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接獲內地通報,湖南50歲男子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情況危重。
該男子居於湘西,5月23日發病,5月28日入院。
自2014年以來,內地通報14宗H5N6個案。
衞生署已在各口岸實施疾病防控措施,以紅外線熱像儀監測入境人士體溫。若有懷疑,會立即轉介醫院跟進。
署方呼籲市民時刻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勿往活禽市場和農場,避免接觸家禽、雀鳥或其糞便。
政府宣布明日恢復活禽應市,本地養殖場今日下午可安排運送雞隻到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活禽進口也由明天恢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主持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應變級別督導委員會會議,討論防控禽流感的跟進工作和評估風險。
漁農自然護理署過去三天巡查所有本地活雞養殖場,抽取3,360個樣本,全部證實對H7N9禽流感病毒呈陰性反應,而在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抽取的275個樣本,也對病毒呈陰性反應。
食物環境衞生署會繼續巡查活家禽零售點,確保已徹底清潔和消毒。至今已有逾120處活禽零售點通過檢查。
較早前有樣本驗出帶病毒的屯門仁愛街市雞檔及其鄰近雞檔,由於已被列為疫點,須關閉至6月24日。當局正追查病毒樣本來自本地還是內地家禽。
高永文會見傳媒時說,感謝各家禽養殖場和持份者配合,包括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的營運商和所有零售點的檔主,當局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活雞供應。
他強調政府會繼續在活雞供應鏈的各環節上,採取非常嚴謹的檢疫措施,預防禽流感,保障公眾健康。
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中午完成銷毀家禽的行動,共銷毀5,643隻家禽。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已徹底清洗和消毒,防止病毒滋生和積聚。
早前屯門仁愛街市一個活家禽檔的活雞糞便樣本驗出H7N9病毒,政府昨日舉行跨部門會議後決定銷毁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的活禽。
銷毀的家禽包括48隻雞、2,000隻竹絲雞、825隻山雞、600隻石雞和2,170隻鴿。
漁護署人員亦已完成巡查所有本地雞場,正等候樣本化驗結果。
該署會密切監測和留意本地雞場,並要求所有農戶,如發現異常,必須即時通知署方。
食物環境衞生署下周一起分批推出新款廢屑箱。新設計的投入口較小,貼有較大的警告標示,提醒市民不可把垃圾棄置在廢屑箱旁或頂部,否則會被檢控。
食環署指新廢屑箱容量為130公升,投入口由原本的370毫米乘190毫米縮小至230毫米乘150毫米,其上的警告標示增大後更為鮮明,可加強宣傳教育和警告效果。
食環署會按街道情況,包括行人流量和路面闊度等,在適當地點設置廢屑箱,方便行人棄置細小垃圾。
該署去年在各區減少約15%廢屑箱,街道衞生情況大致良好,署方稍後會繼續減少街上的廢屑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當局決定繼續暫停活家禽買賣,直至完成巡查所有本地家禽養殖場,確定全部樣本均沒帶H7N9禽流感病毒,才恢復活雞巿場運作。
高永文今日主持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應變級別督導委員會會議,跟進屯門仁愛街巿活禽糞便樣本驗出H7N9病毒。他在會後會見傳媒時說,評估風險後,決定應變級別維持在「戒備」。
高永文指,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巡查九個本地養殖場,共抽取60個雞隻喉頭樣本和60個血液樣本,經快速測試證實全為陰性。該署明天完成巡查另外20個養殖場,採集樣本,盡快化驗。
食物環境衞生署已巡查本地86個街市活禽攤檔和46 間售賣活禽的新鮮糧食店,暫未發現有售賣活禽和違規的情況,該署會重複巡查,確保商戶完成清潔和消毒。
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一直留意求診市民有否出現禽流感相關病徵,暫無發現。
高永文說,驗出帶H7N9病毒的樣本,來自同時出售本地活雞和內地雜禽的攤檔,因此暫未能確定病毒源頭。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巿場內數千隻家禽明日會銷毁,以便徹底消毒。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雖然H7N9在禽鳥中具低致病性,但人類患者的死亡率達30%至40%,不容忽視,有需要採取嚴格措施保障市民健康。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屯門仁愛街市活家禽檔的一個活禽糞便樣本證實有H7N9病毒,本港所有活家禽暫停出售。
該署委託香港大學對街市及新鮮糧食店進行禽流感恆常監測計劃,該樣本於5月16日檢取,昨日驗出H7N9病毒,涉事檔戶出售活雞和鴿子。
漁農自然護理署會列該活禽檔為疫點,予以關閉,徹底消毒清洗。
仁愛街市有兩個活禽檔戶,另一個並無發現H7N9病毒樣本。食環署接獲檢測報告後,已即時徹底清洗和消毒兩個檔戶。
按照本港發現禽流感病毒的應變計劃,所有活家禽交易暫停,以便部門跟進調查,追蹤病毒來源。本地農場已停止供應雞隻,活禽進口也會暫停。
漁護署人員會巡查所有本地養雞場,並抽取樣本作禽流感測試,以確定本港農場或雞隻沒有受到禽流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