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社會保障受助人獲發額外款項

政府公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受惠人,以及領取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人士周五起將陸續獲發一筆過額外款項。

是項一筆過額外款項為財政預算案一系列紓解民困措施之一。

受惠人士須於上月14日合資格領取上述社會保障金額,社會福利署已獲撥款42億900萬元實施上述安排,並將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合資格人士指定的銀行戶口,領款人無須提出申請。

約139萬人將受惠於有關安排,包括32萬名綜援受助人,以及60萬名長者生活津貼、27萬名高齡津貼、28,000名廣東計劃、9,000名福建計劃和15萬名傷殘津貼受惠人。

上述領款人如有查詢,可致電2343 2255。

至於個人交津計劃,合資格領取額外款項人士須於去年11月1日至今年5月14日內提交個人交津申請而最終獲批,額外款項相當於最近一次提交申請中獲批月份的平均津貼金額,金額因個案而異,並會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合資格人士指定的銀行戶口,無須提出申請。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已獲撥款1,600萬元,以發放一筆過額外款項,預計27,000名領取個人交津人士受惠。

個人交津領款人如有查詢,可致電2558 3000。

中三至中五跨境學生下周一復課

教育局宣布,中三至中五級跨境學生下星期一復課。特區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會在深圳灣、福田/落馬洲支線口岸作出特別安排,方便有關學生經這兩個跨境口岸往返學校;教育局會提供特別交通費用津貼。

該局表示,跨境學生復課安排涉港深兩地的防疫抗疫政策、出入境管制以至交通安排等範疇,其復課安排必須以師生和公眾的健康安全為主要考慮,同時兼顧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因此現時以中三至中五級為限。

深圳灣口岸將提早於上午6時30分至8時30分為南行跨境學生辦理入境檢查;福田/落馬洲支線口岸則特別於上午6時30分至8時30分(南行)及下午2時至4時30分(北行)為他們辦理出入境檢查。

跨境學生會乘搭校巴直接往返港方管制站和學校,以避免學生與其他人士有不必要的社交接觸和減低感染風險,學生在校巴上必須佩戴口罩,以確保衞生。

在復課約一個月期間,教育局會為這批中三至中五級跨境學生提供特別交通費用津貼,資助額為臨時校巴服務車費與平常一般公共交通工具車費的差額,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學生每天過境時須配合兩地的衞生防疫措施,包括體溫檢測和向衞生署人員遞交健康申報表。跨境學生前往深方口岸通關時,須持有七天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並在通關時作健康申報。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跨境學生原則上在香港可獲豁免強制檢疫,在深圳也可獲豁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教育局日內會向學校發出詳細指引,列明有關出入境和交通安排的細節和衞生防疫措施的要求,學校、家長和學生必須遵守。

此外,本地幼稚園高班至小三學生同於下周一復課。教育局呼籲家長和學生積極配合學校復課時實施的一系列特別防疫措施,切勿鬆懈。

本港再增一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一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34歲女患者潛伏期內曾身處巴基斯坦;至今本港累計確診個案1,107宗。

沙田瀝源邨祿泉樓群組個案的跟進方面,截至下午4時,防護中心在祿泉樓收回1,382個深喉唾液樣本瓶,當中八個因樣本滲漏而要再次提交,1,374個樣本已完成病毒檢測,除日前已公布的確診個案外,其餘樣本均對病毒呈陰性反應。中心繼續跟進未交回樣本的祿泉樓居民。

中心在葵聯邨聯悅樓收回並檢測2,115個樣本,全部呈陰性反應。

另醫院管理局公布,至今1,049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已康復出院,仍然留醫者共55人。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本港增一宗輸入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一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25歲女患者潛伏期內身處菲律賓;至今本港累計確診個案1,106宗。

