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試驗計劃加強支援三無大廈管理

多謝主席,多謝各位委員:

今年的施政報告有關民政範疇的內容比較多,我們就行政長官較早時發表的施政報告,向各位委員匯報有關工作範疇的事項,我們已向委員會提交了文件。今天我希望聽取各位議員的意見。就文件已介紹的內容,我不再重複,只扼要談談一些民政事務局重點的工作:

青年發展

本屆政府致力做好青年工作。過去數年,我們持續推出不同的措施,回應青年的需要,並透過青年發展委員會的平台,讓相關政策局和非政府組織攜手積極推進「三業三政」工作。

我們會繼續豐富溝通渠道,聆聽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心聲,務求更適切地滿足他們對學業、事業、房屋、向上流動、發展潛能等不同範疇的需求,同時協助他們把握《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帶來的不同機遇。視乎疫情發展,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動各項青年交流、實習、創業等計劃,協助香港青年抓緊國家發展契機,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及香港作出貢獻。

與此同時,我們更需注重培育青年正向思維的工作。政府將邀請青年發展委員會研究豐富其現有的計劃並推出新的資助措施,資助合資格的非政府機構,舉辦有助培育青年人正向思維的項目,特別是一些涉及跨界別協作,或以青年為主導以推動社區建設的項目。透過有關計劃,我們期望讓青年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成為有擔當、有理想,願意為國家、為香港未來奮鬥的新一代。

青年委員自薦計劃

為增加青年人議政的機會,我們致力委任更多青年人加入各政府諮詢委員會。就此,政府在2017年推出了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並在2018年起將計劃恆常化。計劃成功吸納一群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人加入諮詢架構及委員會。由試行計劃至常規化後的第四期自薦計劃,已有50個涵蓋多個不同政策範疇的委員會參與,共開放101個名額,合共收到超過6,800份申請。由於反應良好,我們已由第四期開始,把每期參與委員會的數目由十個增加至15個。

至今,已有約270名青年直接或間接透過自薦計劃獲委任至諮詢及法定組織擔任約440個職位。諮詢及法定組織青年成員的整體比例亦已從2017年的7.8%增至2021年年中的14.8%,非常接近本屆政府訂立的目標,即15%。我們會繼續鼓勵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

體育及康樂

精英運動

體育發展方面也非常重要,中國香港代表隊於東京奧運會取得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金、兩銀和三銅成績,並於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及第14屆全國運動會全力以赴,成績有目共睹,令香港市民引以為傲。政府已公布多項有利於香港體育持續發展的措施。多謝立法會,我們早前也有爭取,我們加快興建香港體育學院的新設施大樓,爭取在2024年年中完成工程。我們會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三億元的運動科研資助計劃,透過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能力。多謝各位議員早前通過有關撥款。

我們會研究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事業,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以外,向更專業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隨着啟德體育園目標在2023年落成,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可締造更多體育相關的多元發展,為青年人以至退役運動員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我們會與商界和體育界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支持香港體育產業發展。

另外,香港特區感謝中央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讓香港能夠與廣東及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我們會全力以赴,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共同籌備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全國運動會。

學校體育發展

除此之外,政府一向致力在學校推廣體育運動,務求在校園建立體育文化。我們鼓勵學校更重視體育發展,以提升學生的體質和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民政局會與教育局檢視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和校外活動,增加他們參與不同運動項目和比賽的機會,讓他們從小打好運動基礎,以及培養健康生活模式。

啟德體育園及康體設施

啟德體育園佔地約28公頃,其設計、興建及營運合約已在2019年2月展開。在設計方面,項目的初步建築、結構、屋宇裝備和園景建築設計已經完成。現正進行外牆、室內裝置及設備、標誌、保安及資訊科技等系統的詳細設計及審批工作以配合施工。在興建方面,工地的打樁、底層結構及地庫工程已大部分完成,現時正進行上蓋結構工程。場外預製組件亦已於2021年9月開始陸續運往工地組裝。根據現時施工進度,我們預計體育園在2023年下半年竣工。

