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新型肺炎八旬確診者死亡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82歲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者死亡,累計127名確診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該女患者有長期病患,上月14日因痰涎阻塞感到不適而入住瑪嘉烈醫院。她本月2日接受2019冠狀病毒測試結果為陽性,隨即轉送隔離病房治療,其後情況惡化,延至今日凌晨不治。

院方表示難過,會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三屋邨增設流動採樣站

因應藍田邨藍泰樓、富山邨富仁樓和石籬二邨石榮樓近日出現多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政府安排承辦商於上述屋邨設立流動採樣站,為屋邨居民和工作人員提供免費病毒檢測服務。

政府表示,檢測承辦商會於流動採樣站提供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服務。新增三個流動採樣站首日服務時間不一,明日起服務時間劃一為上午10時至晚上8時,暫定開放至本月26日。

此外,鑑於油麗邨逸麗樓近日出現多宗確診個案,設於油塘社區會堂的社區檢測中心今日起會為油麗邨居民和工作人員提供免費檢測服務,暫定至本月26日。檢測中心提供預約和即場登記服務,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1時30分及下午2時30分至晚上8時。

須接受強制檢測人士於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將被視作等同於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流動採樣站會優先為有關人士提供檢測服務。

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市民會收到電話短信通知,而呈初步陽性的樣本會交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確診個案會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並公布。

政府會檢視有關流動採樣站的使用情況和市民對檢測服務的需求,再決定是否需要延長流動採樣站運作時間。

疫情嚴峻 社交距離措施延續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本港疫情持續嚴峻,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長至下月6日。節日期間,市民應響應政府呼籲留家抗疫。

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說,在剛過去的周末,街上和商場仍人頭湧湧,社交距離措施現階段不能放寬。政府會維持適用於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的限制,並維持群組聚集和佩戴口罩的要求。

根據現有措施,餐飲處所傍晚6時後禁止堂食,餐飲處所內不得多於二人同坐一桌,酒吧、酒館繼續關閉。

除會址及酒店或賓館外,有關規例下表列處所繼續停止營業;二人限聚令和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規定繼續實施。

陳肇始表示,本港疫情處於最嚴峻和最關鍵時刻,僱主應盡量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以減少不必要的聚集,而市民在冬至和聖誕假期應在自己家中度過,不應與同住家人以外的親友聚餐。

牛頭角道檢測中心周三投入服務

政府表示,在牛頭角道體育館設立的社區檢測中心本月23日投入服務,屆時全港共有社區檢測中心為市民提供2019冠狀病毒檢測服務,總檢測容量每天將逾二萬次。

新增檢測中心首階段運作三個月,可視乎情況再延長三個月。

社區檢測中心為市民提供價格較相宜的自費檢測服務,作一般社區或私人用途如出行或工作證明,收費上限為240元。

政府也會在出現較高社區傳播風險情況下,按需要於檢測中心為特定群組、指明人士或其他市民因公共衞生理由進行檢測。

各區社區檢測中心上月15日開放以來,截至本月19日已為逾308,000人提供檢測服務,其中514個樣本的檢測結果屬初步陽性,佔比率為0.17%,有關個案已轉交衞生防護中心覆檢和跟進。

社區檢測中心提供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及2019冠狀病毒檢測服務,服務對象為持有效香港身份證、香港出生證明書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文件的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並沒有病徵的人士。

各中心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1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晚上8時開放,中午及晚上關閉後會進行深層清潔及消毒。

社區檢測中心提供預約及即場登記服務,有預約者可優先。市民只需在24小時預約系統提供簡的個人資料,揀選檢測地點和時段。市民前往社區檢測中心前,可先行致電查詢。

參與自費檢測服務的市民如結果呈陰性,會在24小時內收到檢測機構發出的核酸檢測結果證明。檢測結果經衞生署確認為陽性的人士,則會由衞生署致電通知,並獲安排送往公立醫院接受治療。

堵截變種病毒 英航班禁飛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為堵截英國近日出現的新型肺炎變種病毒進入本港社區,政府宣布由午夜起禁止所有英國載客航班來港,直至另行通告,而從英國抵港人士的檢疫期則延長至21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英國變種病毒傳播力相當強,較現時病毒傳播力高七成。目前雖然沒有資料顯示變種病毒令感染者病情更為嚴重,特區政府對此仍高度重視。

她說,過去14天,本港錄得1,255宗確診個案,外地輸入佔80宗,其中17宗涉及從英國抵港人士,佔整體輸入個案21%。

鑑於最近不少英國留學生回港度假,政府諮詢專家意見,認為有需要立即推出嚴厲且具針對性的措施,阻止變種病毒在港擴散,防患未然。

政府由午夜起收緊《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規定,過去14天內曾停留英國逾兩小時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在內,均被禁止登機來港,直至另行通告。

陳肇始指,此措施非常嚴厲,實際效果等同禁止所有英國載客航班來港。過去政府從來並無對任何地區實施如此嚴厲的規定,這次英國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當局有必要從源頭堵截。

對於已從英國抵港的人士,當局也會加強檢疫措施,以期做到滴水不漏。儘管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檢疫期的情況非常罕有,政府仍要求這些人士完成14天檢疫後再要強制留家七天,並在第19或20天的檢測結果必須呈陰性,違者會遭定額罰款五千元。