沙田瀝源邨祿泉樓個案跟進方面,截至下午4時,防護中心在祿泉樓收回1,382個深喉唾液樣本瓶,其中九個因為樣本滲漏而要再次提交,另1,373個樣本已完成病毒檢測。

至於仍未交回樣本的祿泉樓居民,防護中心確定其中一戶已於4月前遷出,三戶仍未能取得聯繫,中心強烈呼籲有關人士盡快聯絡中心人員並提交樣本。

中心在葵聯邨聯悅樓收回並檢測2,109個樣本,全部呈陰性反應。

另醫院管理局公布,至今1,049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已康復出院,仍然留醫者共53人。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本港再增三宗輸入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為輸入個案,患者兩女一男,年齡介乎15歲至47歲,潛伏期內分別身處英國和巴基斯坦;至今本港累計確診個案1,105宗。

沙田瀝源邨祿泉樓個案跟進方面,截至下午4時,防護中心在祿泉樓收回1,372個深喉唾液樣本瓶,其中九個因為樣本滲漏而要再次提交,另1,363個樣本已完成病毒檢測。

至於仍未交回樣本的祿泉樓居民,截至下午4時,防護中心確定其中一戶已於4月前遷出,四戶仍未能取得聯繫。中心強烈呼籲有關人士盡快聯絡中心人員並提交樣本,以盡早進行檢測。

截至下午4時,中心在葵聯邨聯悅樓收回並檢測2,059個樣本,全部呈陰性反應。

另醫院管理局公布,至今1,048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已康復出院,仍然留醫者共51人。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擴社區監察 市民齊參與

自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以來,實驗室檢測和監測一直是政府防疫工作的關鍵,務求做到及早檢測,推前診斷,在社區層面主動找出受感染人士,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以盡快斷絕傳播鏈。

隨着疫情發展,實驗室檢測由最初在醫院為有肺炎病徵的人士進行,其後擴展至社區的公營及私營醫療系統,到推展到現時涵蓋從海外及經陸路口岸入境人士收集深喉唾液樣本。入境人士更需要在採集樣本後確定為測試結果是陰性,才獲准返回家居或指定地點接受強制檢疫。

截止6月3日,香港已進行超過253,700個冠狀病毒檢測。以每一百萬人口推算,即有逾33,800個檢測。隨着我們推出及擴闊各項檢測計劃,香港的整體病毒檢測量逐步上升。因應衞生署就近日本地個案群組而加強檢測,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6月首三天的平均總檢測量約為5,250。這個檢測量,以香港現時的疫情、確診數目和檢測能力而言,也達到一定的水平。

現時(6月5日)本港的1,103宗確診個案(包括一宗疑似個案)中,有540宗(49%)是透過醫管局及衞生署的各項監測計劃及檢測服務識別的。這數字説明了檢測和監測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政府的目標是要擴大社區監察,用好現時每天的檢測量及擴大範圍,加大本港整體的檢測能力(包括公營及私營)。

在各大社區監察方面,過去數月,衞生署和醫管局一直致力加大病毒檢測量及將測試涵蓋至無病徵人士,從源頭堵截病毒在社區傳播,讓我們對疫情有更全面、更準確的監察和控制。具體措施如下:

 

擴大社區監察(無病徵人士)

由5月15日起,在機場為機場工作人員提供接近2,000個樣本瓶,並收回七成多,全部呈陰性。機場工作人員較常接觸從2019冠狀病毒病高風險地區返港的人士,我呼籲他們踴躍接受檢測,我們會積極優化及採取更便利的流程,以其更能鼓勵他們參與。

由5月20日起,向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派發超過3,200個樣本瓶,已完成2,600多個樣本的測試,亦是全部呈陰性。我呼籲收到樣本瓶的人士盡快交回樣本。

由5月23日起,以先導形式,在18區指定的中醫診所派發檢測樣本瓶,為工作上經常與大量市民接觸的人員,例如司機、公共交通前線人員、售貨員、收銀員、顧客服務員等,以及從事服務行業人士,例如酒店員工、清潔員工、美容師、健身中心教練、食肆、酒吧及娛樂場所前線人員等人士提供檢測。他們只需前往該些診所索取樣本收集包,並根據內附的指示自行採集深喉唾液樣本及交回樣本瓶。

