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新生兒黃疸超過兩周 當心是膽道閉鎖

在台灣,每年約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位居世界第二,膽道閉鎖是臨床上兒童肝病致死原因,也是兒童換肝的主因;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醫師指出,新生兒黃疸雖較常見,但部分因嬰兒膽道閉鎖等嚴重的肝病引起的黃疸,則屬於病理性黃疸,不得輕忽嚴重性。

嬰兒膽道不通 恐加速肝硬化

一旦嬰兒膽道不通,膽汁這時就會鬱積肝臟,加速肝硬化現象,嚴重時恐危及生命,因此若能早期發現接受治療,自然能減少換肝機率;張美惠醫師表示,黃疸超過出生後2週大就會造成新生兒延長性黃疸,一旦超過14天,就應盡快就醫求診確診是否為肝病引起的黃疸。

遠離膽道閉鎖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臨床上,1名3個月大的女寶寶出生第4天時,被發現黃疸指數偏高,即使接受照光治療仍不降反升,因此進一步接受抽血檢查後,確診為膽道閉鎖引發的膽汁滯留性黃疸,所幸接受葛西手術治療後,已恢復良好;張美惠醫師表示,衛福部2004年已開始推廣全國性嬰兒大便辨識卡篩檢膽道閉鎖症,創世界先例,不過仍有不少膽道閉鎖嬰兒未能被早期發現,因此家長們更應細心觀察。

掌握嬰兒肝病三步驟 守護新生兒健康

把握嬰兒肝病三步驟,首先若發現出生後14天大仍持續有黃疸,就應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肝膽疾病所引起,第二就是透過大便辨識,注意寶寶大便顏色,最後就是透過抽血方式,確診是否和肝病相關,且總膽紅素並求其比值,把握三步驟,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讓新生兒都能健康長大。

 

寶可夢出新怪? 國中生看見滿眼飛蚊...

瘋抓寶可夢,雖然好玩,但是可別疏忽對於眼睛的傷害!就有一名國中生,原本就有高度近視,最近更是抱著手機不放,瘋狂的在抓寶,竟然小小年紀就出現飛蚊症。

飛蚊症悄上身

飛蚊症通常多發生在老年人發生,但是也越來越有年輕化的現象,竟然也有國中生就出現飛蚊症;收治這名國中生的眼科醫師李永誠指出,由於手機與電腦的普遍化,很多人都會長時間使用,尤其是最近大家都在瘋寶可夢,再加上這位國中生有五、六百度高度近視,是飛蚊症高危險族群。

和用眼過度有很大關係

眼科醫師李永誠表示,飛蚊症和用眼過度有很大關係,尤其現代人多長時間打電腦及滑手機,以致眼睛容易疲勞,飛蚊症就會出現;而飛蚊症則是會造成視網膜破洞出血與剝離,恐有失明危險,不得不慎。

良性服用葉黃素多休息 有出血及破洞要用藥物及雷射治療

李永誠醫師進一步指出,當發現有飛蚊症,應該要及早就醫診治,如果經由散瞳眼底檢查是良性,則是可以服用葉黃素及多休息來改善;若是查發現有視網膜出血及破洞,就要接受藥物及雷射治療來止血及修補破洞。

年輕人捐血量大降 15年少了一半

台灣正面臨「血齡斷層」!國內最新統計,15年來,年輕族群捐血量銳減一半,主因就是捐血主力群族老化,加上年輕人血源逐年減少。為此,台灣血液基金會與LINE宣布推出「愛捐血」LINE官方帳號,讓更多年輕潛在捐血人認識捐血,進而增加捐血意願,減緩血齡斷層的危機。

年輕人不捐血量大減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國內17至24歲年輕人捐血率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81.2萬單位,到2015年只剩下42.6萬單位,預估再過15年僅剩27.3萬單位,下降幅度高達66.4%。

血量年需255萬個單位

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黎蕾表示,國內去年的捐血量約255萬個單位,用血需求量約230萬個單位。隨著目前國內人口結構老化,加上年輕血源逐年減少,將導致血源逐漸縮減,最快15年內全台將陷入血齡斷層,呼籲年輕人捲袖捐血。

8成捐血問題能解答

為讓更多年輕人加入捐血行列,台灣血液基金會與LINE共同推出「愛捐血」LINE官方帳號,提供即時、客製,且兼具隱私保護的諮詢平台,包括「智能查詢」、「個人化通知」及「指定召集令」等3大功能,可解答超過8成的捐血相關問題,如捐血地點、捐血日期,以及服藥、手術或感冒是否可以捐血等問題。

緊急災難「愛捐血」統一發訊息

當有緊急災難發生、需要大量特定用血時,台灣血液基金會也可透過「愛捐血」LINE官方帳號發送捐血需求給特定血型、特定地區、且符合捐血資格的捐血人,在分秒必爭的時刻,幫助更多需要用血的人,且減少民眾一時熱情湧入捐血、造成血液恐過期的壓力,進而希望捐血人能養成定期捐血的好習慣。

 

