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授權, 不得複.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py the content.

健康資訊

用眼過度只吃「葉黃素」不夠? 醫師點名10大護眼食物!

一 08, 2022查看: 841
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視力疲勞,補充「葉黃素」也成為一陣風潮。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眼部細胞所需的養分,除了葉黃素外,「玉米黃素」也同等重要。人體眼部中的「黃斑部」,是眼部細胞最密集的…

血壓控制不好 小心腎臟出代誌

一 07, 2016查看: 2031
冬天因為氣溫低,容易使得血壓上升;醫師提醒,血壓不好好控制,不但是心血管疾病的問題,腎臟也有可能拉警報,一旦腎臟出代誌,嚴重時恐得面臨終生洗腎危機,不得不慎! 劉文勝,…

中醫配合飲食 病態肥胖瘦32公斤

一 14, 2019查看: 1102
林先生自小就是肥胖兒童,34歲時更飆到14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43。2年前因嚴重胃食道逆流,先求助西醫,但效果不佳轉求助中醫。經1年半中醫診療後,體重與BMI明顯降低,健康獲改善。桃園長…

配合體質 對「症」進補才養生

十一 12, 2015查看: 4977
立冬過後,天氣開始變冷,許多民眾投入進補的行列,中醫師陳彥仁表示,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生長發育的季節,秋冬則是精氣內蘊因冬季精氣內藏於體內,所以冬季是滋補養生的最佳時機。…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輸液補充後出院,血紅素已慢慢恢復,並未再因貧血而住院。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尋求專業才是第一選擇。

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約會導致20%的病人會產生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合併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較高,但也會造成其他小腸和大腸的潰瘍。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大部份以多發性糜爛或環狀潰瘍來表現。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所引起的小腸潰瘍,治療方式就是停止服用止痛藥再加上補充營養,待小腸黏膜再生復原。

小腸鏡可以一窺小腸全貌

黃庭章醫師表示,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長度平均約有6公尺,因為長度很長而且在人體腹腔內是游離狀態,所以會增加小腸疾病診斷的難度。以往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小腸攝影、核子醫學或血管攝影等輔助診斷,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從膠囊內視鏡和小腸鏡的問世,讓腸胃科醫師可以一窺小腸的全貌。

雙氣囊小腸鏡2001年問世,內視鏡長度達200公分,有一個特殊的外套管,分別可以在內視鏡和外套管上面裝置氣囊,透過兩個氣囊的充氣和抽氣交替,就可以慢慢推進和縮短來達成全小腸的檢查。臨床上可因病灶位置而選擇由口側或肛側進行檢查,針對診斷和治療小腸的疾病更便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