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1分鐘登階測試 及早發現肺功能異常

肺阻塞主要是因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造成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包括吸菸、空氣汙染、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等都可能埋下誘發致病的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表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一年造成逾6,000人死亡,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不得忽視嚴重性。

肺阻塞症狀與感冒相似 病患易延誤治療

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六成肺阻塞患者認為疾病影響日常生活活動不便,但因患者早期症狀容易與感冒、氣喘等疾病混淆,導致出現嚴重症狀時才緊急就醫,多半都已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國民健康署指出,若為長期吸菸者或自覺有慢性咳嗽(長達3週)、濃痰、喘鳴、運動易喘等現象,可透過「1分鐘358」登階測試,及早發現是否有肺功能異常問題。

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 恐為肺阻塞高危險族群

國民健康署說明,「1分鐘358」登階測試是來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所發展,又分為0至30階、30至50階、50至80+階,若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就屬於高風險族群,應檢視自身狀況,並儘速就醫檢查;若1分鐘內能登階30至50階,則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但1分鐘內若能登階 50 階以上,則表示肺功能狀況良好。

為了自身與家人健康 儘早戒菸遠離肺阻塞

此外,除了透過登階測試,平時也做好戒菸與遠離二手菸,根據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6.3倍,但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曾吸菸的肺阻塞患者仍有44.1%未戒菸。國民健康署強調,為了自身健康與保護親人,都應儘早戒菸,若為肺阻塞患者,也應規律正確用藥並定期回診追蹤,且依照醫囑指示,執行肺部復原運動,有助降低病症。

居家防疫胖了? 專家教3招杜絕脂肪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但千萬別因為宅在家就作息日夜顛倒,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此外,疫情期間無法聚會,也可以藉由通訊軟體向親朋好友,相互表達關心及鼓勵,共同度過嚴峻的時刻。

防疫不發胖 3生活習慣很重要

為此,樂生療養院家庭醫學科郭紋翠醫師提供三招在家防疫又不發胖秘訣:

1、健康飲食

郭紋翠醫師表示,依據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 ,多吃蔬菜、水果及全榖,喝適量的咖啡,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如肥胖、心臟疾病、高血壓和第2型糖尿病等。

2、良好睡眠品質及充足睡眠

郭紋翠醫師提到,食慾主要受瘦素(Leptin)抑制,如果在充足的睡眠之下,瘦素分泌量就會足夠,能促進脂肪燃燒分解,因此較不易發胖。

特別提醒,別在睡前滑手機或看刺激的影片,可以播放輕音樂,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3、適當運動

挑選自己體能所及的影片或運用健身APP在家運動,可幫助燃燒脂肪,亦可減輕無法外出之壓力;運動時會釋放多巴胺,能夠帶給人快樂的正向情緒,甚至降低焦慮感。

坐姿趴睡會影響健康? 專家教你怎麼睡才健康

近期疫情攀升,許多人在家中工作或休息,看著舒服的床鋪,一不小心就睡到了下午。睡眠佔據了人生活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當然也是重要的一個職能活動,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睡眠與晝夜神經生物學中心研究發現,有午睡習慣者,大腦的記憶力與認知能力會增加,同時有午睡習慣者,晚上的睡眠狀況也最容易符合正常的睡眠範圍。

午睡姿勢要講究 越睡越健康

在世界各地、從古至今都有睡午覺的習慣,關於睡覺的方式、長短、利弊,長久以來都有許多的討論和爭議,大心職能治療所主任高琪鈞職能治療師表示,首先要注意午睡姿勢,就肌肉骨骼的角度來說,許多人在午睡時會習慣採用坐姿趴睡的方式進行,然而,這樣的午睡姿勢容易壓迫到神經及造成頸部肌肉過度拉長,建議在在工作或休假的各位,午睡時不妨回到床上採躺姿睡眠,若一定要趴睡則可將枕頭墊高至胸口高度、利用中空的甜甜圈抱枕將頭部平平的埋進枕頭中、避免頭頸部往一側旋轉太多。

特殊健康考量 先睡在吃午飯或隔30分鐘

若有血壓控制的問題,或是三高的高風險族群,吃飽飯之後馬上進入午睡可能會造成血液循環方面的困難,此時就建議先睡完午覺,再起床吃飯;同樣的,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吃飽後睡覺的逆流問題。高琪鈞職能治療師強調,若屬上述族群,非得要吃完才睡,則要至少飯後30~60分鐘後才能夠午睡。

夜晚入睡困難 應縮短午睡時間

而若是屬於低血壓族群,則建議可以用放鬆或呼吸訓練來取代飯後的午睡,有效地透過橫膈膜呼吸及正念、冥想等方法,也可以達到讓身體放鬆的休息效果。最後,高琪鈞職能治療師提及,若在夜間時容易有入睡困難(躺下後30分鐘內都睡不著)的問題,則應縮短午睡的時間,將午睡時數減至20分鐘以內,以免晚上更難以入睡。

生殖中心導入中醫技術 讓不孕症「醫」次搞定

隨著現代醫學發展的進步,不孕症患者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的風氣越來越盛行。根據統計,目前不孕症患者做試管的懷孕成功率大約有4~5成,但在經過中醫調理後,試管嬰兒可更加提高懷孕的機率,因此,中西醫合併治療儼然成為現在不孕治療的新趨勢。

老祖宗智慧傳承中醫 為患者打造好孕體質

中山醫院不孕症與各科疑難病中醫藥諮詢黃貴松醫師表示,中醫講究人體的氣血循環,氣血溫和暢通才健康,但現在很多人都長時間加班熬夜、三餐外食又愛喝冰冷甜飲,這些都會造成氣血循環不順,導致身體寒氣或濕氣過重而虛弱,再加上晚婚晚育趨勢,不孕症的問題也愈發嚴重。因此,若有計劃性生產的夫妻,在備孕期間建議從根本調理,飲食均衡、避免喝冰飲與適當運動,並保持正向的心情及良好睡眠品質,才能夠穩固自己的好孕體質;對於積極求孕的不孕夫妻,可諮詢專業中醫師,對症下藥更能快速、有效地調理身體。

中醫拼品質、西醫拼數量 不孕症「醫」次搞定

黃貴松醫師說明,有的患者因為心急想懷孕的關係,多半來到生殖中心後,就直接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但因為過去的不良習慣或身體本身體質不易受孕的關係,常以失敗告終。此時,可嘗試轉做中醫諮詢,通常經過三至六個月的調理後,身體與精卵品質會得到改善,再搭配西醫的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事半功倍,大幅提升懷孕成功率。

黃貴松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中西醫合併治療不孕症普及,只是過去患者都會瞞著醫師,自行抓藥或聽信偏方,但每個患者的身體狀況、要調整的問題都不同,若無經過不孕症專業中醫師診斷、配藥,可能會有補錯方向或是補過頭的狀況,反而對身體造成反效果。因此,建議患者直接諮詢不孕症專業中、西醫師,讓中西醫共同討論,找到相輔相成的治療配套,早日圓滿生子夢。

滿足患者中西治療需求 生殖中心引進中醫諮詢部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為早日圓滿每對不孕夫妻的生子夢,生殖中心在各方面都力求精進,除了引進精密的儀器外,也設立心理諮商以及中醫諮詢部等,結合各科專業醫師意見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患者能獲得全方位的照護,更能有效率地迎接孩子到來。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