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中學生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衞生署表示,下月10日起,本季各個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的香港居民合資格群組,將由六個月至未滿12歲兒童,擴展至包括18歲以下人士或中學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經檢視最新科學證據、本地研究和海外經驗後,今日更新就2022至23年度流感季節流感疫苗計劃的建議,擴大優先接種群組至覆蓋中學生。

因應科學委員會的更新建議,衞生署各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下月10日起將中學生或18歲以下香港居民納入優先接種群組。

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流感活躍程度在2019至20年度的輕度流感季節完結後一直處於極低水平,因此可預期本地人口會較易感染流感。把中學生納入優先接種群組,可預防出現學校爆發和社區傳播。

此舉也有助紓緩在即將來臨的流感季節一旦出現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體同時於社區流行時對醫療系統構成的壓力。

科學委員會最新建議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只備英文版。

查詢可致電2125 2125或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

禁止電影播放報道與事實不符

對於有外國媒體報道指政府禁止一套曾於2008年上映的電影下周在香港一場戶外活動中播放,政府嚴正表示,有關報道毫無根據,與事實不符。

就傳媒的相關查詢,政府表示,活動主辦單位已發出聲明,清楚指出由於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認為電影含暴力內容,其程度不適宜於戶外播放,故主辦單位決定更改放映的電影。

政府補充,按一貫做法,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不會就個別影片的申請作評論。

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推出

政府今日宣布推出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為期三年,鼓勵旅遊業界開發更多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獲得鼓勵金。

政府表示,計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指導性方向,推廣本地旅遊,並為迎接旅客重臨作準備。計劃首階段申請期由即日起至明年11月30日。

鼓勵金分為基本版和升級版。就基本版而言,每間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申請200元鼓勵金,可申請鼓勵金的人數上限為1,000名。行程須由持牌導遊或領隊接待,包含最少兩個由計劃認可的文化古蹟地點,以及符合計劃要求的交通、餐膳和保險安排。

至於升級版,每間合資格旅行代理商可就其接待的每名文化古蹟本地遊參加者申請400元鼓勵金,可申請鼓勵金的人數上限為200名。除了符合計劃要求的交通、餐膳和保險安排外,行程須包含計劃認可的最少一個文化古蹟地點和一項富有本地文化古蹟元素的旅遊體驗活動,接待的持牌導遊或領隊須完成計劃認可的文化古蹟培訓課程。

為配合升級版鼓勵金的申請條件,計劃的執行機構旅遊業議會將連同旅遊發展局舉辦導賞訓練課程,供持牌導遊和領隊免費參加,進一步提升旅遊業從業員的服務水平。

政府已在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六億元作爲計劃的總承擔額。

新冠本地個案增逾五千宗

本港新增5,09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93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167宗;另有335宗輸入個案。

四間安老院錄得陽性個案,共九名院友和一名員工染疫,30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82間學校呈報665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67名學生和98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九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六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6人危殆。

鑑於葵青、九龍城和中西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改善地區環境 加緊減碳

施政報告提出未來三年為額外7,000個政府建築物停車位提供充電設施、在2024至25年度將政府建築物整體能源表現提升逾6%,並於明年年初提出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的立法建議,以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闡述政府的減碳行動,除提升政府建築物能源表現,也會加快在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建設區域供冷系統,節約能源。

當局並着手修例,把更多家居器具納入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屆時計劃下家用器具所佔的住宅總能源使用量,將由五成大幅增至約八成。

政府也會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

而為加快運輸業低碳轉型,政府明年試行新一代電動的士和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並在2025年或之前公布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車的路線圖,以及制訂陸上運輸使用氫能的長遠策略。當局並會在2027年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

推動全民減廢方面,除明年年初提交條例草案,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政府今年內將展開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

此外,政府會研究立法,要求大型屋苑、屋邨和戶數較多的單幢住宅樓宇分類收集可回收物並交予回收商處理,又會全速建設首座位於石鼓洲旁的現代焚燒發電設施,並研究在北部都會區興建更多同類型先進設施。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重組為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減碳策略提供意見。

為加強粵港澳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大灣區大氣污染的防控合作,政府正籌備在香港興建大灣區空氣質素實驗室及氣象監測超級站,提供區域性空氣污染及氣象的監測和預報服務。

針對維港兩岸海水氣味問題,政府會定期監測雨水渠出口的氣味,糾正污水渠錯駁問題,目標在2024年年底前將個別地區氣味問題嚴重的排水口污水量減少一半。

李家超表示,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8月中開始打擊600多個衞生黑點,並加強約4,000個地點的日常清潔,未來將美化公共空間、優化街道景觀,並就不同環境衞生問題建立標準行動模式。

當局又會全面檢視環境衞生法例的權限和罰則,首階段建議提高亂拋垃圾、店鋪阻街等罪行1,500元的定額罰款,今年內諮詢立法會,並於明年年中提出其他修例建議。

重視青年發展 藍圖年內公布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年內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劃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目標和行動。另外,政府會推出更多首次置業項目和宿舍單位,支援青年的住屋需要。

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說,《青年發展藍圖》是政府首份針對青年發展工作的重要文件,旨在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正向思維的新一代。政府會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上的困難,並為青年提供有利環境,讓他們在社會盡展所長,貢獻香港、國家以至世界。

政府會落實藍圖的措施,隨後定期檢視和改良,以確保切合社會環境和青年需要。民青局正連同青年發展委員會廣泛聆聽青年和持份者的意見,將他們的心聲納入藍圖,至今舉辦和參與逾80場活動,並陸續到訪全港18區收集意見。

為吸納更多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加強與政府互動互信,政府將推出青年參與倡議計劃,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目標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參與計劃的諮詢委員會數目由現時60多個增至不少於180個,發揮人才孵化器的作用。

此外,當局會選定兩個與地區事務相關的委員會,開放部分名額予青年自薦為委員,鼓勵他們就地區工程、青年發展、公民教育等議題發表意見。

李家超表示,他會鼓勵政府不同部門和專業職系組織青年小組,定期舉辦活動,加深青年對它們的了解,並引導青年尋找職業路向和體驗團隊文化。其中,民航處、天文台、漁農自然護理署、海事處、金融管理局等已積極籌備青年小組,保安局則會加強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的生涯規劃和實習機會,並於今年成立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為跨紀律部隊的青少年發展工作提供意見和籌辦活動。

因應青年住屋需要,政府會在下個財政年度的賣地計劃再度推出首次置業項目。鑑於過往申請購買首置單位的人士逾八成半為40歲或以下青年,當局相信推出更多首置項目將有助青年置業。

政府也會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繼而將房間轉為青年宿舍用途,目標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青年支付的租金約為市值租金六成,他們並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此外,政府會物色合適的賣地計劃項目, 以試驗形式要求發展商預留一定數量的單位支援青年宿舍計劃。

李家超又公布,政府明年開始每年舉辦香港青年節,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舉行各式各樣活動,凝聚青年並協助他們發展潛能、增進知識、交流經驗等。

政府並會與各界合作推展多元活動和拓闊青年視野,讓他們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培養正確的大局觀。視乎疫情發展,政府也計劃擴展青年內地和國際實習交流計劃。

至於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會恆常化,以推動企業聘請和派駐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當局並繼續透過青年發展基金兩個資助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大灣區創業支援和孵化服務,協助他們解決創業初期的資本需要。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