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天天曝曬日頭 把握3要訣防熱傷害

國內深受疫情影響,民眾也開始減少外出,也因此提高網購情形,使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過面對夏天節節上升的高溫,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一不小心就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未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死亡率超過30%。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不妨把握「預防熱傷害3要訣」,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穿著輕便注意防曬 遠離熱傷害找上門

首先要訣一就是保持涼爽,包括選擇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並搭配防曬衣物,且挑選任何防曬或涼感產品,應選擇擁有國家標準檢驗合格的產品,若需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活動,則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同時具有UVA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國民健康署表示,儘管因工作得長期在外奔波,但仍應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讓身體適度降溫,或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散熱。

適時補充水分 透過尿液顏色檢視喝水量

國民健康署說明,要訣二則是補充水分,尤其戶外工作者每小時應補充2至4杯冷開水(1杯為240c.c.),若大量流汗則建議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若為慢性病患者,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應定期量血壓、血糖並定期回診,此外,若要評估自己喝水量是否足夠,則可觀察尿液顏色,包括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等五種顏色,其中若為烏龍茶色,則代表身體出現缺水,應立即補水,若為濃茶色,則可能已1至2天未攝取水分,應盡快就醫,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

提高警覺注意身體狀況 必要時盡快就醫

最後要訣三則是提高警覺,除了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也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雇主也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國民健康署呼籲,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等症狀時,就可能是熱傷害徵兆,應盡快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溫,並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必要時則應盡快就醫,以免症狀加劇。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