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康文署場地重開首日運作順暢

社交距離措施首階段放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部分場地今日重新開放。署方表示,場地重開首日情況順暢,所有進入體育處所和室內場地的人士均符合「疫苗通行證」相關要求。

康文署說,隨着疫情緩和,部分現時用作抗疫用途的體育館預計下月交還該署,其後開放給市民使用,以紓緩場地緊張的情況。

另外,就傳媒有關炒賣場地的查詢,署方回應指,一向十分關注康樂場地違規轉讓或炒賣的情況,已推出多項措施打擊「炒場」。

租用人使用設施前須出示有效的用場許可證或批准信,並向駐場職員出示身分證明文件,以供核對和登記。如租用人的身分證明文件與署方訂場紀錄不同或有違規情況,會被即時拒絕使用設施。

若證實租用人違規轉讓用場許可證,康文署會暫停有關人士租訂體育設施資格180天。署方也會在接獲有關炒賣場地的投訴後作出調查和跟進。

為進一步打擊炒賣場地活動,該署下月1日起再推出新措施,針對簽場後轉讓設施予他人使用的懷疑「炒場」者。

根據現行康樂及體育設施使用條件,租用人須於其租訂段節在場使用設施。場地職員會在租用時段內抽樣巡查,如發現租用人不在場使用設施,會當作一次違規。任何租用人在連續30天期間累積兩次違規紀錄,會在第二次違規日期當日起計的第三天開始,被禁止預訂康文署收費康體設施90天。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628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2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25宗由外地輸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所有個案資料已上傳至「康復紀錄二維碼」相關電子系統,以便市民康復後第一時間取得二維碼。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1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311宗。另本港增26宗死亡個案。

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逾118.7萬宗,8,999人離世,死亡率0.76%。

曾出現感染個案的院舍中,三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涉及九名院友。

學校方面,250間學校已恢復面授課堂,其中六間學校共七名師生今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

歐家榮表示,防護中心昨日已將所有個案資料,包括最近兩周確診的個案上傳至「康復紀錄二維碼」相關電子系統,合共逾118萬宗。就今日有報章報道指,近40萬名確診者的資料尚未輸入資料庫或更新,以至他們未能獲取二維碼,歐家榮指此數並不正確,強調現時所有陽性檢測個案已上載系統,新增個案均實時上載,數據並無滯後。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在記者會上說,政府本周二起透過不同服務單位向年滿60歲長者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套裝,至今已派出約50萬份。

為盡量滿足需求,當局已安排物流盡快為各派發點補充存貨。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和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昨日和今日已陸續收到補貨,可繼續向長者派發測試套裝。社會福利署資助服務單位今、明兩日也會陸續收到補貨,當局日後會更頻密地為各派發點補貨。

徐德義重申,向長者免費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的安排會持續至5月底,長者無須急於趕在這幾天索取,也無須囤積,可按需要到各個派發點索取測試套裝。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鑽石山悅庭軒第1座、沙田水泉澳邨清泉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由於西貢、屯門和東區部分地點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童心齊接種 打針不怕痛

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但兒童或因怕痛而表現抗拒,為了平復他們接種疫苗前的緊張情緒,香港大學駐港怡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護士團隊費盡心思,務求以笑聲掃除恐懼。

護士們自學扭氣球,悉心布置疫苗接種中心四周環境,希望增加親切感;中心更特設「打卡」位置供拍照留念。

為了令兒童進一步放鬆心情,護士還會運用針筒大演「棟篤笑」,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接種新冠疫苗的注意事項,哄得家長和兒童發笑。

護士團隊又建議家長耐心解釋接種新冠疫苗的好處,並坦白告訴兒童前來中心的目的,不應說謊。

不要猶豫,保護你愛的人,盡快安排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向長者免費派發快測套裝安排優化

政府昨日起透過不同服務單位向年滿60歲長者免費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套裝。由於不少服務單位出現人龍,也有長者反映因不屬會員或服務使用者而未能取得快測套裝,當局和各服務單位會優化派發安排。

政府表示,昨日和今日已派發約40萬份快測套裝予長者。

就不少服務單位出現排隊人龍,以及部分長者未能取得快測套裝,食物及衞生局已即時安排物流,未來數天陸續向服務單位補充更多存貨,日後也會加密相關物流安排,以免長者向隅。

此外,兩間地區康健中心、11個地區康健站、衞生署轄下14間長者健康中心、213間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長者地區、鄰舍或活動中心,以及18間由醫院管理局、非政府機構和本地大學三方協作的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會向所有60歲或以上長者會員和非會員免費提供快測套裝。

非會員的長者必須親身索取快測套裝,並攜帶身分證明文件、長者咭或樂悠咭等可證明年齡的文件,方便查核。

另一方面,社署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隊,以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下提供服務的認可服務單位,基於其服務模式,只會向60歲或以上的會員和服務使用者免費提供快測套裝。

政府指,快測套裝會免費派發至下月底,長者無須急於在這數天內索取,也不用囤積。為確保更多有需要的長者取得快測套裝,每人每日應只領取一次合共五份快測套裝,不能代他人領取。

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現時也會為所有70歲或以上長者免費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無須預約。

政府就調整社交距離措施修例

因應政府早前公布分三階段調整社交距離措施,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通過修訂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相關條文,賦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可指明在公眾地方進行聚集的人數上限。

食衞局局長會根據修訂後的《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聚集)規例》,指明由明日起,在公眾地方進行聚集的人數上限為四人,同一住戶的聚集除外;並由明日起解除早前按該規例禁止涉及兩戶以上人士在私人地方進行多戶聚集的規定。

另一項修訂涉及《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下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辯解,賦權食衞局局長可就於戶外公眾地方進行相當消耗體力的體能活動,於指明期間能否作為其中一項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辯解,作出指明。

政府強調,社交距離措施第一階段調整並未放寬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規定。政府計劃在疫情許可的情況下,於第二階段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容許身處郊野公園或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的市民不佩戴口罩。

衞生署籲家屬盡快領回先人遺體

衞生署表示,至今約有1,100具遺體完成認領程序,但仍存放在部門轄下設施,該署呼籲家屬盡快領回離世家人遺體辦理後事。

衞生署轄下三間公眾殮房,富山公眾殮房、葵涌公眾殮房和域多利亞公眾殮房的固定遺體貯存位置共506個。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署方積極增加遺體貯存量,包括重新開放九龍公眾殮房、在沙田富山公眾殮房附近設立新的遺體貯存設施等,令遺體貯存位置總數在3月底達到超過4,600個。

2月下旬至3月初,因應短時間內有較多人在公立醫院急症室離世,衞生署轄下公眾殮房在警方協助下採取特別安排,在3月至4月初完成逾1,800具遺體的辨認程序,並已全部獲死因裁判官簽發批准屍體埋葬或火葬證明書,至今尚有約1,100具遺體待領取。

  

衞生署指,公眾殮房的冷藏室和遺體貯存設施的冷凍櫃是為短期存放遺體而設,只能減慢而不能防止遺體進一步腐化。署方鼓勵家屬盡快領回離世家人遺體辦理後事。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