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六人確診 涉及本地機組人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六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五宗帶有N501Y和T478K變異病毒株,懷疑均屬Omicron個案。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患者有兩名本地機組人員,其中個案編號12609患者居於石塘咀南里壹號,本月24日乘坐貨機CX841從美國抵港,翌日上午到上環名創優品購物,然後乘坐巴士962X到屯門朋友家中午餐,再乘坐巴士961回家。

患者本月26日晚上約7時曾到石塘咀社區檢測中心接受病毒檢測,他同日開始出現頭痛、流鼻水、咳嗽等病徵,翌日下午約2時在位於西環尼斯花園的餐廳馬六買外賣回家。

另一患者個案編號12610,與家人同住於愉景灣蘅峯曦欣閣。他本月25日乘坐貨機CX843從美國抵港,回港後主要留在家中,本月26日曾在愉景灣接受檢測,結果呈陰性,翌日早上7時乘船由愉景灣到石塘咀,完成檢測後早上約11時乘船回家,他沒有病徵。

張竹君提到,新增初步確診個案中也有一宗涉及本地機組人員,該名44歲男患者是個案編號12609患者的朋友,居於屯門嘉悅半島1座,他本月25日乘坐貨機CX2807從美國抵港,抵港當日個案編號12609患者曾到他家中吃午餐。

該患者本月27日早上約11時曾乘坐巴士60X到太子港鐵站,再轉乘港鐵到又一城蘋果專門店處理手機問題,並在該商場餐廳望月樓與家人用餐。隨後他乘港鐵到石塘咀社區檢測中心,下午約4時接受檢測,再乘巴士961回家。患者其餘時間留在家中,他沒有病徵。

上述三宗個案曾於潛伏期留港,為審慎起見,於指定期間曾身處相關指明地方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今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曦欣閣列為受限區域,晚上7時生效,並於區內設立臨時採樣站,受檢人士明日凌晨1時前須接受強制檢測。當局目標是在明日上午約6時完成行動。

另一則限制與檢測宣告則將嘉悅半島1座列為受限區域,晚上8時30分生效,受檢人士明日凌晨零時30分前須接受強制檢測。當局目標是在明日上午約7時完成行動。

防護中心並提醒粉嶺榮輝中心第2座、大埔大美督村36B號、東涌昇薈3座、大角咀柏景灣7座的相關指明人士,他們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108宗,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九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九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部涉及變異病毒株感染,均帶N501Y和T478K。

患者五男四女,年齡介乎19至59歲,五人由加強監測高風險地區抵港,其餘四人由高風險地區抵港。四名患者抵港時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兩人於檢疫期間確診,其餘三人分別為早前兩宗輸入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均於竹篙灣檢疫中心確診。

其中,個案編號12602的42歲女患者為本地機組人員,居於旺角海庭道18號柏景灣1期7座。她於本月22日前往澳洲,離港前於12月21日進行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結果呈陰性。

患者是早前輸入個案編號12586的同事,兩人一起從澳洲乘搭航班CX138於本月24日抵港。她抵港時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本月25日於竹篙灣檢疫中心抽取樣本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她沒有病徵,確診帶有N501Y和T478K變異病毒株。

為審慎起見,患者於潛伏期在港曾居住或到訪的地點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相關指明地方內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接受強制檢測。

另外,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上海確診個案,26歲男患者居於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本月19日乘坐MU508航班前往上海,本月22日出現病徵,本月24日在當地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5月和6月先後在內地接種兩劑科興疫苗,他潛伏期在港居住、工作和到訪地點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中心又提醒油麻祥興大廈、大埔太湖山莊18A座、元朗八鄉河背村392號地下及1樓的相關指明人士,他們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此外,根據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衞生署確認早前公布的14宗個案均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連同這些個案,香港至今錄得58宗涉及Omicron的個案。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101宗,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就變異病毒株制定應變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可能引發第五波疫情並出現社區爆發,政府已制定應變計劃。她再次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陳肇始今日視察公立醫院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工作和冬季服務高峰期情況,其後會見傳媒。她說,Omicron變異病毒株來勢洶洶,在世界各地不斷爆發,在某些地方更已取代Delta變異病毒株成為主流,香港必然面對挑戰和風險。

聖誕前她已主持會議,與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檢視本港檢測能力、檢疫設施和隔離治療設施,並制訂應變計劃,以預防和應對Omicron一旦在本港引發第五波疫情並在社區出現爆發情況,她說,屆時社交距離措施也會調整。

陳肇始表示,世界衞生組織和其他研究均顯示,Omicron可能影響現有疫苗效能,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早前已討論並建議市民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以保護自己和社會。

一起會見傳媒的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現時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瑪嘉烈醫院共有900張負壓病床,供應充足。一旦爆發新一波疫情,亞洲博覽館的社區隔離治療設施將會重啟,屆時可額外供應500張病床。此外,醫護人員個人防護裝備充足,人員調配方面已有應變計劃。

