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嚴重交通事故 不同階段的心理急救技巧

瞬間發生的人為災難,像是嚴重的交通意外事故,遭逢意外事故的乘客及家屬往往會既震驚又難以接受突如其來的打擊,既混亂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傷者與家屬原本平順的生活,一夕之間有了劇烈的變化,心理往往會錯綜複雜,初期的情緒反應往往會困惑震驚,不理解何以災難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接下來可能會轉為憤怒、自責,也有些人會陷入悲傷、哭泣、徬徨、害怕恐懼的情緒中。

創傷事件發生後,會歷經不同的階段,常見的心路歷程有五個階段:哭喊期、否認期、侵擾期、接納期到完成期,而且創傷事件對個別心理造成的衝擊差異也很大。

一般而言,在創傷後第一個月是為急性期,心理急救之工作重點為心理支援心理衛教;創傷後第二至六個月為復原期,工作重點為危機及哀慟反應處理;第六個月後為重建期,著重發覺並追蹤罹患精神疾病之高危險群心理輔導、以及精神醫療

如果歷經災難的乘客及家屬,持續一兩週且高強度的焦慮、憤怒或哀傷等不好情緒,以及不合理、扭曲思考,同時害怕災難隨時再來的威脅性等想法,行為反應出現失能、停滯、退縮或爆衝等現象。

一個月後仍有麻木、遲滯、不斷回想災難景象、反覆做惡夢、身體不舒服、找不到適合的人傾訴、工作和人際無法專注,抽菸或喝酒明顯增加。

如果出現下面狀況,就需要專業協助,包括:長時間心情混亂、感覺壓力強大、自我責備、覺得快要支撐不下去,就可以請心理專業團隊的協助。

大多數創傷事件產生的影響不會立即顯現,而會封存多年,漸漸侵蝕我們的心理健康,或是潛抑到我們的潛意識,或是扭曲我們的人格特質,等到症狀出現,通常都已經對心靈造成嚴重破壞。(來源: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召集人、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

專長:感情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好眠放鬆的各種巧及方法、企業及生涯商、身心減壓、產後憂鬱媽媽的情緒壓力解、青少年情緒及自我探索商、人際溝通模式及互動技巧、夢的解析及隱喻治療、帶父母做孩子的情緒教練、HRV情緒儀、睡眠儀器。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