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荃灣地區康健中心合約批出

食物及衞生局公布,仁濟醫院董事局獲批合約營運荃灣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社區復康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預計今年內開始營運,為期三年。

合約價值為3億3,757萬元,主中心設於楊屋道荃灣88,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營運機構須於首年在同區設立四個附屬中心,主中心和附屬中心每星期六天提供服務,每天十小時。

食衞局表示,除設立主要營運團隊,營運機構也須在區內或鄰近地區招募並構建由醫護人員組成的跨專業網絡,經轉介向地區康健中心會員提供醫務和健康諮詢及評估。

地區康健中心也須協調區內其他提供社福及醫療健康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市民提供轉介服務。中心營運期間,營運機構須遵從「疫苗通行證」安排。

329人染疫 酒吧群組添14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2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中環兩酒吧群組合共再有14人染疫。另外,一名在會議展覽中心上班的患者懷疑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當局會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5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14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15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200,068宗,9,165人離世。

中環Zentral酒吧新增四宗個案,累計27人染疫。同區的Iron Fairies & J.Boroski酒吧再添十宗個案,累計32人染疫。張竹君表示,每間酒吧尚有逾百人未接受檢測。

本地BA.2.12.1個案方面,新增一宗懷疑個案,患者任職倉務員,在會展新翼1樓上班,本月26日和27日快速檢測結果呈陰性,26日起感到不適,當日已沒有上班,28日快測結果呈陽性。

張竹君指,患者曾到員工餐廳用膳,時間與早前兩宗個案重疊,當時可能出現傳播。有關餐廳已徹底清潔,當局已採集逾150個環境樣本化驗,結果均為陰性。本月25日和26日早上7時30分至8時曾到該餐廳吃早餐的人士,須接受強制檢測。

至於學校,防護中心接獲27宗陽性個案呈報,涉及24間學校。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黃大仙彩虹邨白雪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南區、深水埗、觀塘區部分屋苑、屋邨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疫情持續受控 復常之路穩步前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第五波疫情明顯受控,政府繼續推動社會復常,她感謝中央及時支援和市民同心協力,期望香港在復常之路穩步前行,早日有序恢復跨境人員正常往來。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30日在網上發表的文章

經歷了3月初的驚濤駭浪、到4月漸露曙光、再踏入5月後,第五波疫情明顯受控,每日陽性檢測個案徘徊在200至300宗之間。儘管如此,為與內地通關創造條件,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全力做好減少死亡、減少重症、減少感染的工作,同時推動全港市民按時接種合適劑次的新冠疫苗,加強整體防護屏障,讓社會走上更廣闊的復常之路,穩步前行。

疫情發展

過去數星期,每天錄得的陽性檢測個案在低位呈膠着狀態,既無再大幅下降,但也無因多個感染群組的出現而顯著上升。較令人安心的是各項輔助監測疫情指標,包括污水監測病毒量、圍封強檢陽性比率、社區檢測陽性比率,以及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發布的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和新冠病毒感染時點患病率,整體而言在5月均處於低位。

確診個案回落,加上分層分流的治療策略,讓公共醫療系統得以回復正常運作。公立醫院的新冠確診病人數目現已大幅下降,由5月1日的1,339名,跌至5月29日的427名,其中情況屬嚴重和危殆的病人分別為八名和13名,而危殆病人中,只有四名須接受深切治療。

繼續推動社會復常

鑑於疫情持續穩定,加上本港首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分別達至 92%和 86.9%,能有效減低感染者患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特區政府已按早於3月21日公布的復常路徑,循多方面有序重啟社會及經濟活動,以回應社會各界的期望。我們特別樂見全港學生能回到校園恢復面授課堂、本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順利舉行、運動場所重新開放、所有受規管的表列處所重新營業,甚至餐飲、零售業亦出現了難得的興旺景象。至於旅客入境方面,繼上月解除適用於九個國家的禁飛令、容許香港居民回港後,特區政府自5月1日起放寬讓非香港居民入境,並適度調整個別航線熔斷機制。其後,自5月9日起,特區政府於機場檢測待行中加入額外快速抗原測試的要求,以加強抵港人士的檢測安排,同時優化他們由機場到指定檢疫酒店的閉環管理流程,縮短在機場等候時間。

