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去年貧窮率微升

政府今日發表《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去年貧窮人口和貧窮率分別為1,490,700人和21.4%。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降至1,097,800人,較2018年增加73,500人,貧窮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15.8%。

政府表示,去年本港經濟受本地社會事件和中美貿易摩擦雙重打擊,是自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勞工市場於下半年明顯轉弱。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因受本地社會事件嚴重干擾而遭重創,當中涉及不少較低技術職位,因此基層家庭所受的衝擊頗為明顯。在這不利的發展下,加上人口加速高齡化和住戶持續小型化,貧窮指標承受前所未見的上升壓力。

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為基層市民提供各種恆常和非恆常現金,以及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計及所有項目後,整體貧窮人口為641,500人,較2018年略升3,500人,貧窮率則較該年下跌0.1個百分點至9.2%。

政府指,去年恆常現金政策的扶貧成效是自2013年公布貧窮線以來的紀錄新高,成功令392,900人脫貧,貧窮率減幅達5.6個百分點。

在各項目中,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和長者生活津貼的扶貧成效最為顯著,分別令155,200人和154,400人脫貧,整體貧窮率均下降2.2個百分點。在職家庭津貼則令整體貧窮率下降0.6個百分點,令13,100個受惠住戶內的47,600人脫貧。

有別於過往數年貧窮人口和貧窮率上升多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情況所帶動,在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新增貧窮人口中逾三成半來自在職住戶,反映在經濟環境轉差下,工作機會減少,令在職貧窮情況轉差。在職住戶的貧窮率較2018年上升0.4個百分點至8.4%。

非恆常現金政策方面,扶貧成效由2018年的0.9個百分點,大幅升至去年的2.1個百分點,令151,500人脫貧,主要受惠於一次性關愛共享計劃和發放額外兩個月的社會保障金額、職津和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至於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公屋政策的扶貧成效最為顯著,達3.7個百分點,較前一年上升0.1個百分點,令261,000人脫貧。

政府表示,報告所載的僅為去年情況,仍未反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下對香港基層造成的負面衝擊。政府已推出逾3,000億元的一系列一次性紓困措施,致力協助市民和各行各業渡過難關,但由於貧窮線主體分析框架有其掣肘,有關措施的成效未必可完全反映在來年主體貧窮數據中。

扶貧委員會已於今日的網上會議備悉報告主要分析。

聯合醫院三病人初步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聯合醫院三名入住紓緩治療病房的病人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院方正與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個案是否與恩恤探訪有關。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聯合醫院一名91歲女病人昨日初步確診,她12月1日因末期病患入住外科病房,12月9日轉到紓緩治療科病房,12月21日出院回家。

社康護士昨日到病人家中跟進,發覺病人當時有輕微氣促,安排病人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經檢測後,該病人初步確診,現時情況穩定。

劉家獻說,醫院在該病人曾入住的病房進行接觸追蹤,並安排其他病人接受測試。其中,與該病人入住同一病格的兩名病人初步測試後亦呈陽性。

13名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仍在留醫的九人已被安排接受隔離檢疫,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另一名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病人早前因自身疾病離世,醫方今早從遺體取樣測試,結果也呈陰性。其餘三名病人已出院,交由防護中心跟進。

劉家獻指,這數名患者住院期間沒接觸過確診者或與確診者在同一病格。由於這些病人均入住屬末期病患的紓緩治療病房,部分時間曾有家人獲准恩恤探訪,醫院正與防護中心調查感染病毒是否與此有關。

檢疫人士送院治療後擅自離開

一名正在竹篙灣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的女子因不適獲送北大嶼山醫院接受治療後擅自離開,沒有返回檢疫中心,院方已通知衞生署和警方跟進。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該名25歲女子乃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檢疫期原訂昨日屆滿,但由於其家人在入住檢疫中心期間確診,她的檢疫期須延長至明日。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指,事主今日清晨因胸口不適,由衞生署致電安排救護車把她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並獲安排在負壓病房等候。醫生評估該女子的身體狀況後,認為她適合返回檢疫中心。