由5月30日起,食物及衞生局與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營運機構合作,試行在地區康健中心及其附屬中心派發樣本瓶予會員、特別是上述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大量市民或從事服務行業而沒有病徵的會員及新會員。這措施既能加強社區檢測,亦可體現基層醫療健康系統在社區層面的防疫抗疫功能。

 

公立醫院加強檢測

醫管局會繼續推展加強監測計劃,以期早識別社區感染個案。由5月12日開始,醫管局為入住精神科病房的人士,以及來自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等院舍人士入院時,作抽樣入院篩查(admission screening),即使他們並沒有病徵,醫院會為可以提供深喉唾液的病人收集樣本,以期及早檢測出個案,保護社區的高危群組,盡量減少院舍爆發的風險。截至6月3日,醫管局已為這些入院人士進行約2,800個樣本檢測,全部呈陰性。

另外,鑑於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只會出現輕微呼吸道症狀,因此,公立醫院已擴展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至呈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咳嗽或喉部不適的住院病人。

 

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加强檢測

如出現輕微症狀,市民可到醫管局轄下的6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求醫。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徵可以十分輕微,市民如有任何不適,例如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亦必須儘快求醫,按醫生專業判斷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市民亦可主動向醫生查詢接受病毒測試。

 

私家醫生檢測(有病徵人士)

衞生署已為全港私家醫生提供免費的病毒檢測服務,市民如出現病徵,可與私家醫生商討是否有需要提交深喉唾液樣本作化驗。需要接受檢測的市民可以把深喉唾液樣本交回衞生署診所、醫管局診所,或透過上門收取樣本速遞服務交回樣本。由6月4日起,可交回樣本的醫管局診所已由18間增加至22間,詳情可瀏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頁

有病徵的市民如欲向私家醫生求醫,亦可透過基層醫療指南於網上搜尋提供2019冠狀病毒檢測服務的基層醫療醫生。

政府亦正與醫管局探討邀請普通科門診公私型協作計劃下的私家醫生網絡參與的可行性。

 

防疫抗疫基金撥款

為了加大本港整體的檢測能力,防疫抗疫基金已經批出約2億2,000萬元予衞生署提供更多病毒測試,以及予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病毒測試服務,預期每天的檢測量會在日內增加。

 

促進更多私營化驗所提供檢測服務

上述是有關公營的化驗檢測能力,而私營化驗所方面,食物及衞生局與衞生署於過去一段時間會見了多間私營化驗所,鼓勵它們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並提供適切的協助,包括舉辦相關的質量保證計劃,免費向有意提供測試的化驗所提供病毒樣本作檢驗測試,以提高病毒診斷的檢驗標準。我們會繼續與私營醫務化驗所保持緊密溝通,在確保檢驗標準的大前提下,鼓勵業界增加測試的數目及能力。

 

結語

我們致力加大病毒檢測量,這與不少專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事實上,過去數月,衞生署和醫管局一直努力加大病毒檢測能力和擴大檢測範圍,以期從源頭堵截病毒在社區傳播,達致早發現丶早隔離丶早治療的目標。在這方面,我們亦需要市民和私家醫生的全力配合。從市民而言,如有任何相關症狀,例如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儘管只是很輕微的症狀,亦必須盡快求醫、盡快檢測。至於私家醫生方面,在此我再鄭重呼籲全港約7,000位私家醫生與我們同心抗疫,若發現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或病徵,就算病徵很輕微,或有其他懷疑,都一定要安排病人進行毒病測試。在社區的私家醫生是很多市民在感到不適時的第一個接觸點,也是我們公共衞生的夥伴及第一道防線,所以私家醫生的參與對整個監測計劃,以及對於病人可及早確診極為重要。

 

我重申,檢測有助及早發現感染人士,既可推前診斷及治療時間,也對切斷社區傳播鏈丶監察和控制疫情非常關鍵。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6月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