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惜食減廢 共同邁向零碳排放

尊敬的梁振英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齊惜福發起人及贊助人梁唐青儀女士、梁祖彬教授(齊惜福執行委員會主席)、各位嘉賓︰

很高興出席齊惜福慈善籌款晚宴,與大家一起推動香港的惜食、減廢文化。

廚餘是香港都市固體廢物中的最大成分,佔大約三成。要減少廚餘,首要目標是促進社會各界從源頭避免及減少產生廚餘。

齊惜福多年來積極響應政府教育及宣傳,每年與超過200間學校合作,推動校園齊惜福計劃,把廚餘化為堆肥,亦有安排農夫到校教授有機耕種,鼓勵年輕一代實踐綠色飲食文化,從小培養珍惜食物和減少製造廚餘的美德。

另一方面,齊惜福一直積極從不同機構回收可食用剩餘食材,利用廚餘回收中轉站,篩選和分流由超級市場和食品公司收集的剩餘食材,每日在社區廚房製作約三千個飯盒。即使在疫情期間,齊惜福仍不遺餘力,在各區分發飯盒給有需要人士。

至於不能食用的廚餘,則安排運送到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1處理。由2020年2月起,齊惜福運送到O·PARK1循環再造的廚餘量,平均每月約為70公噸,累計共約1,200公噸,其中包括來自食物工廠、餐廳及酒店等的廚餘。

憑藉在座各位善長仁翁的支持,齊惜福在推動惜食及減少廚餘的成績有目共睹。我鼓勵大家繼續共同推動惜食及減少廚餘的文化,以期達致零廢堆填的長遠目標。

今年8月,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條例獲得立法會通過,是香港減廢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會開展落實垃圾收費的籌備工作,包括加強對社區資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區回收網絡的回收點及提高服務實益,並善用智能技術。政府也會擴大廚餘回收先導計劃,覆蓋更多地區和服務對象。我們會進一步推動建設轉廢為能、轉廢為材的設施,逐步擺脫對堆填區的依賴,減少廢棄物相關的碳排放。

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環境局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和推動深度減碳工作,並會成立專責的諮詢委員會提供意見,以及推動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積極參與。

我期待各界與政府共同努力,在減碳事業中履行香港的責任,作出貢獻,建構一個「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的香港。

最後,我祝願在座各位善長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多謝各位!

(以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11月1在2020齊惜福慈善籌款晚宴致辭全文)

杜絕新興吸煙產品 建立無煙香港

立法會於10月21日通過《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令新型吸煙產品無法進入香港。

今次修例是香港控煙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亦是公共衞生的重大成就。新法例禁止新型吸煙產品進入香港,避免將煙草禍害和尼古丁依賴延續至下一代。法例將在刊憲後六個月生效,我們會盡快開展宣傳活動,令公眾、商戶、旅客和其他持份者知悉法例規定。衞生署和海關亦會盡力預備有關的執法工作。

修例背景

政府的政策是鼓勵市民不要吸煙、抑制煙草的廣泛使用,並減低二手煙對公眾的影響,以保障公眾健康。多年來,我們一直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加強控煙,包括立法、執法、宣傳、教育、提供戒煙服務和徵稅。經過政府和社會各界多年來的努力,本港15歲及以上人士的吸煙率已由80年代超過20%,大幅降低至現時約10%。

然而,另類吸煙產品的興起為香港帶來新的健康風險,亦對本港的控煙工作帶來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多項本地研究亦表明加熱煙在香港逐漸受到歡迎。這些產品近年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產品及配件的設計時尚美觀,宣傳手法更是特別吸引年輕一代包括非吸煙者。這些另類吸煙產品往往包裝為危害較低的傳統煙替代品,以令吸煙者以為可以無須徹底戒煙。部分裝置更便利煙草商直接向個人推銷和影響吸煙行為,並且收集用戶吸煙模式和喜好的數據,協助煙草業於未來開發更容易上癮和更具吸引力的產品,而目前香港適用於傳統煙草產品的法規不能趕上另類吸煙產品的快速發展。

我們提出修例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禁止包括電子煙、加熱煙和草本煙在內的另類吸煙產品,防止這些有害的新型煙草產品植根本地市場,以免其培育新一代年輕煙民,而扭轉過去40年吸煙率下降的趨勢。事實上,吸煙導致每年約7,000人死亡,而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將失去最少十年的壽命。除此之外,二手煙亦會對家人或旁人造成健康影響。吸煙對個人健康甚至整個社會,以至我們的醫療系統均構成重大威脅。

修訂法例詳情

修例後,我們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以及禁止為製造、售賣或上述分發的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同時亦禁止這些產品在禁煙區內的使用。現階段,我們並未有建議將管有另類吸煙產品的行為刑事化,在條例草案下,市民不會因為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作自用而犯法。

後續工作及未來控煙策略

修訂條例通過後,我們要立即展開後續工作,否則不進則退。就傳統煙草產品而言,我們會全力以多管齊下的措施加強控煙工作,致力降低吸煙率,保障市民健康,盡力達致《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訂下的目標,把吸煙率進一步減至7.8%。我們亦會全力加強以下三項工作:

