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260人違隔離或檢疫令被定罪

衞生署提醒所有新型冠狀病毒病確診者遵守隔離令,其密切接觸者也須遵守檢疫令,署方會嚴肅跟進違規個案。截至本月20日,約260人因違反隔離或檢疫相關規例被法庭定罪,被判即時監禁最多四個月或罰款最高15,000元不等。

自上月15日起,政府要求居家隔離的確診人士必須戴上電子手環,確保他們遵從法例的隔離要求,進一步減低社區傳播的機會。

確診人士如於居家隔離期間離開居家範圍、不遵從安排戴上電子手環、剪斷電子手環,或刪除「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均會被視為違反隔離令,政府絕不容忍。違令者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和監禁六個月。

現時有超過600宗懷疑違反隔離或檢疫規例的個案尚在調查或跟進,其中逾140宗與佩戴電子手環有關。衞生署會根據調查結果和證據考慮提出檢控。

另外,政府呼籲市民遵從《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下的強制檢測指示和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如未有遵從強制檢測指示或公告,最高可被判處罰款25,000元和監禁六個月,而解除有關法例責任的定額罰款為10,000元。截至本月20日,由衞生署處理的強制檢測令超過25,0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超過7,000張。

確診個案創近月單日新高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38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創近月單日新高。醫院管理局表示,亞洲國際博覽館內的新冠治療中心將接收指定類別病人,包括未有家人照顧的社區確診長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236宗,其餘4,144宗為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另有237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五宗。

七間安老院和六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感染個案,共21名院友和兩名職員確診、100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83間學校共呈報160宗陽性個案,涉及127名學生和33名教職員。過去七日,31間學校呈報兩宗或以上個案,七間學校個別班別須暫停面授課堂。

歐家榮表示,本地感染個案連續四日維持6,000宗水平,顯示社區有多條傳播鏈,呼籲市民遵守防疫規定,妥善佩戴口罩,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要盡快接種。

公立醫院接收確診者方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指,今日留院確診病人達2,100人,11歲以下需入院治療的確診病人數字呈上升趨勢,需使用氧氣和呼吸機的病人逐步增加,對醫院構成壓力。

他表示,入院人數如進一步上升,醫管局需要進入另一階段的病床調動計劃,屆時有更多非緊急服務如非緊急手術和非緊急住院治療和日間服務將會受到影響。

亞博館內的新冠治療中心傍晚重新啟用並提供200張病床,接收三類病人,即未有家人照顧的社區確診長者、在竹篙灣檢疫中心內病情較複雜的患者、公立醫院內情況穩定的病人。

另外,鑑於荃灣、深水埗、元朗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按防疫需要將上水祥龍圍邨景祥樓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推出計劃助弱勢初中生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今日公布共創明Teen計劃,協助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的初中生擴闊眼界,啟發他們探索更多個人發展的可能。計劃為期一年,名額2,000個,預計9月上旬透過學校和地區網絡招募學員,10月舉辦迎新活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計劃細節時說,計劃旨在推動學員開闊眼界、加強自信、建立正向人生觀、為自己未來定下目標、力爭上游。目標學員是來自弱勢社群尤其是居於劏房的中一至中三學生。

計劃分為五個範疇,先是迎新活動,讓友師與學員認識,並為學員作前期評估,以了解計劃日後成效;之後是基礎訓練、友師與學員互動環節、多元團體活動、畢業典禮和擴闊社交網絡。

計劃屬試驗性質,政府會在推行期間不時檢討和優化,日後會擴大名額。

每名學員將獲配對一名義務友師,也會獲發放一萬元資助,分兩階段發放。首階段5,000元於參與計劃後在友師指導下使用,餘下5,000元則在完成一年計劃後獲發,學員可自行決定用途。

友師需為21歲或以上的在職人士,較年輕者優先,也要能在職場安排工作影子活動,讓學員隨同上班,了解其日常工作和職場情況。

陳國基指出,友師需令學員明白並非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他以擔任星級友師的運動員為例,指他們在體育生涯中都曾遇上挫折,友師應教導學員如何面對挫折,繼續向上。他期望友師能向學員灌輸正向思維。

