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灣仔渡輪碼頭畔主題區進一步開放

發展局宣布,位於灣仔海濱的渡輪碼頭畔主題區進一步開放,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多利亞港景色兼富懷舊特色的海濱空間。

新開放的空間位於灣仔渡輪碼頭以東,是涉及中環灣仔繞道填海所得的海濱用地。以去年10月起計,這是第12個開放的海濱場地。

當局指,在「先駁通,再優化」的理念下,渡輪碼頭畔主題區今年3月已開放長約180米海濱長廊,其後在10月再增80米。最新開放的空間佔地約4,600平方米,原有主題區面積再擴大近倍。

主題區以簡約的清水混凝土和木系構築物為主調,格調時尚,與早前開放的西環和其他灣仔海濱主題區色彩斑斕的卡通風格各異其趣,貫徹每段均具特色的海濱發展方向。

新開放的海濱空間加入香港懷舊色彩,配合相框和霓虹燈裝飾概念。場地以富香港特色的傳統鐵閘作裝飾,並掛上色彩鮮明的信箱,呈現香港昔日面貌。該處更設有寵物公園,市民可帶同繫上牽繩的寵物到訪。

此外,毗鄰主題區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進一步開放。新場地約250平方米,鋪設人造草皮並放置「HarbourChill」發光字型裝置,加上弧形戶外階梯平台和特色桌椅,為市民增添休息和用餐空間。

灣仔海濱基建工程進行期間,發展局會陸續開放更多海濱空間。由今年底至明年初,新落成的灣仔海濱休憩用地將超過45,000平方米,其中水上活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二期)和活力避風塘主題區預計年底開放,首次採用的無欄杆海岸堤階可讓遊人更親近維港。

多個康體設施項目獲撥款落實展開

余潤興會長(南華體育會會長)、許晉奎主席(南華體育會主席)、陳南祿主席(香港賽馬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出席南華體育會---賽馬會運動場開幕典禮,對於新運動場落成表示衷心祝賀。剛才聽到司儀說,其實這個新運動場在去年11月已經完工,選擇在今年舉辦這個開幕典禮,可能是預知到2021年對於香港來說是體育豐收的一年,運動場在這個時候開幕,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興建新運動場的工程規模龐大,很高興知道南華體育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超過1.7億港元推展這項目。這個綜合運動場前身的南華體育會運動場多年來舉行過無數國際和本地體育賽事,甚受體育界和市民歡迎。今天開幕的南華體育會---賽馬會運動場更進一步,不但優化了康體設施,以切合使用者的訓練和健體需要,更讓人鼓舞的是提供了一些符合多項國際規格的場地,其中佔地約九千平方米的足球和欖球兩用仿真草場獲國際足協和世界欖球總會認證,而新增的有蓋沙灘排球場---可能是香港獨有的,和有蓋網球場亦是達國際標準的場地,將有助提升香港日後舉行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

南華體育會自1910年成立,植根香港超過一個世紀,在體壇享負盛名,發展至今會員人數超過七萬。南華體育會百年來秉持「強健國民,推廣體育」的宗旨,銳意推動本地體育發展。其中,南華體育會發展多個體育設施,包括過去的北角泳場、京士柏網球場、加路連山運動場館、多用途的體育大廈、保齡球場館,以至今日的賽馬會運動場。南華體育會又提供多元化的訓練班,涵蓋各個體育項目,既推動市民不論男女老幼一同參與體育活動,鍛煉強健體魄,亦從中選拔和培訓具潛質的年輕運動員,造就他們成為香港體壇生力軍。南華體育會又經常組織隊伍參與本地和海外的體育競賽及交流活動,讓運動員與各地高手可以切磋技術,從而提升水平,對本地體壇發展實在貢獻良多。

推動本地體育發展是本屆政府施政重點之一,我在就任行政長官之初提出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預留200億元開展一共26個項目,增加和改善各區的康體設施,當中20個項目已獲立法會批准撥款落實。這項個五年計劃也包括為15個康體設施項目作技術可行性研究,以便日後籌劃工程有所依據。至於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體育設施---啟德體育園項目,落成後將可提供現代化和多用途場地,支援體育全面發展,並舉辦更多國際級體育盛事。現時啟德體育園的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和體育界以至普羅市民都對啟德體育園在2023年落成啟用充滿期待。