寵物共享公園

為讓公園使用者與帶同寵物到公園的市民,在共融環境下一同使用公園設施,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19年推出寵物共享公園試驗計劃。因應有關試驗計劃反應理想,我們已將試驗計劃下的六個寵物共享公園恆常化,並由2021年2月起,於各區增設多35個寵物共享公園。康文署計劃諮詢地區持份者後,於2022年在18區增設超過60個寵物共享公園,令全港寵物共享公園的總數增加至超過100個,以回應市民對開放更多現有公園讓他們與其寵物共享公園設施的需求。

康文署寓樂頻道

康文署於去年推出一站式網上資源中心康文署寓樂頻道,在疫情中更見其成效,作爲大眾隨時隨地接觸體育文化資源的橋樑,更有效地推廣康體與文化藝術,寓教於樂。寓樂頻道推出後大受市民大眾歡迎,截至2021年8月,已有超過1,400萬人次觀看。寓樂頻道至今上載了接近600條短片,有見101系列運動影片反應理想,我們計劃除已推出的19條運動影片外,由2021年第四季開始繼續有序及適時地推出其他運動項目(約45種)的影片,進一步豐富寓樂頻道的內容。此外,寓樂頻道亦會加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精華片段,讓市民深入認識了解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取得的成就。

文化藝術

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國務院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會循五大方向落實香港這個新定位,包括:

(一)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

(二)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

(三)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

(四)善用科技;及

(五)培養人才。

具體措施包括擴充享負盛名的藝術文化品牌,例如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和香港藝術節的種類和內涵,舉辦大型藝術市集,以吸引高端的旅客。我們亦會透過文化交流活動,展示香港的表演藝術成就,並與內地及海外文博機構合作,爭取珍貴文物赴港展出,以及借出香港藝術文化藏品,加強交流。政府亦會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培育藝術文化人才,如去年施政報告也有提及的藝術科技、藝術行政及劇本創作等方面。為推動藝術科技發展,政府會將藝術科技專才納入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的人才清單,透過引入優秀的藝術科技專才,促進產業發展。

社區建設

祖傳宗族土地(祖堂)

現時新界有不少祖堂地可供發展。為幫助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我們會在今年內成立工作小組,連同發展局及鄉議局一起檢視現行的祖堂管理模式,並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的合理權益的前提下,提出改善祖堂管理和便利祖堂出售土地的建議。我們希望能夠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大廈管理

良好的大廈管理不但可改善居住環境,更可促進居民福祉和推動社區建設。因此,民政事務總署一直向業主和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協助他們履行管理大廈的責任。

特別在「三無」大廈(註)方面,參考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早前的建議,民政事務總署正計劃在恆常化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下,以試驗方式邀請地區組織/非政府組織參與接觸「三無」大廈業主的工作,鼓勵他們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我們的構思是於2022年第一季首先在深水埗區展開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並於推行一年後進行檢討。透過邀請具廣泛地區網路的組織參與計劃,我們希望能更有效地接觸「三無」大廈的業主,並提高成立法團的成功率。

重組政策局

最後,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重組政府決策局的初步建議,拋磚引玉,供下屆政府考慮執行。各位可以多給意見,我們樂意聆聽議員的意見。

主席,我歡迎議員就民政事務局的工作計劃提出意見。謝謝!

註:即沒有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或任何形式的居民組織,亦沒有聘用物業管理公司的大廈。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10月11日在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就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有關民政事務局工作政策範疇的開場發言)

檢視各部門工作 創通關有利條件

行政長官於周三發表任內第五份施政報告,亦是迎來《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雙重制度保障下的首次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連同附篇合共提出約310項新措施,勾劃出香港未來的發展藍圖,設計發展新格局,提升優勢,重視處理社會關注的事情,迎來良政善治的新篇章。

施政報告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砥礪奮進的決心謀劃香港未來,獲得多方面正面評價。我會全力支持行政長官施政,積極統籌跨局和跨部門不同領域工作,推展和落實各項舉措。

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

施政報告以「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作為開篇,闡述「一國兩制」、維護國家安全及特區憲制秩序的重要性,包括落實《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訂立香港網絡安全法例和打擊在社交媒體散播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等。我會要求相關政策局定期匯報工作,領導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加強《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推展落實公職人員的宣誓要求。

