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醫管局盡快安排確診者入院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指,一些接受家居檢疫人士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或需一兩天才獲安排送院,局方關注有關情況,並已作出協調,以期確診者盡快入院治療。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截至下午3時,12名確診者正等候入院。

他說,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每天24小時運作,一直監察有關情況,並已盡力協調各醫院,一有隔離病床空位即會通知病人,並安排入院。

醫管局目前設1,016張隔離病床,其中126張為兒科隔離病床,62張則在深切治療科,可供成年病人使用的隔離病床共828張。

劉家獻表示,該800多張一線隔離病床除接收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外,也供肺癆、麻疹等其他傳染病患者使用。醫院也需預留部分隔離病房,進行較高風險的霧化程序,並按病人性別分配床位。

他指,400張第二線隔離病床會在未來一周陸續啟用,大部分病床的改建工程本周內完成。

本港病毒檢測量或為亞洲最多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本港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數量比例或為亞洲最多,處於全球前列。自1月至昨日止,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和醫院管理局進行檢測約九萬次。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以每百萬人口計,本港病毒檢測量約12,000次。

他指,因應從海外回港人士增加,防護中心派發樣本瓶,並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的臨時檢測中心採集樣本,每日樣本回收率介乎七成半至八成。

黃加慶說,中心從中檢測到一定比例的受感染人士,並能成功從並無出現症狀人士中找出患者,及早診斷,足見檢測工作發揮功用。

康復中病人可轉往二線隔離病房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議定,康復中的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如符合若干條件,可由第一線隔離病房轉往第二線隔離病房治療。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指,過去一個月,局方在各醫院將部分普通內科病房改建為具負壓功能的病房,這些第二線隔離病房一般讓病情較為穩定並正在康復的病人入住。

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決定病人轉往第二線隔離病房的有關條件,包括逾48小時沒有發燒、逾十日沒有出現病徵、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或出現腹瀉、無需使用呼吸機、血液測試結果有進展。

劉家獻表示,有關安排旨在讓正在康復且病情穩定的患者繼續接受治療,以騰出第一線隔離病房接收其他懷疑或確診病人。部分醫院已開始有關安排,其他醫院本周起陸續實施。

他強調,第二線隔離病房裝備亦非常謹慎,醫護人員使用全套保護裝備,包括N95呼吸器、全面罩、手套、保護衣等,免受感染。

市民應時刻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政府表示,市民應時刻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配合政府實施的臨時措施,應對目前公共衞生緊急事態,共同為抗疫工作出力。

在新訂立的《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下,有關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的營運指示已於3月28日下午6時生效,為期14天。

截至今日凌晨零時,食物環境衞生署視察3,200多間餐飲業務處所,作出勸諭性質提示約280次,主要涉及未有為顧客量度體溫、餐桌之間距離未符合規定。署方巡察熟食及小食小販攤檔100多次,巡察熟食及小食街市攤檔1,500多次,作出勸諭性質提示約110次。

該署亦就其街市的公共座位布局及擺設作出適切安排,以符合關於餐飲業務指示的規定。

警方巡查22間位於酒吧區內的處所,並在與食環署採取的聯合行動中巡查19間處所,並無發現違反指示情況。警方並處理278宗違反相關指示的報告,發出55次口頭勸諭。

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巡查22間持酒牌酒吧,向六間未能完全符合規定的處所作出口頭勸諭。

各部門又分別視察約110間公眾娛樂場所如戲院、20多間浴室、49間持牌桌球場所、五間持牌公眾保齡球場、五間持牌公眾溜冰場、295個會址、100間遊戲機中心,全部符合有關規定。

地政總署派員到一棟工業大廈巡查,沒有發現有關工廈單位有違規情況。

此外,政府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由昨日凌晨零時起禁止於公眾地方進行多於四人的群組聚集,為期14天。

警方在規例實施初期加派人員在各區巡邏,並以口頭解釋、勸諭或警告方式,提醒市民配合規例的要求。截至今日凌晨零時,警方共處理188宗違反相關指示報告,發出24次口頭勸諭。

政府強烈呼籲市民自律守法,為己為人,減少外出及避免聚餐或聚會等社交活動,並盡量與他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切斷病毒傳播鏈。

響應醫護呼籲 遵守檢疫要求

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全球,香港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少影響。為提升政府決策局和部門及其他相關各方應對疫情的能力,以及向現時受疫情重創或受防疫抗疫措施影響的企業及市民提供協助或援助,行政長官在2月5日宣布,政府成立防疫抗疫基金以協助業界渡過難關。

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情迅速在世界各國蔓延,導致近日輸入個案數字明顯上升,絕大部分個案都是輸入個案或是在病毒潛伏期有外遊紀錄,又或者是上述人士的緊密接觸者。為保障市民的健康,我們的防控工作現時的重點是防止病毒從海外輸入,以及防止輸入個案在社區蔓延,因此,從3月19日起,所有從外地抵港人士必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檢疫人士必須留在家居或其指定地點接受檢疫。

抵港檢疫流程

抵港人士會在航班上填寫健康申報表及檢疫令的資料。他們抵港後,將會在機場接受體溫檢測和提交健康申報表。對於沒有病徵及通過體溫檢查的人士,他們將會收到檢疫令和資料包,介紹檢疫令的程序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他們亦會在機場戴上監察手帶,配合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以確認他們於檢疫期內留在居所。