政府會邀請商界參與計劃,提名人生經驗豐富的友師、協辦具啟發性的團體活動、提供工作影子機會,以及贊助活動。

另外,陳國基今日主持第四屆扶貧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時,也與委員討論共創明Teen計劃,並聽取委員意見。

政府會向未打第三針者發電話短信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網誌表示,政府會向尚未按時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的市民發出電話短信,提醒他們盡早接種,同時透過放寬到校接種計劃的人數下限和「針跟人」等方法,提升老幼的疫苗接種率。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8月2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保護下一代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醫務衞生局局長,在抗擊新冠肺炎上,我一直心繫保護兒童免受感染。過去一星期,再多了幼兒、年紀很小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變為重症而要接受深切治療的個案,這令我尤感心痛。

過去一個月,經過專家們和同事的努力,六個月至三歲的幼童自8月4日起可接種科興疫苗,目前有約6,400名幼童已接種首劑疫苗。幼童接種科興疫苗非常安全,到目前為止,我們觀察到除接種後短暫輕微不適如發熱、針口紅腫或皮疹外,並未有任何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

我知道有些父母對安排幼兒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我希望醫生同業繼續齊心盡社會責任,主動向父母提供專業意見,並按小朋友的身體情況提供耐心解説,勸諭他們讓孩子接種疫苗。

此外,我們會繼續推展到校疫苗接種計劃和接送學童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服務。到校接種疫苗計劃的下限人數更由30人減至十人,希望更便利幼兒院及幼稚園。

我在7月5日《牽小手 去明天》的手記內,引述了《我和我的父輩》主題曲《如願》其中兩句歌詞:「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我相信每位為人父母者,都必定會盡力保護孩子,讓他們茁壯成長、讓他們可以「見你未見的世界 寫你未寫的詩篇」!

除了保護兒童外,長者亦是新冠疫情下最受影響的高危群組之一。鑑於第五波疫情的經驗,保護院舍院友是我們防疫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早前已展開特別計劃,做到「針跟人」,目標是不錯過任何一位到期打針的院友,盡快為他們接種。有賴各方不辭勞苦安排院友接種疫苗,院舍院友的第一及第二劑接種率已分別上升至約94%及90%,第三劑的接種率亦已達到53%。

相比起整體人口93%的首劑疫苗接種率,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只有約八成接種了首針,約35萬名長者仍未接種任何新冠疫苗。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因為在第五波呈報個案中,超過95%死亡個案為60歲或以上長者,當中大部分死亡個案均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而沒有接種疫苗的70至79歲和80歲或以上長者,一旦感染新冠,死亡率高達5.4%和16%。

面對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株,市民一定要按專家的意見在接種第二針後三個月盡快接種第三針。政府稍後會向所有已打了兩針而尚未按時接種第三針的市民發出電話短信,提醒他們把握時間盡早接種。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感染、重症與死亡的最有效方法。雖然香港總體人口的接種率(第一針)超過93%,但長者和兒童的接種率仍有待提升。為築起保護屏障,我們會繼續致力提高疫苗接種率,特別是針對一老一幼的重點人群。

天水圍暫託中心下周四投入運作

社會福利署宣布,由於近日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增加,設於天水圍體育館的暫託中心本月25日投入運作,提供130個床位、基本膳食和護理支援,免費接收輕症或無症狀確診長者。

社署又指,鑑於社區部分確診長者和殘疾人士缺乏照顧,署方轄下所有暫託中心不但接收來自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的新冠患者,也會接收由醫院管理局或衞生署轉介的社區確診長者和殘疾人士。其中,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和小西灣體育館的暫託中心6月25日已投入運作。

另外,因應天水圍體育館將轉為暫託中心直至另行通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場地租用人可填妥退款申請表,連同用場許可證正本郵寄或親身遞交至康文署元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以辦理退款。

廉政專員核酸檢測陽性

廉政公署表示,廉政專員胡英明今日對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正待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安排隔離。

胡英明最近一次上班為本月19日,工作期間有佩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每日接受快速抗原測試。他最近沒有外遊紀錄。

廉署會徹底清潔有關辦公室及進行消毒,並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及提醒所有人員注意個人衞生。相關職員會遵照防護中心的建議接受檢測。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