另一方面,政府亦大力推動精英運動發展;今年我們的代表隊在大型體育賽事表現卓越,奪得多面獎牌,除了靠運動員自身努力和各方支持外,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源投入也不可或缺。我已提出要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事業,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以外,向更專業化和產業化的方向前進,並向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提供更多支援。藉此機會,我亦要多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我提出的其中一項措施,與我們共同成立一個三億元的基金,增強我們運動員的國際競爭力。我們很高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信任和支持,由香港、廣東和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屆時本港的體育氣氛一定更熾熱。但不需要等到2025年,下星期香港的體育氣氛就會非常熾熱,因為中央亦接受了我的邀請,安排在東京奧運會獲獎的內地運動員訪港三天。

我期望南華體育會和其他體育機構未來繼續和政府攜手,一同提升香港的體育文化及運動風氣。我亦鼓勵大家善用今日開幕的運動場,一同多做運動。最後,我祝南華體育會會務蒸蒸日上,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多謝大家。

(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26日出席南華體育會---賽馬會運動場開幕典禮的演辭)

政府從多方面支持體育發展

梁昌明會長(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會長)、梁鴻德主席(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沈金康教練(香港單車代表隊總教練)、各位嘉賓、各位教練、各位運動員: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出席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東京2020奧運會及第14屆全國運動會祝捷晚宴,這是繼近日游泳、乒乓和劍擊後另一個祝捷會,可見今年是香港體壇的豐收年,值得我們每一位高興。香港的單車手在今屆奧運會和全運會中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現,成績優異。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我們很熟悉的Sarah,為本港贏得一面奧運銅牌之後,再在西安全運會中取下一面金牌和一面銅牌,而李思穎亦在全運會女子公路個人賽中取得金牌,梁嘉儒則勇奪男子場地全能賽銅牌。尤其是李思穎那面金牌令我非常興奮,因為當時我人在西安,而比賽亦接近尾聲,多一面金牌,令特首也增添光彩,所以很多謝李思穎。港隊能夠有如此優秀的表現,有賴各位單車手多年來努力不懈,以及教練和支援人員所付出的心血。

其中,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是功不可沒。自成立以來,總會一直致力推動單車運動發展,並着重青少年培訓,讓有潛質的年輕人可以接觸單車運動,接受有系統的訓練,藉此為香港單車代表隊引入生力軍,扶助他們成為為港爭光的精英運動員。全賴總會積極發掘和培育本地車手,提供全面支援,讓他們能夠在全球各地的賽事上大展身手,在世界單車壇上大放異彩。

本港單車界多年來人才輩出,除世界級單車好手外,更孕育了不少活躍於國際體育舞台的體育技術人員,今晚想特別表揚他們。我很高興看見香港專才在東京奧運中擔當重要角色,包括出任場地單車賽事項目經理的總會前行政總監余家樂先生,還有負責裁判工作的前單車運動員何碩恩先生和王子千先生,足證香港體育界人才備受國際認同和重視。在本地運動員攀上體壇高峰的同時,幕後團隊的專業水平也不斷提升,發揮協同效應,確實令香港體育發展更為蓬勃。

就單車項目,今晚尚有一眾幕後英雄值得表揚,就是從事科技研究的人員,特別是香港科技大學,他們為單車項目提供不少助力,因為要克服空氣阻力而設立風洞實驗室研發裝備。提到科技和研發,已成立的三億元特別基金將大派用場,我鼓勵單車總會和香港體育學院多提議一些以科技提升運動員水平的建議。

為支持本地體育發展,本屆政府一直從多方面推動本港體育盛事化、精英化和普及化,最近我們又提出要專業化和產業化。在軟件方面,我們較早前公布多項加強支援體育發展的措施,例如成立特別基金---我剛才提及的三億元,和推動體育產業化,全力支持運動員的事業發展。至於硬件方面,啟德體育園將於2023年竣工,可提供容納五萬名觀眾的國際級體育場地,屆時香港可以舉辦更多元化的體育盛事,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觀賞高水平的比賽,有助香港培養更濃厚的體育氛圍。

