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口服化療 助轉移性乳癌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由於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已有很多武器可以使用;尤其是轉移性乳癌,因為有口服化療藥物能夠降低副作用,進而能維持乳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臨床上,就有一名三十多歲年輕女子,在接受乳癌治療後,又再轉移,但是她很怕再面對傳統化療時所出現的掉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所以選擇口服化療藥物來治療,不但沒有掉髮,沒有噁心和嘔吐,甚至可以如正常人一樣照常上班。 乳癌復發或轉移 最怕化療副作用 乳癌病人最怕聽到復發或是轉移,尤其是想到得要承受再一次化療時的各種副作用,往往令患者心生畏懼,許多患者甚至會放棄治療;國立成功大學外科部副教授兼附設醫院主治醫師郭耀隆表示,其實,乳癌治療目前已經有許多藥物可以選擇,有一種口服化療藥物,早已普遍用在轉移性乳癌治療,而且副作用較輕,不容易產生掉髮的困擾。 傳統化療治療乳癌,是以針劑注射血管,必須到醫院報到;郭耀隆醫師說,首次乳癌化療的療程大約半年可結束,但是復發或轉移乳癌,以傳統針劑化療,必須一直持續治療,有些病人甚至得持續治療好幾年,除了掉髮問題,還可能發生周邊神經病變,手腳嚴重發麻,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口服化療 在家服藥過正常生活 郭耀隆醫師指出,在所有癌症治療中,以乳癌的治療進步最快,即使是轉移性乳癌,都可以經由治療後使病況控制良好,維持生活品質! 口服化療可以在家服藥,相較於傳統化療,由於不用人工血管,也不用到醫院打針,確實是比較方便。郭耀隆醫師進一步指出,對於年長的乳癌患者,由於生活上照顧不便,或是交通不便利,也較適宜選擇口服化療;此外,對於已經使用過傳統化療,但卻無法控制病情,或是使用傳統化療,出現嚴重的心臟毒性與肝毒性,致使無法用針劑治療的乳癌病人,也可建議改用口服化療,取代傳統的針劑化療。任何治療都需視病人狀況及病情來作整體考量,因此郭耀隆醫師建議治療前應與主治醫師及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和溝通,來擬定對病人最佳及最適當的治療策略。

告別苦情老態 關鍵中段臉年輕化

一名40歲女性,因為法令紋凹陷,看起來蒼老又苦命,進而向醫美診所求救,她原本只打算消除法令紋;但醫師發現,蘋果肌下垂才是禍首,建議將蘋果肌、法令紋都注射玻尿酸,讓蘋果肌飽滿後、法令紋自然變淺,花同樣的錢卻同時解決兩個部位問題,且看起更自然、效果更好,她感到非常滿意,也終於擺脫苦情老態臉。

老了就有皺紋

席睿時尚美醫診所詹子慶醫師表示,年紀大了,老化不可避免,加上內外在因素影響,更可能加速皺紋的產生,包括過度日曬、經年累月的表情動作,皮膚及筋膜鬆弛、下垂,皮下脂肪移位、萎縮等,都是皺紋形成的原因。

中段臉決定老態關鍵

臉部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中段臉部是決定老態的關鍵。從眉毛到鼻子都屬於中段臉部,是全臉的中心部位,是視覺上的焦點,且表情動作變化多,容易出現老化現象;一旦出現皺紋,就容易看起來沒精神、蒼老,常見的問題包括眼袋、淚溝、印地安紋、法令紋、嘴角紋,以及蘋果肌走山、消風。

改善皺紋變年輕不難

如何改善皺紋?詹醫師強調,解決皺紋的治療方式,應分為動態紋及靜態紋,動態紋適合注射肉毒桿菌,將肌肉放鬆減少收縮力量,讓皺紋變得不明顯並減緩形成靜態紋的時間;而靜態紋則適合注射玻尿酸,將凹陷部位填充、拉提,想要常保年輕,不再是難事。

整體治療效果好

詹醫師舉例,淚溝、蘋果肌、法令紋可說是環環相扣、互相牽扯,法令紋的成因可能是淚溝、蘋果肌凹陷、下垂造成,想要解決法令紋問題,光只填補法令紋恐會不自然,必須做「整體治療」,先將淚溝、蘋果肌稍作填充,再細部填補法令紋,中段臉老態問題能就獲得改善,效果更好、看起來更年輕。

