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部分聚會參與人數上限放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周四起調整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放寬一些聚集活動的參與人數上限,若三分之二出席人士已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上限更可放寬至場地可容納人數100%。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放寬宗教聚會、婚禮和股東大會等活動的聚集人數上限。她指出,考慮到參與有關活動的人士須佩戴口罩,遂按「疫苗氣泡」放寬限制。

在不改變現狀,即不論出席活動者有否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宗教聚會人數上限會由處所可容納人數30%放寬至50%,至於不供應飲食的婚禮、股東周年大會或特別股東大會,參與或出席人數上限將由20人放寬至場地可容納人數50%。

在出席上述活動人士當中,如三分之二已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相關活動場地可容納人數上限將放寬至100%。

至於本地旅行團,如同樣有三分之二團友已接種疫苗,參與人數上限將由30人放寬至100人;而於酒店或會議展覽中心禮堂、宴會廳舉行有佩戴口罩、沒有提供飲食的聚會,聚會人數上限也可放寬。

公眾地方群組聚集的四人上限暫維持不變。

已接種疫苗人士抵港檢疫要求放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宣布,除曾逗留極高或甚高風險的A1和A2組指明地區的人士外,已完成接種疫苗者如取得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抵港後強制檢疫期可縮短至七日。首階段安排本月30日落實,適用於香港居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新措施乃按照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的建議作出,分兩階段落實,但不包括自內地和澳門入境人士。

按照新安排,抵港當日或之前14日只曾逗留B組指明地區、C組指明地區或台灣的人士,若已完成接種疫苗並持接種疫苗紀錄,而有關人士抵港「檢測待行」的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並持有三個月內獲認可的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證明,其強制檢疫期可縮短至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七日。

這些人士在檢疫期間須接受兩次核酸檢測,其後七日自行監察,並須於抵港第12日、第16日和第19日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正跟進落實上述安排的具體細節,包括血清測試認可檢測機構名單,以及於機場為抵港人士提供相關血清抗體測試服務安排。

首階段安排6月30日落實。在機場設有為抵港人士提供相關血清抗體測試的服務前,有關人士可於離港前到獲認可的本地醫務化驗機構自費進行指定血清抗體測試,測試的陽性結果證明三個月內有效。由6月30日起,有關人士如於回港時持有效證明,其強制檢疫期可按上述安排縮短至七日。

第二階段安排則適用於自外地抵港、同樣符合上述三項條件的非香港居民。政府擬在機場為抵港人士提供自費血清抗體測試服務,按上述安排縮短持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的強制檢疫期至七日,並放寬相關非香港居民來港,實施細節稍後公布。

林鄭月娥表示,第二階段安排期望於7月內實施。當局會安排合資格醫護人員在機場協助抵港人士抽血,而由於血清化驗需時較長,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的抵港人士可先到預訂的檢疫酒店,一般第二日會有血清測試結果。

東涌建臨時街市 選址富東街

食物及衞生局宣布,在東涌市中心物色到合適地點設立臨時街市,選址為港鐵東涌站附近的富東街,預計最快明年第四季落成啟用。

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於港鐵東涌站毗鄰的第六區商業大廈低層興建公眾街市。政府並正就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第133A區新公眾街市的興建計劃進行前期規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由於興建永久街市需時,局方在東涌市中心物色到合適地點設立臨時街市,讓附近居民早日有多一個地方購買日常所需新鮮糧食。

經相關部門研究後,政府計劃整合富東街與翔東路之間的用地以興建臨時街市。選址鄰近港鐵站和公共運輸交匯處。參考去年12月啟用的食環署天幕街市設計構思,東涌臨時街市將同樣以組裝合成方式建造,盡量縮短施工期。

東涌臨時街市將有天幕覆蓋,每個攤檔均備有空調設施。初步計劃設約36個攤檔,主要售賣魚肉蔬果等新鮮糧食。

首間學校到社區接種中心接種疫苗

粉嶺官立小學學生今日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到場視察。該小學是首間經團體預約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的學校。

政府早前將接種復必泰疫苗最低年齡下調至12歲,並提供預約服務,方便各學校學生和教職員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學校也可選擇外展服務為同學接種疫苗。