近日,我看到一篇訪問,受訪人士是體育界中大家很熟悉的人士,裏面提到有兩點跟單車有關,所以我在今晚有感而發。他在訪問中好像形容將軍澳單車場館是特區即興提出,因為在2006年的多哈亞運,黃金寶先生奪得金牌。這不是事實,我有證人在此,霍震霆當日跟我一起在多哈。當時我只是民政事務局的一個公務員---常任秘書長,怎可能因為去參加亞運看到黃金寶奪獎,就可以如此大膽回來在香港國際機場立即宣布興建一個逾十億元的單車館?事緣是做了調研,而調研對象包括沈金康教練。當年我在民政事務局是負責體育政策,亦因為籌備北京奧運在香港的馬術比賽,接觸很多教練和運動員,因為要將他們由體院搬到烏溪沙,將體院轉為一個馬術比賽場地。在與運動員和教練的交往期間,特別留意到單車是完全沒有適當場地可以作訓練,當時唯一的單車館---或稱為Velodrome,是一個在體院戶外的石屎場地,根本完全不適合進行高水平的單車訓練。所以其實已經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內部調研和研究,亦要爭取撥款,才可以提出興建一個單車場館。不過,為甚麼選擇在多哈亞運後而不是之前公布呢?就是不想我們的單車運動員有壓力,以為興建場館是要他們拿獎牌;而在取得獎牌後回來立即在香港國際機場公布,就有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果。我是故事的第一身,霍震霆是第二身,因為他在我旁邊,我們一起宣布的,這才是將軍澳單車場館的來由。還有第三身的沈金康教練可以說一下你的版本是否這樣。

第二個我有感而發的是這篇訪問竟然有個標題是「投資硬件搞體育是浪費資源」,大家會否同意?投資體育硬件是浪費資源,那我豈不是浪費了很多?我一上任就宣布用200億元去開展另外26項運動硬件、運動場地,當中已有20個獲得撥款,因為現在立法會也很配合,我們都希望盡快按照當年提出的五年計劃,爭取更多體育場地。體育場地的設立有其明顯的必要性,一定要有體育場地才可以有普及化運動,才可以辦國際級盛事,才可以培訓到我們的精英運動員。當然,有些場地可以在管理上更完善,這個我也同意。康文署劉署長也在場,有人批評你的場地管理得不是太好,你就要盡量去改善,管理得更好,但這不可能是一個浪費資源的做法,我在此有感而發而已,不是批評任何人。

最後,我再次向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沈金康總教練及各位教練、所有單車運動員,以及總會上下所有職員致以衷心謝意,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貢獻,盡心盡力推動香港單車運動發展。明年將有一場又一場的盛事比賽,包括國家盃場地單車賽、世界錦標賽和在杭州舉行的亞運會,這些大賽陸續登場,我在此祝願全港各位港隊成員在積極備戰過程中事事順利,能以最佳狀態、最佳心情迎接比賽,取得理想成績。最後,我亦祝總會會務竿頭日進,更上層樓,辦好明年復辦的香港單車節。

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6日在東京2020奧運會及第14屆全國運動會中國香港單車總會祝捷會演辭)

非洲八地區登機和檢疫要求收緊

政府公布,因應最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11月27日凌晨零時起收緊從非洲南部七個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和檢疫要求,連同目前列為高風險地區的南非,禁止於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入境。

非洲南部地區包括南非和博茨瓦納發現B.1.1.529變異病毒株,雖然科學家未完全清楚該變種病毒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或相關突變會否影響疫苗的有效性,但為防患未然,政府必須嚴陣以待,因此將博茨瓦納、斯威士蘭、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也列為高風險A組指明地區。

21天內曾逗留上述八個地區的非香港居民不會獲准入境;香港居民則必須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來港,抵港後須在指定檢疫酒店接受21天強制檢疫。

香港按現行機制對這些地區實施的防控措施較英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地剛宣布的措施更為嚴格。

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不同地區的疫情,按風險程度並視乎情況調整相關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檢疫和檢測要求。

山火暨攀山拯救行動演習舉行

多個政府部門今日在大嶼山沿白芒至婆髻山的山徑舉行跨部門山火和攀山拯救行動演習,加強各部門和服務機構的協調、通訊、指揮控制及支援能力,並測試各緊急救援隊伍的效率和合作性。

