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王國向世界衞生組織通報七宗中東呼吸綜合症新增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正密切監察。
根據世衞資料,病人包括三男四女,年齡介乎24至81歲,其中五人與一間正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的醫院有關,其餘兩人曾接觸確診病人。
世衞至今接獲通報1,618宗中東呼吸綜合症個案,至少579人死亡。
中心指,市民應保持警覺,外遊時保持良好個人、食物與環境衞生。赴中東的旅行團切勿安排騎駱駝或參與接觸駱駝的活動,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沙特阿拉伯王國向世界衞生組織通報七宗中東呼吸綜合症新增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正密切監察。
根據世衞資料,病人包括三男四女,年齡介乎24至81歲,其中五人與一間正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的醫院有關,其餘兩人曾接觸確診病人。
世衞至今接獲通報1,618宗中東呼吸綜合症個案,至少579人死亡。
中心指,市民應保持警覺,外遊時保持良好個人、食物與環境衞生。赴中東的旅行團切勿安排騎駱駝或參與接觸駱駝的活動,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新界區九個農曆年宵市場共951個攤位11月23日起,陸續公開競投。
九個年宵市場分別設於荃灣沙咀道遊樂場、葵青葵涌運動場、屯門天后廟廣場、元朗東頭工業區遊樂場、北區石湖墟遊樂場、大埔天后宮風水廣場、沙田源禾遊樂場、西貢萬宜遊樂場和將軍澳寶康公園,共設有652個濕貨攤位、293個乾貨攤位和6個快餐攤位。
底價最低的是西貢萬宜遊樂場的濕貨攤位,訂為590元,最高為荃灣沙咀道遊樂場的乾貨攤位,訂為13,230元。
年滿18歲通常居港人士,均可參加農曆年宵市場攤位競投。競投詳情可瀏覽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或致電2868 0000查詢。
政府下月至明年4月推出全港大型公眾參與運動「欣賞香港」,以十大亮點項目打頭炮,並有連串惠及社群的活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主持啟動禮。
林鄭月娥表示,「欣賞香港」是繼2013年「家是香港」及去年「築福香港」後第三次推出的同類運動,其含義遠比過去兩次深遠,凝聚更大力量。
她說,運動的英文名稱Appreciate Hong Kong包含四重意義,分別是欣賞香港、感激香港、理解香港,並為香港增值。她指,面對困難和挑戰,港人要更加積極,多做點事,令香港繼續發光發亮。
多名政府主要官員、部門首長和不同界別逾250位代表出席啟動禮,以示支持。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和相關構機代表介紹各項目。
項目包括低收入家庭免費遊覽海洋公園、迪士尼「伴你高飛」獎勵計劃、第50屆工展會「惠澤社群」活動、優遊博物館、家園購物「分」「紛」「分」、2016本地漁農美食迎春嘉年華、香港馬拉松嘉年華、紀律部隊訓練學校開放日、賞心樂食-美食文化節,和西九自由約升級版。
「欣賞香港」運動是一個開放平台,凝聚各方力量,讓民、商、官、學和社會各界合作,將切合主題的活動納入旗下。政府鼓勵各界籌辦多元化的活動和項目,並就12個不同界別委派相關政府人員負責統籌。
各界如有適合項目,可向所屬界別負責的政府人員提出,供當局考慮納入該運動節目日程內。
政府12月初推出專題網頁,臚列各活動和項目詳情,方便查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說,哥連臣角火葬場第二期年底投入服務,屆時可提供更多服務名額,應可紓緩預約火化服務的緊張情況。
高永文今日會見傳媒時被問及殯儀業界擬遊行,表達對預約火化服務的不滿,他回應說,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會盡量減低電腦故障的機會,並已聯絡業界,向他們解釋,希望他們不會影響公眾服務。
他續說技術問題難免會發生,一旦發生,署方會盡快搶修。
談及有豬隻被驗出含禁藥,高永文指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在涉事養殖場抽取樣本化驗,但目前在水樣本和飼料樣本均未驗出禁藥,而衞生署抽取的動物用藥物樣本則未有化驗結果。
他指當局會繼續調查,重申在食用動物身上使用違禁抗菌素屬違法,相關部門正研究證據是否充分。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足球總會今日舉辦聯合記者會,簡介周二在旺角大球場舉行的2018 FIFA世界盃外圍賽香港對中國賽事的安排。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康樂事務經理廖偉城表示,應足總要求,這場球賽的入場時間會由傍晚6時提早至5時30分開始,主隊球迷可經花墟道和花墟徑的入口進場。
球迷入場需出示有效門票,通過安全檢查後,進入場區前需再次出示門票和香港身份證明文件。
他呼籲球迷盡量輕裝上陣,不耍攜帶未經許可的物品進場,包括樽、罐、危險品、具挑釁性和與賽事無關的物品。
客隊球迷會經界限街的入口進場,進場時需出示足總發出的信件和身份證明文件,並同樣需通過安全檢查。
廖偉城呼籲在場人士尊重公平競賽的原則,尊重雙方的職員、球員和其他在場人士,讓球員專心比賽,發揮最高水準,為球迷獻上精彩比賽。
足總主席梁孔德也呼籲球迷當日保持冷靜並留意廣播,如發生突發事件,應聽從廣播的指示。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主持「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啟動簡介會並致辭,指政府致力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健康成長。
林鄭月娥表示「及早識別、適時介入」是政府為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服務與支援的政策方針,當局會因應需要持續加強康復、醫療和教育服務。
她指今屆政府在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專注拓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兒童是社會未來棟樑,政府對培育他們健康成長責無旁貸。
近年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需求殷切,為盡早讓有需要兒童得到服務,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運用獎劵基金,自2015/16年度起推行兩年試驗計劃,向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外展到校的訓練服務。
林鄭月娥指試驗計劃的形式和規模在社福界均屬前所未有,現時有16間社福機構參與,獎劵基金撥款4億二千多萬元推出逾2,900個訓練名額,覆蓋450多間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約半數在輪候冊上的幼兒可即時接受服務。
各營辦試驗計劃的非政府機構會於本月至明年1月先後推出服務,派出跨專業團隊到校為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和訓練。
服務團隊也會為幼稚園老師和幼兒工作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他們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兒童,並支援家長,指導他們採取正面態度和有效技巧培育有特殊需要兒童。
政府未來會繼續增加學前康復服務名額,預計未來五年可增加逾1,100個,也會鼓勵非政府機構擴建或重建福利設施,預計可額外提供約3,800個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和特殊幼兒中心服務名額。
簡介會吸引逾500人參加,除了營辦試驗計劃的非政府機構代表外,也有參與計劃的幼稚園與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校長和教師、特殊需要兒童的家長、家長組織的代表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也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