玻尿酸安全性高

詹醫師強調,玻尿酸經植物性提煉,並在皮膚結構中是天然成分,安全性高,與其他成分產品相比,發生過敏的機會小,較無不良反應,可說是今日微整形市場的主流。注射玻尿酸即可達到蘋果肌飽滿、改善法令紋、淚溝的效果,效果約可維持半年至1年的時間。

他特別提醒,由於每個皮膚部位的結構及老化的程度不同,透過複合性療程,能獲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民眾若有感冒發燒、正在接受急性疾病治療、或是臉部痘痘發炎的狀況比較嚴重,皆不適合接受微整形注射。在接受醫美療程前,一定要經過醫師專業評估,決定是否適合接受相關療程。

腹膜透析 腎衰竭病人的另外一種選擇

34歲謝小姐自從三年前生產後,罹患妊娠高血壓後,長期治療中。然而近幾年來,腎臟功能逐漸惡化,至今年年初,因水腫與尿毒症至某一學中心住院,而後被告知腎臟衰竭已達到末期病變,經診治後安排住院,與病人充分討論並提出其選擇可能性後,病患最後決定進行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 符合一般人生活型態 收治個案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林軒名主任醫師表示:腹膜透析是我們針對腎臟功能不全到達末期,也就是尿毒症病患,利用我們自身的腹膜來取代原本腎臟清除毒素的功能。手術將透析導管置入我們腹腔,在表面我們只看到一根導管露出在肚皮上。每天自行在家中,利用導管更換透析藥水四次。或者使用居家自動透析的機器,晚上就寢時自動交換藥水。利用藥水與身體腹膜的接觸,將身體內多餘的尿毒素排出,並補充身體不足的鹼質。 林軒名醫師表示:目前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長期的存活率是相當的。但是在開始透析的前兩年,腹膜透析可以保存病人的殘存尿液(殘留腎功能),相對之下病患的預後是較佳的。另外病患可以自行操作藥水交換,自行選擇時間與地點,提供病人更多方便性與自主性。對於許多上班族而言,更能符合一般人的生活型態。 腹膜透析適用有條件 自我照護能力很重要 林軒名醫師表示:腹膜透析因為牽涉到病人自行換液的考量,因此除了疾病因素之外,病人功能與家庭環境也是必須考量在內的。疾病因素部分,以自排尿功能尚佳且體型適當的非糖尿病病人最為適合。在個人與家庭因素,以年輕(<70歲)且自我照護能力良好,且家中或工作場所有適合的換液環境為佳,良好的自我照護能力或充分的家庭資源,都是腹膜透析病人成功的要素。 醫師建議慢性腎病的病人,一旦肌酐酸達到6mg/dl以上,或腎絲球過濾率達到15ml/min以下,應該詢問慢性腎病衛教師或醫師,有關腎臟替代療法的訊息。讓專業團隊來評估病人最適合的腎臟替代療法的方式,以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也避免到了急性尿毒症發作時,患者常被迫選擇血液透析的治療。他強調,病人切莫有諱疾忌醫的想法,應該盡速就醫與醫師或腎病團隊充分討論,找到最適切的醫療方式,擁有美麗人生。

水泥工常彎腰負重 椎間盤突出申請職災補助

一名五十多歲從事營造業的水泥工,日前因為下背痛前往醫院看診,結果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導致下背痛,而且必須接受手術治療;醫師研判他是由於從事該職業長達二十年之,才引起此病況,因而將為其向勞保局申請職業災害勞工補助。

每天彎腰負重2公噸板模

收治這名水泥工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職業傷害門診主治醫師王俊堯表示,該男子已在營造業工作長達二十年,主要工作為板模水泥工,每天都彎腰負重工作,通常一塊板模就重達18公斤,每天幾乎要彎腰負重近2公噸的板模。

吊掛或蹲下拿板模才不易受傷

長期不斷的彎腰負重的結果,致使這位男子出現椎間盤突出,並造成嚴重的下背痛,必須要接受手術治療;王俊堯醫師指出,水泥工在拿板模時,其實應該會以吊掛方式,或是應該蹲下去拿,不應該以彎腰負重,但是早期對於此工作防護措施不甚了解,致使很多人忽略了保護,進而容易造成職業傷害。