消防處派出約40名消防人員,連同警方和政府飛行服務隊參與實地演習。漁農自然護理署、民眾安全服務隊等其他部門和服務機構則以桌上演練形式同步參與。

連日來天氣乾燥,消防處呼籲市民遠足時切勿留下火種,一旦遇上火警,必須迅速疏散到安全地方。

持續投放大量資源推動體育發展

勞國雄會長(香港劍撃總會會長)、楊穎新主席(香港劍撃總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教練、各位運動員:

大家好。我很榮幸獲邀出席香港劍擊總會2020東京奧運會暨第14屆全國運動會祝捷會。今年是本地體壇豐收的一年,多名香港運動員先後在不同大型賽事中取得佳績,而香港劍擊代表隊的表現最為人矚目。大家對家朗在東奧男子花劍個人賽的戰況必定記憶猶新,他在八強賽原先大幅落後的情況下一口氣反超前出線,其後在金牌爭奪戰為香港勇奪奧運劍擊第一金,全港市民都真是大為振奮。我很高興亦很榮幸在當晚能夠與家朗透過視像通話,向他表達我的敬意和代表全港市民向他送上祝賀。其後在陝西舉行的第14屆全國運動會上,先有張小倫、蔡俊彥和楊子加在男子花劍團體賽摘銅,後有江旻憓在女子重劍個人賽再添一面銅牌,賽果令人十分鼓舞。各位劍手經過多年付出得到驕人成績,我在此謹向你們送上衷心賀意,亦感激各位教練和工作人員多年來花上大量時間和心血,為運動員提供一流的訓練和全面的支援。

運動員能夠踏上頒獎台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肯定經歷多年的刻苦訓練,鍥而不捨。同樣,本地劍擊運動有今天的發展,實在有賴香港劍撃總會上下一直以來努力耕耘,用心訓練。總會向來積極為青少年提供劍擊培訓,發掘有潛質的新秀,並透過與社會各界和商業機構緊密合作,提供完善的訓練系統和器材,對孕育優秀的劍擊運動員大有幫助。

我很高興看到總會因應劍撃運動在學界越來越受歡迎,增辦多個青少年劍撃比賽,正如在本月初舉辦了首屆港九小學分區劍撃比賽,而在今個周末的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也特別增設14歲以下比賽組別,讓喜歡劍擊的青少年有更多機會互相切磋,一展身手。總會積極發掘有潛質的劍手並加以培育,為港隊物色接班人,十分有利本地體壇的長遠發展。

為推動香港體育發展,特區政府持續投放大量資源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在精英體育方面,我們會加快推展香港體育學院新大樓計劃,為運動員提供更佳的受訓環境。此外,我們現時透過100多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為體院提供穩定的財政來源,本年度撥款達7.37億元,較2017至18年度增加約42%。體院運用這筆款項支援不同運動項目的精英運動員,包括安排他們前往海內外交流和比賽,提供運動科學和醫學服務,以及照顧運動員的教育與事業發展需要。

政府也銳意進一步提升本港運動員的實力,以支持他們參與高水平賽事,早前公布了多項推動精英體育發展的措施,例如成立為數三億元的特別基金,開展運動科技研究和添置器材;加強學校層面的體育發展,讓學生從小接觸和參與不同運動,藉此培育更多精英;以及加強支援精英運動員在運動和學業方面雙軌發展,讓他們可全情投入訓練,盡展潛能,當然也讓他們的家長更放心支持自己的子女投身精英運動。我們會繼續連同各體育總會和持份者,盡力提供優越的環境和條件,讓香港運動員能夠在運動生涯中發揮所長,為港爭光。

最後,衷心感謝香港劍擊總會一直在香港推動劍擊運動不遺餘力,建樹良多。期望本地劍擊界能夠發展得更高更強,並祝願各位運動員在明年的亞洲運動會及多個大賽中再有卓越表現,為香港體壇添增風采,我亦希望大家可以享受在這個周末的香港劍擊賽。因為我答應了出席今晚另一個晚宴,所以未能夠留在這裏與大家一起享受這個晚會,在此祝大家有一個非常愉快的晚上。

多謝大家。

(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香港劍擊總會舉辦的東京2020奧運會暨第14屆全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祝捷會暨答謝晚宴的辭)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