NBA華人球星姚明旋風 即將席捲台灣

首位入選NBA籃球名人堂的華人球星姚明即將於10月11日來台參與「兩岸青年論壇」,屆時將前往東吳大學,與東吳大學師生會面,並赴台北市立啟聰學校,客串擔任小球員裁判,以及擔任海峽杯籃球賽職業組比賽開球嘉賓,預計這波姚明旋風,將掀起一陣籃球熱潮。

東吳大學體育室主任、過去裕隆籃球隊當家國手東方介德表示,他本身非常熱愛籃球,對於這次可以邀請姚明來東吳大學與學校師生見面,感到非常興奮。

姚明遇到挫折 還是不曾放棄

東方介德主任指出,姚明是位自律、嚴謹的球星,雖然擁有身高優勢,但在NBA生涯中,姚明也曾面臨身體重量不足、腳傷等難關,但姚明靠著毅力,克服重重難關,舉例來說,姚明剛開始進入NBA時,因肌肉力量不足,不被外界看好,姚明為了克服這項弱點,每天不間斷進行重力訓練,才得以和美國黑人、白人球星抗衡。希望姚明這樣的精神,可以鼓勵大學生遇到壓力、挫折時不要輕言放棄。

海峽盃台北賽事 即將盛大登場

姚明也將參與海峽盃球賽職業組開球儀式,海峽盃球賽承辦單位中華文化教育協會秘書長林世忠表示,姚明現在是上海球隊大鯊魚隊老闆,他也是NBA名人堂華人球星,很多籃球球迷視姚明為偶像,很期待姚明來台灣。希望海峽盃可以成為兩岸比賽賽事平台,透過姚明來台,促進台北、上海雙城人民友好交流。

海峽盃賽事分為上海、台北兩站。上海站已於2016年9月12日至14日進行。台北站將於2016年10月11日至12日進行,籃球巨星姚明及上海市體育局代表將率上海大鯊魚、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男子籃球隊一同來台北,分別與裕隆納智捷、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立松山高中男子籃球隊舉辦三場籃球比賽的交流。職業隊賽事將於10月11日晚間7:00在台灣科技大學體育館準時開打,目前還有約500張票可供民眾索取,預計10月8日開始索票。11日傍晚四點所舉行的大學隊賽事,民眾可自由入場觀賽。民眾若想了解索票詳情,可洽詢中華文化教育協會秘書長林世忠0919-387-768。

 

Gotcha! 寶可夢釋放內心獵人魂

寶可夢、抓寶熱潮在台灣、世界各地掀起許多討論,美國研究學者認為,人類在遠古時代就靠狩獵維生,這樣的天性演變至今,讓許多人心中隱藏著獵人魂,幾乎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獵人,玩寶可夢與賞鳥、野生動物攝影一樣,都在展現內心獵人天性。

每個人心中 都住著一位獵人

研究學者美國田納西大學精神學系助理教授維拉迪米爾․迪內特,以他自己的經歷進行研究,進一步分析人心中所隱藏的狩獵天性。迪內特表示,在人類歷史當中,狩獵扮演重要角色,狩獵幫助人類在野外生存,對人口繁衍也很重要。人類是否如狗、貓、其他掠食性動物,也同樣有獵食天性,則不得而知。

迪內特檢視自己的童年生活,迪內特的父親李歐尼德‧卡阿巴克是一名化學家,這位化學家對捕捉、研究稀有蝴蝶很有興趣,父母離婚後,迪內特生長的家庭中,沒有人對野生動物、野外世界有興趣。但迪內特到了三歲,就開始對野外生活、野外生物興趣濃厚,甚至到了成年,還是花很多時間在找尋鳥類、賞鳥,若天氣許可,他也會尋找、觀察甲蟲等蟲類生物。

寶可夢 讓人展現狩獵天性

迪內特分析,他的一些行為與部落獵人模式很類似,到了十二歲,他從只是追逐動物演變成觀察動物,之後更展開七年歐洲水貂研究計畫,最後迪內特也獲得動物學博士學位,目前正研究動物行為。

迪內特指出,雖然很多人住在城市,與大自然隔絕,但最近很夯的寶可夢遊戲讓玩家可以享受狩獵行為,玩家可在真實世界獵捕虛擬動物。研究顯示,人類本身就有狩獵、掠食天性,對於這樣的天性,更要多加注意。若以有智慧的方式追隨這些天性,有時也不是壞事。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人類與動物關係〉期刊(Humanimalia)。

美白再升級! 雷射術後搭適當美白品沒問題

一白遮三醜,台灣人愛美白的程度為全球第二,不僅美白產品狂賣,醫學美容也盛行美白療程。坊間的美容師常流傳雷射或換膚療程後,不可以使用美白產品,以免有「反黑」問題產生。皮膚科林子鈞醫師建議,其實不是雷射術後不能使用美白產品,而是更應慎選雷射術後的保養品及做好保濕防曬。