符合職業傷害傷病事實即可申請

王俊堯醫師進一步指出,職業傷害門診中,除了營造業之外,鑄造業也很常見,主要還在於鑄造業往往需要以機械作業,因而會有很大的噪音,致使員工出現聽力受損的情形。由於早期很多業者都沒有為員工做好防護措施;所以,只要凡是符合職業傷害的傷病事實,一經確認,都會協助病人申請職業災害勞工補助。

除皺抗衰老免動刀 高端除皺新品抗老化

近年來韓國高人氣女星宋智孝、高俊熙、金泰希等流行人物充斥媒體版面,高曝光率讓大眾幾乎無不認同,但另一方面卻也對於她們都已是熟齡年紀的事實,難以相信。這些熟齡女星的肌膚幾乎不見任何細紋,且充滿彈力,對肌膚護理的細緻度可見一斑,即使跟20歲出頭的女星相比,膚質的完美度也絲毫不遜色。 據主管機關數據指出,台灣2014年醫美產業產值逾500億美元,療程上以臉部皺紋、老化細紋以及妊娠紋、抽脂後受生長紋與萎縮紋困擾等諮詢求診的比例接近五分之一,國內某細胞科技公司長年致力於抗衰老凍齡技術研發,研發團隊鑽研抗衰老應用逾十年,與美國廠商合作,成功開發出「肌源關鍵」的賦活方程式,能有效對抗多種肌膚老化症狀,幫助肌膚回到極根本純粹的健康狀態。 針對台灣多數女性關心的凍齡抗皺問題,執行長林子偉表示,公司全力開發醫美術後修復與抗老除皺新產品,除了與全台醫美診所合作推廣,並致力於網路銷售通路,讓更多人能受惠於最新的凍齡抗皺產品。 執行長林子偉進一步指出,研發團隊運用專業凍晶技術,將珍貴豐富的活性蛋白質α保存起來,搭配特殊皮膚穿透配方,使用在肌膚上,更能深入真皮層,由內而外提升肌膚表層防禦力,細緻肌膚紋路,促進老廢角質代謝,改善毛孔粗大、粗糙暗沉等狀況,來並促進肌底源生關鍵的數量與活性,補充肌膚彈性活力,進而撫平細紋、皺紋。 人體衰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新生細胞的數量與修復的速度,趕不上死亡細胞的數量和損壞的速度」。執行長林子偉以皮膚老化的例子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裡的幹細胞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大幅減少,進而產生皺紋、斑點及膠原蛋白流失等的問題,加上現代人飲食不均衡、生活作息顛倒、外在環境髒汙與化妝品使用頻繁等,都會過度刺激年輕健康的肌膚,加速肌膚的衰老問題。 幹細胞在抗衰老領域的應用近年來成為生物科技發展的主流,公司的技術團隊已以多年研發經驗指出,生活中肌膚常會受到紫外線直接或間接的傷害,造成細胞受損,產生肌膚老化。幹細胞分泌因子可以修復細胞,活化受損細胞的機能。他強調,纖維母細胞是皮膚中膠原蛋白的主要來源,隨著年紀增長,膠原蛋白的分泌量會逐漸變少,導致皮膚產生皺紋和細紋,使用幹細胞分泌因子後,可恢復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的功能力,而達到除皺的效果。 執行長林子偉表示,正確的預防老化觀念,平時除了做好防禦的工作,更應該積極地刺激活化肌膚細胞,來提升肌膚組織再生與結構重建的活力,完整地克服肌膚長期的慢性傷害,才能真正地對抗老化。

青少年急性心肌炎 葉克膜救回一命

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小萱,去年9月間,因感冒症狀持續3~5天,而且走路越來越喘;家人雖然有帶她就醫,但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後來突然暈倒、失去意識,緊急送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急診,經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罹患『急性心肌炎』,緊急給予人工葉克膜放置,整個急救過程中,整體心跳停止時間超過45分鐘,心臟功能逐漸恢復救回一命,小萱遭逢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

急性心肌炎症狀不明顯 合作照護需求高 收治個案的彰基兒童加護病房主任李明聲醫師表示,除了為小萱進行強心劑治療外,馬上安排心臟超音波,確診小萱罹患『急性心肌炎』後,立即聯絡ECMO(葉克膜)小組。醫療小組輪流為小萱持續進行壓胸,並在急救的同時,開始進行ECMO裝設,最後在30分鐘內完成ECMO的裝設,第一天晚上就得到不錯的效果。

