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保就業創職位 助青年展所長

過去連續兩天,我連同律政司司長、11位局長及16位公務員首長同事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講解政府於4月8日公布涉及1,375億元的紓困措施。經過長達約18小時的審議,成功爭取撥款獲得通過。我衷心感謝支持撥款的議員,政府會盡早落實各項紓困措施,與市民和企業並肩作戰,共渡時艱。

全球經濟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打擊,廣泛的經濟活動出現嚴重收縮或甚至停擺,香港也不能例外。本港經濟正經歷非常困難的一年,經濟急劇轉差對勞工市場的影響相當明顯。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顯著上升至3.7%,為超過九年來的高位。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急升至6.1%和2.5%,均為約十年來的高位。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情況更為嚴峻,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急升至7.5%和3.5%。同時,建造業的失業及就業不足情況亦嚴重惡化。本港總就業人數的按年跌幅擴大至2.5%,為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跌幅,反映職位嚴重流失。

由於2月份的數據仍未反映疫症全球大流行的情況,可以預計明天公布本年1至3月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將會進一步上升。勞工市場在短期內,仍會面對巨大壓力,就業狀況亦難以在短期內好轉。在這特殊環境下,很多企業會緊縮人力資源,而5月至7月正值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預期他們的就業將比往年困難。

在新一輪的紓困措施中,涉及810億元的保就業計劃是旗艦項目,涵蓋約150萬名打工仔。計劃向合資格僱主提供工資補貼,僱主須承諾在接受補貼期間不會裁員,並把補貼金額百分百用於僱員工資,以盡量避免裁員及職位流失,在疫情期間保就業。

此外,政府會投放資源創職位。未來兩年,政府會在公營及私營界別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職位,涵蓋不同技能及學歷人士,包括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和應屆畢業生。

我們會努力令這些職位種類多樣化,不論是建築工程和維修保養的技術及支援崗位、抑或法律界、會計界、金融服務界、工程界及建築界這些專業界別,以至推廣藝術文化或綠色生活的職位都包括在內。

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的職位方面,當中例子包括需要專業或一般技能的工種,例如樓宇測量、城市規劃、產業測量、土地測量及工程的畢業實習計畫,研究員及行政助理。

受教育及培訓的勞動人口是支持本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會推出措施提升工作效能,鼓勵多個行業的僱員學習新技能及協助企業使用科技,轉危為機。在急速轉變的勞動市場,打工仔要好好裝備自己,以應對經濟、科學和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種種挑戰。

另一方面,預計本年度政府會聘請超過10,000名公務員,以填補因公務員退休流失或開設新職位所出現的空缺。事實上,公務員編制過去幾年一直穩步增長,2020至21年度,新增加職位約6,000個,以加強現有服務及推行新措施,並滿足部門因應工作量增加,和實際運作需要而對人手的確切需求。新增人手之中,中低層人員佔約九成,涵蓋多個前線職系。我們亦打算在本年度聘請約5,000名短期實習生,較去年增加約3,000人。

有意應徵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位的人士可在本月29日下午5時前報名參加新一輪的綜合招聘考試及基本法測試。而考試暫定於6月6日及13日(或如有需要於6月內的其他日期)在香港舉行。至於其他職位,則可留意政府職位空缺網頁。

對求職者來說,尤其是快將畢業的莘莘學子,這些新措施和招聘工作能讓他們有更多就業機會,青年人要做好生涯規劃,為未來出路作充分準備。我們歡迎有理想、具視野、有承擔、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視香港為家的年輕人加入公務員隊伍,為建設香港而努力。這裏能得到的不只是一份有前景及穩定的工作,而是發揮自己潛能,實踐理想的機會和服務市民的使命。

政府珍視每一位受聘人員,各部門會加強培訓優秀人才。公務員事務局轄下的公務員培訓處正努力提升公務員的技能,例如在科技應用、數碼化和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滿足社會不斷轉變的各種需要。同時,公務員培訓處亦會在領導才能、與市民溝通、加強認識了解國家發展及中央與特區關係等方面提供課程。位於觀塘的全新公務員學院可望於2026年完成,有助政府提升公務員在不同範疇的培訓,增強公務員對市民的服務質素,令公務員隊伍精益求精。

此外,由我擔任主席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於去年12月推出一站式人力資源資訊平台talent.gov.hk,結合相關資訊及數據,為準備加入或正在勞動市場上的朋友,以至負責升學及就業輔導的老師,能更適時掌握市場動向。

優質人才是香港向前邁進的重要元素,香港的制度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仍然穩健,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情況,推出不同的政策措施,協助年青人向上流和應對未來的挑戰。

雨過總會天晴,大家要在「疫」境中自強,沉着應對,保持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將目光放遠一點,不要讓疫情影響你原本的人生計劃。人需要有希望,更重要的是為未來做好充足準備,朝正確的方向實踐自己的理想。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41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醫管局亞博館檢測中心明停用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隨着入境人數持續減少,為重新集中人手在醫院提供服務,醫管局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為有病徵抵港人士檢測病毒的臨時檢測中心明日中午12時起停止運作。