提升管治效能

施政報告提出重組政策局及強化管治團隊,檢視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和聘任機制,確保能者居之。我支持吸引和提拔人才,良好的領導才能會提高團隊士氣,提振團隊精神,提升管治效能。

破解社會根源問題

施政報告提出回歸以來最前瞻性的願景,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開拓房屋、科技發展、商業、旅遊、就業,是一個既發展又保育的活力都會區。北部都會區和現時的維港都會區互相輝映,鞏固香港固有優勢,更開創新優勢,是一個多贏的發展策略。香港與深圳將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發揮雙引擎和強強聯手的作用,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全力以赴 爭取通關

施政報告明確說明政府正積極推進通關工作。上月26日我率領特區政府團隊與內地相關單位及專家進行了疫情防控工作對接會議。雙方坦誠交換了逐步有序恢復通關所涉事宜的意見,以及研究通關以後可能產生的風險。我已要求相關局長全力跟進工作,包括創新及科技局會制定健康碼、食物及衞生局會牽頭再強化檢測、個案追蹤、防範社區傳播等措施。我已要求各部門全面檢視現時工作,創造通關有利條件,爭取盡快與內地相關單位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

25周年慶典

施政報告亦重視明年特區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過去24年,香港走過不平凡的路。在國家的關愛和支持下,香港見證「一國兩制」成功落實。政府將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我已召開跨局和跨部門會議作籌備工作,並會促進社會各界共同舉辦和積極參與,在香港、內地和海外舉辦不同的精彩活動,一同慶祝和見證這個重要日子。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10月1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港錄八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八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由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菲律賓和尼泊爾抵港。

至於昨日公布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的本地個案,基因排序分析確認有關病毒株屬Delta變異病毒株。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會作進一步基因分析,以及就最近在本港確診並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的輸入個案進行基因比對。

防護中心並提醒北角港運城2座(不包括地下和L2至L4樓層)、元朗同益大廈和幸福花園20座、沙田金獅花園第1期金輝閣相關指明人士,他們明日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77宗,一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沙田受限區域沒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表示,沙田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行動完成,約400名居民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昨晚將金獅花園第1期金輝閣列為受限區域,限制區內人士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並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上月15日至本月7日曾身處該逾兩小時者,即使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也須於明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由於天氣惡劣,政府今日上午約5時45分得知受檢人士檢測結果後,宣布強制檢測行動完成。

政府派員到訪區內約200戶,24戶沒人應門,包括可能已經接受檢疫或隔離的住戶,也有可能部分單位空置,政府會跟進。有關居民應盡快聯絡當局,以排除病毒在區內傳播的風險。

本港疫苗接種紀錄符英國入境規定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特區政府今日接獲英國當局通知,香港的更新版新冠疫苗接種紀錄獲確認符合當地要求,英國政府由當地時間10月11日凌晨4時起認可香港的更新版疫苗接種紀錄作入境英格蘭之用。

為配合一些海外地區日趨普遍的入境規定,上月29日起發出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已加入接種人士的出生日期、性別和其接種疫苗的生產商資料,政府已安排為已接種的市民提供更新版紀錄

食衞局提醒,英國政府已於10月4日起就入境英格蘭實施新檢疫規定,市民應參閱英國政府公布的最新規定詳情,並留意英國當局接受作入境用途的新冠疫苗種類。

提升能力 應對公共衞生事件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為維持本港醫療系統的高效、專業及快速應變能力,政府要在相關範疇作出改善,包括加強衞生署核心功能,提升其應對大型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

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闡述施政報告有關其政策局的內容時說,政府不斷檢討並調校過去21個月的防疫抗疫工作,會考慮加強衞生署制訂和實施公共衞生策略、監管和促進醫療科技發展及藥物研發等核心能力,並繼續支持醫院管理局擴展和提升住院醫療服務。

她又說,政府會修例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選擇直接接受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醫療專業服務,也會推展護士、牙科醫生等輔助醫療專業人員的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和持續專業發展。

政府並會探討為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引入法定註冊制度。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