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病例初見回落 市民切勿鬆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2019冠狀病毒病新增個案連續五日錄得單位數字,對上一宗本地感染個案為本月9日。當局表示,疫情初見回落跡象,市民應持之以恆,從而切斷社區傳播鏈。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在簡報會上說,本港疫情有所改善,相信是多方面防疫措施和全體市民努力配合所致。為盡早識別患者和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政府不斷擴展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

他表示,本港確診個案中有8%經由私家診所抽取病人深喉唾液樣本驗出,經此途徑取得的深喉唾液樣本至今達7,000個,化驗結果呈陽性比例接近1.3%。

他指,在醫院以外收集樣本的做法較為安全和方便,而以深喉唾液作病毒測試亦具足夠敏感度。

徐德義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徵可能很輕微,市民如有不適,除了到急症室和公立診所求診外,也可考慮到私家診所或私家醫院提供外遊記錄等資料,再決定是否提交樣本測試。

四款口罩含菌量超標

海關抽查全港各區出售的外科口罩,發現再多四款口罩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呼籲市民馬上停用,商戶應立即下架。海關正積極追查涉案外科口罩的來源。

根據單次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四款外科口罩樣本的細菌菌落總數超出標準上限0.2倍至1.35倍,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

四款外科口罩均為50片盒裝,售價介乎150元至280元,全部沒有標明產地,初步調查相信來自東南亞和西亞國家。

海關今日到四間位於銅鑼灣、北角和上水的藥房、雜貨鋪、日用品店和水果攤檔採取行動,拘捕四名負責人,但未再檢獲該四款懷疑含菌量超標的外科口罩。被捕的三男一女年齡介乎34歲至54歲,目前正被扣查。

海關1月27日起展開大規模特別行動,全面巡查、試購和檢視全港各區出售的外科口罩,將樣本送往化驗所測試含菌量,上月14日公布四款外科口罩含菌量超標,昨日接獲最新一批24個樣本的化驗報告,至今共發現八款口罩含菌量超標。

留學生完成強制檢疫後確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一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19歲女患者為英國留學生,完成14天強制檢疫後確診。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患者4月1日從英國回港,翌日提供的深喉唾液樣本對病毒檢測呈陰性,患者一直在酒店進行強制檢疫。

患者4月13日起感覺喉嚨痕癢和身體不適,當時不以為意,完成強制檢疫後回家,家人為其量度體溫,發現她4月15日起發燒。患者遂到明愛醫院就診,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至於一名曾在摩洛哥逗留的確診患者,張竹君表示,中心向負責診治的醫生查詢,獲悉病人大便帶血與本身疾病有關,而與新型冠狀病毒沒太大關係,被列為無病徵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首輪防疫抗疫基金進展良好

政務司司長暨防疫抗疫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張建宗表示,300億元首輪基金撥款申請在2月獲通過後,24項措施陸續推出。基金至今動用撥款逾80億元,進展良好,不少商戶和市民陸續收到資助。

基金下零售業資助計劃於本月12日截止,共收到約93,000間零售商戶申請,並已批出約八億元資助。視乎審批進度,大部分資助預計月底前可完成發放。

行政長官上周三宣布一系列紓困措施,為落實有關措施,政府明日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1,375億元,其中包括向基金注資1,205億元以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向疫情中遭受重創的市民和企業提供更多援助。

  

張建宗表示,他熱切希望立法會議員本着急民之所急宗旨,支持並通過這項重要撥款申請,讓相關工作盡快落實,援助盡早到位。

社區藥房便利病人取藥

醫院管理局表示,現時有一家社區藥房為七間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病人提供取藥服務,病人可自行決定是否參與。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因應疫情發展,公立醫院較早前縮減部分服務,例如專科門診的覆診服務。院方通過覆配藥物服務,讓病情穩定者取得所需藥物。

為協助不便到醫院取藥的病人,醫管局配合一家社區藥房提供取藥服務,讓合資格的病人可選擇到社區藥房取藥,藥房會向病人收取服務費。

庾慧玲指,有關服務旨在便利病人取藥,暫時僅一家社區藥房接觸醫管局,局方歡迎支援公立醫院覆診病人取藥的不同方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新增四個案均有外遊紀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四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部患者均有外遊紀錄。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患者三男一女,年齡由22至60歲,分別從英國、荷蘭和摩洛哥回港,包括一名留學生。

曾在摩洛哥逗留的患者上周乘中國專機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再乘坐特區政府專車經深圳灣口岸返港。患者在廣州接受病毒測試,當時結果呈陰性,但數天後因大便帶血而到瑪嘉烈醫院求醫,其後確診。

張竹君說,難以判斷在廣州檢測結果呈陰性是採樣或是測試出了問題,可能當時的結果屬假陰性,也有可能患者當時尚在潛伏期,其後才檢驗出病毒。

她指,這個情況不足為奇,本港曾有病人初時檢測屬陰性,數天後感到不適,再進行檢測時結果呈陽性。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