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沿路好風光

單車旅遊日漸流行,旅遊發展局把握時機,10月10日和11日舉行首屆香港單車節,吸引國際目光,推動旅遊發展,更首次以青馬大橋和昂船洲大橋作為賽道。這邊廂,有人積極備戰,全力「破風」;那邊廂,有人志在「慢遊」,飽覽沿途風光。

 

青馬大橋成賽道
在青馬大橋馳騁,欣賞馬灣海峽的景物,不只是汽車的專利。對單車節「35公里挑戰組」參賽者薛鴻禧而言,賽道景色優美,是他報名參賽的主因。

 

「青馬大橋的風景非常好,日常只是乘車經過。我希望親身感受在橋上踏單車的滋味。」

 

64歲的薛鴻禧是該組別最年長的參賽者之一。他熱愛運動,參加過42公里馬拉松賽事,但在單車賽卻屬新手。為做好準備,他現在每星期抽三天練跑,每次三小時。

 

「單車賽事35公里,運動量不是我的極限,要完成並不困難。但如要爭取佳績,就要加強訓練,提升表現。」

 

已退休的薛鴻禧閒時愛跟朋友遠足和游泳,鍛煉體格。對他來說,運動是他的第二人生,既可促進身心健康,也能培養興趣。

 

少年車手下戰書
14歲的朱浚瑋則在最年輕參賽者之列,在「男子公路繞圈賽」出戰,希望與前香港奧運代表三項鐵人運動員李致和切磋,測試個人實力。

 

「本地單車賽事大都是分齡賽,我很難有機會跟成年車手較量。單車節讓14至65歲的人士參與,正合我的心意。我期望與李致和較量,也趁機會吸收比賽經驗。」

 

朱浚瑋是香港青少年單車代表隊的潛質運動員,每周到體育學院培訓六日,至今出賽逾200場,日後希望成為精英運動員。

 

父子同是單車迷
上陣不離父子兵,朱浚瑋父親朱廣輝也報名參加了單車節另一項目,出戰「35公里挑戰組」。比賽在即,兩人每逢周六一起練車,話題也離不開賽事,暢談出賽裝備、爭勝技巧、賽道分析等。

 

朱廣輝形容單車是兩人的共同興趣和話題,有助增進父子感情。他希望兒子不單能提升技術,更能從中悟出人生道理。

 

「比賽有時不是個人表演,需要團隊各人互相配合,才能爭取佳績。我希望兒子從中培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品德和紀律。」

 

致力推廣單車節
香港單車節由旅發局主辦,本地和海外人士均可參加,參賽者預料達4,000人。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洪忠興期望單車節成為每年一度的盛事,推動本港發展單車旅遊。

 

「根據市場研究,我們觀察到單車項目日漸流行,就像近年興起的馬拉松一樣,很多人會到外地參賽。單車是新興的旅遊項目,參與者大多是中產人士,正是香港希望吸納的高消費客群。」

 

旅發局計劃在海外加強宣傳單車旅遊,包括與海外旅行社合作,推廣以單車為主題的香港旅遊套餐。

 

國際選手挑戰單車節
單車節10月10和11日舉行,每日各有項目。首日計有總裁慈善單車遊、男子公路繞圈賽、女子公路繞圈賽、國際專業公路繞圈賽,路線設於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和麼地道,以繞圈方式進行,賽道全長約2.3公里。當中,參加國際專業公路繞圈賽的選手約80位,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

 

次日的項目包括35公里挑戰組、10公里悠遊組、兒童及青少年單車樂和家庭單車樂。35公里比賽由尖沙咀文化中心出發,經昂船洲大橋、南灣隧道和青馬大橋到馬灣折返,經長青隧道和南昌回到文化中心。

 

此外,文化中心廣場在單車節期間舉行單車嘉年華,設有音樂表演、遊戲攤位、餐飲服務等,歡迎市民參加。

醫療券計劃擴至港大深圳醫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當局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達成協議,長者醫療券計劃擴展至該醫院,方便長居內地的長者。

 

高永文今日會見傳媒時說,服務短期內推出,長者只要有醫療券戶口,便可用戶口金額支付港大深圳醫院的醫療費用。

 