粉嶺官立小學20多名學生、教職員和學生家長到龍琛路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政府為學校安排車輛往返接種中心,蔡若蓮到場視察,與中心職員交談,並了解同學接種疫苗的情況。

政府檢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空間

控制疫情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是重啟經濟的重要條件。政府在4月中公布了抗疫新路向,以「疫苗氣泡」為基礎來調整各項防控措施,同時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讓香港逐步回復正常運作,早日恢復與內地和海外的人員往來。歐盟成員國剛通過把香港納入旅遊安全地區「白名單」,並建議逐步撤銷對香港的旅遊限制,反映香港的疫情漸趨穩定,抗疫成果得到國際認同。

接種疫苗 事不宜遲

「疫苗氣泡」的概念是全球大勢所趨,各國都在爭分奪秒開展疫苗接種計劃。按照目前的形勢,疫苗接種率越高的地區,將越有條件盡早恢復經濟及社會活動。特區政府月初展開了「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疫苗接種計劃正全速進行。我欣悉最近的疫苗預約及接種率不斷上升,截至6月19日,政府已為參與計劃的人士共接種超過318萬劑疫苗。

高接種率對社會和營商環境有利,我們呼籲機構及企業僱主鼓勵員工接種疫苗,在可行情況下提供便利,為員工安排疫苗假期。為起帶頭作用,政府僱員在接種每一劑新冠疫苗後可享疫苗假期或申請特許缺勤一天。政府亦鼓勵特定優先群組人士積極參與接種疫苗,其中包括醫護人員。截至本月中,已有超過35,000名醫院管理局員工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整體接種率超過41%。

政府所提供的兩款疫苗符合安全、效能和質素要求,唯有「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香港才能盡快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認真檢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空間

第一階段「疫苗氣泡」下的社交距離措施由4月29日起生效。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除得到保障外,亦可於各項社交距離措施下得到較寬鬆的待遇。由於本港在本月初錄得數宗感染源頭未明、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的本地確診個案,為嚴防疫情反彈,上述社交距離措施會維持至6月23日。我們會視乎疫情發展、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度,以及「疫苗氣泡」措施的落實情況,認真檢視是否有空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會盡快公布有關詳情。

社創惠民 跨界扶貧

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扶貧委員會一直協助推動相關工作。在6月15日的會議上,委員檢視轄下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的工作進度。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培育社會創業精神,協助紓緩本港的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

我很高興基金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基金至今已撥款逾4.7億元,共醞釀超過2,100個創新意念、培育了約7,000位社會創業家,以及資助304個項目,惠及逾28萬人。在資助項目中,超過四成利用科技開發產品或提升服務,例如「復康機械手---居家復康科技」項目早前獲基金資助開發醫用版機械手套。項目成功完結後,最近再獲基金資助開發家用版,中風病人只需配合流動應用程式,便可使用機械手套在家中進行復康訓練。另一正接受基金資助的項目「網上與居家機哥伴小星」,將一項早前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機械人介入治療方案,從原本於非政府機構及學校提供服務,擴展至網上及上門服務,讓受惠兒童在疫情下仍能持續學習。

社創基金亦推出了兩個旗艦項目,第一個是為應對食物援助服務供求失衡問題而於2017年推出的全港首個食物援助協作平台FOOD-CO,結合科技及數據分析,讓食物捐贈者和援助機構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分享食物供求的資訊,以及提供配對服務,令服務更具成效,兩年間食物援助點由161個增加至352個,業界每日向基層提供的餐數由約33,000份增加至逾60,000份,受惠人士數目由每日約15,000增加至逾26,000。項目於2019年推出第二階段,增設一條龍自動化物流系統、一站式義工招募及培訓平台、以及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等,進一步提升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和效益。現時已在平台註冊的食物援助點及捐贈單位近1,000間,透過平台進行的食物捐贈逾8,000宗,食物重量逾1,200噸,總值約1億600萬元。