石塘咀劃受限區

政府宣布,因應一宗涉及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初步確診個案,晚上10時30分起將石塘咀南里壹號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表示,由於今日發現一宗曾在上址居住的初步確診個案,初步顯示涉及變異病毒株,政府進行風險評估,於個案檢測呈陽性後決定就相關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

受限區內的受檢人士須於明日凌晨2時前接受核酸測試。當局的目標是明日早上約7時完成行動。

受限區域內人士如已在周六至今日接受檢測並能出示相關證明,則無須再次受檢。凡於本月5日至27日曾身處該大廈超過兩小時者,即使在檢測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也須在本月29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已接種疫苗者同須受檢。

嚴陣以待 防變異病毒株流入社區

現時香港新冠疫情大致穩定,已經80天沒有出現本地確診個案。但近月發現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是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大流行以來,出現最多突變的變異病毒株,可能更具傳染力和影響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可能會增加再次感染的風險。事實上,全球的Omicron確診個案快速上升,已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主流病毒株。由於Omicron變異病毒株在全球擴散的速度極快,而隨着聖誕及新年假期入境人數增加,輸入香港的個案亦不斷上升,我們已經採取最高規格的防疫措施,致力防止該變異病毒株流入本地社區。

嚴格執行外防輸入措施

為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策略,和達致動態清零的目標,本港目前採取全球最嚴謹的入境防控要求,致力堵截Omicron變異病毒株流入社區。世界各地專家雖然未完全掌握Omicron變異病毒株對疫情的影響,但已留意到它具更高傳播力,比Delta變異病毒株更迅速地在世界各地蔓延。鑑於全球疫情因Omicron變異病毒株急速惡化,政府公布採取一系列嚴格措施,以進一步加強外防輸入,當中包括:

(1)由12月20日起收緊航班熔斷機制,除原有熔斷條件外,如一條航線七天內有四名或以上乘客抵港時確診,該航線須熔斷14天;

(2)由12月24日起,所有地區來港人士登機來港前須進行的核酸檢測,採樣時限由72小時縮短至48小時;及

(3)由12月21日起從加強監測A組地區抵港人士抵港首四天須在檢疫中心強制檢疫,抵港首七天須每天接受檢測,其後檢疫期間須隔天接受檢測。

政府一直密切監察全球不同地區發現Omicron個案的情況,並評估在當地社區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從當地來港人士可能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風險,將有發現Omicron個案的地區並可能輸出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地區指明為A組指明地區,於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必須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回港。他們抵港後須於指定檢疫酒店接受21天強制檢疫,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須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同時,因應有Omicron個案輸入香港,自11月28日起對個別A組地區實施加強監測,曾逗留加強監測A組地區的抵港人士必須先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四天強制檢疫,並由醫護人員監察其健康狀況。有關人士其後會於抵港第五天由專車送到來港前已預訂的指定檢疫酒店完成餘下的17天強制檢疫。所有曾逗留加強監測A組地區的抵港人士,抵港首七天不論身處檢疫中心或指定檢疫酒店檢疫均必須每天接受檢測,其後14天檢疫期必須隔天接受檢測,連同抵港時於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及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相關人士合共須接受14次檢測,以杜絕漏網之魚。

我們會繼續嚴陣以待密切監察全球不同地區的疫情,以風險為本為原則,考慮一攬子因素,包括當地疫情、檢測率、疫苗接種率、旅客流量和實際輸入個案情況等公共衞生因素,以及與本港社會經濟相關因素,按風險程度及視乎情況需要調整相關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檢疫及檢測要求。

加強指定檢疫酒店感染控制措施

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風險逐漸增加,衞生防護中心亦加強涉及Omicron個案的接觸者追蹤工作和感染控制措施,以防範Omicron個案流入社區。

為進一步減低指定檢疫酒店可能出現的傳播風險,中心已要求指定檢疫酒店實施額外感染控制和監測措施。如涉及Omicron個案曾入住指定檢疫酒店,中心會安排與Omicron個案入住相鄰和對面房間的住客每天接受檢測,直至該病人離開酒店後的第七日。而於同一時段曾與Omicron個案入住相鄰和對面房間但已完成強制檢疫的住客,中心會要求他們盡快於社區接受額外檢測,並建議他們應避免聚會,直至完成七天的額外監測期。

中心會確保指定檢疫酒店的員工接受定期檢測,要求酒店加強通風及感染控制措施,並提醒酒店徹底消毒房間。

加快對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序列分析

為病毒樣本作全基因序列分析對識別涉及本地傳播的群組感染源頭至為關鍵,故此,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均加快對確診個案的病毒基因排序,務求可以更早發現Omicron的個案,加快讓其密切接觸者及曾與其接觸的人士接受強制檢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世界衞生組織2019冠狀病毒病參比實驗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更早於11月22日上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至全球基因數據庫(GISAID),成為全球首個上載相關資料的機構,為全球對變異病毒株的監測作出貢獻。