如期實施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

特區政府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推行超過450天,一直以來供市民接種的兩款新冠疫苗,從不缺貨,接種疫苗的渠道亦不斷擴展以利便市民,每日可以處理多達十萬劑疫苗,足以應付需求。雖然本港整體接種首兩劑疫苗的比率理想,惟接種第三劑疫苗的比率只有五成多,仍須加以提升。隨着第二階段「疫苗通行證」自4月30日起生效,特區政府會如期在5月31日實施第三階段,屆時要求進入一系列受規管處所的市民一般須已接種三劑疫苗。

此外,為了加強醫院及公共醫療設施的防疫屏障、保護使用公共醫療服務的市民大眾(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並進一步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轄下一系列指定醫療處所(如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健康評估中心、地區康健中心)由6月13日起以行政方式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

其他主要防控疫情措施和事件按時序列於下表:

日期

措施或事件

5月1日

特區政府調整機組人員的檢測及檢疫安排,包括:在港短暫逗留而不會進入本地社區的機組人員須接受嚴謹的閉環式安排、所有由本地航空公司營運往來本港的航班均須由已完成接種三劑疫苗的機組人員負責營運

5月1日

特區政府取消對海外國家/屬地就2019冠狀病毒病發出的外遊警示

5月4日

位處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新冠治療中心轉為備用狀態

5月5日

特區政府為最後一批離港的內地援港醫療隊舉辦感謝及歡送儀式

5月6日

醫管局26間公立醫院恢復非急症病房及部門的特別探訪安排

5月6日

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竣工,舉行交付儀式

5月9日

因應疫情發展及成本效益,特區政府完成將位於青衣、新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粉嶺、洪水橋及元朗的社區隔離設施全部轉為備用狀態;現時集中使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和一間社區隔離酒店

5月11日

全港約1,100間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合適接種新冠疫苗的院友,在先後三輪的院舍外展接種安排下已獲接種疫苗,整體接種率上升至八成多,大致達到疫苗全覆蓋

5月12日

醫管局轄下八間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指定診所停止運作,翌日起恢復普通科門診服務;另外八間指定診所在5月23日亦停止運作

5月13日

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在採取預防感染措施保障住客和員工健康的前提下,實施有限度探訪安排

5月14日

社會福利署交還四間早前用作長者暫託中心的體育館(即彩榮路體育館、石硤尾公園體育館、港灣道體育館和荃灣西約體育館)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5月19日

特區政府教育局聽取衞生防護中心的意見後,宣布延長現行學生和教職員每天須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安排至6月下旬

5月20日

特區政府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重新啟動,提供口岸管制站及指定郵政局以外申報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的額外渠道

5月21日

特區政府按專家建議,在早前開放予60歲或以上一般人士的基礎上,宣布未曾受感染的18至59歲人士若有較高暴露風險或個人需要,可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5月23日

「安心出行」電話熱線(2626 3066)投入服務,處理市民有關安裝或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查詢,例如儲存和展示「疫苗通行證」

5月27日

特區政府公布通過不同長者服務單位向60歲或以上人士免費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已派發600萬份,並將安排延長至6月底,以鼓勵他們持續進行快速測試,恆常監察身體狀況

5月29日

特區政府公布由6月1日起,微調適用於海外地區和台灣登機來港人士的登機前及抵港後的核酸檢測安排(包括須額外於抵港第九天進行強制核酸檢測),並更新航空公司因疏於查核登機來港人士所需文件而觸發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的罰則,以確保繼續嚴防輸入的同時,減低對來港人士行程的影響

5月31日

醫管局實施的特別探訪安排擴展至其他有住院服務的急症和專科醫院,以及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房或部門

