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到訪北區,與該區區議員和居民交換意見。
高永文與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和區議員會面,聽取他們對該區公共醫療服務、環境衞生設施等事宜的意見和訴求。
他其後前往清河邨的香港宣教會恩霖社區服務中心,與長者和學生交流。
高永文又到「333小老師培訓計劃」培訓中心參觀,了解中心為該區兒童提供的服務。參加該計劃的小學生來自低收入基層家庭,計劃為他們提供資源及專業支援,協助他們提升學業成績。
衞生署聯同學術界、醫學界和非政府組織展開新一輪預防癌症的宣傳教育運動,提高市民防癌意識,並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作好準備。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今日主持記者會時說,2013年本港有13,589人死於癌症,佔全年登記死亡個案約三分之一。
2014年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年齡介乎18至64歲的受訪人士中,81%被訪者進食水果和蔬菜不足;39%體重指數為23或以上,即超重或肥胖;62.5%體能活動不足;6.8%一個月內曾暴飲;10%每日吸煙一支或以上。
陳漢儀說,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例如多吃蔬果、少食紅肉和加工肉類、定時運動、避免煙酒等,可預防最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個案。
宣傳教育運動透過「健康聯盟」七個角色,在電視、電台、報紙、雜誌、海報、專題網頁和社交網站等推廣防癌資訊。
為應對本港日益增加的大腸癌疾病負擔,「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最快年底推出。在基層醫療和公私營協作下,政府會資助特定年齡組別人士接受篩查。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表示,登革熱在東南亞包括多個港人熱門旅遊地點一直活躍,而本港的暖和天氣適合白紋伊蚊繁殖,出現更多傳入個案甚至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加。
梁挺雄上午到深圳出席「廣東省和深圳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傳染病防治工作座談會」,討論今年登革熱和其他急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他返港後會見傳媒,呼籲市民提高警覺,不論在港或外遊,都要注意衞生,採取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
梁挺雄說,廣東登革熱個案明顯上升,由2013年2,894宗增至去年45,189宗,達15.6倍,主要在廣州發生。
本港方面,截至本月16日,本年暫確診23宗外地傳入個案,而去年則有三宗本地和108宗外地傳入個案。過去十年,本港並無登革熱死亡個案。
梁挺雄表示,當局關注本地個案,已按傳病媒介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加強醫護人員的意識和公眾防蚊教育,並制訂應變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本周召開督導委員會會議,統籌各部門的滅蚊工作;又會安排與其他合作夥伴開會,討論加強防蚊。
當局增加播放預防登革熱的宣傳短片和聲帶,增設「登革熱專頁」,於衞生防護中心首頁顯示。自去年10月起,中心每星期公布登革熱個案最新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