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母嬰健康院設非本地兒童限額

衞生署宣布,轄下母嬰健康院4月1日起實施限額制度,每月只接收120宗非本地兒童新症,確保本地兒童優先獲得健康服務。

 

衞生署助理署長(家庭及長者健康服務)李敏碧在記者會上公布有關措施,她表示,在限額制度下,每間健康院每月接受二至七宗非本地兒童新症。

 

李敏碧說,釐定限額時已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香港出生人數,符合和非符合資格人士到健康院的就診人次,以及人手安排等。署方會密切監察情況,在有需要時調整限額,甚至暫停接受非本地新症預約。

 

她表示,政府政策是優先服務本地兒童,非符合資格人士可在服務有餘額時使用非緊急公營醫療服務。

 

此外,衞生署指,現時公營醫療系統的疫苗並無短缺。署方會密切監察疫苗使用量,如有需要,會根據既定合約條款向疫苗供應商額外採購,確保供應充足和穩定。

 

母嬰健康院本月錄得共47,508人次接受兒童健康服務,上月有46,450人次,而1月則有49,549人次。其中,非符合資格人士分別有389人次、382人次和398人次。

 

該署指,非符合資格人士接受兒童健康服務時不一定接種疫苗,因此非符合資格人士就診人次並非內地兒童來港接種疫苗的統計。

 

署方又建議兒童根據通常居住地的免疫接種計劃接種疫苗,不建議在外遊期間接種。

泊港郵輪爆發急性腸胃炎

一艘在尖沙咀海運碼頭停泊的入境郵輪爆發急性腸胃炎,九人證實感染諾如病毒。衞生署呼籲郵輪旅客和營運商注意衞生,預防腸胃炎。

 

衞生署總港口衞生主任何理明說,接獲郵輪營運商通報,懷疑郵輪在泊港前爆發諾如病毒感染。署方隨即與相關部門和機構組成評估小組,制訂應對措施,安排衞生隊登船評估情況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初步調查發現,共150人受影響,包括80男70女,介乎17至95歲。134人為乘客,16人為船員。他們3月7日起在船上陸續出現嘔吐、腹瀉和發燒等病徵,大部分人已康復。其中九人的糞便樣本經初步化驗後,證實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

 

衞生隊已建議受影響人士和營運商採取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徹底消毒、適當處理嘔吐物,並提醒他們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

康文署泳館周五起開放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泳館星期五起開放,在4月至10月供市民暢泳。

 

除梅窩游泳池外,所有泳池每日上午6時30分至晚上10時,分三節時段開放。梅窩游泳池則於每日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開放。

 

至於設有暖水和非暖水泳池的14個泳館,暖水池在4月1日至15日會繼續開放,非暖水游泳則於4月16日起開放。

 

為配合堅尼地城游泳池重置工程,堅尼地城游泳池去年12月1日起暫停開放,預計明年重開。個別游泳池也會在部分日子暫停開放,以進行維修工程。

 

此外,康文署轄下38個泳灘也於星期五起,在泳季期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提供救生服務;6月至8月游泳旺季期間,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救生服務時間會延長,由上午8時至下午7時。

寵物也行醫

這12位醫生到護老中心應診,但不斷症也不施藥,只消一個眼神,便令長者精神一振,樂不可支。「神醫」的真正身分是活潑可愛的動物醫生,牠們全都考獲「執業」資格,於假日到不同地方應診。在這個復活節假期,兔醫生、貓醫生和狗醫生一起出動,探訪兒童、長者和病人,傳送歡樂。

 

這天,葵盛東邨一所護老中心非常熱鬧,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原來多位動物醫生前來坐陣「賣萌」。

 

溫馴乖巧 平易近人

兔醫生BB是獅子兔,兩頰長滿長毛,看上去就像雄獅的鬃毛,本該威猛狂野,但BB體型細小,神態嬌憨,獅子的特徵在牠身上反而產生滑稽的效果,令人覺得可愛無比。

 