一,全面檢視現在的控煙政策,包括防止二手煙的危害。政府一直致力推行措施免市民受二手煙的禍害,包括在2007年實施室內全面禁煙和於2016年起分階段將全港多個巴士轉乘處指定為禁煙區。但這仍然不足夠,政府會全力擴大全港禁止吸煙區範圍和不時上調煙稅。

二,全力加強戒煙工作。目前我們的青少年吸煙率已經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除了要盡力確保年輕一代不要染上煙癮,亦必須採取措施推動和加大力度幫助吸煙者戒煙,特別是女性和青少年的戒煙服務,以及聚焦幫助電子煙和加熱煙的煙民。此外,我們又會充分利用政府在18區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令市民戒煙更加便捷。有關戒煙的資訊,市民可參考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的專題網頁。

三,煙草終局。推進無煙社會是世界的大趨勢,有多個國家已經訂立將吸煙率降至5%的目標以達致無煙環境。特區政府會展開邁進煙草終局的工作,推出全方位的控煙策略,訂立煙草終局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穩步推進無煙香港的目標。

全力以赴邁向無煙香港

杜絕新興吸煙產品只是我們控煙工作的其中一步。全賴多管齊下的控煙措施,香港是全球吸煙率最低的地區之一。雖然近年各國的吸煙率都在下降,但在歷時近三年的立法期間,我們見到這些新興產品在同時期已在全球迅速蔓延。這現象更令我們體會到,控煙工作不進則退。特區政府會繼續研究和參考外國經驗,防止新煙民加入吸煙的同時,會更積極幫助現有煙民戒煙。我們會持續監察香港的吸煙情況,投放資源研發更多更有效的控煙方法,保障市民健康。

我在此再次感謝所有議員在條例草案審議的過程中給予熱烈回應,亦感謝立法會秘書處、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香港海關和律政司的同事,在過去三年為支援這項審議工作付出的努力。我亦非常感謝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以及各個支持修例的醫護、大學、社福、教育、家校及社區團體,對政府修例堅定不移和不遺餘力的支持。我們會繼續攜手建立無煙香港。

大家可到我的Facebook專頁,看看相關的vlog。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10月3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輸入個案增一宗 涉變異病毒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一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感染。37歲女患者由屬於高風險地區的英國抵港,在香港機場檢測的結果呈陽性。

另外,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外地確診個案,18歲男患者本月24日乘搭TR981航班離港前往新加坡,同日在當地抽取的樣本檢測呈陽性。

該患者居於慈雲山慈正邨正德樓,7月8日和30日在港接種兩劑復必泰新冠疫苗。為審慎起見,他於潛伏期間在港居住的正德樓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相關人士明日之前須接受檢測。

防護中心並提醒與大埔天賦海灣3期海鑽10座相關的指明人士,他們明日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受檢。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54宗個案,全屬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輸入個案增五宗 均涉變異病毒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五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均從高風險地區抵港,並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感染。

兩名男患者為機組人員,一人從美國及英國抵港,另一人從俄羅斯抵港;三名女患者則為菲律賓來港的外籍家庭傭工。四人抵港時在機場檢測待行的結果呈陽性,一人於檢疫期間確診。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61宗個案,全屬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感染控制中心醫護須三天一檢

政府表示,為應對最新疫情和變異病毒株,高風險、高暴露群組人員須接受更頻密的定期病毒檢測。繼機場特定群組人員增加檢測頻率後,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醫護人員的檢測頻率也增至三天一次。

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接收臨床情況合適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者。措施昨日起實施,適用於所有全職和兼職員工。已接種新冠疫苗者須每三天接受一次核酸檢測,未完成接種者,例如個別因健康原因而暫時不適宜接種疫苗的員工則須每天接受檢測。現時感染控制中心所有醫護人員均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政府在未來一個月會陸續加強其他高風險、高暴露群組人員的檢測安排,包括在指定檢疫酒店、檢疫設施和專車服務的人員、凍房人員、特定貨櫃碼頭和船務人員、社區檢測中心人員等。

全運會代表團歡迎儀式舉行

政府今日在車公廟體育館舉行儀式歡迎第14屆全國運動會香港特區代表團返港。

代表團副團長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在歡迎儀式上致辭時表示,香港運動員在疫情下備戰,挑戰前所未有,但仍憑藉堅毅精神取得佳績。

劉明光表示,政府會投放資源支持精英運動員和體育發展,啟德體育園2023年落成,他相信將締造更多體育相關的多元發展,為青年和退役運動員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

他又指,香港2025年將與廣東省和澳門共同承辦第15屆全運會,期望市民支持並參與該項盛事。

代表團在全運會自行車、空手道和擊劍競賽項目奪得兩金五銅共七面獎牌,也在乒乓球群眾項目獲得一面銀牌。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體育處副處長朱劍平等嘉賓也出席歡迎儀式。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