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以應對變異病毒株威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目前的疫苗仍然對免於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至為重要。多項研究顯示面對變異病毒的威脅,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快接種。

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20%,完成接種第二針更少。即該年齡層中有80%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復必泰和克爾來福疫苗對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

行政長官早前公布將擴大接種第三劑疫苗計劃至所有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一段時間的人士。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剛於周四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進行會議,討論並更新本港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暫擬共識建議如下︰

(1)年滿18歲曾接種兩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的人士,專家強烈建議接種復必泰為第三劑疫苗,並於第二劑疫苗六個月後盡快接種;

(2)有個別需要的人士(例如離港外遊)亦可提早於第二劑疫苗最少三個月後接種該劑疫苗;

(3)懷孕及哺乳的婦女亦可跟隨一般成年人的安排,接種包括第三劑在內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至於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則可於接種第一劑疫苗最少六個月後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

(4)12至17歲人士於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至少12個星期後應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並尤其建議男童及男性青少年可於大腿前外側中段部位進行肌肉注射

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來勢洶洶,我們強烈建議所有高暴露風險的群組,例如機場員工、機組人員和在檢疫酒店工作的員工等,也要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以保護自己及家人。

研究顯示,接種第三劑疫苗可以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產生有效的中和反應,是保護我們社區免受所有病毒株侵害的關鍵。我再次呼籲現在已經符合接種第三劑疫苗資格的市民盡早接種,至於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為自己健康着想,在下一波疫情來襲前盡早接種疫苗,護己護人。

繼續密切監察全球疫情

面對Omicron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會繼續保持高度警覺。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正為可能出現的第五波疫情做最好的準備,以便有需要時,可迅速啟動各項應變措施,包括在檢測、檢疫、隔離、治療、社交距離等方面的措施均會即時加強。同時,我們目前亦不斷檢視及調整防控措施和策略,務求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並繼續以動態清零為目標。我們亦會繼續與內地和世界各地的衞生當局保持緊密聯繫,交流資訊,共同應對這次影響全球的疫情。

在這普天同慶的聖誕和新年節日,大家在歡度佳節之餘,千萬不要鬆懈,記緊做好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我預祝大家有一個愉快和平安的新年!

大家可到我的Facebook專頁,看看相關的Vlog。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12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當局徹查社福機構員工涉虐兒事件

今個聖誕節的網誌,原本希望跟大家分享如何放鬆心情,不談政策,但日前發生一宗社福機構員工虐待多名幼童事件,實在令人震怒和心痛。政府非常重視兒童的福祉,絕不容忍任何傷害兒童的行為;而涉嫌虐兒事件發生在受政府資助的院舍,我已督促社會福利署深入和全面徹查事件,包括檢視機構對服務的日常監察和員工督導方面有何缺失和須改善的地方。社署會繼續密切與家長及機構跟進,並就機構提交的報告和跟進計劃檢視及實施所須改善措施。

在本港,所有幼兒中心必須註冊,並須符合《幼兒服務條例》各項規定。幼兒中心須聘請已註冊的幼兒工作員。如社署署長認為個別幼兒工作員不再適合擔任照顧幼兒的工作,可將有關人士從註冊中除名。視乎各方面的調查結果,社署不排除會引用相關規定採取行動。

今年施政報告已表明政府將推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機制的立法工作,引入強制通報規定的立法工作已經開展。同時,我們會向有關專業的工作者提供適當培訓,以提升他們及早發現和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的能力。我和我的同事們正密鑼緊鼓工作,絕不稍懈。

既然早前已預備,姑且繼續跟大家分享一些聖誕隨想吧。今天是聖誕翌日。年幼時,家中沒有特別的聖誕節氣氛,亦沒有如其他傳統節日般做節,我更一度不明白為何聖誕節翌日稱為「拳擊日」(Boxing Day),後來才知道是拆禮物日或是送禮物日的意思。當然,沒有聖誕禮物,便沒有需要拆禮物。這亦可能是我小時候的英文水平問題,就如早年不明白為何晚上的英文會是「在平均中」(Even-ing),後來才知應是讀Eve-ning(在晚上中)。

年幼時不明白拆禮物日是甚麼一回事,成長後則只知道要買禮物給後輩和長輩,總是沒有自己的份兒。當然,我從來都沒有送禮物給自己的習慣。覺得需要對自己好一些時,只要去一間自幼已熟悉的茶餐廳,買兩件新鮮出爐的蛋撻,到海旁坐低「嘆下」,已心滿意足。

說到對自己好一些,或者大家在過去兩年半,都經歷了不少艱難。多個研究調查都指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面對挑戰。受到環球疫情影響,今年的聖誕氣氛不似過往,但大家都可以對自己身邊的人和對自己好一些,即使只是一聲問好、一首樂曲,都可放鬆心情,精神健康會好一些,過一個愉快的聖誕與新年。面前的2022年,希望是「易寧易易」年。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2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