院方其後發現她失蹤,沒有乘坐署方安排的專車返回檢疫中心。院方翻查閉路電視,發現事主已自行離開醫院。

劉家獻指,該名女子昨日曾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

他強調,隔離治療和強制檢疫安排對抗疫十分重要,相關人士擅自離開醫院或檢疫中心屬不負責任行為。醫管局已提醒醫院留意須遵行強制檢疫要求的病人,有需要時會加強保安,並尋求警方或衞生署協助。

他說,醫院是治療患者的地方,難以安排保安員長期監視病人。他呼籲巿民自律,遵守相關規例和配合院方安排。

兩留英返港生個案疑涉變種病毒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3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47宗屬本地感染,其中20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個案有40多宗。當局表示,兩宗早前個案所涉病毒似與新變種病毒吻合,患者為兩名從英國回港學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患者28男25女,年齡介乎8至86歲,其中十人經檢測中心驗出染疫。

其中,藍田平田邨平誠樓兩名初步確診的住客確診,至今五個單位共八人確診,另有數宗初步陽性個案,患者為確診住戶的密切接觸者。防護中心會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大廈住客接受強制檢測。

將軍澳康盛花園第四座新增一宗個案,至今三個單位共五人確診,其中兩宗個案源頭未明,衞生署已安排向居民派發樣本瓶。

27宗有關連的個案中,中環理髮及美容店Glow Spa & Salon Hong Kong、一田百貨、Billy Sir音樂教室群組各增一宗個案,其餘24宗則與其他個案相關。

張竹君指,雖然個案數字回落,但源頭不明感染比例高,可引起群組爆發,市民必須小心。

她提到,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特別為最近從英國回港的確診個案進行全基因排序分析,已進行11個分析,發現有兩名確診學生的病毒基因似乎與新變種病毒吻合,化驗所專家會再進一步分析。

該兩名學生中,一人是獨自回港,另一人則與三名同學一同回港,而有關學生完成14天檢疫後已回家。鑑於新變種病毒傳播力強,當局已安排有關學生到檢疫中心再接受檢疫七天。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藍田平田邨增設流動採樣站

鑑於近日藍田平田邨平誠樓出現多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政府安排承辦商於該屋邨平旺樓和平仁樓對出空地設立流動採樣站,為當區居民和工作人員提供免費病毒檢測服務。

該流動採樣站今日服務時間為下午2時至晚上8時,明日起則延長至上午10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晚上8時,暫定開放至本月26日。

此外,政府決定延長開放柴灣景翠苑的流動採樣站至本月27日,並延長大埔鄉事會街、荃灣沙咀道、黃大仙廣場、東涌北公園和黃竹坑遊樂場的流動採樣站服務至本月31日。

政府表示,檢測承辦商會於流動採樣站提供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服務以作病毒檢測,費用全免。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於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將被視作等同於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

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市民會收到電話短信通知,而呈初步陽性的樣本會交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確診個案會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並公布。

成立專責小組推動疫苗接種計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已成立專責工作小組,為推動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展開籌備工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接種計劃覆蓋全城,屬自願性質,且疫苗資訊公開透明。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由兩位局長主持,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負責醫學相關工作,聶德權則負責統籌整個計劃的執行工作;小組直接向她匯報。

聶德權指出,疫苗接種計劃秉持三項重要原則,首先,計劃覆蓋全城,所有市民均可免費接種疫苗;第二,計劃屬自願性質,當局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第三,疫苗資訊公開透明,市民會清楚知道接種疫苗的詳細資料。

他表示,接種計劃的準備工作涵蓋八個主要範疇,分別為疫苗採購、疫苗緊急授權使用、接受疫苗接種的優先群組、疫苗運送流程、疫苗接種流程和具體安排、接種疫苗後的持續監察機制、疫苗接種紀錄,以及宣傳推廣和教育工作。

他表示,工作小組會密鑼緊鼓,爭分奪秒,做好相關籌備工作。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