亞博館內由衞生署設立的臨時樣本採集中心則繼續運作,為無病徵抵港人士收集深喉唾液樣本。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近日檢測中心每日使用量約20至30宗,個別日子甚至少於十宗,加上急症室的分流檢測服務已趨成熟,有病徵的抵港人士明日中午起會經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協調,送往公立醫院急症室進行檢測。

回顧過去一個月,醫管局在亞博館和北大嶼山醫院兩個臨時檢測中心共收集超過1,400個樣本,識別出104宗確診個案。

她又指,檢測中心發揮重要分流作用,減少1,300人入院檢測的需要,讓公立醫院得以將資源集中在接收確診病人的隔離設施之上。

兩新增患者均由外地返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兩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兩名患者為曾到訪英國的四歲小童和在菲律賓馬尼拉求學的29歲男子。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四歲患者早前隨母親從英國回港,4月10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接受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

由於其母當時已確診,小童列為密切接觸者,由沒有到過英國的父親陪同入住檢疫中心。小童4月16日流鼻水,再次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至於29歲男患者沒有病徵,昨日回港後在亞博館留下深喉唾液便回家,測試結果呈陽性。

張竹君又提到,因應部分人士經過12日檢疫後仍無病徵但最終確診,星期一起,機場抵港人士在亞博館採集深喉唾液樣本後會額外獲派一個樣本瓶,以便在完成檢疫前再進行多一次病毒測試。

她希望此安排可收集更多數據,用於研究確診比例、哪類人士較高風險等。她提醒接受家居檢疫人士,如感不適或出現流鼻水、喉痛等病徵,應盡快聯絡衞生防護中心和求診,不應等待第二次病毒測試。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部門加強防蚊滅蚊工作

因應本港錄得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召開特別會議,檢視應對此個案的即時工作和跨部門協作。各決策局和部門嚴陣以待防蚊滅蚊,盡量減低登革熱傳播風險。

政府呼籲市民採取個人保護措施、時刻注意環境衞生,及時清除戶外和家居積水,以杜絕蚊子滋生,防止登革熱和其他蚊傳疾病。

會議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向各部門分析本地登革熱情況和風險評估。食物環境衞生署報告在元朗崇山新村患者居所附近500米半徑範圍內已即時調查病媒和防蚊滅蚊,並在該處加強清理垃圾、移除雜物、清理積水、保持溝渠暢通等工作。

各部門會在其管轄範圍內找出蚊患黑點,進行霧化處理和清除積水,並在合適環境使用新型捕蚊器。

針對鄉郊地區蚊患問題,民政事務總署會聯絡地區團體,提高市民在私人地方防止蚊患的意識。

各部門已按督導委員會制定的年內工作計劃,同步在本月展開蚊患工作,及早清理蚊子滋生地,並同步啟動霧化工作至雨季結束。

除了發布顯示白紋伊蚊分布廣泛程度的誘蚊器指數外,食環署由本月起公布成蚊密度指數,更有效量化滅蚊工作成效,並在全港放置約5,000個新設計誘蚊器直接計算成蚊數量,以取代現有誘蚊產卵器。

防治鼠患方面,總結過往行動經驗,食環署會特別加強針對食肆在後巷處理食物、清洗器具、違法棄置廢物等陋習,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和加強環境清潔;並於下月在九個地區進行目標小區滅鼠行動。

市民可瀏覽食環署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取得更多防治蟲鼠和登革熱的資訊。

逾半新型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再有48名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康復出院,醫院管理局表示,此數字為歷來單日最高,累計超過一半確診者已康復出院。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說,近日入院個案大幅減少,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最近幾天沒有確診個案,第一線隔離病床使用量回落至約五成,隔離設施所受壓力較兩周前有所紓緩。

目前,部分醫院主要使用第一線隔離設施接收新病人,無需動用第二線隔離病房,情況令人鼓舞。局方感謝前線醫護人員在過去一段時間努力照顧病人。

116名病人仍在二線隔離病房,局方希望他們不久後能陸續出院。

庾慧玲強調,使用二線隔離設施旨在應付最壞情況,局方對各種情況妥為準備,不會鬆懈,確保疫情變化時仍可接收病人。

新增四人確診 全部由英國返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四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部患者均由英國返港,包括三名學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患者一男三女,其中三人乘搭同一航班昨日由英國抵港並隨即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採集深喉唾液樣本,即場等候檢測結果證實確診。

餘下一名新增確診患者是20歲學生,3月21日抵港,在酒店完成強制檢疫後數天,4月11日開始頭痛,4月13日到私家醫院求診,翌日提交深喉唾液樣本作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獲安排在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接受治療和進一步測試,今日確診。

該名患者在強制檢疫期間沒有提交唾液樣本。張竹君指這名患者潛伏期較長,但香港現有逾千宗確診個案,個別患者潛伏期較長屬預期之內。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