李明聲醫師指出,『急性心肌炎』的徵狀為無力、走路會喘、心跳加快、四肢冰冷,其實症狀並不明顯,且容易誤認為是感冒;一旦發作,病情變化很快,如不立即處理,很可能造成憾事;確診的方式為抽血(驗心肌酶譜)、心臟超音波等方式;治療方法包括利尿劑、強心劑,抗心律不整藥物、部分嚴重猛爆性心肌炎的病患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葉克膜ECMO)、兒童加護照護團隊+心臟科合作照護等方式。

急性心肌炎痊癒 持續追蹤即可 小萱表示,原以為自己能夠每天開開心心的過完高中生活,沒想到自己會有要離開的感覺;這些日子以來,非常感謝大家為自己祈福、折紙鶴等,內心很開心、也更珍惜能夠和大家一起生活。小萱目前已經健康出院了,『急性心肌炎』獲得痊癒,目前僅需在半年內持續追蹤即可;熱心好動的她,也在體力許可的狀況下恢復到學校福利社擔任義工。

換牙漏財縫? 醜小鴨時期牙齒保健

「醫生,他乳牙長得很漂亮排得很整齊,為什麼換牙以後門牙開開的,是不是需要矯正?」牙科門診常見家長焦慮地帶著七、八歲小朋友來求診。事實上孩童於六至七歲開始進入混合齒列時期,直到十二歲左右,口內的乳牙一顆顆替換成恆齒。這段乳、恆齒交替期間,牙齒缺落不齊大小不一,稱為「醜小鴨時期」。 恆牙比乳牙大 萌出後會自然閉合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牙科鄧伊婷醫師表示,醜小鴨只是一個過渡時期,一般乳牙顏色偏白且短小排列整齊,恆牙的大小是乳牙的一倍半,且顏色較偏黃,剛開始換牙時,尤其是門牙,家長常會驚呼怎麼新牙又大又黃這麼醜啊!家長也可能注意到上顎門牙換牙後出現俗稱的露財縫,醫師表示其實這是普遍且正常的現象,等待時間到了自然會有所改善。上顎側門牙與犬齒換牙萌出以後,會自然地把正中門牙往中線擠,這個漏財的牙縫就會漸漸地閉合起來。但是,如果過了這個時期還有很明顯的縫隙,就可能有異常的問題發生,需要找專科醫師進行檢查。 混合齒列後期仍有縫隙 找專科醫師進行診斷 鄧伊婷醫師提醒,若到混合齒列後期,上顎門牙間還有超過3mm以上的縫隙時,可能有以下情形,家長應要積極帶小朋友尋求專業的牙醫師做正確的診斷,才能找到適當矯治的方法。 1.兩顆門牙中間有多生牙或牙瘤,需拍攝X光片來確認,若確實有多生牙或牙瘤,必須以手術將之移除,門牙縫隙有機會能自然地閉合。 2.上唇繫帶過長或肥大,造成門牙縫隙無法閉合,經診斷確認後可藉由手術來切除過長或肥大的唇繫帶,再加上矯正方式關閉門牙縫。 3.牙齒與牙弓大小不一致,需要進一步完整的矯正評估。 4.長期不良的口腔習慣如吸手指、不正確的吞嚥方式、咬下唇等造成前牙的開咬(上下門牙咬緊時出現縫隙),這些不良習慣需先戒除後再加以評估。

攜帶型加壓袋(PAC) 終結高山病死亡悲劇

去年3月在奇萊山,季姓女山友發生高海拔肺水腫。當時天候又不佳,直升機無法進行緊急救援,情況一度相當危急。

受過訓練的民眾可以徒手操作PAC,藉著用腳踩的加壓幫浦,十分鐘讓內部的壓力上升兩個PSI,裡頭的患者,就相當於高度下降1500公尺,如此一來,高山病即可獲得治療,症狀緩解後,由同伴陪同患者儘速下山。

有鑑於此,台灣緊急救護協會王士豪醫師與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發動公益勸募,成功獲得了社會大眾的踴躍響應,進口100個PAC,無償設置於台灣的高山山屋,串連成一個高山安全網,希望能徹底終結高山病死亡悲劇。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