詢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的意見,並於2019年2月就條例草案諮詢公眾。條例草案其後於2020年12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於去年5月獲得通過。司法機構隨後亦制定了法院規則。今天,婚姻家事安排和香港的《內地婚姻家庭案件判決(相互承認及強制執行)條例》開始生效。

兩地法院從今天開始作出婚姻家事安排涵蓋的案件判決,以及內地民政部門從今天開始發出的離婚證,都適用新機制。

婚姻家事安排的突破點,是涵蓋香港法院對跨境婚姻家事案件當事人子女的管養命令。當兒童被不當地遷移到或扣留在內地,獲得香港法院在今天或之後作出相關管養命令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婚姻家事安排及相關內地法律,向內地法院申請認可和強制執行香港法院的管養命令,尋求將該子女交還或交付香港。

連同婚姻家事安排,兩地一共簽訂了九份民商事司法協作安排,其中八項已生效。我們刻下的工作,是爭取早日實施2019年1月簽定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相互認可和執行的安排(《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香港本地立法建議的公眾諮詢已經於上月完成,一共收到14份意見書,總體是支持落實民商事判決安排。我們會爭取在今年第二季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配合婚姻家事安排,將實現兩地民商事判決司法協助的基本全覆蓋,為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

我很高興今天的研討會集合了內地與香港司法、法律及學術界多位嘉賓,與大家研討新機制的內容,並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我相信大家一定會對新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與訴訟相比,調解往往在解決家事糾紛方面能達到更有效而更友好的結果,調解協議能令各方更滿意和更能遵守協議條款,並能節省訴訟時間和費用。在去年12月的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上,通過了統一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和專業操守最佳準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專業發展。我們建議適時研究,鼓勵並推廣在大灣區內以調解處理跨境婚姻家庭糾紛。在未來,我們甚至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探討研究在大灣區內相互執行調解協議的可行性。律政司明天早上舉辦探討跨境家事調解事宜的研討會,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最後,我特別要感謝最高人民法院就婚姻家事安排的簽訂及兩地民商事司法協助制度的推進所做的支持與指導,以及與律政司合辦這場研討會所做的大量工作。我也要感謝香港相關業界、組織及人士在我們落實婚姻家事安排、制定條例,以及籌備這次研討會的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我在這祝願研討會圓滿成功。

謝謝各位!

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2月15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律政司合辦的「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婚姻家庭案件相互認可和強制執行新機制」網上研討會的致辭全文

力增設施 若干公屋改作隔離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隔離、治療設施和配套不足,為當前疫情瓶頸問題所在,當局正盡力增加隔離設施,把已落成公共屋邨改為隔離設施,並會物色更多整幢酒店作隔離之用。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向傳媒表示,政府已物色粉嶺皇后山邨第1座和第7座,以及荔景邨恒景樓作隔離設施,共提供逾3,000個單位,每個單位可供同住確診家人入住。

酒店用作隔離設施方面,林鄭月娥說,現時有八至九間酒店作檢疫用途,由於家居檢疫已上軌道,這些酒店會逐漸轉為社區隔離設施,但數量仍不足夠。她明日會與酒店業界商討,制定可提供數千個至一萬個酒店房間的合作方案。

此外,教育局已聯絡各大學探討騰空整幢大學宿舍,以作隔離設施。

對於不少病毒檢測呈陽性人士須在家中等候進入隔離設施,林鄭月娥表示,她同意醫院管理局優先照顧重症、兒童和長者病人的做法,並認為在家等候者的醫療需要也須獲照顧。

醫管局會分階段啟動指定診所,協助處理病況較輕微而又需要接受治療的患者。為釋除市民和交通工具營運者擔憂,當局已要求的士業界設立專屬車隊,供須到指定診所求診的患者使用。

林鄭月娥指,衞生署會為有關車隊和司機提供防疫指引,確保司機在安全情況下提供服務;她感謝的士業界在此事給予協助。

落實採購逾億套快速抗原測試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落實採購逾一億套快速抗原測試包,以百萬計的貨量本星期陸續抵港。測試包會派發給優先社群,並可更廣泛分發給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的當區居民。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這次新型肺炎疫情在社區爆發,規模和速度均超出抗疫鏈內近乎每一環節的能力,包括病毒檢測、隔離和治療,特區政府遂向中央要求支援。

除要求中央協助大幅增加核酸檢測量,政府大量購買快速抗原測試包作輔助監察,及早識別受感染人士,從而截斷社區傳播鏈。

她指,快速抗原測試包的派發對象以高感染風險群組、支持抗疫工作者優先,進而發給其他市民。她舉例說,每日或需動用100萬套快速測試包,獲發者包括污水檢測呈陽性情況較嚴重區域內的居民,以及清潔和保安人員。

特區政府已落實採購超過一億套快速測試包,按目前運送情況,今日起可率先派發給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工作人員,讓他們可由現時三日一檢增至每日一檢。

林鄭月娥說,快速測試包其中一間供應商經中央轉介,來自廣東。她感謝廣東省政府承諾要求供應商加班加點,表示市民可對供應充足放心。

兩受限區錄61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香港仔華富(一)邨華裕樓、沙田利安邨利盛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分別發現13宗和48宗新冠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利盛樓另有十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晚對華裕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約730人接受檢測。

利安樓於本月13日晚劃為受限區域,政府其後延長相關宣告執行日期至今日,並安排兩次檢測,共約3,720人次受檢。

當局隨後在兩區域執法,共檢查約490人的檢測報告,全部人均已接受強制檢測。

七指定診所服務輕症感染人士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公布,七間指定診所明日啟動,診治病徵輕微、正等候入院的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者。指定診所一周七天應診,每日約有1,000個名額供預約,公眾假期照常。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等候入院的感染者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輕微病徵,可到指定診所求診,醫護人員會按其臨床情況提供治療,有需要會安排他們入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何婉霞表示,為免輪候人士在診所聚集,求診者需先致電診所預約。

診所每日服務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5時,公眾假期如常服務。何婉霞提醒感染者留意身體情況,如發燒應每四小時量度體溫,若出現氣促、抽筋,或者家人留意到他們變得神智不清,應立即到急症室求診。

至於衞生署轄下部分與指定診所位處同一地點的診所和服務單位,基於感染控制考慮,明日起暫時關閉或調整服務,以更有效分流患者與其他使用者,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何婉霞又提到為感染人士而設的熱線1836115已開通,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10時運作,確診和初步確診者均可致電查詢關於醫療和感染控制的問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