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當局跟進豬隻疑含獸藥事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一批本地豬隻尿液樣本被驗出懷疑含有禁用獸藥殘餘氯霉素,政府化驗所正進行覆檢。來自有關豬場的肉類,暫時停止供應。

 

高永文今日出席活動後對傳媒說,如確認檢驗結果,會銷毀該批豬隻。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在豬隻所屬的養殖場抽取其他樣本檢驗,這兩天或有結果;署方會視乎結果,採取適當行動。

 

另外,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漁護署會到屠房和其他本地豬場抽取樣本,確保並無同類問題。

 

高永文指,事件涉及禁用藥物,問題嚴重,須調查是否蓄意。本港養豬業協會已通知業界,避免同類情況發生。

 

談及初生嬰兒代謝病篩選檢查先導計劃,他表示,當局參考了國際做法,初期將20多種疾病納入計劃,稍後會檢討成效,按科技發展更新疾病名單。

 

加州部分珍寶蟹石蟹禁售

食物安全中心宣布禁止進口和出售加州部分水域出產的珍寶蟹和石蟹。市民應停止食用,業界也應停用或停售。

 

美國當局檢測發現,俄勒岡州南部邊界至加州聖芭芭拉郡南面一帶水域的珍寶蟹和石蟹所含的軟骨藻酸持續偏高,不宜食用。

  

軟骨藻酸可天然積存海產動物體內,會誘發食物中毒,症狀一般在進食受影響食物後15分鐘至38小時內出現,包括嘔吐、腹部痙攣、腹瀉、頭痛等。

 

巿民如食用受影響產品後感不適,應及早求醫。過去三個月中心沒有收到食用有關產品後不適或投訴的個案。

優化尖沙咀海濱計劃公平公開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表示,星光大道設施老化,油尖旺區議會一直要求進行改善工程。新世界積極回應區議會的訴求,並向政府提出優化計劃。計劃經區議會和海濱事務委員會專責小組多次公開討論,諮詢工作一直以公開、公平、公正和具透明度的原則進行。

 

劉江華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答覆議員梁繼昌的質詢時說,新世界在設施興建和管理具豐富經驗,並承諾會引入具創意和靈活的管理方法,以提升尖沙咀海濱的活力。

 

他說,政府認為計劃有助更快推展優化尖沙咀海濱的文化設施和公共休憩空間,又可改善紅磡海濱與尖沙咀文化設施群的連通性。由於優化計劃的建造及日後營運不涉及公帑,並由非牟利機構以非牟利方式營運,以及得到區議會和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支持,政府認為建議符合公眾利益,因此接納計劃。

 

完成優化後,相關土地仍由康文署擁有,該署會成立管理委員會,監督有關機構的運作和表現。署方又會成立諮詢委員會,邀請專家、地區及社會人士加入,就管理事宜提供意見,加強公眾參與。

 

康文署一直有透過類似的夥伴合作模式,將轄下合適的休憩場地以象徵式收費委託非政府或私人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現時以這模式運作的項目包括南蓮園池和港灣道花園。

跨部門會議審視登革熱情況

蚊傳疾病跨部門統籌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審視登革熱的最新情況和防蚊措施。身兼委員會主席的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提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採取防蚊措施。

 

梁挺雄指,預期今年冬季較暖,登革熱活躍程度可能上升。登革熱病毒一旦於本地持續傳播,個案或於短期內增至數以萬計。

 

17個政府決策局、部門和機構代表參與會議,同意在冬季加強控蚊工作。市民如發現蚊患,應致電熱線1823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報告。

 

除一宗正在調查的最新個案外,本港今年至今確診97宗登革熱個案,包括一宗本地、95宗外地傳入和一宗未能分類的個案。2005至2014年同期錄得22至99宗不等,相比起來,今年數字較高。

 

衞生防護中心一直密切監察鄰近和海外地區的登革熱情況。台灣南部的登革熱活躍程度仍處於高水平,今年入夏至今錄得共30,298宗本地個案,其中141宗死亡個案死因與登革熱相關,當中98.7%個案來自台南、高雄和屏東等地區。

 

內地多個地區包括廣東,潮州、中山、佛山、廣州、東莞、汕頭、深圳、揭陽、陽江、江門、茂名和雲浮錄均得本地個案。至於多個港人熱門亞洲旅遊地點,今年至今馬來西亞錄得96,222宗個案,泰國102,761宗,新加坡8,621宗和日本251宗。

明年提建議 檢討醫療人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過去數年一直檢討醫護人員的人力資源,包括各專業的發展和專業管治架構,確保各職系的醫護人員能夠適應醫療需求,明年會提出較全面的建議。

 

高永文今日會見傳媒時說,政府近年與醫務委員會合作推動數項改革,包括改善執照試的形式和次數,現時每年通過執照試到港執業的醫生數目已增加,最近兩年人數達50至60人。

 

醫委會也通過,若醫生擁有相關專科資歷,其實習期可考慮縮短一半。

 

大學醫科生的名額過去數年亦有所增加,未來一、兩年畢業的醫科生人數會增至逾400人。

 

談到醫委會對執業醫生進行紀律聆訊的工作,高永文表示需要改善效率,以處理積壓的病人投訴,醫委會也應加入業外人士擔任評審員。

 

至於日前確診的登革熱個案,高永文表示由於病人在潛伏期內曾到過廣東地區,目前未能確定此個案屬本地或輸入病例。當局會繼續在各區滅蚊。

 

新西蘭生蠔受大腸桿菌污染

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批可能受大腸桿菌污染的新西蘭有機生蠔,業界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

 

受影響產品為「Kaipara Oyster紐西蘭有機生蠔」,由慈康農圃(國際)有限公司分銷,每包12隻,最佳食用期為2017年2月28日。

 

中心從港鐵青衣站店鋪「点点綠」抽取生蠔樣本檢測,結果顯示每100克樣本的大腸桿菌最大可能數為1,700,可能危害健康,不宜食用。

 

中心已指令涉事商戶停售和回收受影響批次產品,並通知業界和聯絡產品進口分銷商跟進。

 

市民可致電分銷商熱線3181 4488查詢。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