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僱主須為外傭提供檢疫居所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根據3月19日起實施的檢疫措施,所有外籍家庭傭工抵港後均須進行14天家居檢疫,僱主須讓外傭在家中接受檢疫或提供檢疫居所。

羅致光今日在記者會上說,以往平均每日返港和新到港的外傭約有550名;以14日檢疫期計算,共有7,700人需接受檢疫。

根據法例,除特殊情況獲勞工處處長特別批准外,外傭需居於僱主的處所。因應現時的檢疫要求,如僱主為外傭提供酒店作為臨時居所,並獲衞生署衞生主任批准為合適檢疫居所,便無需另行取到勞工處處長批准。

羅致光強調,有關安排為僱主的責任,中介公司亦有責任協助僱主作出安排。本港的檢疫措施有限,需留給感染風險較高人士,政府不應也不會為外傭提供檢疫處所。

如僱主不願意讓外傭在家中檢疫,也不為外傭提供居所,政府只能將外傭遣返原居地。如此則證明僱主不能為外傭提供處所,日後聘用外傭申請將不會獲批,中介公司亦因未能符合守則規定而會受到懲處。

提到有關加強長者和殘疾人士院舍的防疫措施,羅致光指,政府會向有關院舍提供更多口罩,由早前承諾的每月100萬個增至每月200萬;社會福利署又會推行「院舍防疫行動---噴灑防菌塗層」,以加強防疫和減低院舍消毒工作。

加強檢疫檢測應對回港潮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就大量海外港人因應外地疫情選擇回港,以致本港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增加,特區政府對從外地入境人士加強檢疫安排和病毒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根據《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有關檢疫安排已於周四生效,局方原則是為回港人士及早分流和檢測。

為應付大量經香港國際機場到港而懷疑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醫管局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和北大嶼山醫院設立臨時檢測中心。由昨日起,凡有發燒或上呼吸道感染徵狀的入境人士,經衞生署港口衞生科人員評估後,會被送往檢測中心,進行病毒檢測及等候化驗結果。

醫管局派出醫護人員到檢測中心為有關人士抽取樣本,並安排將樣本分批送往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有關人士需在檢測中心等候測試結果,需時約半天至一天。測試結果呈陽性的病人會轉送公立醫院作隔離治療,測試結果呈陰性者則可返回居所,繼續進行14天家居檢疫。

此外,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已進一步擴展,現階段對象包括來自高危地區的65歲或以上受檢疫人士,又或於檢疫居所中需與65歲或以上長者同住的受檢疫人士。

衞生署人員於機場為有關人士提供樣本瓶,他們須自行在居所收集深喉唾液樣本,並通過家人或朋友將樣本在指定日期交到收集點。檢測結果呈陽性者會被安排入住公立醫院接受治療。

政府恢復部門特別工作安排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因應近日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為減少社交接觸,特區政府會回復3月2日前適用於部門的特別工作安排,只提供必要、緊急和有限度的基本公共服務。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較早前重開戶外康樂場地,包括網球場、運動場、室內運動設施,以及體育館、四間博物館和七間公共圖書館,有關設施下周一起暫停開放。

漁農自然護理署較早前重開的香港濕地公園、八間郊野公園遊客教育中心、七間香港地質公園遊客中心,以及瀕危物種資源中心,下周一起暫停開放。

民政事務總署較早前恢復的公共服務從下周一起暫停,包括106間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

至於其他部門,稍後也會公布相關安排。

林鄭月娥呼籲私人機構也盡量採取彈性安排,讓僱員在家工作。

疫情趨嚴峻 市民勿鬆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回港潮預計持續至少兩周,本港疫情十分嚴峻危急,政府會竭力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市民應繼續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減少外出,切勿鬆懈。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她今早召開專家顧問團會議,為本周內第二次,四位專家均有出席,討論近三小時,大家認為需就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向社會發出更嚴正和強烈信息。

她指,由海外輸入個案引發的疫情,比過去兩個多月的任何時候更為嚴峻和更難處理,可能導致大型和持續的社區爆發,令確診人士大增,癱瘓整個醫療系統。

面對醫療設施、檢疫中心、防護裝備、病毒測試劑供不應求的現實,本港採取風險為本的應對策略,既要處理即時疫情,亦要為可能出現更差的情況保留餘力。專家們認同政府可調整做法,在防控成效和切實可行兩者間力求平衡。

林鄭月娥說,由於要顧及在海外受疫情影響需回港的香港居民,整體確診數字因輸入個案而有上升之勢似乎無可避免。

她指,政府和醫院管理局竭力做好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市民方面,則應繼續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外出,避免飲宴或聚餐,改變工作方式,絕對不能鬆懈。

檢測中心發現六旅客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截至下午3時,送往亞洲國際博覽館和北大嶼山醫院的檢測中心的抵港旅客分別有88名和13名,經2019冠狀病毒測試後六人確診,已送住醫院隔離治療。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兩個檢測中心專門處理經香港國際機場抵港而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發燒的入境人士,有關人士經由衞生署港口衞生科轉介到檢測中心,局方呼籲其他人士切勿自行前往檢測中心要求檢測。

就昨日有來自亞博館檢測中心的樣本在化驗過程中被對調,庾慧玲指,事件或因化驗過程中核對資料後把樣本放入機器的步驟不夠嚴謹引致,醫管局對為有關人士帶來不便致歉。

瑪麗醫院化驗室昨日負責測試七個來自亞博館檢測中心的樣本,發現四名入境人士的樣本覆檢結果與昨日傍晚的初步報告不一致。其中兩名昨晚獲安排返回居所入境人士的覆檢結果對病毒呈陽性反應,醫管局已即時通報衞生防護中心安排兩人送院接受隔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另兩人則一直於檢測中心等候化驗結果,樣本經覆檢後證實對病毒呈陰性反應。他們已獲告知測試結果,並安排返回居所進行14天家居檢疫隔離。

有關化驗室初步檢視工作流程,認為四個樣本可能在化驗過程中被對調,已檢視有關個案的傳染風險及相關測試的工作流程,以進一步提升報告準確性。

資助計劃批出首兩條口罩生產線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公布,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批出首兩條生產線,另有五宗申請核實後確定符合計劃訂定的基本條件,政府會盡快審批。

獲批生產線的申請之一為奧成有限公司,預計4月20日起計每月平均向政府供應200萬個口罩,另每月平均生產25萬個口罩供應本地市場。另一獲批生產線的申請為尚芳製品有限公司,預計5月5日起計每月平均向政府供應80萬個口罩。

按申請公司承諾的生產量,上述兩條生產線在計劃下可獲得的最高資助分別為250萬元和200萬元,實際資助金額視乎採購生產設備、設置廠房、配置無塵車間,以及測試與標準合規的實際開支而定。

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最多會資助20條本地生產線,計及上述已獲批申請,尚有18條生產線資助名額。

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行計劃,以促進本地口罩生產,應對燃眉之急並建立存貨。申請公司須持有效香港商業登記證及公司註冊證明書,並須符合五項基本條件,即在香港具備生產線所須設備、在香港具備原材料、在香港具備或租賃廠房、在香港具備、租賃或聘請承辦商設立無塵車間設施,以及每條生產線每月生產至少50萬個口罩。

政府已委託生產力促進局負責管理計劃,詳情可瀏覽該局網頁。有意申請的公司可致電該局熱線2788 6035或電郵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