學前康復服務零輪候目標可冀

對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來說,能盡快安排早期介入服務有助他們日後融入主流教育。多年以來,日間學前康復服務主要有三個環節:

1. 特殊幼兒中心(SCCC):提供特別的訓練和照顧予兩歲至六歲以下中度至嚴重程度殘疾的幼兒,以協助他們發展及成長。

2.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EETC):主要為初生至兩歲的殘疾幼兒提供早期介入服務,並特別着重殘疾幼兒的家庭成員角色。年齡介乎兩歲至六歲以下的殘疾幼兒,若沒有在同一時間內接受其他康復服務,可接受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服務,以協助他們日後融入主流教育。

3.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IP):在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內,為輕度殘疾幼兒提供訓練和照顧,以協助他們將來融入主流教育及社會1

上述三類服務,EETC原先的目標是為兩歲以下的殘疾幼兒及其家長提供服務,但由於不少個案由發現至評估需時,再加上EETC名額不足,輪候時間需時,結果絕大部分的殘疾幼兒在接受服務時都已達兩歲。到2016年3月31日,接受EETC服務的幼兒中只有4.7%是兩歲以下。截至2019年年底,接受EETC服務的兩歲以下幼兒已增至13.0%,原因有二:一、到校學前康復服務(OPRS)的發展,二、EETC服務名額的增加。

OPRS的發展

上述三項學前康復服務輪候時間頗長已出現了一段時間。有見及此,不少社會服務機構透過不同的慈善基金資助,進行多項先導計劃,為輪候服務的殘疾幼兒提供訓練及支援服務。社會福利署汲取了這些先導計劃的經驗,由2015年11月起,推行OPRS試驗計劃,透過非政府機構統籌的跨專業服務團隊,為就讀於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讓他們在學習黃金期內,可盡早獲得所需的訓練。政府已由2018年10月起把服務常規化,並把服務名額由約3,000個增加至當時約5,000個,翌年增加至7,000個。

在決定將服務常規化時,以當時的估算,7,000個名額應可滿足服務需求,但是OPRS其中一個成功之處是讓過往或許有猶豫的家長因看到服務成效及接受服務幼兒的顯著進步,明白到應為可能有特殊需要的幼年子女尋求合適的評估和服務,結果導致服務需求增加。OPRS這計劃誠然有助有特殊需要的幼兒成長,計劃原先希望紓緩服務不足與頗長的服務輪候時間,現在卻因深受家長歡迎的緣故,本身出現了另一個輪候隊。

2019年10月施政報告宣布在未來三年,每年再增加1,000個服務名額,於2022年將增加至一萬個名額。縱使OPRS的供應增加會間接令需求增加,我相信一萬個名額應是足夠的。此外,根據OPRS原先的設計,可運用約10%的名額為那些正輪候評估的幼兒提供一些訓練。不過,由於OPRS本身都出現輪候隊,所以可以為那些輪候評估的幼兒提供服務的空間十分有限。當OPRS名額由今年增加至8,000個,明年9,000個及後年一萬個時,正輪候評估的幼兒將有較大機會接受服務。同時,今年8月,社署啟動了一項為期20個月的試驗計劃,為正輪候評估或經評估為有邊緣發展問題的幼兒提供早期介入服務,目標是在試驗期間為約2,300名兒童提供服務。

接上文,另一個OPRS產生的效果便是減低了EETC的需求。OPRS試驗計劃進行期間,我們發現有75%家長縱使當EETC有位時,仍然選擇將子女留在OPRS服務。換言之,OPRS減低了EETC的需求。

EETC服務名額的增加與零輪候目標

截至2016年3月31日,EETC共有3,102個名額,到2020年3月31日,已增加至3,771個,即增加了21.6%,今個財政年度將會增至4,068個。由於過往的努力,未來數年陸續會有新的服務單位落成,加上OPRS的效果及其名額增幅,EETC和OPRS的服務零輪候時間目標將指日可待。社署會密切留意進度,或有可能將部分計劃中的EETC改為SCCC,以減低SCCC的輪候時間。要落實SCCC零輪候時間的目標亦要視乎在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多個SCCC項目的發展及落成進度。

未來方向

我們一般可將學前兒童的特殊需要分為三層,SCCC是對應第三層(Tier 3)較高特殊需要,EETC主要是對應第二層(Tier 2)中等的特殊需要,而OPRS則對應第二層及第三層的特殊需要。上述剛開始為期20個月的試驗計劃便是對應第一層(Tier 1)較輕的特殊需要。若這個第一層支援服務計劃試驗成功,日後可能與OPRS結合,讓那些在第二層支援服務中有顯著進步的幼兒可以過渡到第一層的支援服務,而無須繼續留在第二層支援服務或要即時中斷服務。長遠而言,當學前康復服務的輪候時間大幅縮減時,政府會重新檢視各項學前康復服務的定位,包括服務特色和需求,探討是否把EETC的服務重新聚焦於三歲以下的兒童。

1在這網誌中,我不會詳細討論IP的現況及未來發展。這有待日後OPRS及在學前單位提供的社會工作服務成熟發展後,可考慮將OPRS,IP及EETC作整體檢視。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2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