社創基金第二個旗艦項目樂齡科技平台亦於今年1月展開籌備工作。基金委聘協創機構建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平台,通過推動參與、建立跨界別夥伴關係及促進合作,連結供求兩方面的不同持份者,增強協同效應,以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促進長者的福祉,並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及獨立生活和自理能力,為他們的家庭、照顧者、護理員和護理機構提供支援。有關平台的臨時網站將於本月內推出。

社創基金較早前委聘香港大學全面審視基金的成效。研究結果確認政府透過基金體現政策創新,發揮推廣者及促成者的角色,透過促進跨界別合作及借助協創機構的社會資本,支援社會創業家、培育社創生態系統,並為紓緩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作出貢獻。此外,研究團隊挑選了147個進度較成熟的創新項目進行社會效益評估。截至去年6月,這些項目為社會帶來共約2.4億元的效益,是同期社創基金發放款項的4.5倍。

社創基金於今年4月再獲政府注資五億元,我期望它繼續發揮社會創新催化劑的作用,透過創新的方案應對社會問題,惠及更多弱勢社群。

扶貧是細水長流的工作,需要有決心、有理念、有策略地持續進行。我相信社創基金會繼續以創新及靈活的方式推動扶貧工作,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援助。

新學年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隨着《香港國安法》在去年年中實施,中學和小學將依循教育局向學校提供關於學校行政和教育的指引,維護安全有序的校園學習環境,並培育學生成為守法的良好公民;它們亦可參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按步有序地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與此同時,政府積極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希望增強青年人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2018至19學年開始,教育局落實了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自新學年(2021至22)起,教育局推出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替代通識教育科,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有關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另外大約三分之一是有關「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將全面加深學生對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及願景 ,以及幫助他們理解國家及其與香港的緊密關係,繼而透過進一步了解國情而提升國民身分認同。餘下內容則延伸至當代世界,選取經濟、科技、可持續發展,以及公共衞生方面的課題,讓學生理解人類在當代世界所面對的境況,從而擴闊視野。此外,內地考察也為該科課程的重要一環,讓學生實地了解國家的發展現況和人民生活面貌,藉以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培養愛國情懷。

與參與「與香港同行」的同學短聚

繼早前在我的網誌預告政府於今年暑假再次推出「與香港同行」計劃,上星期我與四位曾參與計劃的同學見面敍舊,談談大家的近況。回想起兩年前認識他們,彷彿只是昨日的事。他們幾位現在已經是大學生,就讀心儀的學科,他們都認為成為官員的「工作影子」一天拓闊了他們的視野,與官員相處亦令他們體會要多角度思考,為將來發展訂立清晰方向。我很高興這一天的「工作影子」體驗為他們帶來難忘的回憶及正面的改變。我深信這幾位朝氣勃勃的青年人必能朝着自己的目標及夢想勇往直前。「與香港同行」計劃現正接受報名,各位希望成為官員「工作影子」的中三至中六同學要把握機會,盡快報名。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院舍員工強制檢測周期縮短至十天

久守必失與百密一疏

今次新冠病毒的全球疫情變化讓我們充分體驗到久守必失與百密一疏的道理。近日台灣、泰國、越南及新加坡的疫情都是明顯例子。就以新西蘭為例,她算是一個防疫措施守得最緊的國家之一。在過往近18個月,除了去年的3、4月外,差不多所有日子的個案數目都是個位數,大部分時間都可說是本地個案清零,但仍會間中出現很小規模的社區個案。

聽到外國一些令人震驚的長期護養院爆疫例子,令我們更緊張看待香港安老院舍的防疫措施。守得住第一、二波,到第三波,卻接連出現第一間、第二間……的安老院疫症爆發,其中一間的37名院友當中有34名確診,八名不幸過身。所以,我們在院舍防疫工作,必須做到密密實實,但這需要付出另一方面的代價:頻密而重複的病毒檢測及探訪安排受到嚴密限制。