他又說,港大深圳醫院與本港醫療體系較接近,因此在該處率先推出計劃。視乎日後運作情況,當局會考慮擴展計劃。

 

談及自願醫保時,高永文指一直與保險業界討論細節,相信近期會有進展,對雙方達成共識審慎樂觀。

 

他表示,當局會整合公眾意見,向立法會有關的事務委員會交代,並決定落實計劃的方式。

關愛基金優化舊樓法團資助計劃

關愛基金今日推出舊樓業主立案法團津貼優化計劃,加強對舊樓法團的支援、提升大廈管理、保障住客及公眾人士的安全,並鼓勵更多舊樓業主成立法團。

 

優化計劃新增兩項津貼項目,分別資助法團購買涵蓋公眾責任保險的第三者風險保險的開支,和資助法團檢查升降機的開支,以改善大廈整體管理。
 

計劃繼續由民政事務總署推行,合資格法團可在三年內以實報實銷方式申請資助。資助上限為實際支出的一半,每個合資格法團申領津貼上限為二萬元。
 

資助對象為樓齡30年或以上已成立法團的住宅大廈或綜合用途大廈,市區樓宇住宅單位的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不可高於12萬元,新界樓宇則不可高於9萬2,000元。

 

民政總署已初步審定符合上述兩項條件的法團,並會致函邀請提交申請。法團如認為符合資格但在本月內没有接獲書面通知,可要求民政總署覆核。
 

查詢可請致電2835 2500或電郵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全城清潔運動踏入新階段 

為期兩個月的「全城清潔2015@家是香港」運動今日結束,清潔香港的行動進入新階段。負責統籌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感謝地區人士和不同界別,積極響應並加大力度清潔環境。

 

運動期內,各相關政策局協助加強清潔工作,食物環境衞生署洗街車和卸斗廢物車分別額外出動7,320小時和12,688小時;渠務署清理的污水雨水渠,總長合共約86公里;海事處進行十次特別海濱清潔行動等。

 

政府在運動期間亦為484幢「三無」大廈的公共地方、36條私家街和14條私人後巷進行特別清潔行動,又在12個非法棄置建築廢物黑點安裝監察攝錄系統,以收阻嚇作用和便利日後的執法行動。另外,今年度在27個需優先處理地點增加約440次海岸清潔行動。

 

過去兩個月,政府接獲超過200個衞生黑點轉介,經清理後整體衞生情況已改善,但政府期望市民和團體繼續關注有關議題,提供建議,並透過區議會轄下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制定策略。

 

另外,食環署正就清潔服務合約的招標制度進行檢討,並會繼續密切監察承辦商的服務表現,確保其遵守合約規定。

 

當局指,清潔香港須依賴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並持之以恆。「全城清潔」運動下月會進入另一階段,政府會繼續探討如何更有效地保持環境衞生,跟進各區環境衞生問題和重點工作,並加強宣傳教育。

 

長者護理中心提供延展服務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未來會要求所有新開的日間長者護理中心提供延展服務,配合整體社會發展。

 

張建宗今日出席一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開幕典禮後向傳媒表示,延展服務令護老者得到更多支援,讓他們毋須因為照顧長者而放棄工作,可釋放勞動力;而部分長者得到日間支援,可以繼續在社區居住,不需入住安老院舍。


他說,現時約有72間日間護理中心,提供接近3,000個名額,計及使用半日服務,使用人次超過4,000。在「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估計未來十年會額外增加2,000多個日間護理名額。


他又說,「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劵」已推出兩年,會進行檢討,考慮新一期受惠類別,由屬中度缺損的「護理程度」擴展至屬嚴重缺損的「護養程度」之長者。

食水含鉛最新驗血結果全部正常

受食水含鉛事件影響的最新一批107個市民血液樣本化驗結果顯示,全屬血鉛水平正常。樣本來自87名幼稚園學童及和20名公屋居民。

 

衞生署會為血鉛水平略高於正常的市民作鉛暴露評估,及為當中12歲以下兒童作初步發展評估,而血鉛水平略高於正常的12歲或以上人士會安排進行健康評估及跟進。

 

市民可致電衞生署熱線2125 1122查詢健康資訊,較易受影響人士可透過熱線預約登記驗血。

 

衞生署熱線至今接獲7,705宗查詢,安排5,057宗驗血預約。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