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地區關愛隊與區議會職能不重疊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政府將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在全港推展關愛活動,有需要時動員民間力量應對重大事故。她強調,關愛隊是服務架構,區議會則屬諮詢架構,兩者職能互不重疊。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選舉政綱提出成立關愛隊,並在施政報告中落實建議。麥美娟今日出席記者會,進一步講解關愛隊的安排。

她說,政府會把全港18區劃分為不同小區,招募地區團體於每個小區組成關愛隊小隊,專責該小區的工作。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總指揮,領導所屬地區的所有小隊。

地區團體須通過兩階段遴選,方可成為關愛隊。當局會先進行預審,考慮申請團體是否了解地區特性、具備地區服務經驗、有能力長期提供關愛服務等,通過預審的團體才有資格申請承辦關愛隊,並提交建議書詳述服務計劃。政府收到建議書後再作審批,繼而委任每個小區的關愛隊。

麥美娟提到,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時,眾多民間團體發起義務工作,幫助市民。她期望日後關愛隊可集結民間力量,遇有重大事故時與政府通力合作,做好關愛市民的工作。

政府計劃明年第一季在荃灣和南區成立關愛隊,參考相關經驗後,再逐步於其餘地區設立隊伍。

新冠患者增近五千六人

本港新增5,58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62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963宗;另有364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共三名院友染疫,八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七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四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6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筲箕灣、天水圍、馬鞍山、秀茂坪和大埔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74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重開薄扶林置富花園、荃灣梨木樹邨的臨時流動採樣站

鑑於觀塘和元朗區數個屋苑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本港錄逾五千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5,02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83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840宗;另有370宗輸入個案。

九間安老院、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共16名院友和兩名員工染疫,76名院友和三名員工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48間學校呈報641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37名學生和104名教職員。八間學校共十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九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一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5人危殆。

鑑於沙田和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辦流行文化節 支持本地作品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特區政府會成立文化委員會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當局更會支持本地作品打入串流平台,推動港產流行文化走出香港。

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講解施政報告相關措施時指,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配合國家整體文化發展策略,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為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他會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以宏觀、前瞻性的角度優化文創產業政策和發展策略。

局方會設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國際大型文化藝術盛事落戶香港,促進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當局初步計劃從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每年撥款約6,000萬元資助約四項活動,以期明年舉行的文化盛事也可受惠。

他指出,流行文化可彰顯香港文化特色,帶動經濟發展。康文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首階段重點介紹1960至1990年代別具香港特色的流行文化和代表人物。此外,乘串流平台普及之便,政府會資助開發串流平台內容和培育跨影視創作團隊,支持香港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開拓發行渠道。

旅遊方面,楊潤雄說,政府會密切檢視新冠疫情發展,積極考慮進一步放寬限制,以推動跨境旅遊。局方會與旅遊界攜手為重振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作好準備。

新一輪上門鼓勵長者接種計劃展開

政府連同地區組織和物業管理業明日起在黃大仙、觀塘、葵青推展新一輪上門鼓勵長者接種新冠疫苗計劃,陸續探訪區內公共屋邨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70歲或以上長者住戶,鼓勵他們盡早接種。

  

醫務衞生局、公務員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房屋署連同上述三區的地區組織和物業服務公司協會,重點探訪並積極游說長者住戶接種新冠疫苗,並為他們安排參與區內推廣疫苗接種的活動。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可登記接受疫苗到戶接種服務。

黃大仙民政事務處明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於聖公會聖本德中學舉辦科興疫苗接種活動,位於黃大仙廟宇廣場的社區疫苗接種站每日上午9時至傍晚6時開放,同時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觀塘民政事務處星期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於秀茂坪秀明小學舉辦社區疫苗接種活動,同樣提供兩款新冠疫苗供選擇。葵青民政事務處同日下午2時至4時於長亨社區會堂舉辦科興疫苗接種活動。

重預防早治療 推動基層醫療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施政報告提到要建立健康活力的香港,政府政策是希望做到重預防、早治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則表示,政府期望老有所養,政策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

盧寵茂今日在簡介施政報告措施的記者會上表示,香港人口老化,慢性疾病越來越普遍,公營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重,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不斷上升,加上從新冠疫情所見,過於倚重公立醫院會出現後遺症,因此,當局希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更有效地發揮預防作用。

他說,今年會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透過地區康健中心作為基層醫療樞紐,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從而協調不同醫療專業,在社區而非醫院提供更全面、可持續兼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

政府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並制訂服務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當局也會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

此外,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准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以及助聽器等經專業評定醫療設備。盧寵茂說,希望引導長者使用醫療券享用基層醫療服務,從而達致預防疾病、管理健康的目標。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孫玉菡則表示,隨着香港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妥善照顧長者是全社會關注的迫切問題,政府政策以支援居家安老為主、院舍照顧為後援。

他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會恆常化,服務名額由現時8,000張增加至2025至26年度的12,000張。未來五年也會增加16間長者鄰舍中心,對長者在社區得到支援大有裨益。

他又說,住院長者出院後若照顧不周,很容易重新入院。因此,當局增加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名額,明年第三季起,每年受惠人數由約33,000人增至約45,000人,其中可獲轉介接受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會由約9,000人增至約11,000人。

院舍方面,政府的目標是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6,200個資助院舍宿位,其中2,600個明年投入服務。

孫玉菡又說,護理員長期短缺,當局正在構思的特別計劃希望長遠應對這個問題。他指,特別計劃容許所有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申請輸入護理員,並放寬輸入護理員的比例,當局會精簡申請審批程序。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