強制檢測周期14天、10天、14天

縱然限制探訪可減少院友與外界接觸,但員工總需要在社區中生活。若社區上仍有傳播鏈,便有可能會將病毒帶到院舍。因此,在過往我們由安排院舍員工自願病毒檢測,進展至強制檢測。由於病毒潛伏期的中位數為五至六日,甚至在病徵出現前的數天,亦有可能會傳播病毒,而且部分患者沒有病徵,仍會傳播病毒,所以強制檢測頻密度本不應超過每七日一次---即使是七日一次,亦有可能在七日的狹縫中出現感染個案,從而在院舍中傳播病毒。但礙於多項實際因素:(1)院舍員工超過四萬;(2)服務人手要每星期七天,每天24小時無間斷,編更限制多;及(3)現時院舍人手短缺,安排員工進行病毒檢測十分困難。

最初由去年12月1日開始進行的強制檢測,第一及第二輪只能做到每14天一次,由第三輪開始才縮短至每十天一次;但到了第12輪(4月2日開始),由於全港加強各項防疫措施,大量增加多個相關行業員工的強制檢測需求,院舍員工在安排接受檢測出現困難,所以我們將檢測周期延長至14天。時至今天,由於注射疫苗人數上升,必須進行強制檢測的人數不斷下跌,院舍員工的強制檢測周期有需要縮短。我們在第18輪(6月25日開始)的檢測期將會縮短至十天。在未來,於可行情況下,或會再縮短至七天。

強檢特惠津貼或成為接種疫苗障礙

因應初期可提供檢測的地點有限,有不少員工需額外付出時間或作特別安排以進行檢測,造成諸多不便,有見及此,社會福利署為每位員工提供每月200元特惠津貼。但時至今天,這個安排可能成為防疫措施的障礙之一:員工或會寧取津貼,不願接種疫苗。

病毒檢測方法

在開展院舍員工強制檢測時,我們為確保採樣準確度,只容許院舍員工到政府設立的檢測中心/站,或是由院舍自行安排的認可化驗所,甚或自費到政府認可私營化驗所,接受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的病毒檢測。不過由於出現(當時)源頭不明的外籍家庭傭工感染高傳染性的變異病毒株,由5月1日起,需要為約37萬的外傭進行強制病毒檢測,導致全港檢測中心/站出現人龍及預約爆滿,所以我們除了容許員工運用政府派發的深喉唾液樣本瓶進行檢測外,亦於5月初開始豁免完成接種疫苗1的員工進行強制檢測。

由於外傭強制病毒檢測已終結,這亦是時候考慮在院舍員工強制檢測中停用深喉唾液的取樣測試方法。

接種疫苗是最進取的防疫方法

直至6月15日,估計大約三成院舍員工注射了最少第一劑疫苗。雖然在比例上不亞於全港的注射率,但與達致防疫屏障的八成注射率2,仍有一個很大的距離。所以基於上述多方面的考慮,我們在6月18日公布了以下各項措施:

為鼓勵院舍員工盡早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政府將停止為於2021年6月25日或之後接受強制檢測的院舍員工發放院舍員工強制檢測特惠津貼;並將於2021年9月1日開始,停止支付就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經營者/營辦人自行安排檢測的任何檢測費用。取而代之,政府將向完成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院舍員工發放800元一次性的疫苗特別津貼。

與此同時,院舍探訪亦已加入一項新安排:因應疫情的最新情況,在繼續維持院舍所採取的減低社交接觸和預防感染措施的前提下,於2021年6月18日開始,如果訪客及受訪住客均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能出示有關接種疫苗紀錄,訪客無須在探訪前出示任何2019冠狀病毒檢測陰性結果證明。至於其他情況下的訪客則仍須遵照早前於5月10日起實施的有限度探訪所要求的檢測安排。

資料更新

在6月6日的網誌,提到英國剛完成有關應否立法強制院舍員工注射疫苗的諮詢工作。英國政府於6月12日宣布,考慮到英格蘭只有65%的院舍達到八成員工注射最少一劑疫苗,將會向國會提交規例強制要求英格蘭的安老院舍員工注射疫苗,有健康理由的可獲豁免。但由於有關建議在英國極具爭議性,能否通過國會仍是未知之數。

1即在檢測期限的14天前已經合共接種了兩劑疫苗。

2這裏是借用了英國獨立突發事件科學諮詢小組轄下社會照顧工作小組的建議。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6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