BB性情溫和,任由初次見面的黃婆婆撫摸,靜靜地伏在大腿上,似乎聽懂婆婆的說話:「很高興,以前只接觸貓和狗,這次是首次與兔子玩耍,很喜歡牠。」

 

主人黃曉華表示,四歲半的BB已有四年「行醫」經驗,跟牠一起參與義務工作很有意義。每次探訪,黃曉華也會陪伴左右,呵護備至。「夏天要在籠內鋪上冰墊,讓牠涼快一點,冬天會多添毛氈,以免着涼。」黃曉華認為,兔子性格溫馴,即使害怕貓狗的人也願意接觸。她期望將來和BB一起到更多地方探訪,為有需要的人帶來歡樂。

 

住在護老中心的李伯伯趁動物醫生到訪,熱情地抱抱狗兒,又親親貓咪:「這麼難得的機會,牠們都很乖巧,我全都喜歡。」

 

李婆婆把貓咪抱在懷中,輕撫背毛,笑意盈盈:「我很喜歡動物,小時候養了一頭家貓,晚上會跳上床和我一起睡。」

 

動物治療 有益身心

護老中心社工何兆麟表示,動物醫生為長者帶來歡樂,歡迎牠們到訪。「從公公婆婆的笑容和眼神看出,他們非常喜歡和小動物嬉戲,可惜探訪時間有限,每次只有個多小時,如果能延長一點,我們無任歡迎。」

 

動物醫生創辦人陸茵玲說:「心理方面,與動物互動可以令人心情暢快,增加自信;生理上也可促進健康,例如長者跟動物玩拋球遊戲,可以活動四肢,達到物理治療的效果。」她認為,動物醫生也可以彰顯動物對人類的貢獻,宣揚愛護動物和尊重生命的信息。

 

通過考核 行善助人

只要寵物身體健康,性格溫馴,即可申請成為動物醫生。牠們需經獸醫考核和評估,通過三項嚴格測試,分別為生理及心理健康考核、性情測試和控制能力評核。

 

以性情測試為例,評核員會觀察寵物在主人不在場時,被陌生人撫摸和抱起的反應,若表現緊張或出現攻擊行為便會落選。測試及格後,主人和寵物會先成為實習動物醫生,進行六次探訪實習,累積經驗,表現達標才可註冊成為動物醫生。

 

動物醫生每月會舉行探訪活動,有興趣讓寵物成為動物醫生的人士,可以在5月報名參與考核,與寵物一起做義工。

現行機制確保兒童疫苗充足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衞生署有機制確保母嬰健康院有足夠疫苗供本地兒童接種,並無證據顯示本港疫苗數量不足。

 

高永文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指署方與疫苗供應商有合約,可按情況需要,增加一定比例的供應。

 

他表示,非本地兒童在港接受公營醫療服務設有限額,過去一兩年所佔比例甚小。

 

他又說,當局暫無限制私營機構為非本地兒童接種疫苗,但會密切留意疫苗整體供應情況。

 

防護中心密切監察寨卡情况

世界衞生組織有關寨卡病毒的最新報告顯示,自2007年起,病毒在53個國家或地區持續傳播,五個國家出現可能經性接觸傳播的本地感染,並無任何已知蚊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密切監察情況。

 

根據世衛報告,53個國家或地區中,巴西、巴拿馬和法屬波利尼西亞錄得或間接顯示持續傳播,並出現吉‧巴氏綜合症和小頭畸形;有吉‧巴氏綜合症而沒有小頭畸形個案的包括哥倫比亞、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馬提尼克島、波多黎各、蘇里南和委內瑞拉。

 

錄得或間接顯示持續傳播而沒有吉‧巴氏綜合症和小頭畸形的國家或地區41個,包括非洲佛得角共和國和加蓬、東南亞的孟加拉、印尼、馬爾代夫和泰國、22個美洲國家或地區和13個西太平洋國家或地區。

 

阿根廷、美國、法國、意大利、新西蘭五國出現非經病媒傳播而有本地感染個案。

 

本港至今沒有錄得人類感染寨卡病毒個案。防護中心重申,市民外遊時應採取防蚊措施,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女士應考慮延後到訪受影響地區。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