穩企業,保就業

特區政府在5月公布今年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較上一個三個月期間上升0.4個百分點至5.4%。然而,本地疫情減退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加上2022保就業計劃,以及通過政府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再度向合資格市民派發每人一萬元的電子消費券,相信可為各行各業帶來提振業務作用,支援企業回復元氣,保留甚至增聘員工,改善營商氣氛,促進經濟反彈。

特區政府早前先後推出的第五輪及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為受第五波疫情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多個行業的企業及從業員,以及為抗疫作出貢獻的前線人員(如清潔工人)提供了一定的財政支援,截至5月25日已共發放超過140億元。而涵蓋面更廣的2022保就業計劃的申請反應熱烈,直到5月12日截止合共收到176,000名僱主(涉及約166萬名僱員)及 119,000名自僱人士提交的申請。我們正分批處理有關申請,截至5月25日已批出共77,000 名僱主5月份的工資補貼,涉及52億元,他們承諾於5月聘用約665,000名僱員;亦已向約64,000名自僱人士批出8,000元一筆過資助,涉及超過5億元。

復常之路穩步前行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長達近兩年半,香港亦不能倖免,先後應對了五波疫情,最新一波更因傳播力極高的變異病毒株Omicron而導致抗疫力有未逮。我們在走上復常之路的同時,必須心懷感恩,衷心感謝中央的及時支援和市民的同心協力。這是我作為特區行政長官發布的第28份,也是最後一份的按月抗疫報告。我祝願香港繼續在這條得來不易的復常之路穩步前行,早日有序恢復跨境人員正常往來,重振香港聯通中外的亞洲國際都會地位,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再創高峰。

翠屏北邨翠榆樓無發現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觀塘翠屏(北)邨翠榆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其間沒有發現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813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392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更多前線物管人員獲發政府津貼

民政事務局負責處所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周三推出,向在七類處所工作的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提供每月2,000元津貼,為期五個月,預計約4,000人受惠。

政府指,前線清潔和保安人員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當局對他們予以充分肯定,並衷心感謝。繼擴大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對這些人員的津貼涵蓋範圍,民政事務局檢視轄下處所前線物業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後,推出上述支援計劃。

新計劃涵蓋的處所包括局方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體、青少年非政府機構管理的營地和其他合資格處所;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墳場;獨立的宗教處所;香港演藝學院;香港體育學院設施;由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管理的啟德體育園園內工地辦事處和附屬設施;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的體育總會或體育機構管理的獨立辦公和體育設施。

在這些處所工作的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每月可獲2,000元津貼,為期五個月,即由今年2月至6月,相關開支預計約2,885萬元。

申請需由相關組織提交,下月30日截止。

確診個案275宗 19宗屬酒吧群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7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中環兩酒吧群組續擴大,合共再有19人染疫。此外,當局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多四宗懷疑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的個案,患者均住在港島東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48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2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0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9,739宗,9,165人離世。

中環德己立街Zentral酒吧新增八宗個案,累計23人染疫。其中一名患者在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籃球隊任兼職教練,一名隊員染疫。籃球隊至今共有八名學生受感染,他們分屬五個不同班別。

同區的荷李活道華懋荷李活中心酒吧Iron Fairies & J.Boroski再添11宗個案,累計22人染疫。新增個案中,兩名患者於同一晚曾到過Zentral酒吧,兩人互相認識。

學校方面,上周五至今日早上共接獲45宗陽性個案呈報,涉及34間學校,其中六宗來自太古城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和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再發現四宗懷疑BA.2.12.1個案,四名患者均住在港島東區。51歲男患者居於太古城高山台廬山閣,其餘三人屬同一家庭,母女連同家傭住在鰂魚涌康景花園C座。該大廈早前有另一家庭共三人確診,兩個家庭所住樓層和坐向並不相同。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深水埗元州邨元盛樓和荃灣石圍角邨石翠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3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馬坑龍欣苑增設流動採樣站,並於周三在薄扶林華貴邨重開流動採樣站。

鑑於黃大仙、油尖旺、中西區部分屋苑、屋邨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