有見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處理大量經香港國際機場到港,並由衞生署轉介往公立醫院的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人士,醫院管理局按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指示,由3月20日起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和北大嶼山醫院設立檢測中心,為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入境人士進行病毒檢測。

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由3月19日起進一步擴展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將免費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服務,涵蓋至《外國地區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E章)下需接受檢疫但沒有出現病徵的人士,以盡早識別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及減低社區傳播的風險。

衞生防護中心由3月25日開始進一步擴展有關計劃,將免費2019冠狀病毒檢測服務,涵蓋至英國、歐洲其他國家及美國抵港沒有出現病徵的人士。衞生署人員於香港國際機場為有關抵港人士提供樣本瓶,他們須按衞生署指示在指定時間將深喉唾液樣本交到指定的診所。在考慮到過去數天的經驗後,我們正積極準備進一步擴大監測範圍,涵蓋所有抵港沒有出現病徵的人士,他們會在香港國際機場獲提供樣本瓶。

衞生防護中心由3月26日開始在亞博設立臨時樣本採集中心,加快為海外抵港人士收集樣本以進行病毒檢測,並便利部分難於安排家人或朋友送交樣本的人士。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衞生防護中心會通知有關人士,並盡快安排其入住公立醫院接受治療。

一般而言,若於交回樣本後的三個工作天內未有接獲通知,即表示其樣本對檢測呈陰性反應,有關人士仍須繼續在家居完成14日檢疫。

優化檢疫安排

汲取過去一星期的經驗,我們已從數方面優化整體流程。

首先,所有抵港人士會在機場即時安裝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以加快用戶登記程序。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已加派人手在機場協助抵港人士安裝監察手帶及應用程式和確定聯絡電話,同時盡量保持機場人流暢順。

此外,資科辦亦加入具藍牙功能的電子手環,並逐步推展至每名入境人士都使用電子手環。若接受檢疫的人士剪斷電子手環,或遠離手機,應用程式會即時記錄及通知政府的監察人員。

為了加強對受檢疫人士有關應用程式的支援,資科辦除了設立熱線電話 5394 3150 外,亦已增設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及手機短訊(電話號碼: 5394 3388),接受檢疫人士只需提供姓名及聯絡電話,資科辦便會安排專人聯絡跟進。

嚴厲執行檢疫令

檢疫期間,檢疫人士自律配合最為重要,政府亦會採取嚴厲的監察措施,包括紀律部隊人員上門進行突擊檢查,去確定受檢疫人士留在檢疫地點,而資科辦亦透過監察手帶和應用程式配合,以大數據分析各種訊號變化,如發現受檢疫人士離開檢疫地點,系統會即時記錄及通報衞生署和警方作出跟進。

從外地抵港人士強制檢疫安排實施以來,截至3月28日,累計有70人因違反檢疫令而被警方截獲及轉送到禁閉檢疫中心。衞生署和警方會繼續調查,搜集更多證據後供律政司考慮提出檢控。

我們感謝熱心市民舉報涉嫌違反檢疫令的情況,並歡迎大家利用網上平台電子報案中心、透過各區警署報案室電話及致電1823,向政府提供懷疑違反檢疫令的資料。

強烈呼籲遵守檢疫要求

我強烈呼籲受檢疫人士必須嚴格遵守檢疫要求,防止病毒在社區傳播。受檢疫人士在14日內不可外出。任何人違反檢疫令,擅自離開檢疫地點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可被監禁六個月及罰款25,000元。

從近日的確診數字來看,香港現時面對病毒從海外傳入的威脅極大,因此,於3月11日至18日由海外抵港的人士雖然不需強制檢疫,但都不能掉以輕心。我強烈呼籲有關人士應自行於家居檢疫,在14天內不要外出;其間要注重個人衞生,包括戴上口罩,時刻保持警覺,減少與同住家人接觸,以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他們要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出現任何症狀(即使症狀輕微),應立即求診,以便安排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這些措施不單保護他們本人,也保護他們家人。

結語

近日大家都留意到醫護人員對市民的呼籲︰「為了你,我堅守崗位 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過去兩個月,我們的醫護人員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有不少前線醫護同事,為免影響家人,更要搬到酒店或其他地方暫住,被迫與家中父母子女分隔。各位市民,我強烈希望大家以行動切實回應醫護人員的呼籲,要堅守在家,保持社交距離,不要參與任何社交聚會,同心同德,為阻止病毒在社區蔓延出一分力。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3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新規例生效 食肆態度合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昨晚很多食肆都因應新規例採取措施,態度合作,她期望光顧的市民也自律,保持社交距離。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視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新規例昨晚生效,據她所知,暫未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就巡查人員所見,大部分食肆都因應規例提出的六項要求採取措施,顧客也了解該些規定對抗疫的重要性。

她表示,政府雖然通過法律框架規管社交距離,但也期望市民自律。新規例其中一項要求訂明,除了進食期間,市民在食肆內必須佩戴口罩,當局希望市民自發遵從。營運者有責任勸諭顧客遵守規定,人員巡查時如發現有人違規,也會作出勸諭。

陳肇始說,政府訂立兩條規例,旨在令市民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的社區傳播風險。政府會透過不同平台發放資訊,讓市民更了解兩條規例。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