雷射後保養 首重單純、溫和、無色素香料

市面上販售的美白產品,大多都是高濃度酸類成分,林子鈞醫師指出,皮膚剛做完雷射時,處於角質層受傷的狀態,這時如果使用果酸類的產品去加強代謝,相對提高對皮膚的刺激性,加上沒有做好完善的防曬,因照射到紫外線,反而導致反黑的現象。因此,在雷射術後的保養品挑選上,需避免高濃度酸類、多元醇或酒精等刺激性成分,整體成分單純、溫和、無色素香料,基本上雷射術後都是可以使用的。

雷射後美白不是不能用 是看怎麼用

嘉南醫藥大學化妝品系的劉欣宜表示,醫學美容治療注重「效果」,當黑色素在表皮層形成時,多數人會選擇使用果酸類產品或施打雷射,代謝掉已生成的黑色素。若在雷射術後搭配適當產品,譬如含有海百合成分的美白產品,更可針對新生的肌膚抑制最前端的黑色素,控制黑色素釋放的量,提升膚質的淨白透亮,不會再有白不快、白不透的困擾。譬如天然的複合植萃,包括人蔘花、祕魯人蔘根-瑪卡、紅香姬玫瑰花瓣萃取等,可增強保濕及調理暗沉,建議雷射術後連續使用7天,可加乘肌膚透白感。

清潔×防曬×保濕 是美白肌之道

除了選對雷射術後保養品外,回到最基本的保養觀念還是不離「清潔」,當清潔動作做得徹底,相對可加速後續保養品的吸收,而雷射後若再兼顧美白及保濕,能提高基底細胞修復的速度,當肌膚保水力好的話,肌膚看起來也會有光澤,淺層的細紋也會減少。

林子鈞醫師提醒,「美白並不是一天造成的!」保養應以一道保養做十次的心態來持續。建議找到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平時也要多增加水分的攝取量,同時做好防曬才是美肌的王道。

2016世界心臟日 醫提倡「簡單運動」護心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今年於10月2日,共同盛大舉辦「啟動健康心力量」園遊會,以行動落實「簡單運動」,呼籲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

根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四大非傳染病死亡的人數,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2%,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740萬人,排名第一位!

落實簡單運動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教授表示,除了人口老化及都市化外,造成慢性疾病的主因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今年度的世界心臟日主題為「啟動健康心力量Power your life」,希望傳遞「簡單、適量」的運動概念,如以走樓梯取代搭電梯、騎腳踏車或走路取代搭車等,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讓心臟充滿力量,藉此改善心臟血管的彈性,降低血管硬化的機會。

胸痛、下顎疼痛 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秘書長蔡佳醍醫師補充,有效的運動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若已有心血管疾病之病患,更應注意「適量」運動的概念;也提醒民眾若運動時出現胸痛、胸悶、喘以及盜汗等症狀,甚至牙齒、下顎疼痛就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因此呼籲民眾,在從事劇烈運動之前,都應檢查本身心臟血管的狀況,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猝死的可能。

得舒飲食、規律運動 健康從「心」做起

林俊立執行長進一步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透過調整生活型態,穩定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飲食上「得舒飲食」最佳,也就是以全穀類、蔬果為主,選擇低脂乳、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的方針,且應吃「食物」而非「食品」;最後,規律適度的運動,也可強化心臟血管的硬度,甚至可降低心血管阻塞。

醫院新評鑑制度 讓藥師更血汗

衛生福利部大幅改革、簡化醫院評鑑制度,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於今年6月20日宣布,將於106年正式實施醫院評鑑新制度。不過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表示,醫院評鑑新制度將藥師等相關醫療人力數門檻取消,這種做法,只對醫院經營者、財團有好處,對於民眾,反而會造成傷害。

醫院評鑑新制 讓藥師更血汗 古博仁理事長分析,醫院評鑑制度改革,應該著重於文書、行政流程簡化,而非取消藥師等相關人力門檻。如果醫院評鑑不注重、忽視藥師、醫療人力重要性,醫院院方、經營財團很可能為降低經營成本而縮減人力,醫院、醫學中心的藥師就會工作量大增,只求給藥不要出錯,根本沒有多餘心力叮嚀民眾、提醒藥物相關副作用等資訊,這對民眾來說,並非好事,民眾在資訊不明的狀況下,較容易承受藥物副作用風險。

台灣藥師工作量 美日2到5倍以上 古博仁理事長指出,美國規定,藥師一天需處理30張處方箋用藥,日本則規定,藥師一天需處理40張處方箋用藥,但在台灣,藥師一天需要處理80-100張處方箋用藥,工作量是美國、日本兩倍以上,在醫學中心,藥師一天更需要處理200張以上處方箋用藥,是美國、日本5倍多。目前情況已經很血汗,若因醫院評鑑新制導致院方縮減人力,情況就會更慘。

資訊公開、透明 民眾更安心 古博仁理事長認為,醫院應該增加藥師等人力配置,有人才,醫療品質才會好。目前因為健保藥價差關係、資訊不透明,導致這部分變成醫師、醫院隱藏收入,有些藥可能開越多,醫師賺越多,這種情況並不合理,建議合理分配、專業給付,當藥師、醫師收入都有一定保障,可收取合理專業管理費用,民眾就醫品質便能進一步提升,加上資訊公開、透明,民眾就醫也更加安心。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