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藝發局與澳洲簽訂合作書

香港藝術發展局與澳洲阿德萊德藝術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鼓勵和推動兩地的藝術和文化交流。雙方未來兩年會緊密合作,讓南澳觀眾認識本港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

 

簽署儀式今日在政務司司長公館舉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南澳州州長魏杰見證,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和澳洲駐港總領事館副總領事胡如碧出席。

 

藝發局近年積極促進香港與海外的藝術交流和合作,並積極推動香港藝術家和作品參與國際性藝術盛事。

 

這份合作備忘錄是藝發局首度與國際藝術節簽訂,藝發局主席王英偉和阿德萊德藝術中心首席執行官兼藝術總監高德禮代表簽署。

高永文冀醫生註冊法案早日通過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希望法案委員會盡快完成審議,讓法案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內通過。

 

高永文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指有關修訂回應社會對醫務委員會的訴求,包括透過增加非業界代表,令醫委會運作更公開透明;增加醫委會的成員和其他評審員,提升處理投訴的效率;引入非本地畢業醫生回港執業,紓緩人手緊張情況。

 

有醫生建議以一對一比例,增加醫委會內的非業界代表和醫生代表,高永文對此有所保留。他認為可探討其他可行方案,例如把委任醫生的部分名額轉給選舉產生的醫生。

 

他表示,當局願與不同政黨、專業組織和持份者繼續探索,向法案委員提交可行方案。

 

高永文重申,醫委會的改革不會降低海外醫生回港執業的門檻,醫委會日後仍有大比數醫生代表,相信他們能秉持專業自主原則,維持執業醫生水平。

 

世界衞生日 齊來正視糖尿病

衞生署表示,每十分名香港人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當中近半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為響應今年「世界衞生日」以糖尿病為主題,署方以「齊來正視糖尿病」為口號,聯同多個部門舉行宣傳和公眾教育運動,提高市民預防和管理糖尿病意識。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糖尿病新症由09至10年度的33,331宗增至14至15年度的34,864宗,病患者前往公營門診的人數,在同期更上升31.5%,問題日趨嚴重。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出席「2016年世界衞生日」記者會時表示,每十個香港人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當中約每五名患者有一人是年輕人。根據本港一項研究,患者中逾兩成人於40歲前發病。年輕發病者由於患病時期較長,增加患上心血管及腎臟併發症的機會。

 

她說,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一受訪市民30日內每日飲用汽水或甜味飲料一次或以上,超過六成受訪市民體能活動量未達世衞建議。另外,約近四成18至64歲的人士屬於過重或肥胖。

出席記者會的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市民攝取過多糖分來自加糖飲品例如汽水、茶和蔬果汁等,另外,成年人鹽分每日攝取量高達十克,超出世衞建議的一倍。

 

陳漢儀除呼籲市民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和恆常進行體能活動外,又建議45歲或以上、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過重和肥胖人士應定期檢驗有否患有糖尿病。何玉賢建議市民降低鹽和糖攝取量,以預防高血壓或其併發症。

 

為響應「世界衞生日」呼籲,政府各部門和相關機構於本月起,舉行宣傳及公眾教育運動,包括「全城減鹽減糖」活動、製作小冊子等,提高市民對預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意識。衞生防護中心Facebook專頁會推出一系相關資訊,歡迎市民分享。

醫管局查沙田醫院死亡認證程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說,沙田醫院在處理一名病人死亡和死亡認證的過程中出現程序錯誤,醫院管理局會詳細調查。

 

高永文今日會見傳媒時說,這個錯誤可大可小,會影響家屬處理後事如認屍等,希望院方採取措施補救,使家屬不受影響。

 

他續說醫管局會詳細調查,包括院方的臨床處理和行政程序等,也會了解院方延誤數日才通報的原因。沙田醫院管理層稍後會公開交代。

 

高永文說,希望醫管局能確保同類事件不再發生。

音樂事務處樂團招募團員

音樂事務處轄下17個樂團和兩個合唱團招收團員,訓練期9月起至明年5月。

年齡不超過25歲、並有一定音樂資歷的青年,可申請接受不同程度的中樂、西樂和合唱訓練,4月30日截止報名。

團員除每周一次的排練外,可參與不同文化活動和表演,與訪港的內地和海外青年樂手交流演出。

訓練費用全免,團員需自備樂器(大型樂器除外)、團服和所需樂譜。

 

混雙組合世界桌球賽奪冠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今日祝賀香港桌球運動員葉蘊妍和張家瑋,在英國2016世界女子桌球錦標賽奪得混雙冠軍。

 

劉江華說,葉蘊妍和張家瑋這對年輕組合初次合作即在世界賽奪標,表現令人欣喜,為桌球運動發展寫下新的一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