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蚊產卵器分布將重新編排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徐德義表示,因應近日登革熱疫情發展,正積極檢討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數據的發布情況,日後會重新編排誘蚊產卵器分布。

有報道指誘蚊產卵器指數偏低,但實際蚊患情況嚴重,徐德義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回應,指誘蚊產卵器的部署、設計和位置均依照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並因應人口密度、居住環境而決定。

他說,每當有新個案或接獲多宗蚊患投訴,當局便會於下一年度在相關地區增加誘蚊產卵器。隨着登革熱疫情發展,他相信日後會再重新編排誘蚊產卵器分布。

該局昨天連同衞生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召開特別會議,研究加強長洲防蚊治蚊工作。他說,長洲的特點是山多、植物多,民居多為平房,不乏露天地方,雜物和花盆底盤等容易積水,若居民在家採取防蚊措施,可有效減少蚊患。

除了民居較密集的地方,食環署也會盡快到人流較稀疏、住宅密度較低的地方進行防蚊滅蚊工作。新學年將至,當局會派員到患者居所或曾到過地點500米半徑範圍內的學校巡查,與學校探討防蚊工作。

至於市區學校,他認為基本的防蚊措施不難做,例如花盆底盤積水、明渠積聚的雜物和樹葉,前線員工很容易留意到和清理。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